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38:如果把生命当做你每一個成佛之道的過程,那你就會无所畏懼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27)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38

楞严经要义38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80面

子三、明鼻識界即藏性。

蕅益大師讲到我們修学大乘佛法有一句話是很重要的,他說:「未開圓解,不得輒論修證。」一個菩薩你沒有真正的大徹大悟,開圓頓解,你沒有資格談修行。我們沒有真正打開我們智慧眼之前,我們這個時候叫做懺悔业障积集資糧,我們不敢說修行。修行就是你面对任何人事的時候,你的观照力要現前,第一個不迷,這個是最關鍵,你任何事情你能夠觉而不迷,你观照你心中的燈光要打開,你心中的蠟燭沒有點亮之前,你這叫跟三宝結緣,怎能算修行。修行不是說全世界的人都不要來吵我,我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听,這到最后只有一個結果叫无想定,外道的无想定,錯損菩提,你把你整個明了性的功能全部破壞了,以后修行更难修行,到時变成一個遲鈍暗鈍的菩薩。

我們要永远了解一個情況,外境是沒有錯的,錯在我們心中的顛倒。所以佛陀說,外境就像一把二面的刀,它同時可以傷害你,但它也同時能幫助你,巧妙在你一心。你观照力沒有現前,你一定要起顛倒,外境就是对你产生傷害;你能夠正確的观照,那么所有外境都是你成佛的資糧,你非常需要它的。關鍵我們怎么能夠在任何因緣当中,保持不迷不取不动,而這「不迷」特別重要。本经当中的「不迷」,也是你经常对於所观境保持,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力,那每一個境緣都能夠幫助你成佛,你就能夠從這当中成就解脫,成就安乐。那怎么樣去观察即空、即假、即中?我們看佛陀的開示。

這地方讲六識,六識对我們的引導很重要,六根門頭會产生六种的了別性,对我們的心會产生一定的影響。現在我們讲依止鼻根去相对於香塵的時候,产生鼻識的了別性,而這了別性我們应該观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就能还它本來面目,而把鼻識的相狀會事入理,把它转成如來藏妙真如性。你要能夠观照,你就會把這些生滅的因緣,当下转成不生滅的佛性。問題不在外境,問題是你能不能转。

总标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阿难!正如你過去所能夠明白的道理。我過去在大乘方便教法讲到:我們依止鼻根去接触外在的香塵,這二种因緣的相互碰撞,而产生一個明了分別的鼻識。這段经文也說明了菩薩的所观境面对鼻識的時候,应該怎么辦?鼻識,其实佛陀讲得很清楚了,『鼻香為緣,生於鼻識。』其实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但是我們凡夫碰到因緣所生法的時候,产生一個堅固的執著,我們認為這鼻識是真实体性的,产生迷惑顛倒。

佛陀也就順從我們凡夫的心情,我們也假設這鼻識是有自体的。那你想一想看,一個有自体的鼻識,它到底是從什么地方來呢?是從鼻根所生,以鼻根為它的根本,為它的界限?还是以香塵所生,以香塵為根本,以香塵為界限呢?

妄相无体

 非因鼻生 

 阿难!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动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塵,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則应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种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应有兩鼻,对我問道,有二阿难,誰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阿难!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动搖之性?

(不自生)阿难!假設這個鼻識是鼻根所生,那你心中当中到底是以什么為鼻根呢?(总标)你的鼻識是有自体的,而這個自体是由鼻根把你創造出來。佛陀說:那什么是鼻根?(浮塵根)肉团所形成的二個手指下垂的相狀,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鼻子,眼睛可以見的浮塵根; (胜义根微細的四大,略似神经系統)还是能夠齅聞了知动搖差別之性的胜义的鼻根呢?這個根到底是浮塵根还是胜义根呢?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塵,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浮塵根)假設你的鼻識是從浮塵根所生,這浮塵根是肉团所成,身為一個肉質的東西,它是屬於身根的一部分,而身根所了知的是一個触塵,所以应該叫身根而已经不能叫鼻根,而它所对的境是一個触塵,根本就不是香塵。其实严格來說,這浮塵鼻根連鼻根的名称功能都不可得,又怎么能夠生起鼻識呢?你連鼻根的功能都不能安立,其实它就是一种身根,怎么能夠生起鼻識呢?

