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为什么要收诊金?

马可迅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从前很便宜的挂号费缘何?


可能会有人误解我说的诊金就是挂号费,所以我们先谈谈什么是挂号费。


很早以前当然是没有挂号费这个名词的,直到清代光绪年间的内城官医院于1906年正式开业,搞了个规则:患者就诊的时候先到挂号处挂号,分男女两种签,签上有号码,拿到号码签之后,分别到男女候诊室按顺序就诊。“挂号”这个概念就逐渐沿袭下来了。所谓挂号,其主要意义就是排队。由于只是为了排队,所以这个费用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比如1929年,北京的挂号费为6枚铜板,而同时期的北海公园门票为20枚铜板。


解放初期医院的挂号费,是由旧时代延续下来的,以北京为例,当时的挂号费水平一般为1元人民币,约相当于当时6斤小米的价值。1956年开始统一降低收费标准,挂号费定为0.4元,而到了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为了体现我们制度优越性,当然是“越便宜越优越”了,于是挂号费降到了0.3元。直到1966年,降到了0.1元。


所以说,挂号费的目的在于:排队。而排队在我们看来,是没必要往高处收的,因此它从一出现,到今天,都没有高过,所以也无法体现出除了排队以外的任何其他价值。



诊金≠挂号费


挂号费实际上是为了排队。那么诊金是什么呢?

 

所谓“诊金”,也可以叫诊查费、诊疗费,是医生在诊病时,患者支付给医生用于诊断、检查、做治疗方案的费用。这笔费用,实际上经常是扭扭捏捏。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以儒家思想指导社会活动,而医乃仁术,既然是仁术,那就不能谈钱。如果开口要钱,则违背医道。

 

不过这样的以“道德水平”为评判标准的思路虽然美好,却显然是“非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学问,但医生确实普通的人,也需要吃饭穿衣,也需要养儿养老。所以,在实际执业过程中,医生始终面临一个慈善性与经营性的矛盾关系:不收钱就要喝西北风,收钱就违背道德。正如上文所说,虽然到医院看病只要付低廉的挂号费就可以排队看病了,但是医院的、医生的收入却陷入困境,最终演变为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的局面,演变为社会上人人都在痛骂的现象。

 

患者支付了较高的医药费用,而医者却在惋惜自己的价值无法体现。

 


诊金是医生智力和技术的回报


近年来,随着医药压力的增加,整个社会认知对医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而医务人员对自身脑力劳动和技术劳动的回报也有了更清晰的诉求。

 

90年代中期,从挂号费开始,羞涩的提高方式开始被尝试,比如1995年主任医师的挂号费涨到了5元,若干年后涨到了10元。但我们说过,挂号费存在的意义始终在于排队,而排队是不需要太多钱的。于是各种或明或暗的改革逐渐开始,到2017年北京开始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置医事服务费,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而实际上,从市场来看,各种名目的诊疗费、咨询费等,早已突破天际。这其中的优劣,我们无法一概而论。

 


但对于中医而言,诊金是尤为重要的。仅就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来说,西医师还有很多检查项目可以配合诊查疾病,而中医,虽然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望闻问切的四诊合参,还是要依靠刻苦攻读典籍之后的参悟。在中医诊查疾病的整个劳动过程中,脑力付出所占的比重实际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因此,一个中医师,当他的三根手指搭在患者脉搏上的时候,当他手持银针开始要进针的时候,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就开始综合运用了。时至今日,如果还说:“这几根针灸针才几毛钱,你怎么收我这么贵?”这种话的话,那好,你可以自己去买针,扎扎自己看,这其中的价值差别到底有多大。

 

一个拥有五年、十年以上从业经历的中医,如果你尊重他,尊重他的劳动,也尊重自己的生命,那么,请付给他诊金。

文章转载自“医界书生”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