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伽经46:出家是本性的事情,所有的法都是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跟佛没有关系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楞伽经(一)4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684flujk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法师讲座

楞伽经(一)46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209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9页,我们今天将完成《楞伽经》第一套。209页中间经文:【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

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众生界就是有情界,因为众生界会产生主客二观的能所,所以从主观下手,观一切众生都不能离开五阴生,这五阴生本是缘起,缘起就是如幻。那在后面,大慧菩萨又继续问佛,说:佛陀何以用如幻两个字?大慧就问:世尊!是不是因为众生看到五光十色种种的幻影,而说一切法如幻,否则这个外境与众生来讲却如此地实在,何以世尊说一切法如幻?世尊就跟大慧回答,这是后面的,不是今天讲的。世尊就这样回答,说:大慧!我之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包括众生界,是因为生灭,万法刹那生,刹那就灭,万法都空无自性,是建立在这种微细的生灭,粗糙的生灭没有永恒的实体,叫做一切法如幻,并不是像今天看到投影,如梦幻泡影的,或者梦境里面看到的假相啊,叫做如幻。这个如幻真正的定义叫做:生灭,刹那生,刹那灭,没有实体可得。所以,大慧!世尊说一切法如幻,就是建立在这样子的思想,而不是说看到了电光,五花八门的这种幻化的境界,叫做如幻。不是的!是依一切法都生生灭灭,灭灭生生而建立的。叫做一切法如幻(皆悉如幻)。不勤因缘,也就是真的要修行,不勤因缘,因缘就是假相。

一个修行人,不是在假相里面打转,这样不能悟到当体即空的真如清净,如来藏性,这样就算你百千万劫修行,你也抓不到重点,换一句话说,你能够了悟佛的这一颗究竟的真如心、如来藏性,抓到了重点,离一切相,远比你执著,绕着这个假相一直打转……烦恼断不了。简单讲,一直在这边的此岸,是没有办法达到解脱的彼岸的。所以你如果要真的放下,就是要放下这个缘起法,放下这一些生灭法的东西,直通涅槃,而且它是本来就具足的。诸位!你没有听过吗?从永恒,从永远一直到永恒,都是涅槃的特质,涅槃妙心的特性,也就是不管你是永远这个名词,或者是永恒这个名词,它都是涅槃的特质,从永远一直到永恒,都是我们涅槃的特质,因此你一定要用涅槃妙性来修行。换句话说,不勤因缘,就是非取因缘,它不是因缘法,如来藏性,它不是因缘法,但是也非离因缘,也不能离开这个因缘法,离开这个因缘法,就变成断灭。离相你找不到性,离开相怎么会有性呢?对不对?所以你要找到真如的本体,但莫于因缘上执著。

所以,我们精进、精进,是在哪里精进呢?心无妄名为最高的境界,最精进的修行人,也就是心没有妄动,于缘起法里面了一切缘起法都是如幻,这个是最有修行的人,那么对于这个世间的假相,哲学家又讲了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他说: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否则你会被这个缘起法绑死,永远绑死。就是这个世间,你先要有心理准备,什么奇怪的事情,它都会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发生。这件事情不可能这样,不可能这样,它就发生。所以,当我们一个人能够用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生跟宇宙的时候,你突然间发生,你就不会感觉到什么,你也不会觉得很震撼,或者是被它动摇。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否则你会绑死自己。简单来讲,就是用般若智慧,使自己内心更有弹性,就是这样子,这包括修养或者是包括修行,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所以,不勤因缘,也就是非取因缘非离因缘,远离内外境界。这个“远离”,一般统统不是很清楚,这个“远离”,因为众生来讲是无所不执著,它才叫做讲远离,因为体性本空,如果你不放下这个缘起假相,那么简单讲,你就是在水中捞月,捞不出真实性的月,万法如水中月。因此,远离就是放下,也就是不缘内心的妄动,也不攀缘外境的六尘境界,远离内心外境的一切境界,就是远离万法,放下的意思。意思就是这个世间不管发生什么难过的事情,或者是生离死别,它都是如幻的东西,可是该有的境界、责任,你还是要去完成它,对不对?虽然一切法如幻,不可以让你逾越这个范围。就像今天报纸登的说:他家养了两条狗,那个最顶楼养了两条狗——一条是狼狗,一条是藏獒,这个狗都很凶的,结果那个八十岁的老翁,他们没有电梯,绕着那个楼梯,突然两只狗扑上来,咬下去,咬了整个楼梯都是血,送到医院,这个老翁死了,八十岁。你不能说,一切法如幻啊,咬死了也是如幻。哦!这个因果是很可怕的,对不对?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是远离内外境界,是指不要执著,是指进入空相的意思,但是必须对因果负责。