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

(破胜义鼻根)若鼻識是從胜义鼻根所生,你的鼻根产生了知香臭功能,那個了知性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看這段经文,佛陀其实都不是在破鼻識,佛陀在破鼻根。為什么?因為鼻識從鼻根所生,鼻根破了鼻識也就破了,把根本破了,那它所生的鼻識也就了不可得。若從鼻根所生,那鼻根的了知性是從哪裡來呢?

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触非鼻。

鼻根身上的肉团而产生一种齅知之功能,這是肉团的齅知,那這樣讲它是屬於身根,它所对的是触塵,所对是触塵那它根本不是鼻根,因為鼻根所对的是香塵,這樣讲跟前面浮塵根的意思是一樣,所以以肉為知是不能建立。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則应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我鼻根的知是鼻孔当中的虛空,产生一种了知性,那這樣讲虛空自己能夠产生了知,产生齅聞的功能,那你肉团的鼻根反而沒有感觉,那這有問題。那如此一來,应該整個虛空就是你阿难,因為虛空有感觉,你的肉团沒有感觉,那么虛空变成是你阿难之身,而你阿难之身反而变成沒有知觉,那這樣子讲,你阿难的色身应該无所在,因為虛空是无形相的,而虛空变成了你,你变成了虛空,应該你的色身就无所不在啊!也就沒有所謂形相的問題,但事实上不合道理。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你說我的了知性是由香臭的味道所生的,那這樣子你产生的齅聞之性是屬於香塵,是香塵所生,那跟你阿难有什么关系呢?味道自己可以产生一個了別性,那跟你阿难有什么关系呢?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种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

這段经文是扣著前面以香為知而來的。佛陀說以香為知,那這樣子香产生知,跟你阿难有什么关系?何預於汝?阿难尊者說:跟我有关系,為什么沒关系?香产生知,但是我鼻根产生香(A产生BB产生C,所以我們也可以說A产生C) 香产生知,那這個香那裡來呢?香是我鼻根产生的,那也可以啊!那跟我还是有关系,我产生香,香又产生知,所以知跟我有关系。佛陀說:你說香臭之氣是你鼻根产生的,如此一來香臭二种流动之氣,就不必生於伊蘭樹跟栴檀木。

伊蘭樹是世間上最臭之樹,它那個臭味发动出來的時候,四十由旬都可以聞得到,它的华非常美麗是紅色的,要是有人去吃到它的华、它的果实,当下癲狂而死,它的味道就像死屍一樣,四十由旬都可以聞得到。栴檀木是世上最香的,點上小小的一銖,在四十里內都可以聞其香氣。佛陀的意思是說:既然你的鼻根可以产生香臭之氣,那香臭之氣就不必生於伊蘭樹跟栴檀木,你鼻子自己可以产生。(佛陀先做一個按定跟假設,以下再正式的破。)

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应有兩鼻,对我問道,有二阿难,誰為汝体?

既然香臭之氣都是你鼻根产生的,那我問你一個問題,假設香臭二种的東西不來你的鼻根的時候,那你說你可以产生香氣,那你自己去齅聞你自己的鼻根,到底是香还是臭呢?事实上臭就不是香,香就不是臭,這二個東西是不同性質的。一個正常的是可以同時聞到香,也可同時聞到臭,而這香臭的味道是你产生的,而且你都能夠聞得到,那表示你一個人就俱足二個鼻根,一個鼻根产生香氣,一個鼻根产生臭氣,因為香臭的体性不同,那你的鼻根可以产生香臭,那表示你有二個鼻根。這樣子讲,請問我成佛之道的人就有二個阿难,那誰是真的阿难,誰又是假的阿难呢?所以這是不合道理。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事实上鼻根只有一個,這樣子讲鼻根能夠同時产生香,也可以同時产生臭,那表示香臭二种氣味,应該把它合為一体,臭已经变成香,香也变成了臭,二种差別的体性就变成不存在了,那么世間上香跟臭的界限又怎么安立呢?這是不合道理的,你說你的鼻子产生香氣,是非常不合道理的,你為什么一個鼻子可以产生這么多香氣,而每一個香氣的差別性都不同,是不合道理的。所以我們說了別性從鼻所生是不合理的,所以它不能自生。

