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双料特奖” 马冬昕:我人生的A面与B面

职业发展中心 清华职业辅导
2024-10-17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马冬昕,2008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本科,2011年获得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当年一共5人获奖)。2012年开始硕博连读,2016年,获得研究生特等奖学金。2022年入职清华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人生的A面与B面


我人生的A面,显得非常顺利:2008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读本科,2011年获得本科生特等奖学金,2012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读直博,2016年获得研究生特等奖学金;2017年博士毕业之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22年初,入职清华大学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然而,我人生的B面却并非如此。



我人生的B面,曾经无数次出现情绪波动。

大一新生入学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用被子蒙住头,默默流泪,因为思念家乡,因为水土不服,更因为焦虑不安,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在系内新生党员座谈会上,大家一一讲述入学以来的所思所想,我也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周围同学有不少是国赛的金牌、银牌得主,而我只是省赛一等奖,保送生考试成绩仅比录取线高出0.5分,是名副其实地“擦线”进清华,不知道会不会赶不上大家呢?


辅导员用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鼓励我,说:“只要你坚持努力,总会慢慢进步的,一年赶不上大家,就用两年、三年。”我半信半疑,但左思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说服自己,放平心态,将担忧转化为行动。平时早出晚归,尽量多去教室上自习,有学不懂的地方,就及时找老师、助教答疑。偶有闲暇,也会约上新认识的好友散步、聊天,或者参加各种社工、社团活动,积极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获得本科生特奖,保送硕博连读之后,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为自己之前取得的好成绩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也因为听到周围“学习再好也没用,科研不一定能做好”的声音而心生惶恐。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大四下学期开始做毕设之后,我的学习状态陷入低谷:每天上完课,浮皮潦草地做一会儿实验,就早早地回到宿舍,窝在电脑前看电视剧、打游戏。回想当时,我看的,都是老掉牙的电视剧,毫无新意;玩的,都是电脑系统自带的“扫雷”“空当接龙”之类的游戏,极其无聊,然而,我还是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玩了两个多月,课题进展缓慢,人也显得萎靡不振。


导师看出了我的异常,在一次组会之后,专门找我谈话。在得知我的担忧之后,导师对我说:“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好,说明你足够聪明和勤奋,基础知识也扎实,那么,你在科研上就是有潜力的。进入研究生阶段,除了聪明、勤奋之外,也要讲究方法:好好做实验的同时,还要多看文献,积极思考学术问题,就能做好科研。”


在导师的鼓励下,我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循序渐进地提高做实验、看文献的时长和效率,终于渐入佳境,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有幸获得了研究生特奖。


我人生的B面,曾经无数次想要中途放弃。

我的博士课题是“可升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从科学意义来说,可以解决传统材料设计的瓶颈问题,实现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从知识产权方面,则可突破别国掌握的核心专利限制,具有战略意义。导师告诉我,这个课题难度很大,之前几次让学生尝试,都无果而终;但是,这个课题真的很重要、很有趣,建议我试试。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导师的鼓励下,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先上网查了资料,看了文献,发现整个领域当时仅有一篇研究论文,5年前发表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上,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报道。这使我感到好奇:这么久的时间里,难道这一领域真的没有任何进展吗?于是,我给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写了一封邮件,询问后续如何。对方很快回信了,表示“这个课题确实很难”,但是,也不妨一试。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尝试:设计合成各种材料,提纯之后,再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研究材料是否可升华……


没想到,这一试,就是整整两年。我勤奋地工作着,失败的结果却写满了我的实验记录本。这使我感到挫败,逐渐认识到科研的不易与艰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看着周围同级的博士生同学一篇接着一篇地发论文,我有些坐不住了,寝食难安,就几次三番找导师,提出更换课题的想法。导师对我说:“你现在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不往下做,多可惜啊。你要不再坚持半年吧,如果到时候还是做不出来,咱们就换方向!”


