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369:行阴还有识阴都是外道的的坟墓、外道盲点,突不破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五十阴魔1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610gwrru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视频讲座:
五十阴魔 16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482页,最后“有十六相”这个,1483页:[做五四种矫乱竟。]
[癸六有十六相分三子初标由示坠] 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中间这个“于无尽流”,前面这一段都解释得很清楚了。“于无尽流”就是于行阴相续无尽,迁流不息。简单讲,就是对行阴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于行阴相续无尽,迁流不息,这个时候生计度者,就是执为殊胜,那么这个时候就坠入,坠入什么呢?计色、受、想三个,现在已经灭了,死后将来一定会再一次生起,色、受、想有相,所以说,是人坠入。什么叫做“死后有相呢”?就是执着、计着现在的色、受、想三,现在已经灭,但是死后将来一定还会再生起色、受、想,所以有相,发心颠倒,后面就会解释。
[又三摩中,文同上可知。于无尽流者:行阴相续无尽,迁流不息。]所以行阴,它就是细浪,那么迁流不息。[生计度者:即计此行阴,为诸动之元,]太早执为殊胜。[将来能生诸动,遂计色、受、想三,即现前已灭,将来必生,故曰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正脉》云:真悟无生,了知初生即有灭,]即就是当下,就是体性本空的意思。初生就是指缘起,“即有灭”就是当下这个依缘起的生,其实是如幻,并不是真正的生,当下就是不可得!有灭就是不可得![是知生尚空洞无相,何说死后,岂可妄计有相耶?]不了解一切法当体即空,生当下就是灭,不可得。
[子二 详释其相] 经文:【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这个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难!根本就不晓得它在讲什么?那么有的人觉得说:唉呀!师父的速度有一点快喔!那么想想看!我们讲义跟楞严经义贯加起来,四千页!为了利益上、中、下的根器,我们不厌其烦地讲了这么大的一部经典,如果我一天只有讲二页,只有讲三页,对不对?差不多要讲到出殡那一天,差不多要到出殡时,才讲得完,要不然怎么讲得完,要讲到出殡,要不然怎么讲得完?所以我不会说等到你们说:唉呀!你们全盘融会贯通了,我们才往下推论,不会的!不可能这样子的!听楞严经本来就必须要有一点基础,同时要有经教上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说你对唯识完全不了解,或者是你完全没有基础,听这个,自然会有一点困难,但是如果你没有第一次的生,你怎么有第二次的熟?这个就叫做熏习的重要!对不对?你不可能说演讲的法师,然后这个有的学佛已经二、三十年了,有的今天刚进来,今天刚进来的时候,就是等到今天刚进来的,要等到他听得懂,然后再往前推论,那这些出家二、三十年的法师,那怎么办?对不对?所以没有办法兼顾所有的根机,没有!绝对没有办法的!就是要往前一直推进!我每天一定有订功课,要讲几页,这样才讲得完!
那么这一段,对一个初学佛法来讲,几乎无法理解这种东西!我解释一下:这一段讲给老参听。或者是自固身,也就是坚持固守这个身形,这一段意思就是四大这个色都是我的,所以或自固身,云色是我,中间加一个字:色“即”是我,他着一个,他不晓得这个缘起的色相是四大本空,他认为这个色相就是我,就是一切众生所执着的,云色是我,色中间加一个字,色,云色“即”是我,就是我,没有什么好讨论的!那么冷静思维一下,这个色的四大,本来就是缘起性空。
接下来这第一段:(A)或自固身,云色是我;B:第二段,或见我圆,“我”就是我性;“圆”就是圆融;我这个性圆融,含遍国土,注意!他这个我性圆融,并不是讲佛的常、乐、我、净那个我,这个不是的,这是对于究竟义不了解,执着第七意识的行阴,微细的生灭,无法去突破!所以就假设一个我,所以他说我性圆融,这个“我性”,其实是一种生灭法,对觉性上不透彻的一种迷茫的我,一定要了解这个层次的道理,这绝对不能说见我性圆融,那个我性就是常、乐、我、净这个我,就完全不是这样子,这么一回事情!见我性圆融,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我有色”什么意思?就是我比较大,我比较大,然后色就比较小,我,云我有色,为什么?我比较大嘛!色就比较小,这个所以叫做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这个色法在一个我性的当中,这个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前面说:见我性圆融,含遍国土,那么就说:当然我的性比较大啦!色法就比较小,“云我有色,“我有色”就是我比较大,色就比较小,色在我中,C:彼前缘,随我回复,这要补上几句,你才看得懂,彼“眼前现”前,然后前的后面,再补二个字:“外色”,彼“现前外色”所缘,彼“现前外色”所缘,彼眼前现前外色所缘的,所攀缘的,随我回复,回复就是运用,随我回复就是运用。说:彼前缘,这一般人不晓得什么叫做“前缘”,就是现在眼前所缘的外色,叫做“前缘”。因为它(楞严经)那文字太少了!太省略了!不晓得它到底在表达什么?这彼现前为所缘,所缘的外色,随我回复,就是运用,因此说:色属于我。“色属于我”什么意思?就是离色是我,离开这个色法属于我,有一个我,叫做离色是我,说:云色属我。是吧?外面的色是属于一个我来运用的。