非因香生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非它生)假設我們鼻子的了別性是從香塵所生,如此一來,鼻識就应該以香為它的根本。如眼有見,不能观眼,譬如眼根产生見的功能,它可以向外看到山河大地,看到花、看到佛像、看到燈光等等,但是你的眼根不能看到你自己的眼睛,因為識不能見自己,自己不能見到自己,眼不自見,自己可以看到別人,但是你自己不能看到自己,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既然鼻識是因香塵而有,那鼻識跟香塵已经变成一体的東西,那就不能夠去齅聞香塵才对阿!因為你自己不能了別你自己。

這地方有二個問題:一、知己非生。你說我鼻識能夠了別香塵,那表示你的鼻識非香塵所生,因為香不自聞,你可以聞得到香,表示鼻根跟香二個是不同的東西,才能夠产生能所的作用,所以知的話,表示鼻識非香塵所生。二、不知非識,說我的鼻識不能了別香塵,那你不能了別香塵,身為一個識最大的功能就是了別香塵,你這識产生以后不能了別香塵,那你根本就不是一個識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你說你的鼻識不能了別香塵,不但連鼻識不能建立,連香塵都不能建立。為什么?因為香非知有。身為一個香塵,它本來就是无情的物質,它必須假借齅聞的功能,才能夠把香氣显发出來,你現在鼻識既然不能齅知香塵,那連香塵的界都不能建立。

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总結)既然鼻識不能了別香塵,那鼻識絕对不是從香塵所生,是不能它生的。

 非因共生 

既无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毕竟虛妄。

(非共生)我們前面讲過很多次,鼻也不能生,香也不能生,鼻跟香合起來当然更不能生,因為中間的界限是不能成立的。你不能夠說一個有情的鼻根跟一個无情的香塵創造一個鼻識,這個鼻識一半是有情一半是无情,那根本就不合道理,這個体性不能安立,所以這個中間是不能建立起來的。中間既然不能建立,那內在的鼻根外在的香塵也不能建立,166鼻識所产生的聞性,其实它是一個虛妄的相狀。

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結論就是无生。為什么无生呢?因為它因緣生所以它无生。那是因為你有這個业力,所以你跟這個外境碰撞的時候,會創造一個假相的味道,当你把這福報弄盡的時候,這味道就消失了。其实你在吃東西很香,你不要以為那個東西真的很香,你不要這樣想,那是因為你有福報。一個菩薩要知道,你把吃的福報花完的時候,你吃什么東西都不香了。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要把它參透,你才知道怎么修行。你要是一天到晚心外求法,說這個東西真的能夠产生香氣,那你就完了!你一天到晚心外求法,你一輩子找不到你的家,你沒辦法回家的。即空、即假、即中,為什么說我們今天遇到一個外境,你透過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就能夠把它转成如來藏妙真如性。

家在哪裡?每一個法都是你的家,每一個法也都不是你的家。大乘佛法就是這么妙,每一個法都是顛倒的,每一個法也都是成就的。你的心顛倒,什么東西都是顛倒的,你看到佛像也顛倒,有些人看佛像看到著魔。誒!佛像開始对我笑了,那就完了!佛像沒有錯,錯在你那一念顛倒攀緣的心。外境永远沒有所謂的对錯,你要是对,所有東西都对,你要是錯,所有東西变成錯誤。所以我們看到外境有問題的時候,你要趕快知道是你內心出狀況,你起顛倒了。《楞严经》处处在讲這個道理,其实「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它是当处出生,隨处滅盡」,它只是一個幻妄称相,但是你也不能離開它,因為它的体性,其性真為妙觉明体,要把它參透了你就能就路还家,你要參不透你就继续流转。世界上就是這個道理。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处都无,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分因緣非自然性。

從因緣即假的道理來說,依止內在的鼻根去攀緣外在的香塵,而产生一种了別的鼻識,的確是有它业力所显現的假名假相假用,菩薩也不能忽略這個道理;但是三处都无,它的真实体性都不可得,都是緣起性空的。鼻跟香塵跟中間的鼻識,其实它都是非因緣非自然,都是空有同時,空有无碍,都是不变隨緣,隨緣不变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鼻識主要了別的是一個香塵,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在高僧傳裡面讲到一個印度來的法師,他的鼻根去碰撞外塵产生的鼻識的時候,他的了別性特別強。167一個印度來的法師他不懂得中文,但是你拿春秋戰国的書給他聞,他聞后說:喔!這裡面有血腥的味道。他能夠把味道聞出來。你拿易经給他聞,他說這裡面有玄妙的味道。照理讲這是眼識所緣,但他鼻識能夠聞得出來,表示這個人過去有些禪定的善业。