我半信半疑,但确实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按照导师的建议,继续做了下去。终于,在尝试了7种材料体系之后,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的几年里,我合成了近百种新材料,制备了近千个有机发光器件,撰写了18本、近4000页的实验记录。它们摞在一起,像小山一样,详细记录了我的点滴努力,让我感到踏实和欣慰。



博士毕业之后,我孤身一人,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课题组节奏快,工作忙,我每天早出晚归,上下班路上,常常一个行人也没有,只能看见流浪汉。他们有的缩在墙角酣睡,有的躺在排气口取暖。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无家之人始终形单影只,流浪如斯。我每每路过,就心生怜悯、感同身受。他们也许是无家可归,而我却是有家难回,这使我觉得伤感,孤独像乌云一般,笼罩在我的头顶。


初来乍到的一个晚上,我在学校附近散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天暗了,起风了,还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在黑灯瞎火中迷了路,只能凭借大致的记忆,沿着每个方向走走看,就这样,长途跋涉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系馆。我又累又冷又饿,惊魂甫定,一进办公室,就忍不住哭起来。师兄师姐看见了,纷纷走过来安慰我,往我手里塞了各种零食,说:“吃点东西,心情就好了!”


友谊和时间都是良药。在海外漂泊久了,我逐渐和师兄师姐熟悉起来,也习惯了这种孤独而忙碌的生活。合作导师要求严格,为了加快实验进度,我经常早晨5、6点钟就到实验室工作,有过抱怨,也有过委屈。倦了,就在心里赌咒发誓“做实验好累,我再也不做科研了!”然后,去体育馆跑个步,游个泳,释放一下压力;困了,就趴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小憩片刻,然后,喝一杯咖啡,或者吃一个冰淇淋,继续工作……在内心深处,我把对祖国、对清华、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都化作努力工作的动力。“早日学成归国”是那些年里,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今年年初,我如愿回到祖国,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幸福,能和昔日尊敬的老师共事,在园子里教书育人,实在是三生有幸;又深感惶恐,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度过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面对全新的压力与挑战,焦虑扑面而来,我仍然磕磕绊绊地继续前行着。


这就是我人生的B面。也许有人会说,在你眼中,“努力”二字,仿佛轻描淡写,还算是B面吗?我想说的是,努力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是每天都必须达到的境界。即使现在,我对大多数事物已经形成稳定、清晰的认知,还是会偶尔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出现情绪的波动或状态的起伏。焦虑、惶恐、沮丧、倦怠……这些困扰,我也经常体会,也为之苦恼。但是,那又如何?我们都是凡人,只要整体处于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即可,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像钟表一样精准,像苦行僧一样生活。


A面是鲜花与微笑,是荣誉与掌声。B面是眼泪与挣扎,同样是珍贵的心路历程。我记得自己合成的第一种发光材料,它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发出了美丽的光芒。那一刻,我与发光材料“一见钟情”,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科研之美、化学之美。我记得那些迎着朝阳走向系馆的清晨,那些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夜晚,那些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日子。历经艰难的岁月,才能产出学术成果,这使我愈发相信,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会有崎岖坎坷的山路,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


A面是我,B面也是我。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而真实的我。因为,成长是连贯而起伏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也没有一蹴而就。但与此同时,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如同一颗颗种子,默默地埋下伏笔、积蓄力量,有朝一日生根发芽,像花朵一样地绽放,成就生命的传奇。



更多精彩

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

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

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

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

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

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

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

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

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

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

孙昊德:枣刺和苹果

左   婉:我在盖茨基金会做公益

王晓亚: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江苏卫视主持人

蔡达理:而见过了这一切之后,我还是想当一名工程师

范梓腾:在社工与科研的平衡中思索前行

石添硕:从对冲基金到哈佛读博,疫情之下坚守学术初心

马积良:从程序员到中学老师,只要你敢,路总能走出来

蔡泽州:留美两年,回到清华读博士

陈一麟:我在一线报道中成长

徐梦周:园子里普通人的考研那点事

税晓霖:离京六年后,我在魔都开了家儿童游戏治疗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职业辅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