心外无所见,照了心之外,照了除了这颗心之外,心外就是照见了这个心之外。诸位!加一个字就更清楚,“外”的底下加个:“实”,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意思就是,一切境界会引起你内心里面晃动,都是心在作用在作祟,与外境无关,所以说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为什么佛陀要讲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那你就了悟万法唯心所造,你就抓到了修行的重点,底下还要补上几个字:依此正见正智。次第随法性入无相处,因为没有加那几个字又看不懂,为什么叫做次第随入无相处呢?就是依此心外实无所见的境界,依照唯心直观正见正智正观,依此正见正智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这样的境界,完全是唯心,次第随法性入无相处,为什么讲次第?因为还在修行的过程,所以讲次第,次第就是有阶位了,叫做依此正见正智,次第随法性,随这个法性,诸法毕竟空性叫做法性,诸法毕竟空性称为法性,法之性,法之性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是法之性。入无相处,为什么叫做无相处?所有的相,其实都是缘起法,包括色声香味触法,根尘识一十八界,统统是缘起法,所以只要缘起就是没有真实相,空无自性叫做无相,而这个无相正是修行的关键。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活得很累?很辛苦,正因为我们著境以为实,不知道这个无相的道理,所以无相就是诸法空无自性,实在没有真实相。

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次第随什么?随顺法性入于从地至地,从初地一直到十地三昧的境界,解三界如幻,解了所谓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统是如幻,换句话说,我们说三界,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是唯心,贪嗔痴,注意!这里很重要,贪嗔痴不断,称为有三界可得。诸位!无明没有灭,业力没有断尽,情执没有断尽,惑没有断尽,这称为有三界,三界其实是空无自性,唯心现量的境界,但是因为我们不能了解佛,跟我们开示的究竟的义理,因此在无明的世界里面,看出来的这个世间,确实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著三界以为实,这是众生,可是圣人是离三界以为实。为什么?三界如幻故,三界会归到究竟义,就是贪界、嗔界、愚痴界,无明业力所幻化出来的,不实在的这个世间,我们今天就是业感缘起的世间,而有三界,而这个三界其实不存在,说三界存在是因为贪嗔痴,无明惑业苦所感得的这个三界,如果破除了,业也没了,情尽了,惑尽了,业尽了,那么这个苦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解了三界如幻,底下再补三个字:依正智分别观察,因为众生听经闻法,总是看到分别,误认为它是第六意识,所以这个分别观察,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观察,是以正智观察,以正智,虽分别不作分别想,意思就是第六意识也会分别,我们本性也会分别。

可是那个第六意识的分别,是能所不断地分别,是刹那生刹那灭,生生灭灭的分别;本性也有分别,就像镜子一样,虽分别不做分别想,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也能分别,可是它没有执著,没有落入意识心的一种分别,也没有颠倒的妄见,它是如是分别,如是等同没有分别。所以这里要补三个字:以正智分别观察。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怎么样?度自心现,注意哦!《楞伽经》之所以伟大,讲来讲去都离不开那一颗心,其他不究竟不了义的经典,认为有六根六尘六识,有正报依报,如果从《楞伽经》的角度来讲,六根六尘六识或者是正报依报,完全都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没有实体的,正报或者是依报,六根六尘六识。简单讲,六根六尘六识或者是正报依报,对众生来讲,是心外有东西,可是对究竟的《楞伽经》的思想来讲,它是没有的,是唯心的现量境界。我今天我这个根身,了根身空,了山河大地,山河大地还是空,内空外空,本来就没有二空,唯是一心,唯是如来藏性,这个就是究竟,一心究竟真如。所以,不了义、不究竟的经典,会认为心外有境,可是唯心的境界来讲,境仍然是心所影现的,因为它是八识田中的业报,八识田中的业报,就是正报跟依报,依报就是环境,这个环境,你能缘的环境,众生能缘的环境,其实就是你的心,所以没有一颗能缘的心,也没有一个所缘的境,因为能缘的妄识心,是依他起,所缘的妄识、所显现的境,是八识所影现出来的,那是你的业报,这个时候就会讲到一个人的福报就不一样了。所以你那个有福报的人,他一去投胎,他一转世,他就会转世在有佛法的国土,就像在座诸位一样,你今天你转世,你一转世就转世到台湾这个有正法道场的地方。

