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足少阴肾经

2016-05-28 中医宝典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本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个腧穴。


  足少阴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


一、文献记载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二、经脉循行


  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支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


  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三、主治概要


  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四、穴位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钟 水泉 照海 复溜 交信 筑宾 阴谷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五、主穴详解


1、涌泉 KI1 Yǒng quán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井穴。


2、然谷 KI2 Rán gǔ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解剖】有拇指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配伍】配承山治转筋;配气冲、四满治石水;配太溪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荥穴。


3、太溪 KI3 Tài xī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然谷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配肾俞治肾胀;配支沟、然谷治心痛如锥刺。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腧穴、原穴


4、大钟 KI4 Dà zhōng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肾经络穴。


5、水泉 KI5 Shuǐ quán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配伍】配中极、水道治肾气亏虚;配气海、血海、肾俞、三阴交、气海俞治肾绞痛、肾结石;配肾俞、中极、血海治血尿。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肾经郄穴。


6、照海 KI6 Zhào hǎi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配伍】配列缺、天突、太冲、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门、风池、三阴交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7、复溜 KI7 Fù liū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配伍】配后溪、阴郄治盗汗不止;配中极、阴谷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8、交信 KI8 Jiāo xì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解剖】在趾长屈肌中;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后方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 内廉痛。


  【配伍】配关元、三阴交治妇科疾患之月经不调;配太冲、血海、地机治崩漏;配中都治疝气;配阴陵泉治五淋;配中极治癃闭;配关元治阴挺。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阴跷脉郄穴。


9、筑宾 KI9 Zhù bī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解剖】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之间;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配伍】配肾俞、关元治水肿;配大敦、归来治疝气;配承山、合阳、阳陵泉治小腿痿、痹、瘫;配水沟、百会治癫、狂、痫证。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阴维脉郄穴。


10、阴谷 KI10 Yīn gǔ


  【定位】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解剖】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配伍】配照海、中极治癃闭;配大赫、曲骨、命门治寒疝、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肾经合穴。


11、横骨 KI11 Héng gǔ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及阴部外动脉;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主治】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


  【配伍】配中极、三阴交治癃闭;配关元、肾俞、志室、大赫治阳痿、遗精、崩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2、大赫 KI12 Dà hè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


  【配伍】配阴交肾俞、带脉、大敦、中极治阳痿、遗精、带下;配命门、肾俞、志室、中极、关元治男科病、不育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3、气穴 KI13 Qì xué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阳痿。


  【配伍】配天枢、大肠俞主消化不良;配中极、阴陵泉、膀胱俞主五淋、小便不利;配气海、三阴交、肾俞、血海治月经不调、血带、宫冷不孕、先兆流产、阳痿、不育症。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4、四满 KI14 Sì mǎn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小腹痛,遗精,遗尿,疝气,便秘,水肿。


  【配伍】配气海、三阴交、大敦、归来治疝气、睾丸肿痛;配气海、三阴交、肾俞、血海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等病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5、中注 KI15 Zhōng zhù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配伍】配肾俞、委中、气海俞治腰背痛;配血海、肾俞、太冲、三阴交、阴交、中极治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炎、睾丸炎、附件炎。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6、肓俞 KI16 Huāng shū


  【定位】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主治】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


  【配伍】配天枢、足三里、大肠俞治便秘、泄泻、痢疾;配中脘、足三里、内庭、天枢治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涩痛等症。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7、商曲 KI17 Shāng qū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腹中积聚。


  【配伍】配中脘、大横治腹痛、腹胀;配支沟治便秘;配大肠俞、天枢、治泄泻、痢疾。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8、石关 KI18 Shí guān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配伍】配中脘、内关治胃痛、呕吐、腹胀;配三阴交、阴交、肾俞治先兆流产和不孕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19、阴都 KI19 Yīn dū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配伍】配巨阙治心中烦满;配三阴交、血海治闭经;配中脘、天枢、足三里、四缝治纳呆及小儿疳积。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20、腹通谷 KI20 Fù tōng gǔ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配伍】配内关、中脘治胃气逆;配申脉、照海治癫痫、惊悸;配上脘、足三里治纳呆。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21、幽门 KI21 Yōu mén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配伍】配玉堂治烦心呕吐;配中脘、建里治胃痛、噎嗝、呕吐;配天枢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22、步廊 KI22 Bù láng


  【定位】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


  【主治】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配伍】配定喘、列缺治外感和内伤咳喘;配心俞、内关治胸痹、心悸怔忡。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23、神封 KI23 Shén fēng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不嗜食,乳痈。


  【配伍】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4、灵墟 KI24 Líng xū


  【定位】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配伍】配足三里、中脘、内关治呕吐、纳呆;配神门、神藏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5、神藏 KI25 Shén cáng


  【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正当第二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配伍】配天突、内关、太冲治梅核气;配心俞、玉堂治胸痹、噎嗝、冠心病、心肌梗塞。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6、彧中 KI26 Yù zhōng


  【定位】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配伍】配风门、肺俞治外邪袭肺;配天突、间使、华盖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7、俞府 KI27 Shū fǔ


  【定位】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配伍】配天突、肺俞、鱼际治咳嗽、咽痛;配足三里、合谷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十二经脉

  1. 十二经脉简介

  2. 十二经脉歌诀(十四经脉歌诀 任脉-督脉)

  3. 十二经脉的名称

  4.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5.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6.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7. 手太阴肺经

  8. 手阳明大肠经

  9. 手厥阴心包经

  10. 手少阳三焦经

  11. 手少阴心经

  12. 足阳明胃经


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简介

  2.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3. 奇经八脉-八穴歌

  4. 奇经八脉的作用

  5. 奇经八脉的特点

  6. 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

  7. 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

  8. 奇经八脉名称


经络学说

  1. 经络简介

  2. 经脉简介

  3. 络脉简介

  4. 别络简介(十五络脉)

  5. 浮络简介

  6. 孙络简介

  7. 十二皮部简介

  8. 十二经别简介

  9. 十二经筋【图文版】

  10. 十二经筋的病变

  11. 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

  1. 藏象学说简介

  2. 藏象学说理论形成

  3.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4. 藏象五系统

  5. 脏腑关系


  1. 运气学说(五运六气)

  2. 精气学说

  3. 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


阴阳学说

  1. 阴阳简介

  2. 阴阳特性

  3. 阴阳变化

  4. 阴阳属性

  5. 阴阳关系

  6. 阴阳临床应用

  7. 阴阳相倚

  8. 阴阳渊流


五行学说

  1. 中医五行简介

  2. 五行归类的方法

  3. 五行的相乘、相侮

  4. 五行的相生、相克

  5. 五行的制化、胜复

  6. 五行的母子相及

  7. 五行指点

  8.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

  9. 中医五行归类表


相关文章

  1. 中医学简介

  2. 中医史

  3. 中医治病的实质

  4.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5. 中医的起源

  6. 中医的历代称呼

  7.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1. 中医辨证“辨症”

  2.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3.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4.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5.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6. 脉象分类与主病

  7. 浅说对中医药的基本认识(原题:从合理使用中药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