D:或复我依,行中相续,注意!行叫做于行阴,于行阴中,迁流相续,这个要补上向句,“行中相续”就是于行阴中迁流相续,云我在色中,喔!一切都在行阴的迁流当中,那么我一定在这个行阴的当中,以行阴相续之相就是色阴,所以色大,最后这一句就是,D就是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因为最后一句是,云我在色,就是以行阴相续之相就是色阴,所以色比较大,那么我就比较小,我在色中。所以我们把它分辨开来,那么就是:诸位!把笔拿起来!第一个字,看经文就好,或的旁边,或上边“补:“A”,“A”: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接下来或,就补上“B”,这段或的右上方补:“B”,“B”就是第二段,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接下来补:“C“,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
再来补上”D“,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整段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说:分四种角度来谈,有的人讲兼固其形,A:兼固其形,我把它贯串起来,或自固身,云色即是我。 B:或者是见我性圆融,含遍国土,他认为我性比较大,色比较小,所以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所以云我有色。C:彼前缘,就是彼现前眼前所缘的外色,随我运用,所以他认为色属于我,色属于我,当然是离这个色,就是一个我,离色是我。D:或复我依,教我依于行阴中迁流相续,云我在色中,因为他把这个行阴相续,行阴相续之相,当然就是要有色阴,所以色大,我就比较小,我在色中嘛!是不是?所以我在色中。
看注解。[此即外道,六十二见中四计也。一者:或自坚持,固守此身形,云四大之色,皆是我故,此计即色是我也。二者:或见我性圆融,含遍十方国土,云我有色,此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也。三者:或彼前缘,即谓眼前之色。随我回复者:咸皆随我回旋往复,即运用也。]无障碍的运用。[云色属我者:色既属我,]显然是我所有,就是我所拥有的,([显是我所,])[非即我矣,]那么“非即我”就是非(不是)一体的我,“非即我”就是并不是,因为佛法是没有内外的,佛法是同体大悲的,没有内外的。接下来就是,[此计离色是我也。四者:或复我依行阴之中,迁流相续,云我即在色中;以行阴相续之相,即是色阴,此计色大我小,]意思就是色相比较大,而我隐藏在行阴刹那生灭当中,就是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也。]我在色相之中。如果你补上二个字就更清楚了,说:我在色“相之”中,那么就是我隐藏,里面有一个我,注意!这个“我”既不是假我,不是佛教讲的“真我”,它是一种假设性的我,不了解的我、迷茫的我,不是觉悟的我。
1484页:经文:【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注解,[谓色身虽死,我犹现在,色阴既尔,余三亦然。]就是说:这个色身虽然死了,可是我现在还是存在,我事实上还是存在,这个色阴既然是存在,那么其他的,应当三个还是存在啊![如是循环,四四共有十六相。]什么叫做共有十六相呢?诸位!再翻过经文来,我刚刚跟你标的:A、B、C,你已经改过了,你已经标上云了,那么就是这样念,色、受、想、行、识,把里面的色改成受,色总共有四个:A、B、C、D,对不对?受总共有四个,对不对?A、B、C、D。那么想,总共有:A、B、C、D,行也是四个,对不对?总共就有十六相。诸位!如果说,用“受”来改变的话,就变成这样念:或自固身,云受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受。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受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受。如果一个“想”补进去,就全部都改变,知道吗?那么色就四种,受就四种,想……如果改成“行”的话呢?或自固身,云行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行。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行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行。那么这样子,四四十六。
翻过来,1484页,经文:【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诸位!两性并驱,就是用我们现在的数学名词,叫做“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就是烦恼永远烦恼,菩提永远菩提,就是完全没办法转烦恼成菩提,“两性并驱”就是真心跟妄心就是永远平行线,没有交集。佛教是可以转烦恼成菩提的,转识成智的,那么在这个叫做两性并驱,就是真跟妄两条平行线,那就没办法,没有机会转烦恼成菩提了!再解释一遍喔!说: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毕竟烦恼是一条线;毕竟菩提又是一条线;两性并驱就是两条平行线,两条平行线就是永远没有办法转凡成圣!也没办法转识成智,也没办法转烦恼成菩提,就是没有交集!所以“两性并驱”后面要补上四个字,叫做“并行不悖”,那么就更清楚了!两性并驱,并行不悖,就各不相触。好!看左边的。[上因见行阴无尽,遂计前三阴,亦复无尽,同成有相。此更转计,一切诸法,无不皆然。烦恼摄尽染法,菩提摄尽净法,则烦恼菩提,理亦如是。烦恼毕竟是烦恼,菩提毕竟是菩提,决无更改。由是真妄两性并驱,即并行不悖,]就像轮子的两侧,永远[各各不相抵触也。二详释其相竟。]那不相抵触,你就没办法转烦恼成菩提了!