有一次我到德国,到德国的时候,因为师父都坐第一排,第一个位置,下车也是我先下去,结果他们那个迎接的人,那个德国的姑娘,下来迎接我们的,怎么样?看到师父,她一直在笑,到底是我要笑她,还是她要笑我?她那个笑,就是:和尚也来德国,和尚为什么不能来德国,对不对?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了解正法,有正知正见的知道。度自心现,这个“度”就是灭度,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影像,这句话很重要,简单讲,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为什么?众生其实不存在,本来就没有众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更何况有众生可以度,而度是在度哪里?而灭度自心所现的影像。我刚学佛有一次,大学学佛,对佛法也不是很了解,来到了承天寺参访广钦老和尚,那时候已经出家人,出家了,那一次被广钦老和尚骂,骂得很惨。(广钦老和尚)说:你,法师你从哪里来?我说:从中部来。你出家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出家?我说,我跟他讲说:替佛祖做一点事情。广钦老和尚很生气:什么?佛祖还要让你去做一点事怎么样?你去佛祖那里是要烧开水、还是扫地、煮饭?佛祖还需要让你烧开水、扫地、煮饭,佛祖还要让你扫地、煮饭、烧开水?那时候我就恍然大悟:原来出家统统是为了自己,跟佛没有关系喔,哇!我的根器还满利的,被人家骂了,意思就是说,本性是你的,出家是你本性的事情,跟佛有什么关系?我立刻就觉悟到:啊!度自心,度自心现,这四个字,原来所有的法都是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跟谁都没有任何关系

今天为什么出家?也是为自己的道业。你今天为什么来听经闻法,难道是来跟师父捧捧场?我去南投演讲,有的比丘尼来,她可能佛法也不是很深。我说:你为什么带团来听经闻法?她就说:来跟慧律法师你捧场啊。阿弥陀佛!我还要你捧场吗?应该是说,我带信徒来,为了法身慧命,开他们的智慧,这样讲才正确嘛;来跟我捧场。所以说这一句话度自心现很重要,就是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一切影像。这整句贯串起来就是,当你觉了三界如幻,以正智来分别观察的时候,怎么样?当得如幻三昧,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一切影像。简单讲,万法都是你的心

接下来,无所有,就是当通达到无所有,无所有就是毕竟空,通达到一切法毕竟空,也就是无生,简单讲就是到八地不动地,证得到无生法忍,入自心寂静的境界,叫做无所有。诸位!如果心里没有达到这个一切法毕竟空寂无所有,那么然灯佛就不会授记给释迦牟尼佛,说:你将来当得成佛,号称释迦牟尼佛。这《金刚经》讲的。所以无所有就是众相毕竟空寂。换句话说,当你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面,别人吵到不行,而你的心一样是这么地洒脱,好像你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达到无所有、不动地了。诸位!如果你能够度自心现,达到、通达到一切境界,无所有、毕竟空,一切法无生,那么证得了无生的法忍,入于自心寂静的境界,你会什么?那个叫做享受生命,前面所讲的从永远到永恒,你都一直存在这一颗涅槃的妙心。得住,得住就是得安住般若波罗蜜。安住般若波罗蜜,写一下,叫做:不动地。得住般若波罗蜜,就是不动地,八地菩萨的境界。

整句把它贯串起来。209页,整句把它贯串起来。大慧!彼一切众生界,如是观照,照见一切众生界,均是五蕴,五蕴色受想行识集合起来,为众生界,一切有情界、众生界皆悉五蕴生如幻,所以如何修行呢?要了悟缘起法就是假相,所以因此不勤因缘,不可以用著相的方式在因缘里面,拼了老命每天磕头,烦恼断不了;每天念佛也很精进,烦恼也断不了;每天诵经典,烦恼也断不了,这个叫做勤因缘,不解如来真实义,却勤因缘,可是却没办法产生真如自性的修行,所以不勤因缘就是非取因缘,真正修行应当了悟一切法如幻,用真如心,涅槃妙性修行,所以不勤因缘,因此修行人非取因缘,就是不可以著相修行,非离因缘,可是也不可以离开这个因缘法去找真如修行,不行!简单讲,远离内外境界,所有的五蕴生,包括正报依报,内就是正报,外就是依报,你要放下,不缘内心外境一切妄境,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的境界,无论是正依二报,根尘识一十八界,统统是实无所有,唯心现量境界,依此正知正见正智,次第随什么?随入法性,随法性入无相处,因为法性本空,叫做随法性入于本空的无相处,次第随顺本空的法性,入于从初地一直到十地菩萨的三昧境界,师父已经讲过了,一切佛法都必须在三昧当中完成,简单讲,心没有定的人,这个人虽有善根,可是不能了悟佛法,你心一定要有定,解了三界如幻,以正智分别观察,依此正智观察,当得如幻,当体即空的三昧真实受用,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假相和影像,能够通达到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寂无生的境界,等同八地的境界,证得无生法忍,入自心寂静境界,得安住八地菩萨所现的不动地般若波罗蜜。

