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执法规程13 | 违法批地的认定与处理

土小语 土言土语 2022-03-31
总第579篇2020第109篇

【导读】

腾讯博客停止服务,想起之前新浪博客中的一些文章和资料,转过来做个备份。


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国土资发【2014】117号,以下简称《查处规程》,可点击链接阅读:
  1.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国土资发【2014】117号)

  2.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中)国土资发【2014】117号

  3.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三)国土资发【2014】117号

  4. 【摆一摆】那些国土执法查处中要用到的法律文书格式(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四)

标志着国土资源执法进入有规程标准可依的执法阶段。


《查处规程》是国土资源执法查处的依据和标准,之前进行了12个方面的解读,可点击链接阅读:

  1. 执法规程 | 把握实质 用好规程

  2. 执法规程2 |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程序

  3. 执法规程3 | 巡查,及时发现国土资源违法的重要方式

  4. 执法规程4 |  关键是有效制止

  5. 执法规程5 |  立案,启动执法查处程序

  6. 执法规程6 |  调查取证规范化才能真正“留痕执法”

  7. 执法规程7 | 国土资源违法事实认定的依据与标准

  8. 执法规程8 | 谁是违法责任人?

  9. 执法规程9 | 土地类别的判定

  10. 执法规程10 | 是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判定

  11. 执法规程11 | 项目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的判定

  12. 执法规程12 | 国土资源违法所得的认定

  今天主要就违法批地的认定与处理进行分析解读,原载于2015年10月10日《中国国土资源报》法制版,有改动。


【规程和标准是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集成细化和具体应用,对系统和基层工作实务有较强指导作用。《查处规程》是我组织或参与编制的第6个国土资源规范和技术标准,其他的标准和规程包括《城镇土地定级规程(试行)》(1989,参与)、《城镇土地估价规程》(1993,主要起草人、参与组织)、《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参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2006,组织起草、主要起草人)、《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2006,组织起草、主要起草人),此后的还有《国土资源部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工作规范(试行)》(2016,组织起草、主要起草人)等】


 


违法批地的认定与处理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过程中,办案人员完成调查取证后,应当依据调查取证取得的证据和认定的违法事实,对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规定,确定案件的违法性质、适用的法条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法批地是主要的国土资源违法类型之一,《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查处规程》)9.3及附录A对违法批地判定的法律依据、表现形式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

9.3  法律适用和处理建议

办案人员应当依据调查掌握的证据和认定的违法事实,确定违法的性质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对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和办法,研究提出处理建议。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主要类型、法律依据与法律责任见附录A、附录B。


1



 

1. 违法批地的概念与判定依据


违法批地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批准征收、占用和供应土地的行为。违法批地的主体通常是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依法批准征收、占用和供应土地的条件、程序和标准,比如,《土地管理法》第2条明确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第4条明确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第21条明确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23条条明确必须按计划批地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第30条明确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建设占用耕地要占一补一;第35条明确不得随意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第44条规定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和要求;第45、46、47、48、49、50条明确了征收集体土地征的范围、条件、审批权限和补偿安置要求等;第44条第3款、第52、53、54、55、56条规定了建设用地供应审批和要求;第57条明确了临时用地的审批和要求;第59、60、61、62、63、64条规定了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的审批要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8至24条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的条件程序等具体规定等。


从这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看出,土地审批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一土地征收、转用、供应必须依法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不能超越权限批地;二是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审批用地;三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计划批地用地;四是必须按照国家供地政策、供地标准、供地方式、地价政策等供地。这些规定是判定是否违法批地的法律依据,违反上述规定的批地行为属于违法批地行为,实施违法批地。


 

2





2. 违法批地有的表现形式


违反上述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标准、程序和要求批地就是违反用地,其方式往往是通过口头同意、批条子、打招呼、集体研究决定、会议纪要等方式进行。按照违法批地行为违反的法律法规不同,违法批地行为有以下五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是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主要是不具有土地审批权的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比如乡镇政府批准征收或转用土地,或虽有审批权但超越自己的审批权限审批征收占用土地,比如市县政府批准征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等。


二是不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比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范围内批准占地建设等。


三是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或者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或者超过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