1485页,[子三 结成外论] 经文:【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看注解,这文字都很简单,这是第六种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想。[由此计度,死后有相,所以堕落外道,有十六相,真到底是真,妄到底是妄,真妄各立,无有转烦恼之妄法,成菩提之真性,故曰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通结五阴,惟在前四;虽在前四,]前四就是色、受、想、行,意思就是通结五阴,就是虽然文章里面讲的,五蕴身,色、受、想、行、识,其实他因为外道功夫浅,所以惟局限在前四,色、受、想、行,所以,那么行阴是浅功夫的外道;那么后面的识阴是功夫深的外道,功夫深的外道。那么行阴如果是外道的坟墓;那么识阴,最后的识阴就是外道的黑牢,关进去就绝对跳不出来!行阴是外道的坟墓,比喻的话;那么识阴就更微细了!我们说:前六识是粗糙的生灭,第七意识叫做微细的生灭;第八意识后面又补上两个字:叫做“最极”微细生灭,看起来差不多不动了!但是还有非常非常微细的。所以前六识叫做粗糙的生灭;第七意识叫做微细的生灭,那么第八意识叫做最极微细的生灭;那外道到这个地方,就掉进黑牢里面了,爬不出来!所以行阴还有识阴,都是外道的盲点,突不破!通结五阴,惟在前四;虽在前四,[义惟行阴耳。]最重要的还是说行阴。
[依斯立论,从心颠倒,正所谓心魔作祟,其奈之何?六十六有相竟。]心魔作祟是谁也没有办法的!因此你知道,当一个人先前落入了观念,强烈的恶知见,错误的知见,要让他改变,有时候,甚至他身体粉身碎骨,都没办法改变他!都没办法改变他!你一个人,这个可以整容啊,可以易容啊,到韩国云,休息一个月、二个月,打打坡尿酸啊,削削骨啊,来!嗯!哇!半年后变一个人!你电视上有的人,对不对?你就知道,看得出来!出去就……哇!出来,那个脸不一样了!可是一个人落入观念的时候,他怎么可以改变,是不是?人类那种执着,那是无以复加的!错,就是错到底,而且他认为他是对的!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所以佛法只能感化对方,没办法强迫他跟着我们的信仰,没有办法的!佛法只有潜移,只有默化,知道吗?只有感化,只有感动,慢慢来!要强迫他来跟着我们走,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刚好适得其反!会相反的!比如说你知道:这个人走错路了!你很清楚这个人走错路了,你想救他,用激烈的手段,都刚好相反!你知道吗?你慧律法师算什么?对不对?还写得很难听,他写那些都是要给我们听的!对啊!
所以说太激烈的手段,一定要改变对方,会伤到自己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经验了四十年,四十年!什么根器的众生都看过!再好的根器也看过,再恶劣的根器也看过!所以我很清楚佛的用意,度众生,没办法!勉强不来!看他宿世的善根!像我有一个同学,大学的同学,因为他儿子生病,我们跟陈中兴都很好,咦!他后来,因为他的儿子生病了,生病了,在拜佛,拜了很久,好像也没什么感应,儿子也带来给我加持,我跟他讲:你这个儿子,他得到类似一种年轻的一种忧郁症,念台中一中,当然身体没照顾好,对不对?没照顾好!有的人他就是,像有一个念台大的,电机的,那因为种种原因,就离开了学校没有念台大,第一志愿的,后来再考,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去自杀!没有第一毋宁死!就是我没有第一志愿,我就是要去死,自杀了,死掉了!去自杀死掉了!他这个儿子也是台中一中的,结果后来,咦!没办法!我不晓得什么原因,后来去信什么?去信宋七力!不会讲了!所以这怎么样呢?还是个好同学咧!你要怎么去讲?这歌仔戏说:这说来话长……用踹的比较快!咚!咚!咚!就是这样子,很难去表达!所以你看喔!大家学佛学得很好啦,只要有一点点……就走偏了啊!就走偏大了!你看看!一个参加佛学社的、正知正见的喔!我们的好同学喔!这样碰到一个逆境,克服不了!一下子就走偏了啊!刹那之间!所以说:怎么会去信那个宋七力啊?怎么会这样咧?啊!要怎么说咧?不会说!
[癸七 八种无相 分三 子初标由示坠] 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接下来是八种无相,解释一下: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于先除灭的,先前除灭的色阴、受阴、想阴,先前已经除灭了,那知道:嗯!没有色、受、想了!就堕入死后无相,就认为:死后也不可能有任何的相,是不是?初发心就马上成颠倒,就是颠倒见,“发心颠倒”就是初发心即颠倒见。
[又三魔中,文同上可知。于先除灭,色受想中者:]见前面的三的色受想已灭,((见前三已灭,])[生妄计筹度,前三先有今无,例知行阴现有,将来亦应灭无。因计死后,终归断灭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正脉》云:此与上敌体相翻,故变有成无,盖上睹未灭之行阴,见其无尽,而因前三,并万法,皆当无尽。]现在不一样了,此睹已灭的色、受、想,([此睹已灭之前三,])然后,[见其无相,]你看!色不可得、相不可得、行不可得,那你就知道:[而因计行阴,并万法,]将来一定无相。([皆当无相也。])[发心颠倒者:违佛教修因证果之诚言,]说:佛教无相。它不叫做无相,叫做空相。所以空相是对因果负责的;这个无相是断灭的,那无相,也不要修善了,也不要修菩提了,也不用念佛了,也不用做法会了,统统不要啦!对不对?无相,所以空相是对因果负责的,是体性本空;它这里是断灭,不一样的!名相跟佛教是一样无相,但是完全不一样!答案、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违佛教修因证果之诚言,[成外道虚无断灭之妄论,故曰发心颠倒。]