【注释】“不勤因缘”:依不了义言,一切法皆因缘和合而生;依了义言,则因缘本身亦空,故诸法实非从因缘生,非离因缘生,乃如幻而起,诸位!为什么用那个如幻呢?就是告诉你,你所执著的东西它不存在。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而不了解一切境如幻,所以称为不勤因缘。不勤因缘,用现在的角度来讲,就是说修行不可以用著那个假相因缘法,拼了老命说:我在修行。意思就是,要理解、要体悟内心深处的那一颗不生灭的涅槃妙性来修行,故称“不勤因缘”。“勤”者,劳作也,指因缘亦无能作,亦无所作,故诸法以究竟言之,亦非因缘所作,是故,虽有诸法现起,然诸因缘实亦“不”辛“勤”而有所造作,盖一切法本自空寂,诸位!一切法本自空寂,这是见性的纲领,见性的重点就在这“一切法本自空寂”,当你了悟了一切法本自空寂,就了解本心,本来的真心,本性,本来不生灭的清净自性。故实无辛勤造作之相,这句话特别的重要,就是说你这样要拼,我要拼生死,其实你这样很辛苦地拼,拼生死、念佛、诵经、拜佛,八关斋戒,可是呢?却对第一义谛的真如之心不了解,万法回归不生不灭的真如之心不懂,所以实在是无辛勤造作之相。何以故?涅槃本自具足,非造作相,因此不能用造作的方式去了解。

为什么涅槃妙性叫做不可思不可议?无能无所?意思就是,你对真理的体悟不够,你再怎么造作都不是佛法,都不能体悟究竟义,这个就是告诉你,听经闻法的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简单讲,你自己怎么拼,都拼不过。你想拼,越拼越糟糕,烦恼越多,不拼又愚痴,要拼又是因缘法,到底要怎么好?就是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见我们的清净自性,还是要大善根、要大福德、要大因缘,所以实无辛勤造作之相,因此实不须要劳动因缘。在《六祖坛经》讲了一句话: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这一句话就完全告诉你,不劳,不需劳动因缘。简言之,“不勤因缘”即非因缘所作。故魏译作:“无因缘起”。

“远离内外境界”:“远离”即不缘之义,亦即不攀缘。“随入”:随顺而入。随顺,随顺法界性就是毕竟空,了悟了诸法如幻,就了悟了诸法本来就空,这样随顺而入,其实而入于无所入,这一点还是要稍微,告诉你一个重点,随顺而入,其实入于无所入,方便说入。“三昧”:定也。“度自心现”:“度”是灭度,谓灭度自心所现一切影相。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指三心不可得。所以在座诸位!这四个字挺重要,度自心现,就是你所有的修行,都是放下心中所有的假相跟影像,卡在任何的缘起假相,就是那个假相,因缘生的东西,还让你难过痛苦,高低增减得失。简单讲:你就没有度自心所现的境界,要度自心现就是跟外境完全无关,所以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任何事情来到我们这个修行人的现前,你都知道,我们现在要动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还是正知正见的无念,还是邪知邪见的坏佛正见的恶念,统统是你这一颗心。那么度是什么?没有度外境,外境本空度什么?也没有众生可以度,也没有众生可以解救,解救什么?解救你自己。

