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吃芽,夏吃瓜!中医眼里的夏季第一瓜,你吃对了吗?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谜语

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

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

(打一植物)    


大家猜到了吗?

谜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冬瓜”!



冬瓜的名字里虽然有个“冬”字,却是中医眼里的“夏季第一瓜”。那冬瓜为什么不叫“夏瓜”而是叫“冬瓜”呢?


这是因为,冬瓜成熟以后,身上一层白霜,酷似冬日白雪落于其上。在酷暑的夏日,十分悦目,所以称其为“冬瓜”。



冬瓜属于日常饮食中的常见食品,价格很便宜,外观也普通,在琳琅满目的夏天菜场上很不起眼,但它的保健功效却尤为突出。


按照中医五行、取象学说色白属金入肺,肺主皮毛主气,有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的功效。


冬瓜身上有刺有毛,可以消肿,凉血,解毒。切开中空,有络,它就像我们人体内的三焦,能通表里气,利三焦之水。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久服轻身耐老”。清代名医汪昂称赞它:“于诸瓜中尤觉宜人。”所以它真正称得上是“隐身”于餐桌中的养生佳品,而且全身皆是宝贝。


 冬瓜肉 


冬瓜肉有利水、清热、化痰、解渴、解毒、抗衰老的功效。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润泽光滑,并可保持形体健美。据说,日本皇后美智子常用冬瓜制成冬瓜面霜来美容养颜。


古籍《千金方》中提到,治夏月生痱子,可取冬瓜切片,捣烂涂在局部皮肤上。



 冬瓜籽 



冬瓜子善浊中生清,属轻清之品可去实,用来治疗咳喘脓痰、肺痈、肠痈、妇科带下及湿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湿浊阻滞,都有显著疗效


烹饪冬瓜时,可以把籽抠出来,晾干后炒着吃。另外,还可以连皮带籽将其打成汁喝掉。


 冬瓜皮 



又名白瓜皮、白东瓜皮,食用冬瓜时,收集削下的外果皮,其性味甘、微寒,入肺、脾、小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疮疡肿痛等。


治瘙痒症及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疾病:取冬瓜皮适量,加水煎汤,内服,并用晾凉的冬瓜汤擦洗患处。


 冬瓜瓤 



食用冬瓜时,可收集瓜瓤鲜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入肺、膀胱经,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热病烦渴,消渴,淋证,水肿,痈肿等。


冬瓜瓤去子,晒干,每次用30克煎煮半小时,用作代茶饮可治热病消渴、心烦、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用冬瓜瓤汁洗脸、洗澡可使皮肤光润、白皙。


 冬瓜藤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可见冬瓜藤可清热化痰。


取冬瓜藤9-15克。煎成汤汁或者是捣成汁液服用。有清肺化痰,通经活络的作用。用冬瓜藤熬水用来擦脸、洗澡,还可使皮肤滋润、消除雀斑。



最后介绍几则冬瓜常用方,供大家选用:


冬瓜粥:鲜冬瓜去皮100克,或冬瓜子15克,大米100克。将冬瓜去皮洗净,切块;大米淘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服食,或将冬瓜子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短少,暑热烦渴,消渴等。


冬瓜皮粥:冬瓜皮30克,大米 100克,白糖适量。将冬瓜皮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利水消肿。适用于肢体肿满,小便不利等。


冬瓜皮汤:鲜冬瓜皮适量。将冬瓜皮洗净,切细,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每次100毫升,每日3次饮服。同时取药汁适量放入浴盆中,熏洗患处,每日2次。可利湿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短少等。


冬瓜叶糊:冬瓜叶适量。将冬瓜叶择净,捣烂如泥,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虫咬皮炎,恶疮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