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312: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五位解脫長者:寄第五具足方便住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81109)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化上人法华经浅(全)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全)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五)解脫長者   寄第五具足方便住

爾時善財童子,思惟諸菩薩无礙解陀罗尼光明庄严門。深入諸菩薩語言海門。憶念諸菩薩知一切众生微細方便門。观察諸菩薩清淨心門。成就諸菩薩善根光明門。淨治諸菩薩教化众生門。明利諸菩薩攝众生智門。堅固諸菩薩广大志乐門。任持諸菩薩殊胜志乐門。淨治諸菩薩种种信解門。思惟諸菩薩无量善心門。

善財童子辭別彌伽大士,而往南行,在路中思惟一切菩薩怎么样修行而得到无礙解脫的智慧,和生出光明庄严的總持法門,他深深证入一切菩薩的語言海門,而通达无礙,譬如基督教所說:「聖魂充滿說方言」,这也就是深入菩薩的語言海門。他又憶念一切諸菩薩,知道一切众生微細的妄想和微細的念頭,而以方便法來教化众生的法門,又观察諸菩薩是如何修行,而得到清淨心的法門。他又成就一切菩薩善根光明的法門。又修如何得到開智慧的法門。他又修行圓滿淨治一切菩薩教化众生的法門。他又明白瞭解一切菩薩如何攝受众生的智慧法門。他又堅固一切菩薩的广大志愿,和所欢喜的法門。他又观察如何住持于一切菩薩殊胜志愿和欢乐的法門?如何淨治一切菩薩种种深信瞭解的法門?如何思惟一切菩薩善心的法門?

誓愿堅固,心无疲厭。以諸甲胄而自庄严。精进深心,不可退轉。具不壞信。其心堅固,猶如金剛及那罗延,无能壞者。守持一切善知識教。於諸境界,得不壞智。普門清淨。所行无礙。智光圓滿,普照一切。具足諸地總持光明。了知法界种种差別。无依无住。平等无二。自性清淨,而普庄严。於諸所行,皆得究竟。智慧清淨。離諸執著。

善財童子所发的誓愿非常堅固,心里也不感觉疲勞厭倦,以为自己已经滿足了。以勇將所披的諸盔甲胄來庄严自己,以精进的深心來修行,永遠也不会退轉,只有前进而不往后退,具足不壞的信根。他的心意和志愿非常堅固,好像金剛或那罗延一样,沒有人能破壞的。他守持一切善知識所教导的法來依教奉行。对於一切境界,得到不壞的智慧,普門清淨,所行所作也沒有障礙。智慧光明圓滿,普徧照耀一切,具足諸地的地位總持光明,了知法界种种不同的境界,无所依賴,无所執著,一切平等,沒有兩样。自性常常清淨,而普庄严一切六度万行。对於一切所行所作,完全得到究竟,到达彼岸。智慧清淨,離開一切執著。

知十方差別法,智无障礙。往十方差別处,身不疲懈。於十方差別业,皆得明瞭。於十方差別佛,无不現見。於十方差別時,悉得深入。清淨妙法,充滿其心。普智三昧,明照其心。心恒普入平等境界。如來智慧之所照觸。一切智流,相续不断。若身若心,不離佛法。一切諸佛神力所加。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成就大愿。愿身周徧一切刹網。一切法界,普入其身。

善財童子又知道十方不同的法,得到沒有障礙的智慧。又往詣十方不同的國土去,身体也不感到疲倦。对於十方众生所有不同的业报,他都明瞭。对於十方不同的佛,沒有看不見的。对於十方不同的時間,都能明白深入。他得到清淨的妙法,充滿其心的境界,以普見智慧的定力,明照其心,常常現前。心里常常是快乐平等,无憂无愁,无貪无求,所謂「到无求处便无憂」。佛的大光明藏常常照觸他的身心。一切智慧之流,相续不断。身心常在佛法之內,永不離開。一切諸佛的神力自在所加被於他,一切如來的光明所照耀他。成就广大的愿,这种大愿身周徧於一切法界,一切的佛刹和一切的微尘,好像罗網一样。所有一切法界,都普入到善財童子的身里來。