“无所有”:一切影相既灭,即一切法本自无生,而得无生法忍。此是第八地之行相。此句魏译作:“入自心寂静境界。”“得住般若波罗蜜”:“住”为安住不动。以第八地证无生忍,故得安住于般若波罗蜜而不动。故第八地称不动地。唐译作:“成就智慧,证无生法。”大陆有一个男众居士,他就听到师父这个法很高兴,然后他就问师父说:请问师父,我在准备,我准备在我的背后盖几个字,你看行不行?我说:你要盖什么字呢?我要做一件T恤,穿起来,让大家看这一句很不错。我说:你要准备什么字啊?他说:我要准备我的T恤,后面写: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说:你去……你出去外面,你会被打死,你出去外面,你会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打得鼻青脸肿你还不能吭一声。咦!当你生气的时候,他会说:改变别人不是不如改变你自己吗?你岂不是白白被打?头壳坏掉,法是用在自己隐密的地方,不是要求别人要改变他自己,他不会改变自己,他就是想改变你,你要怎样,对不对?你怎么揍我?我就是要打你,你不是讲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所以这个要了解时空,不一样的东西。还有的人,错解了我的用意,错解用意。

有一对夫妻吵架吵得很厉害,结果两个人都有听经闻法,两个人都很能接受师父的法。老公常常讲说:对,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老婆也说:嗯!对!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两个夫妻感情很好。有一天两夫妻为了投资某一些事情,两个起争吵了,那个时候解读完全不一样。老婆跟他讲说:老公!你这样投资很危险,你这样资金那么庞大,我们会倒啦。然后老婆就很生气,老公也很生气,两个人那句话又重复了:你改变你自己就好,你休想改变我。我说我的意思好像不是这样子,吵起来,那个改变别人,不如改变你自己,好像用的时空不一样,就差很多了。老婆也讲:你改变你自己就好,你休想改变我。两个夫妻就闹得很不愉快。所以,要解读这一句话,要用般若智慧来解读。

【义贯】“大慧,彼”菩萨观“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而起,如实非以诸因缘有所造作而起,“不勤因缘”(不离因缘,不即因缘,如幻如化)。不离因缘,诸位!因缘就是假相,因缘就是所现的根尘识,一十八界境界简单因缘,只要缘起法,条件所构成的,统统称为因缘法。不离因缘法,不即因缘法,即因缘法就变成著于假相了,所以它是如幻如化。如是观已,了如幻故,“远离内心外境”一切如幻“境界”,照了于自“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一切全在自心之中幻现(此为修唯心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看!这个就是修唯心观,唯心观叫做遮无外境,就是跟外境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句话简单讲,譬如说,你太伤我的心,这句话从……简单讲就是别人伤害我的心,这是不开悟的人讲的话;如果大悟见性了,他就不是这样讲了,就是自己心,境界还不够,所以认为别人会伤害我们。譬如说那个人,做一件事情让我们生气,这个是世间人这样判读解读,他太可恶了,让我们生气。从唯心观里面讲,是说我们自己境界不够,经不起挑战,也没有办法来改变自己生气的习气。因为遮无外境,所以这个修唯心观,是必须要能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他一定要行大忍辱的人,唯心观才能成就,要行大忍辱,他才懂得唯心观,动不动就别人的错,动不动就是外境给你痛苦,那你修唯心观修不成的。

换句话说,你每次都能够回光返照,告诉自己,是我定力不够,是我修行不够,是我道力不够,是的、是的!你这样做有你的立场,对不起。这个是修唯心观,但是话讲回来,也不是每一个众生你都可以用这样对待他。有的众生,他大愚痴,他是来破坏的,他是来伤害的,你一定要用智慧给他一点反应,对不对?当然要用智慧给他一点反应,要不然他怎么知道,他认为出家人好欺负的。有两个人跑到一○一来,他不经过一○一的,一下子就跑到六楼法师的前面那个房间去站着,去等法师。有人这么不懂礼貌吗?今天你来拜访法师,本来就最基本盘的东西,你就是要透过一○一,这是很基本的礼貌,他不要,他不要透过一○一,一下子就冲到六楼。这个你跟他讲道理没有用的,他有自己的一套的看法。我们慈悲,也不希望去伤害众生,我们一定要做出反应。现在你来六楼做什么?六楼也不是讲话的地方,也没客厅,要讲话来楼下,是不是?告诉你,这样的行为举止,在佛教的这个道场里面,是不被允许的,这里不是游乐场所,任你为所欲为,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僧团有僧团的规矩,按部就班来,要见法师,行!登记一下,我们联络一下法师,请你们下来好好地谈,是不是?这个就是一种最基本的东西,因此所以说修这个大忍辱的,不是适用每一种众生,你大忍辱,他认为你可以欺负。