在《楞严经》后面會說,一個聖人他證得我空法空的道理以后,他六根互用,他的“界”全部打破了。眼根一定要对色塵产生眼識,這是对凡夫障碍的人說的,一個初地的菩薩他的眼睛可以看色塵,他眼睛也可以听声音,他眼睛也可以聞香,所以讲即空、即假、即中。如果說眼識是真实的,那就不能改变;既然我們可以透過修行,透過懺悔业障积集資糧改变,那表示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就構成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即空”是菩薩的一個安住跟解脫;“即假”就是告訴菩薩你要多多的积功累德,你才能夠從一個凡夫的假相,变成一個菩薩的假相,最后变成極乐世界的假相,最后变成一個成佛的假相,成就諸佛万德莊严的假相。假相你也不能說它不好,它可以攝受众生。所以一個人完全不重視假相,你就沒辦法修大乘佛法,但是你不重視即空,那你就苦惱很多,一個苦惱的菩薩你也走不下去。所以即空、即假,這二個都是缺一不可。

子四、明舌識界即藏性。

当我們內处的舌根,去接触外处的味塵,這二個東西相互碰撞的結果,产生現前明了的分別功能叫作“舌識”。菩薩怎么從這樣的一個假相当中,去把它會事入理,把這生滅的因緣转成我們的真如佛性呢?应該怎么去观察它,從相裡面回家,“就路还家”。這明明是個相狀,菩薩是怎么從相狀当中悟入真理?

总标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阿难!又如過去你所能夠明白的道理。我常常說:依止內处的舌根去攀緣外在的味塵,這二种因緣的作用,而产生舌的了別性,叫舌識。這段正是說明這段经文我們所要观察的对象是舌識,也正是說明舌識是因緣所生法,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佛陀先标出這個道理再詳細說明,說它為什么是因緣所生法。我們先做一個相反的假設,說這個舌識不是因緣所生,它是有真实体性的,那這個体性是舌根所生,以舌根為根本?还是它是味塵所生,以味塵為它的根本?佛陀先提出二個問,再一一的把這樣的假設破掉。

妄相无体

非因舌生   

阿难!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无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非自生)阿难!若舌識是有自体的,那這自体是從哪裡來呢?是舌根把它創造出來的。舌識因舌根所生,如此一來舌根本身就产生了別酸甜苦辣的味道。這樣子讲的話,世間上的那些物質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等等,那都变成不需要有味道了;甘蔗是甜味、烏梅是酸味、黃連是苦味、石鹽是鹹味、細辛、生薑、肉桂都是屬於辣味。那你舌根自己可以創造了別味道的功能,那這些味道就不需要了,不需要來当作助緣。既然如此,你可以根據你的舌識來嘗嘗你的舌根,它是甜的还是苦的呢?你舌根創造了舌識,那你舌識可以反過來去嘗嘗你的舌根,假設你舌根的体性是苦的(包括甜的,有味道的情況),那到底是誰來嘗舌根而知道苦呢?因為舌識由舌根生,那舌識跟舌根变成一体了。要二個東西相互作用,一定要有個能所,才能夠嘗一個味道,二個变成一体,你根本不能夠去嘗,不能夠自己嘗自己,這不合道理。

舌不自嘗,孰為知觉;既然舌識不能去嘗舌根,味道這個知觉又怎么安立呢?所以說你嘗到舌根是甜是苦,根本自相矛盾。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假設你舌識去嘗舌根的時候,是完全沒有味道的,那表示你這個舌識的了別味道的功能,根本不能建立起來,那么舌識跟舌根的界要怎么安立呢?因為身為一個舌識它就是了別,了別外在的酸甜苦辣,你了別的結果是什么味道都沒有,那你這個舌識根本不能夠安立,所以從根而生不合道理,不能自生。

非因味生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应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应多体。識体若一,体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变異相,同為一味,应无分別。分別既无,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非它生)若我們舌頭能夠了別酸甜苦辣是外面有味道而生的。說你為什么能夠产生了別呢?是味道产生出來。如此一來,我們的舌識就变成酸甜苦辣的一部份了,這樣子就如同前面舌根的道理,你自己就不能去嘗這個味道一樣,你自己不能嘗自己,那你怎么又能夠了別這個味道,是有味还是无味呢?既然你舌識是從味道創造出來,你就不能去嘗味道了,自己不能夠了別自己的。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应多体。

又世界上一切味道,所謂的酸甜苦辣它並不是单一的物質所生,味道是多元化所生的,那你所生的識体也应該多元化才对啊!