[子二 详释其相] 经文:【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接下来,就是见有色灭,为什么见有色灭?因为我们的形,这个形因色有,形因为色才有,知道吗?所以见其四大之色灭,所以“见其色灭”就是见其四大,补上这个三个字:见其“四大之”色灭,现在就是一身之形,就是形无所因,因就是依存,就是身,色就身所依的,对不对?形因色才有的吗?我们有这个形状是因为有色法嘛,所以形因色有,见其四大之色灭了,一身之形当然就无所依存了,色灭了,哪里有色身咧?因为他就这样子的观,观其想灭,为什么没有讲“受”?“受”在后面讲,“受”是桥梁,先讲“想”,就是从“色”先讲完了,再讲,跳过去“受”,再先讲这个“想”,色、受、想,它现在不从次第讲,它色法,跳过去“受”,接着就讲“想”,因为“受”类似前面的“色”跟“想”的一个中间桥梁,他现在谈第三个,观其想阴灭,认为这个心即无所束缚,想阴没了,没有东西想了,因为我们会束缚,就是因为乱想、妄想,现在想阴都灭了,认为:想即无所束缚,无所系就是无所束缚。
讲到这一段,是讲想阴,所以前面讲色阴。接下来中间这个桥梁,知其受灭,也知道中间这个连缀,就像桥梁一样的,连接色跟想,就是受啰!知道受灭,无复连缀,连缀就像桥,东边接到西边来,为什么呢?因为受,受阴介于色跟想阴之间,阴性销散,这个一定要补上二个字,“前三”阴性已销散,诸位!这个一定要补几个字,要不然这一段一定看不懂,阴性销散,叫做前三阴性销散,前三就是色、受、想,前三阴性,中间补:“已销散”,已销散。在座诸位!这里再补上四个字,销散的散底下再补上四个字,补上:“色、受、想灭”,纵有生理,诸位!生理旁边写个“行阴”,这样看,就完全看得懂了,色、受、想灭,纵有行阴之生理,生理就是新陈代谢,纵然有行阴的新陈代谢,生生灭灭,灭灭生生啦,叫做生理。而没有前面所谓的受跟想,那么就跟草木一样的啰!那么你能补上几句就看得很清楚!师父现在把整句再贯串起来,再解释,注意听!形因色有,见其四大之色灭,一身之形就无所依存,接下来,观其想灭,认为心即无所束缚,现在我们就更清楚地知道,这外道的认知,知就是外道的认知,知其受灭,无复连缀,也没有连接到色跟想的桥梁,既然前面的三阴,性已经销散了,意思就是:色、受、想灭了,纵然有行阴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的生理变化,而没有受、想,那么就跟草木一样的意思。
[色,四大之色;形,一身之形。形因色有,见其四大之色灭,则形无所因矣。想为意识之想,心为意根之心,心因想系,]系就是困着。[观其意识之想灭,则心无所系矣。]意思就是:没有想,心就不会被困,困住了,那么佛教是教你:不要妄想,妄想本空,然后还有那个智慧的心体在背后,他不是!他一定要把这个想灭掉!那灭掉,那个正智就没有了,就像打进去的化疗一样,好细胞、坏细胞,统统杀了!外道就是这样子啦!正智慧用不上来!就是不要去想,不要去想,他不晓得想本空!接下来![色居受阴之前,]然后[心居受阴之后。有受居中,则色心可以连缀;知其受阴一灭,则色心无复连缀矣。据此前三阴之性,既已销亡散灭,纵有行阴,虽是生理,而无受想,则无知觉,与草木同。温陵曰:阴性销散,谓色、受、想灭也。生理即行,]生理的意思就是: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的意思,叫做生理,意思就是生理就是行阴的特质,行阴的特质就是:生生灭灭、灭灭生生,就是这个意思,叫做生理。生理就是行阴的特质,所以,[谓无受、想,则行亦灭也。]
1487页经文:【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解释一下:此质现前,现在这个现前指色心,此质现前之色心,就是身心,此质现在的色心,犹不可得,分析起来,色法找不到,心找不到,都灭了!犹不可得的时候,那更怎么说呢?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此就形成断灭见,因之勘校,怎么样?死后相无,这根本,无就断灭了,如是循环有八相,就是生前、死后,统统没有相!生前,没有色、受、想、行;死后,那也没有色、受、想、行。所以这一段叫做:有八相,这一段叫做:八种无相,生前没有色、受、想、行,生前经过了分析,没有色、受、想、行,死后呢?推论,也不可能有色、受、想、行,统统以断灭见来结束!生前没有四阴,死后也没四阴,加起来,刚好没有八相。
[此质指现阴色心,非独指色阴也。今在定中,见四阴现在皆无相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耶?因之勘验已灭,]勘验现前已经灭了,勘验就是观察,现在勘验观察,现前,咦!不存在![而知现在未灭,比校将来,]怎么样?就算这个色身现在还没有销除,可是知道:勘校色、受、想也不存在,因此比较将来,[死后阴相,一定是无。如是循环,往复推检,每一阴生前死后皆无相,而色、受、想、行四阴,共有八无相。]
经文:【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究竟断灭有什么不好?没有人要修行!断灭,修什么行呢?还有什么菩提果行、初果、二果、三果,对不对?对不对?吹冷气啊、吃水果啊、看电影比较快乐!还修什么行?没有菩提果,还这么用功?是不是?是谁要修行啊?没有人要修行啊!这个叫做究竟断灭。就是因为有一个佛果,就是有一个解脱跟自在的如来藏性,我们才要修,要是没有,没有,我们修什么行呢?那变成我们今天所有的辛苦都没有代价!对不对?佛教就没有未来了!接下来: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看左边的注解:[现前质空无修因,死后相空无证果,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世出世法,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终无实体,究竟皆归于断灭也。断灭是大邪见,拨无因果。以一切诸法,皆不离因果。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二详释其相竟。]诸位!我们一定要深信八识田中宿世的因缘、种子,像建国中学的十一年以内,自杀了八个,我们那个母校,十一年自杀八个,也不晓得到底是问题出在哪里?十一年,那么多,都是高材生,也不晓得他们……有时候想不开就去死掉了,十一年死八个,很严重了!非常严重的!建国中学的这个升学率,当然是很高啦!那么校庆也很好记,一讲,你这一辈子就一定会记得!123,建国中学的校庆123,十二月三号,123,123,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的123就是我们的校庆,一辈子都记得!
