查看原文
其他

足太阴脾经

2016-05-28 中医宝典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本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个腧穴。


一、经脉循行


  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半圆骨,上行至内踝前,再上腿肚,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经之前,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过横膈上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的支脉: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脚内侧,经过内踝(内脚眼),并沿着大腿及小腿的内侧直上,进入腹腔,与脾相联系,在体外,经脉上行至胸部,直达喉咙及舌根,在体内,经脉则从脾分出,上至心经。



二、疾病主治


  本经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本经穴位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三、文献记载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四、养生


  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旺。


  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这段时间是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


  要吃中午饭了,建议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五、腧穴


  本经脉腧穴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42穴,左右各21穴。


  本经腧穴:本经经穴分布在足大趾,内踝,下肢内侧,腹胸部第三侧线。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


1.隐白 (Yǐnbái, SP 1)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的爪甲根部)


  【解剖】 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功能】 健脾宁神,调经统血


  【主治】 月经过多,过时不止,崩漏;便血,尿血、吐血等慢性出血;癫狂,多梦、烦心善悲、尸厥,惊风(慢);腹满、腹胀、暴泄、善呕、心痛、胸满、咳逆、喘息。


  【操作】 浅刺0.1寸。


2.大都 (Dàdū, SP 2) 荥穴


  【定位】 足大趾内侧,第1蹠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功能】 健脾利湿、和胃宁神


  【主治】 腹胀,胃痛、食不化,呕吐,腹泻,便秘;热病,无汗、体重肢肿、厥心痛、不得卧、心烦。


  【操作】 直刺0.3~0.5寸。


3.太白 (Tàibái, SP 3) 输穴;原穴


  【定位】 第1蹠骨小头後缘,赤白肉际凹陷处;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功能】 健脾化湿、理气和胃


  【主治】 腹痛、肠鸣,腹胀、呕吐,腹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胃痛,便秘、痔漏、脚气、心痛脉缓、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痿证。


  【操作】 直刺0.5~0.8寸。


4.公孙 ( Gōngsūn, SP 4)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 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在太白後约1寸;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处取穴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功能】 健脾化湿、和胃理中


  【主治】 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多饮、霍乱、水肿、烦心失眠、发狂妄言、嗜卧、肠风下血、脚气。


  【操作】 直刺0.6~1.2寸。


5.商丘 (Shāngqiū, SP 5) 经穴


  【定位】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功能】 健脾化湿、肃降肺气


  【主治】 腹胀、肠鸣、腹泻,便秘,食不化、咳嗽、黄疸、怠惰嗜卧、癫狂、善笑、小儿痫契、痔疾;足踝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6.三阴交 (Sānyīnjiāo, SP 6) 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呕噎阴交不可饶,死胎阴交不可缓


  【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


  【解剖】 在胫骨後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後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後方有胫神经。


  【功能】 健脾利湿,兼调肝肾


  【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经闭、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难产、产後血晕、恶露不行、阴挺、赤白带下、症瘕,阴茎痛、遗精,阳痿、疝气、睾丸缩腹,小便不利、 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湿疹、水肿;下肢痿痹;阴虚诸症。


  【操作】 直刺 l~1.5寸。孕妇禁针。


7.漏谷(Lòugǔ, SP 7)


  【定位】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在内踝高点上6寸,当胫骨内侧面後缘


  【解剖】 在胫骨後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後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後方有胫神经。


  【功能】 健脾消肿,渗湿利尿


  【主治】 腹胀,肠鸣、偏坠;小便不利,遗精、女人漏下赤白;下肢痿痹、腿膝厥冷。


  【操作】 直刺 l~1.5寸。


8.地机 (Dìjī, SP 8) 郤穴


  【定位】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在阴陵泉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取穴


  【解剖】 在胫骨後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後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後方有胫神经。


  【功能】 健脾渗湿,调理月经


  【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女子症瘕;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痢疾、小便不利,水肿。


9.阴陵泉 (Yīnlíngquán, SP 9) 合穴


  【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後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後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功能】 健脾渗湿,益肾固精


  【主治】 腹胀,腹泻、暴泄,水肿,黄疸,喘逆、小便不利或失禁、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


  【操作】 直刺1~2寸


10.血海 (Xuèhǎi, SP 10)


  【定位】 屈膝,在髕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髕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 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功能】 健脾化湿,调经统血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股内侧痛;瘾疹,皮肤湿疹,丹毒。


  【操作】 直刺 l~1.5寸。


11.箕门 (Jìmén, SP 11)


  【定位】 在血海穴与冲门穴的连线上,血海穴直上6寸


  【解剖】 在缝匠肌内侧缘 ,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功能】 健脾渗湿,清热利尿


  【主治】 小便不利、五淋、遗尿;腹股沟肿痛。


  【操作】 避开动脉,直刺0.5~l寸。


12.冲门 (Chōngmén,SP 12)