漸次遊行十有二年。至住林城。周徧推求解脫長者。既得見已。五体投地。起立合掌。白言聖者。我今得與善知識会。是我獲得广大善利。何以故。善知識者,難可得見。難可得聞。難可出現。難得奉事。難得親近。難得承接。難可逢值。難得共居。難令喜悅。難得隨逐。我今会遇,为得善利。

善財童子向南行,慢慢的走,也遊行了十二年之久。到达住林城,他便各处去找尋解脫長者。見到解脫長者時,就五体投地,叩頭頂禮。然后站起來,合掌而說:「大聖者啊!我現在能夠和善知識会面,乃令我獲得广大无量无边的好处和利益。是什么原因呢?眞正的善知識,是不容易遇著啊!百千万劫也不容易遇到善知識。百千万劫也不容易得聞善知識來給說法。善知識百千万劫也不容易出現於世間,也不容易得到机会來奉承善知識,要有大善根的人,才能遇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要是沒有善根的人,雖然遇到了善知識,也不会認識。遇到了善知識,也不能親近善知識。也不容易承接善知識的教化。也不容易逢值善知識。也不容易遇到善知識,與他同处一個道場共居。也不容易使令善知識欢喜高興,因为他常在定中,无貪亦无求,对任何事也不动心。也不容易跟隨著善知識的一举一动。我現在遇到善知識,我是得到很多好处啊!」

聖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事一切佛故。为欲值一切佛故。为欲見一切佛故。为欲观一切佛故。为欲知一切佛故。为欲证一切佛平等故。为欲发一切佛大愿故。为欲滿一切佛大愿故。为欲具一切佛智光故。为欲成一切佛众行故。为欲得一切佛神通故。为欲具一切佛諸力故。为欲獲一切佛无畏故。

善財童子又說:「聖者,我在久遠以前已经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現在为了要事奉一切佛,我为了要遇值一切佛,为了要見一切佛,为了要观察一切佛的相好,所以发菩提心。为了想要瞭解一切佛的境界,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证入一切佛平等的果位,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发一切佛的大愿,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滿足一切佛的大愿,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具足一切佛智慧的光明,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成就一切佛所修的众行,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得到一切佛的神通,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具足一切佛的諸力,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獲得一切佛无所畏的力量,所以发菩提心。」以上是善財童子欲上穷佛境,故发菩提心的种种因緣。

为欲聞一切佛法故。为欲受一切佛法故。为欲持一切佛法故。为欲解一切佛法故。为欲護一切佛法故。

「我为了要聽聞一切佛所說的法,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受持一切佛法,身体力行,躬行实踐,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持这一切的佛法於心,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瞭解一切佛法,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護持一切的佛法,所以发菩提心。」以上是善財童子欲聞一切佛法,故欲罄尽法源。

为欲與一切諸菩薩众同一体故。为欲與一切菩薩善根等无異故。为欲圓滿一切菩薩波罗蜜故。为欲成就一切菩薩所修行故。为欲出生一切菩薩清淨愿故。为欲得一切諸佛菩薩威神藏故。为欲得一切菩薩法藏无尽智慧大光明故。为欲得一切菩薩三昧广大藏故。为欲成就一切菩薩无量无数神通藏故。为欲以大悲藏教化調伏一切众生,皆令究竟到边際故。为欲顯現神變藏故。为於一切自在藏中,悉以自心得自在故。为欲入於清淨藏中,以一切相而庄严故。

我为了想要和一切諸菩薩众同一法身,所謂『同体大悲』,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與一切菩薩的善根平等而无差異,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想要圓滿一切菩薩所修到彼岸的法,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成就一切菩薩所修行的法,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要出生一切菩薩所发的清淨愿,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想要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大威神通藏,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得到一切菩薩所修的法藏无尽智慧大光明,所以发菩提心。我想要得到一切菩薩正定正受的广大藏,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成就一切菩薩无量无数的神通藏,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想要以大悲藏來教化調伏一切众生,皆令他們究竟到达所有的边際,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顯現神通變化藏,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在一切自在藏中,完全以自心得到自在,所以发菩提心,我为了证入於清淨藏中,以一切相而庄严諸佛國土,所以发菩提心。」以上是善財童子,欲齊菩薩行,所以发菩提心。