所以在座诸位啊!你上辈子如果是自杀的人,你那个种子,这一辈子你碰到了,碰到了一点逆境,你就很想要去死!莫名其妙地一直活不下去,活不下去,所以无论如何,你的好朋友,同参道友,你的好朋友,在如果有心灵已经产生灰色的思想的时候,有时候是生理、有时候是病苦、有时候是经济……一直想去死,你就一定要好好地安慰他!好好地安慰他,告诉他:世间上还有更高一次的精神生活,就是佛法!真理!真理才是我们的真正的生命啊!那么一个人生活在最苦难的时候,先求生存,像吉普赛人,出生就没国土,吉普赛人一出生就是旅游,所以你去义大利的时候,你到义大利去的时候,那个吉普赛人,他就会偷、会抢,很可怜的喔!义大利现在也很惨喔!西班牙,西班牙,失业率二十几到三十,义大利也接下来也接近希腊,接近希腊,很惨啦!
接下来:[子三 结成外论] 经文:【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七八种无相竟。]
[癸八八种俱非分三 子初标由示坠] 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这一段,初学佛法也很容易搞混,不知在讲什么,老参不会很困难,师父解释一下,把它贯串起来: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后面补一个字:“阴”,行阴存中,存在当中,妆,同时对照,兼就是对照,这个行阴存在当中,对照受、想灭,受、想灭,当然就是指色、受、想灭,受想,想的后面补两个字,三,一二三的三,“三已”灭,受的前面加一个字:“色”,“色”受想“三已”灭,注意!这关键在这八个字,于行存中,就是于行阴当中,咦!发现行阴存在,兼观照色、受、想三已灭,色阴不存在,受阴不存在,想阴不存在,由行阴的存在中,观想色、受、想不存在,这样产生矛盾,双计有无。
诸位!有就是存;无就是灭;有就是存,存就是行阴;无就是灭,灭,无就是色、受、想;所以双计存在的有的行阴,然后计着一个灭无的色受想,自体相破,自体相破就是矛盾的意思,矛盾的自体相破,一下子计着行阴为存在,一下子计着色、受、想为灭,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俱非就是非有非无,俱非就是两个统统非,所以就写一下,非有非无,注意听喔!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非有后面补三个字,非有“色、受、想”;非无“行阴”,非无就是存在,就是有,喔!初学佛法一下子逻辑学转不过来,就会很辛苦!俱非就是两个统统非,叫做非有非无,那么俱非,就是非有色、受、想,非无行阴,起颠倒论。俱非就是非有非无。
又三摩中,诸位!看左边注解:[又三摩中,至常扰动元,同上可知。《正脉》云:于行存中者:见行阴未灭,]就是尚未灭,[区宇宛在也。兼受想灭者:]见前面的色受想三已经灭了,([见前三已灭,])[体相全空也。]找不到色受想了,[双计有无者:]于存在的行阴计有,([于存计有,])于灭就是色受想灭计无,([于灭计无也。])[自体相破者:]自体相破就是矛盾,[以行阴之有,破前三之无,]因为有就破无,破前面的。[以前三之无,]无就是破有,以前面的色、受、想之无,[破行阴之有也。]诸位!所以你就要做一下,以行阴之有,破前三之无,之无就是非有,那么以前三之无,破行阴之有,就是非无,这个有就是非无;所以,[末言坠俱非者:以破无则成非无,]破无成非无,非无就是有啦,那么,[破有则成非有也。]那当然就是无啰!很简单的啦![起颠倒之论矣。]
[子二 详释其相] 经文:【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诸位!在后面补上四个字:“前三已灭”,色受想中,这样才看得懂,因为色受想中,因为这个,在这一句突然这样,很突然啦!也不晓得它在讲什么,所以你一定要补上四个字:“前三已灭”,色受想中,就是前面的色阴、受阴、想阴,这样已经灭了,这样才看得懂啊!所以这个文言文实在是有困难,说:前三已灭,色受想中,见补上三个字:“行阴之”有,见有,就见“行阴之”有,怎么样?非有,注意!再来这个是最难的,见行阴之有,中间补上:“亦即同色受想之灭”非有,中间要补上这几个字才看得懂,见有,见“行阴之”有,“亦即同色受想之灭”非有,非有就是无,前面三已灭,色、受、想,见行阴之有,也就是同于色受想之灭的非有,注意!“行”就是由存在一个行阴,由存在一个行阴,注意听哦!
