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理中医医案的几个原则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一、写医案,要有选择,选择要恰当,要整理有意义的、有份量的东西,能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病证要交待清楚,治疗以效验为主,近期和远期的效果应当都有交待。病症重在“实”字,根本在于“理”字,不能编造医案,也不夸大、渲染,也不缩小。


三、我最反对写长文,王肯堂写了那么多,其中包括多少实质性内容?最精炼的是《伤寒论》。学生帮老师写医案,是师生交融的结果,发表后挑出毛病就不好,要发表就应慎重,所以我的稿子最少。要有太史公记录《史记》的优点。用大家共同爱好,人生之一寄托的心理去写。


四、失败案过去不写,整理者溢美之辞多,咱们要改变风气,用两分法写东西,要充分写成熟的,并且也能吹毛求疵地挑毛病。我的东西可以批评,可以从各种角度去写,不要吹捧过度,也不夹杂油水。中医看病,往往“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初诊看病不可能全对,投石问路时也往往不全面,所以整理者要有褒有贬。(笔者举一例:在“笔管屎症”一案的原稿中,在“二诊”的处方后,在“另:番泻叶3克一包,五包,沸水泡代茶饮”一句下,魏老用红笔书云:“此处乃败笔,当评之。”)咱们把整理的医案起个名字,就叫“魏龙骧医案评议”或“选议”吧。

五、看中医病案,要集中精力在处方上,脉案不要深究,能自圆其说就行。旧社会脉案有人写得好,但不治病。我推荐的书是《古今医案按》。


六、写文章先要搜集资料,打好腹稿,有了灵机再写。虽然中医是科学文章,但也需灵感。写病情用白描,写评议时要文一些,口语多不好,多转些弯子。


七、多思考,多动笔,但不轻易发表。


——本文来源:中国书友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