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参加“捏脸”大战了吗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2019-07-12

“捏脸”游戏ZEPETO的最新官方宣传片。


文 / 孔斯琪


近日,一款名为ZEPETO的虚拟形象社交应用突然走红,你的很多朋友似乎都开始热衷于在朋友圈制造属于自己的虚拟3D卡通形象,乐此不疲地呼唤身边的朋友们互加好友、拍摄合照。不知道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加入了这场”捏脸“大战


ZEPETO提供了不同的五官、发型、妆容、服饰与场景,用户可以用自己的照片为模板,一步步捏出以自己为原型的立体卡通角色。图片来源:Zepeto.me


ZEPETO的游戏界面和功能介绍。图片来源:App Store


从”捏脸“游戏说起


ZEPETO中的形象也许会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今年夏天苹果发布的新功能之一Memoji也是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制作专属于用户自己的3D动画表情。只不过这项功能仅适用于搭载原深感摄像头的 iPhone X,所以并未形成全民”捏脸“的风潮。


2018年6月4日,苹果公司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介绍iOS 12的新功能Memoji。Justin Sullivan / 摄


事实上,人们并不是在最近才开始热衷于塑造自己虚拟形象。从根植于腾讯QQ的网络个人形象装扮系统QQ秀,到自制漫画应用Bitstrips,再到2013年在国内大火的卡通头像生成软件”脸萌“,人们在这些软件中制作的角色不仅代表了自己在网络中的形象和身份,更呈现着个人的兴趣和品味。这些软件的火爆也似乎在暗示着一个日渐明晰的趋势:个人虚拟形象在网络社交时代越来越重要了。


2014年,加拿大的自制漫画应用Bitstrips推出了独立的表情制作软件Bitmoji,用户可以将Bitstrips的使用延续到聊天工具的表情制作中。图片来源:Bitstrips.com


另一种”自拍“


人们热衷于塑造自己的虚拟形象,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认同的体现。齐刘海、宽额头、柳叶眉、蒜头鼻、丹凤眼……虚拟形象制作软件按照人类的普遍特征将面部和身体的几项基本元素进行归类,根据真实照片智能识别之后,用户再对局部进行手动微调,看似简单的视觉元素便可制作出千差万别的形象。


ZEPETO可以对发型、脸型、眼镜、睫毛等14种面部特征进行自定义手动微调。


当人们看到软件里的自己,既能获得照镜子一般的感觉,又如同看到一张精致的自拍照,满足了这一代的年轻人对差异化自我表达的需求。ZEPETO的走红正是击中了这一痛点,各大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表示“实在是太像了。”


网友们在#ZEPETO#标签下发布的微博。


真实还是美化


即使所有人都说ZEPETO制作的3D小人十分逼真,但我们清醒地知道,软件中的虚拟形象与现实世界的自己依然有很大的距离——大多数玩家捏的,其实并不是最像自己的版本,而是更具美化色彩。


这些虚拟形象似乎有点像你,但又不完全是你。


这些虚拟形象制作软件保留了个体的一部分特征,以保证形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些特征却往往与大众审美无关,仅作自身与他人的区分,彰显着个体的与众不同。而许多在现实世界里至关重要的外貌特征,例如高矮胖瘦、身姿体态,都被同化或忽略了。


这种共性中包含个性的虚拟形象,无疑弱化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缺陷和不完美,模糊了“美”与“丑”的界限。这也是虚拟形象制作软件之所以受欢迎的另一大原因。


至12月6日0点,ZEPETO依然占据App Store总榜(免费)和社交(免费)的第一位,此时距离它首次登上榜首已经过去6天。数据来源:kdaso.com


网络世界里的云社交


作为社交网络时代的产物,这类虚拟形象制作软件的另一个主要功能便是社交。在ZEPETO中互加好友之后,几人的虚拟形象就可以以各种模板上的姿势合照,然后发布在社交网络上与大家分享。在软件内的虚拟街道上,亦可以与世界各地的陌生玩家交友拍照。但总的来说,更多人还是会选择与熟悉的朋友一起玩——毕竟虚拟的形象始终代替不了活生生的人,知道彼此现实中的长相才更有亲近感。


英剧《黑镜》的第一季第2集中,故事设定未来人类的社交生活将都在虚拟空间中以虚拟形象进行。


不过,这些虚拟形象制作软件在社交网络上的一次次走红,似乎也昭示着,互联网时代社交方式正在向更加视觉化的方向改变。会不会有一天,人们将在网络社交中以一个完全虚构的身份生活?如果人们可以用自己的“虚拟化身”上学、上班、出差、开会,甚至世界各地旅游,那你是否愿意付费购买一身不错的行头,让自己的虚拟形象看起来更加光鲜亮丽?


曲俊燕 | 编辑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改革开放四十年

1998九江决口 | 奥运开幕十年

江河人家 | 电影中的摄影师形象 

全球最大摄影收藏地

照片里的抑郁情绪 | 00后为何发重复照片

草根排球 | 去北京过国庆

网络新闻中的视觉

最后一家宝丽来胶片厂

新浦东人 | 人工智能 | 大国末梢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参赛 | 获奖名单

微光体验营 | 入选名单 | 回顾① 

漫说:世界杯上的父亲节 | 世界杯

第61届荷赛揭晓 | 摄影书 | 日本摄影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 | 部长面孔 2018两会

我的家在东北 | 雄安新区的第一个春节 

暗房师退休了 | 中国青年报最老的摄影记者走了告别铁矛

守候微光放映会  微光和朋友们的放映会

马格南镜头里的周恩来纽约时报2017年度摄影书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党代表朱日和全运会偶像

我是摄影记者年终特别版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7891011 | 12 | 13 14 | 15 | 17

历史上最有名图片编辑去世

微光专访14位中外女摄影师 |  摄影与留学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翻开家庭相册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