这一段也不容易了解,行迁流内,观无不无。注意听。“行”就是由存在一个行阴,怎么样?生生灭灭,灭灭生生,迁流之内,迁流,在这个行阴的范围内,叫做:由存在一个行阴,生生灭灭之迁流之内,观就是观三阴之无,观色、受、想三阴之无,但是即不无,即不无就是不能说是无,为什么?因为行阴还存在,不无就是有,就是存在,就是没有办法判断,咦!到底是有还是无?就是说这整句就是充满矛盾,意思就是说,注意听喔!前面是说:已经灭了色、受、想,见行阴之有,怎么样?好像又跟色、受、想灭之非有,那么现在见行阴迁流在内,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怎么样?又起矛盾的心,观前面的三阴之无,也不能说没有前面的三阴,内心充满着矛盾。
看左边,1489页,[此正释成自体相破之义。]自体相破就是充满矛盾啦。一切人生没有悟道,他就会充满矛盾,因为不了解一切皆如,如果你一切会归皆如,体如、相如、用如、因如、缘如、果如、事如、理如,那没有一样东西讲不通的!你会归到智知、慧如,对不对?那么你就可以诸法归无、空无自性、归无所得,那万法都讲得通!你一切都会归如,事如、理如,那么一切都讲得通,如果没有会归到如来藏性,一切都讲不通!用识心分别来判断,所以用逻辑你怎么推论,不能成为解脱的圣人,所以这个世间的生物学家、科学家、数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你怎么搞都没有办法像佛陀这样子的解脱的圣人,佛陀抛弃所有的逻辑、理论、推论,虽然佛陀也很强,可是这个是妄想,是识心分别。只有抛弃了有限的,才能进入无限的,所以在佛法里面讲了一句很了不起的话,说:涅槃妙心从不设限,但我们设限了文字、设限了语言、设限了妄想,所以把自己设层层关卡,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涅槃从不设限任何的关卡,可是我们设立了文字,文字变成涅槃的关卡;我们设立了语言,语言变成涅槃的关卡;我们设立了妄想、逻辑,逻辑变成涅槃的关卡;所以涅槃从来没有告诉你:我有障碍你。我们现在变成自我的设限,用人类拙劣的语言,实在是没有办法形容涅槃妙心,完全没有办法。
此正释成自体相破之义。[谓前三已灭,故色、受、想中,见行阴之有,亦即同灭,而非有矣。后一犹存,故行迁流内,观三阴之无,亦即同有,]也就是跟色受想心是一样是有,但是行阴犹存,亦即色阴、想心同有,所以观三阴之无,但是行阴还是存在,也就是色受想心同有,[而非无矣。]不能说色受想是没有。
1489,第三行:经文:【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诸位!这一段,也不要小看,这一段不容易了解的,我一定要做笔记才看得懂!如是循环,穷尽阴界,注意听!这不是穷尽五阴喔,要补:穷尽“色受想行四”阴,不是穷尽五阴,穷心“色受想行四”阴,接下来,怎么样?有无俱非,八俱非相,信八俱非相,有也非,无也非,俱非,叫做八俱非相,注意听!非有相,非无相,非有,就是非有色受想行,非无相,就是非无色受想行,随举一,一就是一阴,色阴也好,受阴也好,所以一的后面补上:一“阴”,那才看得懂,随举一阴所缘,这个时候,皆言死后,注意听!有相无相,一定要让补“非”字,皆言死后,“非”有相“非”无相,一定要补上这二个字,要不然你就根本就不晓得皆言死后,这样才成俱非,皆言死后,非有相非无相,你一定要补这二个字,要不然你说有相无相,那就没有俱非啰!那整句的贯串的意思,把它贯串起来的意思是:如是循环,穷尽色受想行四阴界,然后有无俱非,八俱非相,非有相,非无相,叫做非相,非有相是指色、受、想、行,不能讲没有。接下来,非无相就是也不能说:没有色、受、想、行,充满矛盾,叫做非相,八俱非相,随举一阴,所缘的时候,皆言死后,非有相非无相。
[如是循环,穷尽阴界者:谓如是循环,由后观前,由前观后,穷尽色、受、想、行,四阴界限,有无俱非,成八俱非相;即非有色、受、想、行,非无色、受、想、行也。随得一缘者:随举一阴,为所缘时,皆言死后非有相非无相也。]
经文:【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又计诸行,诸位!这个诸行,这个“行”不是指行阴,是指万法,又计诸行,又观照同时执着,观照万法,同时执着这个万法,性迁讹故,性,生生灭灭,灭灭生生,心发通悟,诸位!这是不是真正的佛讲的悟,这里叫做邪见邪知邪悟,心发邪知、邪见、邪悟,非真的佛悟,叫做非真通悟,心发通悟,有无俱非,前面讲的,有就是非无,无就是非有,俱非。然后虚实失措,就是体会不出空无自性,有,空无自性;无,空无自性;体会不出来,虚实失措,到底是什么是实的?孰虚咧?什么东西是虚?什么是实?失措,失措就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同时也没有办法面对,然后呢?产生矛盾,叫做虚实失措。看左边:
[诸行是指万法,非独指行阴,此下例成,万法之性,悉皆迁变淆讹,]淆就是混乱、杂乱的意思的样子,[有既非有,无亦非无,于此尽知尽见。心发通悟者:非真通悟,增长邪知见解,有无俱非。设有人问曰:孰虚孰实?亦莫能施对,]没办法应对,[故曰:虚实失措。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经文:【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解释一下:由此计度,死后非有,就是前三:色、受、想,“非无”就是存在的行阴,后际昏瞢,看不清楚现在,后来也看不清楚啊!什么叫做昏瞢呢?本来是指阴暗无光,神智不清的样子,昏瞢。诸位!你只要活在无明、烦恼的投影当中,你的痛苦是避免不了的!简当讲,如果你这一辈子有了无明行事,你无明在做事情,你这一辈子是离不开痛苦的阴影的,绝对没办法的!所有的无明的阴影都是痛苦的写照活生生、痛苦的写照。