所以,师父如果看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啊,哎呀!这位在家居士行为举止如果是太过分的话,我们一定要做一种智慧的反应,我一定会跟他讲:要适可而止。这样你就听得懂了这句话的含意就很深了。要适可而止,这样应该听得懂,对不对?一个僧团总不能让你一直破坏啊,对不对?法师大家都很慈悲,可是不行,这个僧团要维护下去,要维护下去。我们也不可以伤害到他,可是又必须告诉他,反应说:你这个行为举止是不对的,这样不行的。以不见内外境界,故能依“次第随”顺法性“入”于“无相处”。如是行无相道,渐次转深,后“次第随”顺法性“入”于“从地至地”之“三昧境界”,从而“解”了“三界如幻”;如是以智“分别观察”,不久“当得如幻三昧”,而得灭“度自心”所“现”之一切影像,达于一切法“无所有”之第八地无生境界,而“得”安“住”于“般若波罗蜜”。

接下来这一段,八地之前是有生相,八地就是无生。211页中间经文:【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某些你看得懂,但是它涵义很深,一定要解释一下:

舍离彼生,生后面加一个“相”,舍离彼生相,以及所作的因缘法的方便法。接下来要补四个字:入于无生。入于无生就是入于无作,舍离彼生相,因为八地前尚有生相,八地后就证得无生,无生就是没有生,当然就是无灭,就是不动地。舍离彼生相,八地前都有生相,那么菩萨八地后呢?就舍离了彼生相以及所作的因缘法方便,而入于非因缘法的无生法,入于无作,这个“无作”就是如来究竟,如来究竟,如来一切法统统是无生无作。金刚喻三摩提,三摩提就是定,金刚喻定,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讲的:金刚喻定,他的定用金刚来比喻,三摩提就是定,就是三昧,简单讲,就是等觉菩萨的定,叫做金刚喻定,等觉菩萨的定犹如金刚,能坏一切我法二执,能坏一切无明,所以叫做金刚喻定。那么金刚喻定有什么大作用呢?能顿断生相无明,顿断!顿断最后一分俱生的无明,俱生!在唯识学里面俱生,就是先天性无量劫来存在的,叫做俱生无明。有了等觉菩萨的金刚喻定这种三昧的功夫,则顿断生相无明,则能顿断生相无明,顿断生相无明什么意思呢?就是顿断最后一分俱生无明。

随入如来身,随真如,随真如之心,证入如来法身,这个身已经不是五蕴身,是佛的法身了,佛的法身。而佛的法身,是我们人人本来具足的,所以在座诸位!你要启动你那一颗菩提之心。如来的法身是人人本来就具足的,只是还没有开采出来而已。随入如如化,就是以始觉智,始觉智怎么样?随入,内如,外也如,内心没有妄,内如,内心入于无生处则内如;外境入于毕竟空是外如。怎么样?“如如”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本觉,我们的本觉就是内如外亦如。更微细地说,什么是我们的本觉?体如、相如、用如,因如、缘如、果如,事如、理如,无法不如,所以,内如外如。当我们证得到本觉的理体的这个时候,就会起神通变化,大神通变化,得神通自在,自在就是无碍。为什么起神通自在无碍?要做什么?叫做广度众生。所以大陆来,每次都说:师父啊!你帮我摩摩顶。行!帮我灌灌顶?行!我一定会跟他念一句:发无上大菩提心,成就无上的佛道,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师父跟他摩顶,一定会念这一句:你要发无上的大菩提心,成就无上的佛道,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就是神通自在无碍的时候,接下来就是要广度众生,这是我们出家人应有的责任啊,也是我们护法居士所应当鼎力支持的。

慈悲方便。接下来,神通自在这个是大慈大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给众生快乐叫做慈,悲是拔苦。方便就是无量方便。无量方便,大慈大悲,还有无量的方便。简单讲,度众生,不能跟众生结怨。有一个人,有人斋僧大会,拿了一些书,去斋僧大会那边排,要发。结果那个主办单位有说:你不要在这个地点发,你去外面一点发。结果就跟人家吵架了。人家不给他发法宝,就跟人家吵架了,佛法有这样子的吗?是不是?所以我说法做出来的法宝,我跟麦老师、赵老师都这样讲:哎呀!人家那个道场如果不要,死守他们自己的角度,那么我们不方便,我们要尊重人家的选择。法是由内心自己选择的,就不要邮给他们,邮就是寄,就不要邮给人家,就不要寄给人家。我都是这样再三地交代:有的道场它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要大慈大悲,但是一定要无量的善巧方便。