聖者。我今以如是心。如是意。如是乐。如是欲。如是希求。如是思惟。如是尊重。如是方便。如是究竟。如是謙下。至聖者所。

大聖者,我現在以这样的心,这样的意念,这样的快乐,这样的欲望,这样的希求,这样的思惟,这样的尊重,这样的究竟,这样的謙下,來到聖者的道場。

我聞聖者,善能誘誨諸菩薩众。能以方便闡明所得,示其道路。與其津梁。授其法門。令除迷倒障。拔猶豫箭。截疑惑網。照心稠林。浣心垢濁。令心潔白。使心清淨。正心諂曲。絕心生死。止心不善。解心執著。於執著处令心解脫。於染愛处使心动轉。令其速入一切智境。使其疾到无上法城。令住大悲。令住大慈。令入菩薩行。令修三昧門。令入证位。令观法性。令增長力。令修習行。普於一切其心平等。唯愿聖者,为我宣說。菩薩云何学菩薩行。修菩薩道。隨所修習,疾得清淨,疾得明了。

我聽有人說聖者你,善於誘导教誨一切菩薩大众,能以方便的法門來闡明所得,指示他們的道路,作为其橋樑,又傳授法門,令所有的人除去迷倒障礙,拔除猶豫的箭,断截疑惑的網,照耀心里的稠密叢林,洗浣心里的汚垢尘濁,令心得到潔白,使心恢復清涼。端正其心,所謂「直心是道場」,不要有諂媚彎曲的思想。決心要了生死,諸惡莫作,众善奉行。瞭解心所執著的道理,对於執著之处,令心不再執著而得解脫。对於染愛之处,囘心向善。令其速入一切智慧的境界。令修行人很快抵达佛法城中。令众生住於大悲心,令众生住於大慈心,令众生能修行菩薩行,令众生修行正定正受的法門,令这一切菩薩入证果的地位。令众生观察一切法性,无动无搖。令众生增長一切力量。令众生修習一切行門,普及於一切,其心都是平等,沒有分別。

我唯愿大聖者,为我宣說这道理:菩薩为什么要学習菩薩行?菩薩为什么要修菩薩道?隨著他所修行,所学習的,很快就得到清淨,很快就得到明白瞭解。

時解脫長者,以过去善根力,佛威神力,文殊師利童子憶念力故。即入菩薩三昧門。名普攝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

在这時候,解脫長者以过去善根的力量,佛的大威神力,和文殊師利童子憶念力的緣故,即刻证入菩薩的三昧門,名字叫普攝一切佛刹无边旋總持門。这是解脫長者普攝諸刹在於身中,由唯心之智,称性總持,令和体用,旋轉无礙的妙用。

入此三昧已,得清淨身。於其身中,顯現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佛,及佛國土,众会道場,种种光明諸庄严事。亦現彼佛往昔所行神通變化,一切大愿,助道之法,諸出離行,清淨庄严。亦見諸佛成等正觉,轉妙法輪,教化众生。如是一切,於其身中,悉皆顯現,无所障礙。

解脫長者入此三昧后,便得到清淨无染的身体。就在他身中,顯現十方,每一方各有十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以及佛的國土,众会道場,种种光明諸庄严的事。又示現彼佛所行的一切神通變化,所发的一切大愿,助道的法門,一切出離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行門,也修清淨庄严法。又示現見一切諸佛成等正觉,轉妙法輪,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了生脫死。像这种种一切,在解脫長者的身体中,完全都顯現出來,而沒有障礙。

种种形相,种种次第,如本而住,不相雜乱。所謂种种國土,种种众会,种种道場,种种严飾。其中諸佛現种种神力。立种种乘道。示种种愿門,或於一世界处兜率宮而作佛事。或於一世界歿兜率宮而作佛事。如是或有住胎。或復誕生。或处宮中。或復出家。或詣道場。或破魔軍。或諸天龙恭敬围繞。或諸世主勸請說法。或轉法輪。或般涅槃。或分舍利。或起塔廟。彼諸如來於种种众会,种种世間,种种趣生,种种家族,种种欲乐,种种业行,种种語言,种种根性,种种煩惱,隨眠習氣。諸众生中。或处微細道場。或处广大道場。或处一由旬量道場。或处十由旬量道場。或处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由旬量道場。以种种神通,种种言辭,种种音声,种种法門,种种總持門,种种辯才門。以种种聖諦海,种种无畏大師子吼。說諸众生种种善根,种种憶念,授种种菩薩記。說种种諸佛法。