所以我们佛弟子的痛苦要痛苦得有值得!你的痛苦如果能够转换成般若,那么你这个苦有目的!如果你这个痛苦没办法转换成菩提,那么你所有的痛苦都是白痛苦的、白冤枉的!冤枉痛苦的,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所以十方三世诸佛,以苦为良师,但是世间人所有的苦,不含带有觉悟,那么这个苦,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我们的苦,可以启动我们的觉性,那么将来我们可以得解脱,可以得自在,那么这个苦,有意义!因此我们在三宝当中,佛、法、僧的三宝当中,无论受尽什么的苦,都值得!因为这里有法、僧,有涅槃,有菩提,所以很多人,这信徒发了一个愿: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讲堂!你发对了!你发这个愿,发对了愿!再怎么被骂,也要死在讲堂!你发对了!由此计度,解释一下:死后俱非,非有非无,后际昏瞢,未来,怎么样?杳茫不知,阴暗无光,神智不清的样子,叫做昏瞢。无可道故,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虽然是五阴,只有讨论前面四阴,记得,立五阴中,死后俱非,不是五阴,是讨论前面的四阴喔!有无,非有非无,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以生前例之死后,皆是非有非无。后际昏瞢,即是杳冥,]杳冥就是昏暗沉寂。[无正理之可说,道有不得,道无不得,此明有无俱非,皆不可道之故,堕落外道,惑菩提之正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真是从心颠倒,而立论矣。八八俱非相竟。]
[癸九 七际断灭 分三 子初标由示坠] 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七,后面补一个字:七“处”,七个地方,“断灭”也就是说不存在,不存在七个地方。诸位!那个“后后”,解释补上几个字,“后后”,就是于后后无,这个“后后”就是见行阴念念,注意听喔!灭处,见行阴有处,就是贯串起来,就像瀑布一样,看到瀑布的连结,就是见行阴的有处,看到那个瀑布是颗粒微尘所构成,还是有断灭处,这个叫做念念灭处。所以行阴也可以看到有处,行阴有时候也可以看到灭处。注意!就是角度不一样而已,所以于后后无,就是见行阴念念灭处,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处断灭论。
1491页:[又三摩中,至常扰动元,同上可知。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温陵曰:见行阴念念灭处,名后后无;由是妄计,生人天七处,后皆断灭。]此与行阴中第七个无相,([此与第七无相,])[而起计不同。]那么前面是[彼由前三,]色、受、想来推论,[此由行阴;又彼推过去,]故以推论的角度不一样,前面是由色、受、想来推论后面,那么这个是由行阴来推论前面的色、受、想,又彼推过去,它是推过去的,[以定死后,此观未来,念念成灭。故计处处,有断灭处也。]哪七个地方咧?
[子三 详释其相] 经文:【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做一下笔记啊!或计身灭,这是指四州、六欲天,二个地方,四洲,四大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四大洲,还有六欲天,六欲天我们刚讲地了喔!四洲,还有六欲天,叫做或计身灭,等一下会解释。或欲尽灭,就是初禅天,意思就是根本就没有初禅天,或者是说苦尽灭,死后也没二禅天,苦尽灭。极乐灭就是三禅。或极舍灭,就是四禅并四空。所以把笔拿起来!或计身灭,这是指四洲、六欲,那么四洲标:《一》,六欲天标:《二》,欲尽灭,初禅,标:《三》,苦尽灭,标二禅,标:《四》,极乐灭,三禅,标:《五》,极舍灭,有二个:就是四禅并四空天,四禅,标:《六》,四空天,标:《七》。再解释一下:或计身灭,指四洲、六欲,这时有二个,二就是二处,或欲尽灭,指初禅。或苦尽灭,二禅。或极乐灭,三禅。或极舍灭,就是四禅并四空天。这样加起来就总共七处,这样你看左边,你才看得到,看得清楚!看左边!
[七处断灭:]注意听!七处断灭,什么意思?[或计身灭,即四洲、六欲二处。]不存在,六欲天不存在。或也没有说初禅欲尽灭,就是初禅断灭,[或欲尽灭,即初禅,离生喜乐地,已离欲界之生,欲染已尽故。或苦尽灭,即二禅,定生喜乐地,极喜无忧故。或极乐灭,即三禅,离喜妙乐地,乐有终尽故。或极舍灭,即四禅,舍念清净地,舍觉观喜乐故。并四空天,舍色质之碍故。]所以那个极舍,那个“舍”,前面那个“舍”,是舍苦乐;后面那个“舍”,是舍色质。00这个“舍”,含有舍掉四禅的苦乐,还有舍掉四空的色质,所以,加起来总共七处。断灭是什么?就是不存在!怎么找找不到,意思简单讲就是说:死后不会再来六道轮回了,根本就不存在这个轮回的事情啊!因为七处都找不到投胎的地方啊!就是这个意思。断灭,就是找不到投胎的地方。我们人不是投胎四洲、六欲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对不对?可是你怎么找,找不到那个地方!简单讲,没有这个东西,断灭了!