简单讲,就是不与众生作对,强求的姻缘不圆,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就是你嫁给你老公,就是很万不得已的,因为我爸爸欠了一屁股债,那我这个老公以前比较有钱,可我这个老公习气不好,脾气不好,也会吸毒,我就是不想嫁给他,可是呢?爸爸欠了一屁股的债,把我嫁进去了,那这个强求,她又长得漂亮,对不对?强求的姻缘,无奈的姻缘,这个不会很圆满的,很无奈的,对不对?也不小心也生了两三个了,这也不是故意生的,就是这样子,世间有很多的无奈,很多的无奈,是不是?所以,这大慈大悲、无量的善巧方便,就是不可以跟众生,弘法不可以跟众生对着干,那个不行。讲了两句话,就吵起来,就对着干,那你怎么度得了众生?所以无量善巧方便,后面要跟着无量的忍辱,容忍。你这样才有办法感化众生。与其你毁谤其他的法师道场,不如用感化的方式,把你的优点呈现出来,让众生冷静地理性地去比较看看,让大家用理性来选择你的法嘛!不是用谩骂的、攻击的、否定的,这个不是佛法,佛法哪用这样子的,对不对?大慈大悲,无量善巧方便嘛。

具足庄严,皆悉具足以为庄严,意思就是,诸位!我们在佛堂,像我们今天的这个布置,布置组的阿姨,你看又不一样了,庄严。在座诸位!那菩萨以什么为庄严?诸位!这对法师很重要喔!菩萨以什么为庄严?是不是把佛相搞得庄严,把幡幢搞得很庄严,或者是把前面的灯、香搞得很庄严,大殿搞得很庄严,是不是这样?不,菩萨不用这个庄严,这个是事相上庄严。菩萨用什么庄严?菩萨以度众生为庄严,这一句话法师你一定要记住!出家众这一辈子当你学道有成,当散据到各个方,各据一方去普度众生,去普度众生,你有这个能力的话;没有这个能力,要僧团来保护。你自己觉得我有这个能耐,可以到各方去行脚、去弘法。所以皆悉具足以为庄严,菩萨以度众生为庄严。

等入一切佛刹,就是用平等心入一切佛刹,佛刹就是佛界刹土。不但入一切善根深厚的佛界佛刹度化有缘的众生,这个是指有善根的,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是外道——坏佛正见的外道。不但是度有缘的众生,还要度可怕恶见以及邪见的外道入处,入处就是所入之处,就是魔界,以平等心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意思是说用平等心,入一切的佛界刹土,度化有善根、有缘的众生,就如同师父度大家一样,当然我不是佛,我只是方便说,我不够资格说这一句话,是善巧方便说。同时有大神通入于外道,怎么样?入于外道,邪知邪见的外道,所入之处就是魔界,以及外道所入之处,就是魔界之处,也要度,就是用平等心度有缘的众生,还要用平等心度邪知见、外道的恶知见。

还没有讲离心意意识,中间很重要的观念就是等化不二,佛子也度,魔子都要度,这个是真正的平等心。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一定要把它转化的能耐。哎呀!这个人,外来的这个人,一天到晚老是跟我们捣蛋,来伤害我们文殊讲堂,无论出家在家,我们一定要用更大慈悲的心,来对待他,因为这个正是转化的机缘,来随喜赞叹的,我们无上的喜悦能够容纳他,就算他今天来文殊讲堂搞破坏的,哎呀!这个文殊讲堂搞破坏的例子就多了,是不是法会期间有的人来偷钱没偷到,因为我们一直广播、一直广播:人多复杂,请各位把贵重的物品,随身携带。我们在一直广播,然后寮房,贵重物品请不要放寮房。现在我们寮房统统锁起来了。一直广播,咦!那一天,我是这样想,要不然没有理由,然后第二天,那个女众的厕所就不通了,水陆法会呢?是不是我们有宣布,咦!你看那个男众的厕所就有人用那个拖把把大便统统把它……男众那唯一的厕所,把它搞了很多的大便,你有去伤害他吗?没有啊。说不定他们也来打八关斋戒啊,有啊,可是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他也没有说这事是我干的啊,对不对?你没有证据啊,不过我们有,已经开始用摄影了,有找出几个可疑的人,可疑的,问题你没有证据啊,他进去厕所里面你也没办法说你开门,这样子会被人家告的。所以,你就知道,要当这个平等心来度化那种顽劣的人,破坏的人,要不然就是精神病的人,要不然我们讲堂有得罪你吗?没有啊,是你跟谁过意不去呢?也没有啊。可是他就是会有破坏力的,是不是?

