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格·贾加罗夫诗5首

保加利亚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格·贾加罗夫(1925一)生于斯利文市附近的比亚拉村。青年时代曾因从事反法西斯话动被捕,人民政权建立后才获释。毕业于苏联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阵线报》编辑、人民青年剧院编剧、保加利亚作家协会主席(1966-1972)。
贾加罗夫的诗歌最鲜明地反映了五十年代中期的改革精神,严厉抨击小市民维持现状的因循守旧态度,热情地肯定了进取的精神。许多诗作歌了坚强不屈的保加利亚人民和饱经忧患的祖国。
一九六六年获季米特洛夫奖金。
主要作品有:《我的歌》(1954)《抒倩诗集》(1956)《静默的时刻》(1958)《有时》(1975)、《迎风飞翔的鸟》(1985)。剧本《大门关上了》(1960)《明天也是白天》(1962)《检察长》(1965)等。



春天

 

她整夜在檐前滴滴答答,

在李树林中簌簌作响,

早晨她催开了

最初的叶芽,

还叩击过石墙。

 

从哪里来的这片

蓝天,

这阵鸟儿的歌唱,

这股甜蜜、清新、

醉人的草香!

 

胸前的伤口开裂了。

心儿要飞进出来。

我的双眼

成天望着巴尔干山,

总望着巴尔干山。



中 国 现 代 新 诗 的 歌 谣 化 潮 流

歌谣化是中国现代新诗较有普遍性的创作趋向,从五四至40年代,这一趋向又集中表现在三次大的诗歌潮流中。
第一次是五四时期,以初期白话诗人刘半农、刘大白等人的创作为代表。从1918年起,刘半农就和沈尹默等人共同倡导征集歌谣。刘半农不断从故乡江阴采集民谣刊行于世,1920、1921年,他又用江阴方言写作“四句头山歌”二十余首,汇编成《瓦釜集》,由此被人称作是“中国文学上用方言俚调作诗歌的第一人”。“瓦釜”与“黄钟”相对,代表着一种来自民间的朴拙之音。紧跟着出版的《扬鞭集》,也容纳了不少现代“山歌”。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等诗也直接模仿了民间歌谣的、体式。有人认为:“在我国新诗运动刚刚兴起的五四时期,自觉地创作民歌体诗歌,就只有他(指刘半农——引者)和刘大白两人。”
第二次是在30年代前期,以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左翼革命诗歌为代表。中国诗歌会机关刊物《新诗歌》的《发刊诗》宣称:“我们要用俗言俚语,/把这种矛盾写成民谣小调鼓词儿歌,/我们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对民谣,中国诗歌会模仿创作与搜集整理并重,且有理论研究,希望“借着普遍的歌谣、时调诸类的形态,接受它们普及、通俗、朗读、讽诵的长处,引渡到未来的诗歌。”中国诗歌会健将蒲风的作品成就最大,影响深远,曾获得茅盾等人的高度肯定,被认为是向民间歌谣学习“尝试成功的第一人”。
第三次是从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的抗战胜利前后。全民性的救亡图存运动大大地缩小了诗人与普通民众的心理距离,民谣成了最方便也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之声。田间、柯仲平都十分注意吸收民谣的语言长处,李季从陕北“信天游”里找到了艺术的灵感,阮章竞陶醉于“漳河小曲”,马凡陀胎息于吴歌,贺敬之、萧三、魏巍、陈辉、林山这些知名的解放区诗人和许多不知名的群众诗人共同造成了民间歌谣创作的强大声势。
在这三次诗歌潮流里,以第二次尤其是第三次的阵容最大,给诗歌史留下的经验也最多,中国歌谣化新诗思想和艺术的许多特征都在这两个时代有比较充分的表现,我们往往也能在这两大潮流中寻找到中国新诗之所以歌谣化的最基本的解释。
容易看出,两个时代的两大诗潮分别受到了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观念,一是抗日图存的民族大团结意识。相对来说,30年代前期的中国诗歌会主要得益于第一种力量,而30年代中后期直至40年代的其他各路抗战诗人则借助了第二种力量。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从一开始就生存在社会大众的海洋中,早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家包括英国的宪章派诗人和法国的杜邦、巴黎公社诗人等等,本身就是清一色的工人群众,文学创作、诗歌创作就是他们所从事的群众性革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更是被自觉地当作了教育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革命工具。列宁反复强调,文学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无产阶级文学必须为劳动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列宁的这些主张早在20年代后期就被我们作为权威性论断引入中国,被认为是“普罗文学底大众化问题底理论的根据”。中国诗歌会便是在大众化的无产阶级文学潮流中应运而生的,歌谣即是大众化的诗歌。来自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观念继续对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的抗战诗人产生着影响,不过,我认为,对于这些抗战诗人来说,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理论显然已不那么重要,更激荡他们灵魂的还是疮痍满目、生灵涂炭的现实,是民族共同的历史命运带来了各阶层的共同话题,歌谣是“高贵”的诗人与平俗的大众引以共鸣的心声,大众的痛苦和愤怒也就是诗人自己的痛苦和愤怒,诗人所咏唱的歌谣也出诸大众的喉舌。作为这一时代精神精辟总结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所追求的就不是理论逻辑的雄辩效果,而是平实朴素的情感感染力:“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帐。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其实,这正是救亡图存的时代发展给每一位抗战诗人的教训。毛泽东的《讲话》及《讲话》以后歌谣创作活动的蓬勃发展都是这一时代发展合情合理的结果。如果说,20年代前期中国诗歌会的歌谣化趋向主要根源于外来理论的启迪,那么在此之后,抗战诗人的歌谣化追求则属于时代精神的必然发展。



推荐阅读:

波勃罗夫斯基诗5首

朋霍费尔诗10首

贝歇尔《奇迹》

荷尔德林诗40首

荷尔德林诗50首

维尼诗6首

保尔-让·图莱诗选

瓦雷里诗5首

维庸诗2首

瓦尔莫诗8首

阿波里奈尔诗25首

洛特雷阿蒙诗选

苏佩维埃尔诗16首

龙沙诗3首

勒韦迪诗12首

雷尼埃诗3首

普吕多姆诗7首

亨利·米修诗2首

弗·米斯特拉尔诗3首

缪塞诗4首

奈瓦尔诗12首

佩吉诗2首

拜斯诗8首

埃雷迪亚诗2首

雅姆诗5首

金特《我倒愿意避开了你》

格尔哈特《赞歌》

兰波诗9首

济慈诗8首

翁贝托·萨巴诗100首

翁贝托·萨巴诗14首

石川啄木《爱自己的歌》

茹科夫斯基诗5首

波德莱尔诗15首

叶芝诗15首

古印度《梨俱吠陀》

古马里史诗《松迪亚塔》

艾米莉·狄金森诗11首

阿多尼斯《风中的树叶》

歌德《残句》

沃尔特·惠特曼《普遍性之歌》

辛波丝卡诗10首

拉马丁诗3首

李勒诗2首

法尔格诗4首

保尔·福尔诗7首

戈蒂埃诗11首

安德烈·纪德诗6首

伊凡·哥尔诗9首

古尔蒙诗11首

兰波《地狱一季》

安德列·谢尼埃《青年女囚》

克洛岱尔诗3首

高乃依诗选

德斯诺斯诗6首

勒内·夏尔诗15首

布洛东诗2首

博斯凯诗3首

博纳富瓦诗9首

贝特朗诗4首

杜·贝莱诗3首


翼翼高旌转 锵锵凤辇飞 尘销清跸路 云湿从臣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