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月有毒,你准备好了吗?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毒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在2018年6月14日正式进入。


 经典是怎么说的:


《素问·诊要经终论》“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素问·脉解篇》:“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


《夏小正》:“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


《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民俗中的“五月”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古代汉族民俗称“毒月”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君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此时节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

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汉族民俗中有许多喝雄黄酒、带香囊、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易经中的“五月” 


五月的卦名是“姤”,五阳在上,一阴在下,当阳气上升到了极点,再无可升之地,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


阳气渐消,不知不觉间,阴气已从地底下慢慢滋生,就代表天地间有阴性的力量开始萌发,它可能是毒虫,也可是外邪,总之是伤人的东西。


由此可以看出,五月处于阳极转阴的节变之时



 中医眼里的“五月” 


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为心,此时阴阳之气相争,为天地交泰之月,阳气外散,内里虚弱,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影响。


再加上,这时气温升高,雨水开始泛滥,空气变得潮湿。而湿热的环境,不仅容易使人体气血经络不通畅,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不畅、精力不济、精神不振、浊邪停滞等状况;而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极其适合各种毒虫繁殖,受到各种蚊虫困扰的人们,也会因此生病。


因此,这一时节的天气、物候对人们的健康都很不利,应该保精惜命,宁神内守,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吃冷饮、流大汗、房事等。



 五月该怎样养生?


寻芳香,避阴霾


挂艾枝、熏苍术、饮雄黄酒、蓄兰沐浴、佩香囊等,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里面都蕴含着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值得我们继续做下去。


从中医来讲,其实这就是使用芳香辟秽的中草药来祛邪的过程,如艾叶—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菖蒲——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佩香囊”则是把那些祛邪香药配伍成方,研粉装入小布囊中随身佩戴,以辟秽除霾,防范时疫。因为芳香类药物有开窍、化湿的作用,常闻其气,能醒脑提神,促进食欲,可以有效祛除从口鼻侵犯的瘟疫之气。



节欲望,免消耗


五月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争的时候,男女尽量避免行房。行房如同服毒,易失掉真阳,真阳一失,阴阳失衡,疾病则生。


另一方面,夏季对人体的消耗也很大,男女行房是对身体额外的消耗。因此,农历五月,尤其是夏至前后节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


临床上,有部分心脏机能不好的人,在夏季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出现心血管事件。这也是房事本身让心脏负荷增大,最终难以承受导致的。所以,古人主张妻子在农历五月回娘家,是很有道理的。



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所以,千万不要被农历五月看似旺盛的肢体运动机能所迷惑。其实,脾胃在这个时候很脆弱。


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饮食行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让人大病一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


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力求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