在解脫長者身中,現出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次第,依照本來而住,不互相雜乱。就是所說种种的國土,种种的众会道場,种种的庄严飾好。在这其中所有一切諸佛現出种种神力,建立种种的乘道,又示現种种大愿門。或者在一個世界处兜率(知足天)宮而做佛事。或者在一個世界沒在兜率宮而作佛事。示現种种的境界,令众生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佛示現住胎,從兜率天宮降下。无论那一位佛,在成佛之前,都住在兜率內院,候補佛位。等著前边那一位佛入湼槃,然后便出世作佛,從兜率宮下降到母胎里。佛住母胎仍舊有如住在宮殿一样,並不被染汚所轉。我們一般人住胎就不同,在胎中好像睡觉,一切都不知道。可是,佛住胎的時候,还为所有的鬼神說法,教化一切鬼神。所以凡夫的境界和諸佛的境界是不同的。沒有智慧人的境界和有智慧人的境界又是不同。愚痴的人,一天到晚只造愚痴的业。智慧的人,每天就修行智慧的业,不造愚痴的业。至於人的住胎,在十二因緣里說得很清楚。十二因緣中,第一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把我們本有的智慧都遮蓋住,无所明瞭。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有的時候就顚顚倒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糊裡糊涂。无明就是糊涂的一個別名。

这一個糊涂裡就是男貪女愛。男的見到漂亮女人就邁不动步,女的見到英俊的男人就像被粘住一般。然后互相就生出一种愛心,如果問一問他(她):「你为什么有愛心?」他(她)就說:「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因为无明。无明一起,就有行为,即是男女的性行为。一有了这种性行为,就落到識上。父精母血結合在一起,就有識。有了識以后,就有名色,即是名称。这就叫做一個胎。有了名色,就有六入,即是生出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入,就有觸觉。小孩子在母腹中,常和母体摩擦。所以小孩子常喜欢人來撫摸他,來抱他。有了觸之后,就有受用。有了受用,就生出一种愛。有了愛,就生出一种取。有了取,就生出有。有了有,就有來生。有了來生,就有老死。所以这十二因緣是相因相续,互相帮助的。可是一般人不明白这十二因緣,所以在輪廻中生死不已。今生迷得淺一點,來生又迷得深一點,越迷越深,越深越迷,就不知道「苦海无边,囘頭是岸」。所以就在輪廻里頭轉來轉去,頭出頭沒,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認假作眞,認賊作子,在这娑婆世界,眞是太可怜了!可是仍不愿意出離,迷不知返,这是我們众生的一种麻煩。

諸佛雖然也是住胎,可是不像我們人那么迷糊。他是为了教化众生,令众生反迷归觉。因为我們迷失太久了,所以要囘頭轉,所謂「苦海无边,囘頭是岸」。佛乃是为此而示現住胎,或者示現出生。或者示現处宮中,为太子。或者示現出家修道。或者示現出家成道,坐道場。或者示現破魔軍众。或者示現天龙來恭敬围繞。或者示現一切世間的國王來勸請說法。或者示現在道場中,大轉法輪。或者入般湼槃。或者入湼槃之后,焚身燒出舍利。或者众生为佛起塔造廟。或者彼一切諸佛在种种众会道場中說法。或者在仰世間,覆世間,圓形世間,方形世間,种种不同的世間,來給众生說法。或者到四生六道等諸趣去受生。或者在种种家族中出世身为貴族或者貧民。或者示現种种的欲乐。或者又有种种的业行。或者說种种的語言。或者現种种的根性。或者示現种种的煩惱,隨眠習氣。

在諸众生中,或者处於微細極小的道場,或者处於广大的道場。譬如万佛城是一個大道場,这是諸佛預備給众生修行,讲经說法的道場。或者处於一由旬量的道場(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是八十里)。或者处於十由旬量那么大的道場。或者处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刹那么多微尘数由旬量的道場。这是諸佛示現种种不同道場的境界,來教化众生,而運用种种的神通。

