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的透纳奖,为什么入围的全是影像?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2019-07-12

2018年透纳奖宣传短片,回顾了透纳奖34年历史中那些最具争议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文 / 孔斯琪


作为最著名的当代视觉艺术奖项之一,今年秋天,2018年透纳奖(The Turner Prize)入围作品展又在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如约而至。不同的是,这次入围的4位艺术家的作品里既没有绘画也没有雕塑,无一例外全都是影像。这些影像作品有的只有不到十分钟,有的则长达一个半小时,要想全部看完至少得在展厅呆上半天。


2018年透纳奖入围作品展览现场。来源:londonlive.co.uk


透纳奖以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M.W. Turner)的名字命名,是由英国泰特美术馆组织,专为视觉艺术家设立的奖项,每年举办一届。自1984年第一次颁奖以来,透纳奖便因其充满争议的获奖作品而成为英国乃至世界媒体关注的艺术盛事。获得该奖项的艺术家多以“创新”的形式创作,例如视频艺术、装置艺术或非传统雕塑,甚至有艺术家制作了一个灯光忽明忽暗的空房间,便成就了一件获奖作品,让人大跌眼镜。


1995年透纳奖获得者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母与子分离》。


2001年透纳奖获得者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的作品《灯光时亮时灭》。


以下是今年4位入围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1.纳伊姆·穆罕默德 Naeem Mohaiemen

《的黎波里航班被取消》| 2017(93分钟)

Tripoli Cancelled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穆罕默德的影片虚构了一个世界,讲述了一名男子独自在废弃的机场生活了 10 年的日常。他时而假装自己是飞行员,时而又像是匆匆赶飞机的旅客。他与自己在镜中的倒影对话,并给妻子写了一封假想中的信。影片画面唯美纯净,却每一秒都体现着主人公受困的感觉。此外,展览还展出了穆罕默德的另一部影片《两次会议和一次葬礼》。


2.卢克·威利斯·汤普森 Luke Willis Thompson

《自动画像》| 2017(8分50秒)

Autoportrait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汤普森年仅30岁,是今年透纳奖最年轻的提名者。他用35mm黑白胶片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英国警方杀害的黑人后代。他们沉默地面对镜头,整段影像几乎是静止的画面,却传递出悲怆和愤怒的情绪。汤普森的另一部展出作品《人类2018》则描绘了已故英国艺术家唐纳德·罗德尼(Donald Rodney)的皮肤雕塑。


3.“法医建筑”团队 Forensic Architecture

《瞬间的漫长持续》

The Long Duration of a Split Second



“法医建筑”是一个包含建筑师、记者、考古学家、律师和科学家在内的15人艺术小组。一位纪录片摄影师在某次暴力事件中用手机拍下了95个现场视频,在《瞬间的漫长持续》中,“法医建筑”通过对相关短片、文本和照片的分析建模,重现了事发现场的真相。


4.夏洛特·普劳哲 Charlotte Prodger

《伯吉特》| 2016(33分钟)

BRIDGIT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普劳哲的作品是一部全程使用iPhone拍摄的单屏视频,作品名称“伯吉特”则是古爱尔兰神话中女神的名字。在影片中,手机的摄像头与她的眼睛紧密相连,如同她身体的一部分,又像是一种延伸。伴随着背景音中对普劳哲日记的10段摘录,镜头记录了她的房间、她的猫以及苏格兰一望无际的田野。


2018透纳奖展览外的留言板。Naomi Rea / 摄


这届透纳奖的入围作品清一色全是影像,也引来了许多观众的不满和专业人士的质疑。英国著名艺评人米歇尔·格洛弗(Michael Glover)在为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撰写的文章中写道:“今年的透纳奖是如此令人痛苦、冗长乏味而又装模作样请让那些视觉上吸引人的东西回归吧,哪怕是任何一件色彩丰富的二维或三维的作品都好!”


留言板上观众纷纷质疑:“Why only films?(为什么只有影片?)”  Naomi Rea / 摄


但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馆长阿历克斯·法夸尔松(Alex Farquharson)却认为这届透纳奖是“一次特别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奖项评选”。穆罕默德的影片折射出难民危机的隐喻;“法医建筑”则可以被看作是为反对虚假新闻而发声;汤普森用35mm黑白胶片这一颇具年代感的媒介反映年轻人身上残留的祖辈痛苦记忆;普劳哲虽然用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片段,但镜头细腻而富有诗意,体现出她对历史、时间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的深度思考,与社交媒体上常见的手机短视频截然不同。



2018年透纳奖入围作品展览现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入选的作品中有3件都或多或少与智能手机有所联系。这也体现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艺术家的创作媒介。


2018年透纳奖入围作品展览现场。Guy Bell / 摄


本届透纳奖的获得者将于伦敦时间12月4日公布,你认为哪件作品会最终获奖呢?欢迎留言:)


曲俊燕 | 编辑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改革开放四十年

1998九江决口 | 奥运开幕十年

江河人家 | 电影中的摄影师形象 

全球最大摄影收藏地

照片里的抑郁情绪 | 00后为何发重复照片

草根排球 | 去北京过国庆

网络新闻中的视觉

最后一家宝丽来胶片厂

新浦东人 | 人工智能 | 大国末梢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参赛 | 获奖名单

微光体验营 | 入选名单 | 回顾① 

漫说:世界杯上的父亲节 | 世界杯

第61届荷赛揭晓 | 摄影书 | 日本摄影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 | 部长面孔 2018两会

我的家在东北 | 雄安新区的第一个春节 

暗房师退休了 | 中国青年报最老的摄影记者走了告别铁矛

守候微光放映会  微光和朋友们的放映会

马格南镜头里的周恩来纽约时报2017年度摄影书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党代表朱日和全运会偶像

我是摄影记者年终特别版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7891011 | 12 | 13 14 | 15 | 17

历史上最有名图片编辑去世

微光专访14位中外女摄影师 |  摄影与留学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翻开家庭相册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