  【定位】 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功能】 降逆利湿、理气消痔


  【主治】 腹痛,疝气、痔痛、小便不利、胎气上冲,崩漏,带下。


  【操作】 避开动脉,直刺0.5~l寸。


13.府舍 (Fùshě,SP 13) 足太、厥阴、少阴、阳明、阴维之会


  【定位】 冲门穴外上方0.7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功能】 健脾消满、理中和胃


  【主治】 腹痛,腹满积聚,疝气、霍乱吐泻。


  【操作】 直刺 l~1.5寸。


14.腹结 (Fùjié,SP 14)


  【定位】 府舍穴上3寸,大横穴下1寸,距任脉旁开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1肋间神经。


  【功能】 温脾止泄、镇痛止咳


  【主治】 腹痛,绕脐腹痛、腹泻、腹寒泄泻、咳逆,疝气。


  【操作】 直刺 l~2寸。


15.大横 (Dàhéng, SP 15)


  【定位】 脐中旁开4寸


  【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2肋间神经。


  【功能】 理气止痛、通调腑气


  【主治】 腹痛,小腹痛、腹泻,虚寒泻痢、大便秘结、善悲。


  【操作】 直刺 l~2寸。


16.腹哀 (Fùāi,SP 16) 足太阴、阴维之会


  【定位】 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8肋间动、静脉;布有第8肋间神经。


  【功能】 健脾消食、通降腑气


  【主治】 消化不良,绕脐痛,腹痛,便秘,痢疾。


  【操作】 直刺 l~1.5寸。


17.食窦 (Shídòu,SP 17)


  【定位】 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任脉(中廷)旁6寸,当第五肋间隙中


  【解剖】 在第5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功能】 运化水谷、和胃下气


  【主治】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食已即吐,腹胀肠鸣,水肿。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18.天溪 (Tiānxī,SP 18)


  【定位】 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食窦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当第四肋间隙中取穴


  【解剖】 在第4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功能】 宽胸通乳、止咳消肿


  【主治】 胸胁疼痛,咳嗽;乳癰,乳痛、乳汁少。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19.胸乡 (Xiōngxiāng, SP 19)


  【定位】 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天溪上一肋,距任脉6寸,当第三肋间隙中取穴


  【解剖】 在第3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3肋间动、静脉;布有第3肋间神经


  【功能】 宽胸理气、疏肝止痛


  【主治】 胸胁胀痛、胸引背痛不得卧。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0.周荣 (Zhōuróng,SP 20)


  【定位】 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胸乡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当第2肋间隙中取穴


  【解剖】 在第2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2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正当第1肋间神经。


  【功能】 宽胸理气、降逆止咳


  【主治】 咳嗽,咳唾秽脓、胁肋痛、气喘、气逆,食不下;胸胁胀满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1.大包 (Dàbāo,SP 21) 脾之大络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取穴


  【解剖】 在第6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6肋间动、静脉;布有第6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功能】 统血养经,宽胸止痛


  【主治】 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急性扭伤,四肢无力。


  【操作】 斜刺或向後平刺0.5~0.8寸。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十二经脉

  1. 十二经脉简介

  2. 十二经脉歌诀(十四经脉歌诀 任脉-督脉)

  3. 十二经脉的名称

  4.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5.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6.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7. 手太阴肺经

  8. 手阳明大肠经

  9. 手厥阴心包经

  10. 手少阳三焦经

  11. 手少阴心经

  12. 手太阳小肠经

  13. 足阳明胃经


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简介

  2.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3. 奇经八脉-八穴歌

  4. 奇经八脉的作用

  5. 奇经八脉的特点

  6. 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

  7. 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

  8. 奇经八脉名称


经络学说

  1. 经络简介

  2. 经脉简介

  3. 络脉简介

  4. 别络简介(十五络脉)

  5. 浮络简介

  6. 孙络简介

  7. 十二皮部简介

  8. 十二经别简介

  9. 十二经筋【图文版】

  10. 十二经筋的病变

  11. 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

  1. 藏象学说简介

  2. 藏象学说理论形成

  3.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4. 藏象五系统

  5. 脏腑关系


  1. 运气学说(五运六气)

  2. 精气学说

  3. 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


阴阳学说

  1. 阴阳简介

  2. 阴阳特性

  3. 阴阳变化

  4. 阴阳属性

  5. 阴阳关系

  6. 阴阳临床应用

  7. 阴阳相倚

  8. 阴阳渊流


五行学说

  1. 中医五行简介

  2. 五行归类的方法

  3. 五行的相乘、相侮

  4. 五行的相生、相克

  5. 五行的制化、胜复

  6. 五行的母子相及

  7. 五行指点

  8.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

  9. 中医五行归类表


相关文章

  1. 中医学简介

  2. 中医史

  3. 中医治病的实质

  4.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5. 中医的起源

  6. 中医的历代称呼

  7.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1. 中医辨证“辨症”

  2.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3.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4.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5.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6. 脉象分类与主病

  7. 浅说对中医药的基本认识(原题:从合理使用中药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