現在是末法時代,一般人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說修道人不可以顯神通。要是有神通,就是旁門左道,或是茅山。所以弄得一般人魚目混珠,似是而非,人云亦云,是非不辨,不知何去何從,因此搞得世界一天比一天混濁。就因为多数出家人不認識这個道理,以盲引盲,所以也令一般人似是而非。那么,究竟神通可不可顯現呢?可以的!你要是有神通,不妨顯神通。你若沒有神通,不要假裝有神通。如果不可以顯神通的話,那么佛为什么要顯神通?菩薩为什么要顯神通?罗漢为什么要顯神通?既然佛、菩薩、罗漢皆顯神通,你有神通的人为什么不可以顯神通?无有是处,这是不对的。只怕你沒有神通,你要是有神通,可以顯給大家看一看。这是我的主張。因为我沒有神通,顯不出神通,所以我愿意有神通的人,顯一顯神通。顯神通的人,並沒有犯法。顯神通的人,並不是土匪,不是要把他抓起來放到監獄里,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佛不准你顯神通,是因为你沒有神通而假裝有神通。你要有有神通,而神通並不是偸來的,不是搶來的,为什么不可以顯?如果有神通,又不能顯,那要它幹什么?这豈不是變成廢物了。所以希望各位認識清楚,不要儘說一些以黑为白的話。如果不可以顯神通,佛经上就不应該有「神通」这兩個字。既然有这兩個字,为什么又不可以顯?說它幹什么?所以我們要把眞理研究清楚。

諸佛又以种种的言辭來教化众生,种种的音声,种种的法門,种种的陀罗尼門,种种无礙辯才的法門,种种聖諦(苦集滅道)海。这四聖諦研究起來,有如大海那么深广。又以种种无畏大獅子吼,所謂「百獸聞之皆腦裂」,來演說諸众生种种的善根,众生种种不同的想法,授种种菩薩的記別号,說种种諸佛所說的法門。

彼諸如來所有言說,善財童子悉能聽受。亦見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三昧神變。

那一切諸如來所有的言說,善財童子完全能聽見,能領受。又見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正定正受的神通變化。諸位想一想,如果神通不可以顯現,佛经为什么又常有「神變」这兩個字?这豈不是變成廢物?多餘累贅?所以我們要知道眞理,懂得邏輯学,不要人云亦云,而不加研究考慮。譬如聽人說拜佛好,可以发財升官,做生意賺大錢。这簡直是罵人啊!如果你拜佛,佛就保佑你发財升官,賺大錢,那么,佛不就變成貪汚受賄者?如果你叩一個頭,佛就保護你。你不叩頭,佛就不保護你,那么,佛不就也有分別心嗎?

佛是平等的,你对他好,他也是这样子;你对他不好,他也是这样子。他不会因为你給他叩一個頭,就保護你一切都吉祥如意。这簡直是在罵佛!你以为佛也像你那样貪汚嗎?这是錯誤的。佛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佛是保護善人,而不是保護惡人。所謂「諸惡莫作,众善奉行」,你如果儘做諸惡,佛是不会保護你的。可是說來說去,其实並不是佛保護著你,而是你自己保護著自己。你自己往善路上走,自然就一切吉祥,逢凶化吉。你自己往惡路上走,自然就多災多難,一切不順利。所以学佛者不要迷信,不要諂媚佛,不要把佛當作我們这么愚痴的人看待。

爾時解脫長者從三昧起。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已入出如來无礙庄严解脫門。

在这時候,解脫長者從三昧的定中起,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已经入出如來无礙庄严解脫門。」如來无礙庄严門,有五种意思:①一切如來,各具一切庄严。②一一如來,互徧无礙。③一切如來庄严,悉入長者之身。④長者徹見十方佛海。⑤長者智持,不以为礙。

善男子。我入出此解脫門時,即見东方閻浮檀金光明世界,龙自在王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毗盧遮那藏菩薩而为上首。又見南方速疾力世界,普香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心王菩薩而为上首。又見西方香光世界、須彌燈王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无礙心菩薩而为上首。又見北方袈裟幢世界、不可壞金剛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金剛步勇猛菩薩而为上首。

善男子,我进入这個解脫門的時候,即刻看見东方,南閻浮提檀金光明世界,有一位龙自在王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他的道場,有大众会之所围繞。有一位毗盧遮那藏菩薩,作为法会的領袖。又見在南方,速疾力世界,有一位普香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在那兒讲经說法,教化众生,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有一位心王菩薩,作为法会的領袖。心王,即是第八識。又見在西方,香光世界,有一位須彌燈王佛,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无礙心菩薩,作为法会中的領袖。又見在北方,袈裟幢世界,有一位不可壞金剛佛,在那兒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有一位金剛步勇猛菩薩,作为法会中的領袖。