四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征收、使用土地。比如,没有履行征收报批前“调查、评估、公告、听证、登记、协议”等程序,没有依法拟定土地征收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低于法定征收补偿安置标准即批准土地征收转用或强行实施征收,都属于违反法定程序批准征收土地。



五是违法违规供地,主要包括:违反有偿用地政策规定供应土地,违反招拍挂规定供应土地,违法低价供应土地,违反国家供地政策供应土地等。


 

1




3. 违法批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于违法批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明确规定:


《土地管理法》第79条规定:“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4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擅自批准出让或者擅自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第71条规定:”房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规定,违法批地的批准文件无效,违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同时还要追究违法批地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一是追究行政责任。对于违法批地者需要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对违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具体行政责任应当按照监察部、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15号令《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转用和供应土地的,《办法》明确了违法批地的各种情形和应当承担的相应行政责任。其中,《办法》第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土地审批和供应过程中不执行或者违反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对国务院明确要求暂停土地审批仍不停止审批的;(二)对国务院明确禁止供地的项目提供建设用地的。《办法》第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有前款规定行为,且有徇私舞弊情节的,从重处分。《办法》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二)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由国务院审批规定的;(三)没有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的;(四)没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五)批准以“以租代征”等方式擅自占用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办法》第七条规定,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一)违反法定条件,进行土地登记、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的;(二)明知建设项目用地涉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尚未依法处理,仍为其办理用地审批、颁发土地证书的;(三)在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足额收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前,下发用地批准文件的;(四)对符合规定的建设用地申请或者土地登记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或者超过规定期限未予办理的;(五)违反法定程序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的。《办法》第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滥用职权,非法低价或者无偿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有前款规定行为,且有徇私舞弊情节的,从重处分。《办法》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一)应当采取出让方式而采用划拨方式或者应当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而协议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二)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中,采取与投标人、竞买人恶意串通,故意设置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的投标人、竞买人等方式,操纵中标人、竞得人的确定或者出让结果的;(三)违反规定减免或者变相减免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后,擅自批准调整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的;(五)其他违反规定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征收土地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一)批准低于法定标准的征地补偿方案的;(二)未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障费用而批准征地的;(三)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的。《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申报、报批等过程中,有谎报、瞒报用地位置、地类、面积等弄虚作假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土地供应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是追究刑事责任。违法批地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四百一十条专门规定了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该条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违法批地是否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给出了具体的判定标准。该《解释》第4条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四百一十条的规定,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定罪处罚:(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十亩以上的;(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亩以上的;(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五十亩以上的;(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等恶劣情节的。对于多次实施违法批地行为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实施违法批地行为未经处理的,《解释》第9条明确按照累计的数量、数额处罚。


三是承担民事责任。《土地管理法》第79条明确: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对违法批地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当事人要求赔偿的,违法批地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




 

4. 违法批地认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对违法批地的处理,属于行政处理,不属于行政处罚。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批地行为时,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行政处理决定应当明确违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相关文件无效,提出撤销批准文件、废止违法内容、依法收回土地等具体要求和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等具体要求的建议,并通知相关单位。


二是对违法征地的认定,不能仅以签订征地补偿协议、支付补偿款予以认定,还应确认土地是否被征地者实际控制、平整场地、动工建设等。


三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批地行为时,发现需要追究当事人及有关责任人员行政纪律责任,应当及时处理,本部门无权处理的,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应当依法及时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监察机关、任免机关。


四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批地行为时,发现违法批地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及时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


五是对违法批准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土地的,以违法占用土地论处。

5





 

5. 《查处规程》违法批地类型、法律依据与法律责任摘录(根据《查处规程》2和3规定更新):


一、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


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四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按照国务院规定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或者其授权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实施征收:

(一)军事和外交需要用地的;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用地的;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区综合服务、社会福利、市政公用、优抚安置、英烈保护等公共事业需要用地的;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扶贫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用地的;

(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用地的;

(六)法律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

前款规定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建设活动,还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第(五)项规定的成片开发并应当符合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第四十六条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一)永久基本农田;

(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十七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第五十九条 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应当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按照前款规定兴办企业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按照乡镇企业的不同行业和经营规模,分别规定用地标准。

