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6-02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上一篇:【黄文东医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


医案

 

钱xx,男,70岁,退休工人。

 

【辨治经过】

 

初诊(1974年12月6日)

 

胸中懊憹,难以名状,表现为气机痞塞之象,与邪郁胸中者不同。心悸不宁,胸脘胀痛,兼有大便干结等症。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结代。(患者自述发现此病已三年,最近心率每分钟82次,早搏3~4次,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早搏)心阳不振,气滞血瘀。治拟温通心阳,理气化瘀。

 

桂枝一钱半,全瓜蒌四钱,郁金三钱,赤芍五钱,降香一钱半,炙甘草二钱,茶树根一两,半夏三钱,陈皮三钱。六剂。

 

二诊(12月13日)

 

胸中懊憹,十去其七,胸脘胀痛消失。苔白腻,舌质胖。脉弦无结代(心率每分钟78次,率齐)。再守原意。

 

原方去半夏加仓术三钱。六剂。

 

【按】

 

本例系集体讨论进行辨证处方。拟方时原用薤白头,黄医师认为本品虽有通阳作用,但患者胸中懊侬,时觉胀痛,服之恐引起恶心,故去之。加入半夏、陈皮等降逆调气之品,与桂枝之辛温通阳相配,其效益佳。

 



|医家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1948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龙华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