又見东北方,一切上妙宝世界,无所得境界眼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无所得善變化菩薩而为上首。又見东南方,香燄光音世界,香燈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金剛燄慧菩薩而为上首。又見西南方,智慧日普光明世界,法界輪幢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現一切變化幢菩薩而为上首。又見西北方,普清淨世界,一切佛宝高胜幢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法幢王菩薩而为上首。又見上方,佛次第出現无尽世界,无边智慧光圓滿幢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法界門幢王菩薩而为上首。又見下方,佛光明世界,无礙智幢如來,应正等觉,道場众会之所围繞。一切世間刹幢王菩薩而为上首。

解脫長者又說:「又見在东北方,一切上妙宝世界,有一位无所得境界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在道場众会中,有无量大众恭敬围繞著他,聽聞正法,有一位无所得善變化菩薩,作为菩薩中的領袖。又見在东南方,香燄光音世界,有一位香燈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为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有一位金剛燄慧菩薩,作为法会大众中的領袖。又見在西南方,智慧日普光明世界,有一位法界輪轉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为道場众会之所围繞。有一位現一切變化幢菩薩,作为法会中的領袖。又見在西北方,普清淨世界,有一位一切佛宝高胜幢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道場众会中,有无量大众恭敬围繞。有一位法幢王菩薩,作为法会中的領袖。又見在上方,佛次第出現无尽世界,有一位无边智慧光圓滿幢如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为道場众会之所围繞。其中有法界幢王菩薩,作为法会中的領袖。又見在下方,佛光明世界,有一位无礙智幢佛,在那兒成无上正等正觉,为道場众会之所围繞,其中有一位一切世間刹幢王菩薩,作为法会大众中的領袖。

善男子,我見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

善男子,我看見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那么多的佛,也不來到我的地方,而我也不到佛的世界去,因为体相是无來去,唯心观之。

我若欲見安乐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我若欲見栴檀世界金剛光明如來,妙香世界宝光明如來,蓮华世界宝蓮华光明如來,妙金世界寂靜光如來,妙喜世界不动如來,善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觉如來,宝師子庄严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

雖然佛也不到此处來,而我也不到佛的世界去,可是彼此互見的境界,是清清楚楚,毫无障礙。我若想見西方極乐世界的阿彌陀佛,只要一作意,隨著心里一想,便可見著。我若欲見栴檀世界的金剛光明佛,妙香世界的宝光明佛,蓮华世界的宝蓮华光明佛,妙金世界的寂靜光佛,妙喜世界的不动佛,善住世界的師子佛,鏡光明世界的月觉佛,宝師子庄严世界的毗盧遮那佛,像这样一切的諸佛,都能即刻見到。所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就是說了心即佛。又经云:「如心佛亦爾,如佛众生然,应知佛與心,体性皆无尽」。既境即是心,心即是佛。則无境非佛矣!

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然而彼佛也不來至我的处所,而我身也不到彼佛的地方。我知道一切佛與我的心,完全作夢似的,只是一种境界,无有眞实,如幻如化。又知道一切佛好像月光的影像,自心如水。所謂「佛法清涼月,常遊毕竟空。众生心垢定,菩提影現中」。又知道一切佛所有的色相,及與自心,都是虛幻不存。这是比喩空有无礙的道理。又知道一切佛,及以自心,如響应声,彼此感应道交。所謂「以心为緣,而佛回应,佛无分別。以佛为緣,而心見佛,心何去來」。我如是的想,如是的憶念,而見一切諸佛,皆由自心所現。

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刹。積集妙行。調伏众生。发大誓愿。入一切智。自在遊戲。不可思議解脫之門。得佛菩提,現大神通。徧往一切十方法界。以微細智,普入諸劫。如是一切,悉由自心。

善男子,你应該知道一切菩薩,修行一切佛法,庄严清淨一切諸佛刹土,積集种种的功德妙行,以种种威德來調伏所有众生,这都是因为他往昔所发的大誓愿,和現在所发的大誓愿。他入一切智慧之門,自在遊戱,在这世界无所執著,无所留戀,沒有放不下的思想。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可思議的解脫門。他得到佛的觉道,現出大神通,能徧往一切十方法界,所謂尽虛空徧法界。他以微細的智慧,能普入过去劫、現在劫,和未來劫。像这种种的境界,都是由自心所現。