第六十一条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第六十三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前款规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书面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及其最高年限、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抵押等,参照同类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九条  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
第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有前款规定行为,且有徇私舞弊情节的,从重处分。


二、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或者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或者超过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


1.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当对本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作出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审批程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相同,一经审批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3)《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独立选址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得混用。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的,或者没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的,按非法批准用地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因特殊情况需增加全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按规定程序报国务院审定。

2.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

(2)《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

第六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三)没有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的;

(四)没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的;


三、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权限内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 

(2)《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

第六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征收、使用土地


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略)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2.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

(2)《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

第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五)违反法定程序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的。


五、违法违规供地

具体建设项目供地环节上出现的违法违规批准行为。主要包括:违反有偿用地政策规定供应土地,违反招拍挂规定供应土地,违法低价供应土地,违反国家供地政策供应土地等。


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五十四条五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

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

采取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

(3)《划拨用地目录》

(4)《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

(5)《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

(6)《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7)《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2.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

(2)《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

第四条  行政机关在土地审批和供应过程中不执行或者违反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国务院明确要求暂停土地审批仍不停止审批的;

(二)对国务院明确禁止供地的项目提供建设用地的。

第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滥用职权,非法低价或者无偿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有前款规定行为,且有徇私舞弊情节的,从重处分。

第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应当采取出让方式而采用划拨方式或者应当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而协议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

(二)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中,采取与投标人、竞买人恶意串通,故意设置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的投标人、竞买人等方式,操纵中标人、竞得人的确定或者出让结果的;

(三)违反规定减免或者变相减免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

(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后,擅自批准调整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的;

(五)其他违反规定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


六、违法批地类追究刑事责任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四百一十条的规定,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十亩以上的;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亩以上的;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五十亩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等恶劣情节的。
第九条 多次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的数量、数额处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林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十亩以上;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林地数量达到二十亩以上;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林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三十万元以上,或者造成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或者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毁坏。
  第三条 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
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应当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二十亩以上;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林地数量达到四十亩以上;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林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六十万元以上,或者造成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十亩以上或者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林地数量达到二十亩以上毁坏。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草原四十亩以上的;

(二)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草原,造成二十亩以上草原被毁坏的;

(三)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草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一)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草原八十亩以上的;

(二)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草原,造成四十亩以上草原被毁坏的;

(三)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草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六十万元以上,或者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七、查处注意事项


1.对违法批地类的处理,属于行政处理,不属于行政处罚。
2.对违法征地的认定,不能仅以签订征地补偿协议、支付补偿款予以认定,还应确认土地是否被征地者实际控制、平整场地、动工建设等。


“土言土语”推荐,点击阅读
  1.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国土资发【2014】117号)

  2.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中)国土资发【2014】117号

  3.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三)国土资发【2014】117号

  4. 【摆一摆】那些国土执法查处中要用到的法律文书格式(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四)

  5. 执法规程 | 把握实质 用好规程

  6. 执法规程2 |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程序

  7. 执法规程3 | 巡查,及时发现国土资源违法的重要方式

  8. 执法规程4 |  关键是有效制止

  9. 执法规程5 |  立案,启动执法查处程序

  10. 执法规程6 |  调查取证规范化才能真正“留痕执法”

  11. 执法规程7 | 国土资源违法事实认定的依据与标准

  12. 执法规程8 | 谁是违法责任人?

  13. 执法规程9 | 土地类别的判定

  14. 执法规程10 | 是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判定

  15. 执法规程11 | 项目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的判定

  16. 执法规程12 | 国土资源违法所得的认定

  17. 发布 | 新版土地用途分类国标发布实施:有哪些新变化?附土地用途分类新国标全文

  18.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上的违建该如何处置?

  19. 重磅发布 | 《国土资源部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工作规范(试行)》全文及逐条解读

  20. 土言土语 | 项目用地方式(37+)大全:土地政策最新解读与集成应用(发展人员、土管人员必读)

  21. “大棚房”清理之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用地路在何方?(附12+用地解决方案)

  22. 城里的你,该如何合法留住村里的宅基地?

  23. 新法之下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24. 土语规程 |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

  25. 土语.规程 |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

  26. 自然资源部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

  27. 现状和规划用地用海分类统一标准出台: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

土言土语


您和3.35W+地产专业人士一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