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日作苦,如若进补

苡仁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

  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礼记·内则》

 

炎炎夏日,酷热午后,慵懒伏案,昏昏欲睡,若是眼前突现一块令人垂涎的西瓜,一杯清凉舒爽的苦丁特调,一碟香脆可口的凉拌苦瓜,会不会让半梦半醒的你,顿时精神百倍?“夏季食苦,胜过进补”已成为大家度过漫长夏日的生活习惯,今天书生便和大家聊聊夏季与苦味的不解渊源。


夏天为什么要多吃苦



夏季气温明显升高,雨水渐多,人的生理活动处在较旺盛的状态,外界高温与内热同气相求,人体容易出现如心情烦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干燥等一派热象症状,甚者还会出现中暑。其次,炎热夏季人们食欲常常降低,吃嘛嘛不香,出现“疰夏”症状。


(疰夏是指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者暑热损伤正气,脾胃失于运化,出现倦怠乏力,低热,不思饮食等症状)



《黄帝内经》有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燥湿、坚阴、通泻大便等功效,因此在夏季,多吃苦寒食物有清热化湿、消除暑热、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


现代西医学也认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胃肠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适当地吃些苦味食物可以刺激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有助消化。

夏季吃点“苦”,可以说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了。


夏天应该怎样吃“苦”


01

最能泻火的“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脾、胃经,因其含有苦瓜甙、苦味素,所以具有独特的苦味。可祛暑清心,除闷热,对治疗胃热烦渴、湿热痢疾、中暑呕吐等症有较好的效果。苦瓜中提取出的苦瓜多糖、苦瓜素、类黄酮等成分,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被证实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但书生需要提醒的是,提取物的作用,并不能等同于吃苦瓜就具有特定功效。苦瓜作为蔬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日常食用苦瓜并不能作为治疗高血糖或者糖尿病的主要方面,患者仍需遵医嘱进行治疗。另外,苦瓜籽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或造成中毒,在食用苦瓜时,需要将苦瓜籽剔除干净。


苦瓜常见的吃法多种多样,煎、煸、烧、炒、拌,素食或荤吃,都清爽可口,似苦犹甜,实为佐酒下饭之佳肴。


也许有些小伙伴像书生一样忍受不了那种“沁人心脾”的苦,并且还得忍受爸妈苦口婆心的“吃点苦瓜身体好”的劝告。


烹饪苦瓜


在此给大家介绍几种能够减轻苦瓜苦味的方法:


1、盐渍:将切好的苦瓜片撒上盐腌渍一会儿,然后炒食,既可减轻苦味,而且苦瓜的风味犹存。


2、水焯:苦瓜切块用水煮熟,然后放进冷水中浸泡,这样苦味虽能除尽,但却丢掉了苦瓜的风味。


3、漂洗:将苦瓜剖开、去籽,切成丝条,然后再用凉水漂洗,边洗边用手轻轻捏,洗一会儿后换水再洗。如此反复漂洗三四次,苦汁就会随水流失。这样处理好的苦瓜炒熟后,味道鲜美,微带苦味。

 

02

最能安神的“莲子心”



莲子心,味苦,性寒,入心、肺、肾经,具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之效,可治高热引起的烦躁不安、神智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叫莲子心,味很苦,其主要功能成分是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也是它苦味的主要来源。


烹饪莲子心


推荐制作方法:


1、泡茶:莲子心2克、生甘草3g,放保温杯冲入开水,盖闷10-15分钟代茶饮,早晚各一次。


2、莲子夜交藤汤:莲子心5g,夜交藤25g,茯神12g,水煎服,本方莲子心清解心火,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多用于心火偏旺,烦躁失眠。


3、莲子夏枯草饮:莲子心10g,夏枯草20g,水煎服代茶饮。本品具有清热除烦、清泻肝火,可以作为高血压、眩晕的保健茶饮。


03

最能解暑的“苦丁茶”



苦丁茶清香,初尝有一些苦味、而后带有甘凉的口感,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等多种功效,常被冠以“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等美称。


推荐吃法:泡茶,入口有苦味,而后甘甜清凉,有清热消暑的效果,饮用热茶比凉茶更能解暑。

 

除此之外,苦菊味感甘中略带苦,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也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作为各种沙拉的佐菜再合适不过,或者加上灯笼椒、鸡胸肉也是不错的美味;苦荞具有清热降火、消食化滞、凉血消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苦荞还有降血压、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等功效,越来越受人们的推崇,建议夏天更换成苦荞面食用,也可选择苦荞茶、苦荞冲调粉成饮品;芥蓝味甘苦,性辛,具有清热解暑、利水化痰、解毒祛风作用,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芥蓝入锅水焯5-6分钟,淋上蚝油即可成为一道美味。


别把吃苦吃成“土”


虽说夏天多吃苦味能够帮助大家度过炎炎夏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不当的食用不仅不能解暑,反徒增烦恼,伤心伤身又伤钱,吃“苦”便成了吃“土”。


苦味过重或苦味食物摄入过多,不但起不到开胃和促进消化的作用,反而会引起轻者胃肠不适,重者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大多数的苦味食物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适合实热型体质或体质强壮者食用,对脾胃有一定的影响,脾胃虚寒证者,经常出现上腹部寒冷疼痛,大便溏泄的人不宜食用苦寒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儿童脾胃稚嫩,尚未成熟,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所以老人和小孩也要少食苦味食物。每个人对苦味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吃苦味食物时,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进食量和苦味的程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