是故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潤澤自心。应於境界淨治自心。应以精进堅固自心。应以忍辱坦蕩自心。应以智证潔白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開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所以,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潤澤自心,应於境界淨治自心,应以精进堅固自心,应以忍辱坦蕩自心,应以智证潔白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開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善男子。我唯於此如來无礙庄严解脫門而得入出。如諸菩薩摩訶薩,得无礙智。住无礙行,得常見一切佛三昧。得不住涅槃際三昧。了达三昧普門境界。於三世法,悉皆平等。能善分身徧一切刹。住於諸佛平等境界。十方境界皆悉現前。智慧观察无不明了。於其身中,悉現一切世界成壞。而於己身及諸世界不生二想。如是妙行,而我云何能知能說。

善男子,我对於此如來无礙庄严解脫門,已经明白,而得到入这种三昧,和出这种三昧。如果像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得到无礙的智慧,住於无礙的行門,得到常見一切佛的三昧,得到不入湼槃際的正定正受,了达这一种入定,普門示現的境界。观察过去、現在、未來的法,都是平等的。能善於分身,徧滿一切刹土。住於諸佛平等的境界。十方的境界,完全示現於面前,用智慧來观察,照了一切諸法实相,沒有不明了。在於其身中,完全示現出一切世界成、住、壞、空的境界。而於自己的本身,以及一切諸世界,不生二想。像这样种种的妙行,諸佛菩薩种种无礙的境界,我怎么会知道?怎么会演說呢?所以你还是到另外一位善知識那兒請教,將对你有大利益。

善男子。從此南行,至閻浮提畔。有一國土,名摩利伽罗。彼有比丘名曰海幢。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学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從此地往南行,到閻浮提畔的旁边,有一個國家,名叫摩利伽罗(翻为庄严)。在此國家,有一位比丘名叫海幢。你前往他那兒去請問,菩薩要怎样学習菩薩的行門?怎样修行菩薩道?他会为你演說。

時善財童子,頂禮解脫長者足。右繞观察。称揚讚歎。思惟戀仰。悲泣流淚。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由善知識見一切智。於善知識,不生违逆。於善知識,心无諂誑。於善知識,心常隨順。於善知識,起慈母想,捨離一切无益法故。於善知識,起慈父想,出生一切諸善法故。辭退而去。

这時候善財童子,頂禮解脫長者的足,然后向右繞來观察,称揚讚歎解脫長者。又思惟戀仰,感激的悲泣流淚。这時他專一其心,來憶念善知識所教化的道理。「我要怎样來依照善知識所教化的道理去修行?我要怎样來事奉善知識,來报答善知識的恩惠?我要恭敬善知識。我由善知識,而能得見一切的智慧。我於善知識的处所,不应該生违逆之心,或者欺騙善知識。我於善知識的处所受教,心里也不能諂媚善知識,不可以对他打妄語。我对於善知識,心里常隨順善知識的教化來修行。我对於善知識,应該生起慈母的思想,捨離一切无益处的惡法,而修行善法。我对於善知識,应該生起慈悲父親的思想。能依靠善知識,而生出一切的善法。」这時善財童子向解脫長者告辭而退,再向南行,尋找另一位善知識。(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12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15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18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240链接(未完)

华严经浅释目录01-270链接(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0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301:  各大菩萨承佛威力说出偈颂重复一遍前面长行的意思(一)

华严经淺释302:  各大菩萨承佛威力说出偈颂重复一遍前面长行的意思(二)

华严经淺释303:  普賢菩薩以十种法句來演說如來師子頻申的三昧正定正受的定力

华严经淺释304:  各大菩薩出興种种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大神變庄严妙云

华严经淺释305: 文殊師利菩薩告訴諸比丘,能成就十种趣大乘法則能夠很快成佛

华严经淺释306:  文殊師利菩薩便用种种方便法門來教化无量无数那么多的众生

华严经淺释307:  親近善知識不要吹毛求疵,說善知識有什么过錯

华严经淺释308: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開始,第一位德云比丘:寄第一发心住

华严经淺释309: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二位海云比丘:寄第二治地住

华严经淺释310: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三位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

华严经淺释311: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四位彌伽大士:寄第四生貴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