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39 - 中士道
第三部分 三士道
第二章 中士道
修下士道追求的目标是后世不堕恶道,得到人天果。但是,即使下一世得到了人天果,也不能保证生生世世都能如此。福报用尽后,肯定会堕恶道,即便是大梵天王也不会例外。而且就算每一世的福报都很大,但是如果造了更大的恶业,临终时,恶业现前,后世还是会堕恶道。这样想来,即使后世得到了人天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还是有堕恶道的可能。
这时,就会认识到,只有脱离了六道轮回,才能真正摆脱对堕恶道的恐惧,这就需要修中士道。因为中士道追求的目标就是从六道轮回中解脱,讲的就是解脱的法门。
要解脱轮回,首先要得到出离心。出离心是什么呢?在了解了六道轮回的痛苦后,产生的那种强烈地想脱离六道的心,就是出离心。如果能认识到,六道轮回的表面看起来再好,也是火坑,并且真正体会到了六道轮回的痛苦,就能得到出离心。
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戒定慧,或四谛法门、十二缘起,都可以解脱。
释迦牟尼佛曾经三转法轮,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初转法轮讲的就是四谛法门,包括了下士道和中士道。其中中士道追求的目标就是从六道轮回中解脱,解脱的目标有两种,声闻阿罗汉和缘觉阿罗汉。
声闻罗汉听闻大乘法义,但是自己不修。自己修小乘法,最后得到阿罗汉果,这种就是声闻阿罗汉。缘觉罗汉又叫独觉罗汉,主要修的是十二缘起法。最初,这种人和法友一起拜师修道,在资粮道时,累积了一百个劫的福报,这时他发了一个愿:来世再降生的时候,如果佛法不在,或不遇佛教、不遇上师,这时,要自证菩提。因为这个愿力,缘觉罗汉会在灭法期出现。
比如,按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住世期是五千五百年。从释迦牟尼佛诞生开始,五千五百年以后,就没有佛法了,要再过四十五亿年,弥勒佛出世后,才会宣讲佛法。这四十五亿年期间就是漫长的灭法期,这时缘觉罗汉可能就出现了。他们看到一些死人的骨头,就开始思考:这是人死后的骨头,那么死从哪里来?出生后才能有死亡,那生从哪里来?是因为出胎,出胎是因为怀胎,怀胎是因为有一个染垢的意识,那为什么有这个意识呢?是行把意识染垢了,行从哪里来?是因为无明烦恼产生了行……,就这样,慢慢明白了轮回的根本就是无明烦恼。又继续思惟,无明烦恼是什么呢,这时,因为在资粮道时已经累积了百劫的福报,这样想时,就会随前世的愿力进入空性,随后就证悟了空性。然后再慢慢修,就一生解脱了。这种就叫缘觉阿罗汉,是因为觉悟了十二缘起而证悟的阿罗汉。
缘觉罗汉不但断了烦恼,也断掉了一部分所知障,证悟的层次比声闻阿罗汉要高,所以相貌上有一点点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相的那种相,比如,有一部分顶髻,声闻阿罗汉没有这个相。
中士道修行的目的是要解脱,解脱首先要有觉心,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不要说人,连畜生都有佛性,众生都有佛性。对于佛性,在佛教中,因为见解不同,认识也不一样。唯识派认为,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被烦恼染垢了,没有染垢的清净心就是佛性。中观派认为,心本来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性的,空性的心就是佛性。我们怎么认识都可以,但是要明白,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往解脱的心,就是觉心。修中士道时,阿罗汉是怎么解脱的呢?在生起这种觉心后,就开始了修行。先修资粮道,资粮道就是积福报的道。然后进入加行道,加行道就是为真正进入空性做准备,这时,可以比量地证悟空性。比量证悟就是需要通过比较、比喻,才能明白,是一种模模糊糊明白的状态。修到见道位时,可以现量证悟空性,现量的意思是现前就能非常清楚地明白,像看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是真正地证悟了空性。
现量证悟空性后,会断掉所有烦恼。烦恼总体来说分两种:一种是分别烦恼,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烦恼;另一种是俱生烦恼,是我们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带过来的烦恼。这两种烦恼全部断掉,就得到阿罗汉果。
断烦恼后,心是什么样的呢?平时,我们的灵魂、意识和风,三者是无二无别的状态,住于中脉。断烦恼后,修到要解脱的程度时,风变成了意识光体,意识变成了一个真正地证悟了空性的智慧意识,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染垢意识。这时,中脉里就形成了一个八岁孩子大小的智慧意识光体,五根俱全,非常庄严。八地以上菩萨的智慧意识光体可以在身体里进出自在。
小乘阿罗汉在没圆寂前,智慧意识光体不能自由进出,一直在中脉里。此时的中脉不会变大,智慧意识光体不会变小,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时,阿罗汉的身体就像一个旅馆一样,智慧意识住在光体里,等到肉体老了,用不上了,或者要度化的众生度完了,阿罗汉就圆寂了。一旦圆寂,智慧意识光体就从中脉中出来了,就解脱了生、老、病、死的束缚,这时的智慧意识光体是永恒的,不会死、不会老、不会病,脱离了轮回,真正地解脱了。
对于解脱的过程,显宗的法门只讲了断烦恼,没有讲这种智慧意识光体是怎么形成的。
阿罗汉的肉身圆寂后,如果想要再进一步修行成佛的话,还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比我们普通人还要经过更漫长的时间。因为阿罗汉没有痛苦,只有快乐,但也正因为没有违缘,成佛所需的福报和菩提心等功德很难生起,所以就需要更长久的时间。
修中士道可以解脱轮回,所以中士道又称为解脱道。那么,中士道具体修的是什么呢?就是苦、集、道、灭四谛法门。
往期连载:
《三士道》9 - 亲近上师(供养侍奉功德-下/虔诚信敬功德-上)
《三士道》10 - 亲近上师(虔诚信敬功德-下/塑造上师像功德/思念祈请功德)
《三士道》11 - 亲近上师(当佛礼敬功德)/不敬上师的罪业(身罪业/语罪业-上)
《三士道》12 - 不敬上师的罪业(语罪业-下/意罪业-上)
《三士道》21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可贵性/得到暇满人身的条件)
《三士道》22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难得性/珍惜暇满人身)
《三士道》24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一)人必定会死)
《三士道》25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二)死无定期/(三)死时除佛法都帮不上)
《三士道》26 - 人生无常(临终之相的差别/如何成就人生无常观)
《三士道》27 - 三恶道苦(堕三恶道的理由/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上)
《三士道》28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下)
《三士道》29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二)饿鬼道的苦(三)畜生道的苦)
《三士道》38 - 因果(十业道-如何消除业障;八福德人生;下士道总结)
三士道(下) 目录: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三士道是终生的修行,事部班之前最起码要看三遍,读三遍,对菩提道次第有一个印象,以后慢慢读得越多越会深入。三士道不仅仅是加行班,事部班时还是要读,到了般若班还是要读,到了密宗道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时还是要读,是终生的修行。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刚上师《法海宝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