经文:【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消灭,灭已无复。】如是循环,穷尽七个,七际就是七处,现前悉归消灭,灭已无复,无复怎么样?知道:就是不再来转世了。就知道:死后、未来并无复投胎之事。没有再转世的事,全部都断灭!简单讲,就是没因果啦!那这样子的话,死后找不到转世投胎,那大家就抢银行嘛!干一票吧!是不是?反正也没有什么因果!杀人放火,也没什么因果啊!反正死了,大家就死了嘛![如是循环,推穷极尽七际,现前悉归消灭,是七处皆现断灭,则知死后未来,更无复生之事。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经文:【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九七际断灭竟。]
[癸十 五现涅槃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什么叫五十现涅槃?就是把五个地方,还没达到究竟,把有为的五个地方,当做是涅槃的无为,错认为:有为的生来为涅槃的不生不灭的境界,叫做五现涅槃。现就是现在,现在那个地方就是涅槃。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前面是后后无,现在敌体相反!“后后有”就是在无间断的行阴当中,是见到“有”的。那么它在无间断的微细的生灭行阴当中,前面是在无间断的行阴当中,是看到中间的断灭处;这个是没看到断灭处,是看到每一个生灭都连贯起来的,看到的就是“有”的;所以“五涅槃”就是现在所计着的五处,就是涅槃,叫做五现涅槃。
看左边的注解:[又三摩中,至常扰动元,同上可知。于后后有者:此与上科相翻,前以行阴,念念迁流不住,因不住则后必有灭。]用这个推论。[此以行阴,念念相续无间,因无间,则后必是有,]所以没有悟到究竟的角度,在各人来看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唯佛与佛道同,只有佛,佛佛道同,因为佛证入到究竟空,归无所得。万法见任何的相,乃至一个颗粒微尘,都归无所得,毕竟空寂!毕竟空寂!毕竟空寂,就是绝对!绝对,就是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就是没有能所!没有东西可以讨论!大悟见性的世界里面,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文字。接下来。[故曰于后后有。]之后毕竟有,故曰于后后有。[当有实果,必不灭无也。是人坠入,五涅槃论者:不待灰身泯智,]就不必把这个色身销除掉,不用![而入涅槃,即于现在所计五处,即是涅槃。]你看现在多快乐啊!现在都很快乐啊!现在就是涅槃了,还有什么更……另外一个地方叫做涅槃?
[子二 详释其相] 1493页,经文:【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苦故;或以二禅,心无忧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诸位!这个字,有几个字打错了!(未完)
楞严经讲解340:你没有忘掉这个色身,就一定会感得三灾,没有办法出三界
楞严经讲解341:今天听经闻法没看出什么结果,可是在你证阿罗汉果时就分利钝
楞严经讲解342:不管你在哪个时空扮演什么角色,记住要做最有利益众生的事
楞严经讲解343:在生灭无常的世间背叛与被背叛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智慧才是一生最可靠的
楞严经讲解344:淫欲是坠入三途的重大力道,你淫欲不断就是一直往下掉升不起来
楞严经讲解345:不管孝子贤孙有多好、夫妻感情多深,时间到时业力一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楞严经讲解346:谁都不想看到对方傲慢的态度跟心态,傲慢只是自己麻醉自己而已
楞严经讲解347:要是掉进了地狱,除了佛和圣人能救你,世间人为你做功德诵经都没用
楞严经讲解348:在中阴身的人他不想去投胎,但中阴身最长的生命就是四十九天
楞严经讲解349: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 业力是最公平的上帝,所以不用怨叹
楞严经讲解350:本经修楞严大定以淫欲为生死冤家,想要好的果报就一定要断淫
楞严经讲解351:从今天起绝对不发脾气,绝对不恨任何一个人,你的相似三昧就现前
楞严经讲解352:心中没有爱也没有恨就接近圣人的境界,喜欢的不执着、不喜欢的也不排斥
楞严经讲解353 : 只要你护持三宝,发愿弘传正法,就是大大的善业力
楞严经讲解354:五十种阴魔是楞严经最大的特色、卖点,是末法的重要的一面镜子
楞严经讲解355: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都不是别人的问题
楞严经讲解356:死亡是人类最无法掌握的讯息,来不及没办法预测的
楞严经讲解357:我们生命其实来自于太阳的能量,说你跟我这样分别其实是多余的
楞严经讲解358:不管见没见到佛,只问你现在心是不是定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身上
楞严经讲解359: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有极端的情绪,这个都不是佛法
楞严经讲解360:降伏自我很困难,批判 轻视他人很容易,这就是心中生大我慢
楞严经讲解361:你只要内心没有贪念,这个想阴魔一点办法都没有
楞严经讲解362:我这一辈子搞了很多花招,到最后还是拿起念珠念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解363:一直贪求这个感应就很容易着魔,这五十种阴魔就是照妖镜
楞严经讲解365:普天下没有一股力量比这个男女感情跟欲望的力道这么强大、吸引的
楞严经讲解366:能够破行阴,断微细的生灭,这个才进入修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