所以,入一切佛刹外道、魔界之处等化不二,佛子魔子都度,都要度。因此就是顺逆二境皆菩提,文殊讲堂如果想要……整体性来讲,要更有成就的道场,就必须更容忍更大的逆境,来随喜赞叹的,我们也赞叹随喜,来搞破坏的,我们还是要修忍辱去包容他,希望他有一天能菩提心发现,良心发现。这个因果是很可怕的,人家拿钱来布置、来供佛供花只求得福报,你在这个无量的庄严有佛法僧三宝具足的庄严把它涂大便,这个因果讲了,你承担不起的,承担不起的。

接下来,虽然平等心入一切佛刹,佛界刹土,度化有缘的众生,以及外道的魔界,等化不二都要度,但是这个统统怎么样?做出的作为统统是无为的真如之心所做的,就是无作、无开发,完全不是生灭的意识心所作的,完全是真如心,真如就是平等施作,都是出于无为的真如之心。为什么?真如之心离心意意识,心就是第八意识,意就是第七意识,意识就是指第六意识,简称八识,离生灭的八识,离生灭的八识。离于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

做一下笔记。是菩萨转粗糙身,得如来上妙身,上妙色身,如来是上妙的色身,哎呀!法身有无量的庄严,就是报身。所以,是菩萨渐次转粗为细的如来上妙色身。所以,在座诸位!我们今天这个色身会大小便,会不净,睡觉像死人一样,可是如果你今天发坚定心到极乐世界去,诸位!你不一样。一转化到极乐世界,善根、智慧、福德、因缘,统统具足,一转化到极乐世界去,无量的妙色身、神通自在,这就是转化的功夫,就看你个人。所以师父劝大家,如果超过四十岁的,你想要有下半辈子,你得好好修行,责任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拼生死,你三餐无忧无虑,那就是拼生死。怎么拼呢?记得!要好好地念佛,用真如心好好地持咒,虽念无有能念所念,可是一心信愿行本自具足,一定要把念佛当成一种习惯,一定要把持咒当成一种习惯,一定要把拜佛变成一种习惯,虽然是内心世界,是事相来讲,从事相来历练慢慢回归到真如不生灭的心;虽然礼佛也没有能礼所礼,虽然诵经也没有能诵所诵,虽然念佛也没有能念所念,时时刻刻都用真如心,那么你的八识田中,完全都是清净心的种子,这个世间没有东西可以执著了,用一个五十岁来讲,四十岁不够成熟,五十岁来讲,我来问你:你讲出一个让你很执著的事情,给我听听看,如果你是五十岁以上的。好!在座诸位!你山珍海味吃过了,吃过了,陆海空三军统统吃光光了,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你哪一种东西没吃过?一定有的嘛。除非你出生以来就吃素,(未完)

慧律法师楞伽经讲座01-30目录(未完)

楞伽经30 : 有的病医生看不好的那个是属于业障病,可以持咒灭业障

楞伽经31:任何的佛法都必须在三昧当中完成,没有禅定的人就等同没有真正的修行

楞伽经32:要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的人一定要了悟:大悟见性与外境无关

楞伽经33 :学佛的人不必去战胜邪恶,你只要自我降伏就赢得生命的一切

楞伽经34 :很多修行修到一半有无力感,他拼不过那个习气,贪念、嫉妒心

楞伽经35:我不反对念佛、诵经,但你一定要了解真如之相才能够用功

楞伽经36:你很容易受境界的影响,就表示临命终没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

楞伽经37:阿赖耶识的来源:就是真如受无明熏习以后变成了现识(阿赖耶识)

楞伽经38:为佛圣弟子,天大的事都要忍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功夫

楞伽经39:这正见与邪见之差凡夫是没办法判别的,就看你的福德因缘善根够不够

楞伽经40:以解做证是修行最可怕的错误的观念,该有的早晚课、事相上的磨练缺一不可

楞伽经41:十方诸佛所体悟到的真如本体佛佛道同,不会有争吵的现象

楞伽经42:学佛学了很久,可是一碰到境界佛法用不出来,那就等于没有

楞伽经43:如果你的年龄层超过四十岁,你就必须要过无相的生活

楞伽经44:学佛不够深的人很难得有一颗喜悦的心,喜悦是生命的本质

楞伽经45:看到一件东西、听到一句话就起贪嗔痴就是不能离相,你的修行还很肤浅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慧律法师《圆觉经》讲座 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