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文东医案】腹泻 - 急性肠炎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上一篇:【黄文东医案】呕吐(3)


医案

 

乔xx,男,44岁,干部。

 

【辨治经过】

 

初诊(1964年7月24日)

 

本月13日起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样。当天晚上即泻七、八次,次日腹泻仍多。大便培养三次均阴性。曾作经脉注射葡萄糖盐水、服西药氯霉素、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减以及针灸等治疗,腹泻减而未除。昨晚次数又多,食后即泻,腹不痛,无后重感,肠鸣漉漉,渴喜热饮,神疲乏力。舌质红、根剥,苔薄腻,脉濡滑。脾胃不和,肠热未清,湿浊留恋。治拟和中化湿,调气清肠之法。

 

藿佩梗各三钱,炒扁豆三钱,炒白术三钱,木香一钱半,陈皮二钱,炙甘草八分,焦查曲各三钱,鲜荷叶一角,香连丸一钱半(分二次吞服)。七剂。

 

二诊(7月31日)

 

服上方二贴后腹泻渐减,近两天腹泻已止。但后半夜肠鸣,至黎明时始消失,胃纳尚好。舌质红、根剥,脉濡小。再与健脾和中。

 

炒白术三钱,炒党参三钱,炙甘草一钱,木香一钱半,陈皮一钱半,焦查曲各三钱,霍梗三钱,荷叶一角。七剂。

 

【按】

 

本例系由感受暑湿引起腹泻,经过治疗后,泻仍未止。由于脾胃不健,致湿浊留恋,故用藿香、佩兰、荷叶、香连丸之类芳香化湿而清肠热,配合扁豆、白术、木香、陈皮、甘草、焦山楂、神曲等以健脾和中而化湿滞。对舌质红、根剥,虽属阴液亏耗之象,但不宜用滋润药。待泻止能进饮食,则阴液自能渐渐恢复。如服药后泻仍不止,或转为虚寒,或转为阴伤,或属于虚中夹实,再予酌情处理。

 

患者系某研究所干部,当时经过随访,据告二诊后服药七剂,腹泻已止,大便成形,肠鸣消失,胃纳好转,精神恢复,即上班工作。

 



|医家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1948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龙华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