識体若一,体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变異相,同為一味,应无分別。分別既无,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既然所生的識是一,那表示這個味塵也应該只有一才对;所生的識是一,能生的酸甜苦辣的体性也应該只是一才对,那表示鹹淡甘辛,這种味道又变成同一個味道,就沒有分別了。

鹹淡甘辛,它的味道的产生有三种情況:一、俱生,與生俱來就有這种味道,譬如甘蔗與生俱來就是甜的,黃連與生俱來就是苦的,這叫俱生。二、和合生,是经過二個以上的東西和合,比方說黃豆跟鹽巴跟麵粉加以和合而产生了醬油,這個味道的产生,是经過二個物質以上的和合产生的。三、变異生,经過成熟的過程而产生的,比方說水果,它还沒有成熟之前是酸澀的,成熟以后变成甜的,這叫变異生。它有和合生味,俱生味跟变異生味。

既然它所生的自体是一,那它能生的味道也是一才对,应該沒有分別才对。酸甜苦辣既然沒有分別,那識就不能構成識了,因為你嘗什么味道都是一樣,那么怎能夠叫做舌識呢?識就是要产生差別了別,那舌識界又怎么說以舌根相对,味塵产生舌識呢?這三個皆不能安立,所以我們不能夠說它生。

非因空生  

不应虛空生汝心識。

(无因緣生)因為虛空是无情的,你不能夠說一個无情的虛空,來产生一個有情的舌識,這個是不合道理的。

非因共生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舌根跟味塵二個和合。我們前面也讲過很多次,一半是有情一半是无情,所以体性摻杂混濫,所以中間的体性根本不能建立起來,所以怎么能夠产生一個舌識界的功能呢?這是不合道理的。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处都无,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從因緣即假來說,依止舌根去攀緣味塵,而产生一個舌識,從当下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從過程來說,每一件事情的過程,我們的確要承認它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從它的真实体性來說是三处都无,來无所從,去无所至。去无所至,是緣生无性当体即空的。

身為一個菩薩,对於空有的二种相貌,应該要保持非因緣非自然,即因緣即自然,空有无碍的中道实相的观察。這樣子你就能夠把這种虛妄相,把它拉回到真如本性。任何一件事情你要能夠正確观察,每一件事情都是回家的路,都是趨向於返妄归真的道理。「不迷、不取、不动」我們一再強調關鍵在“不迷”,其实這,不迷、不取、不动,也不是佛教專有的,我們看看孔夫子的一生你也看得出來,他的修学也是以“不迷”作根本,才能夠产生“不取”、产生“不动”。

有一天,孔夫子帶著学生到处遊学,來到陳蔡中間一個叫匡地的地方,結果被軍隊团团圍住,当時的情況非常緊張,馬上就會招來殺身之禍。身為大弟子的子路就帶著学生拿著刀劍,到处跑來跑去做一些防衛的工作。正当子路忙來忙去的時候,看到孔夫子弦歌不輟,在那邊彈弦,而且悠悠自在。子路非常緊張說:孔夫子啊!這都是什么時候了,你老人家还彈琴?孔夫子說:來來來,吾語汝道。我跟你讲個道理,你先不要緊張,你坐下。孔夫子說:子路,我這一生,避窮久矣。我一生当中都在逃避這窮困的因緣,但是我逃得掉嗎?窮困还是現前,這是我命運如此。孔子又說:我一生当中,求通亦久矣。追求通達也追求很久,但是我通達現前嗎?也沒有,這是我時運不佳。孔夫子說:身為一個仁人君子,在大环境小人当道,禮崩乐壞的時代沒有個人的亨通可得。我今天既然能夠傳承文武周公這种聖賢之道,我自然知道我自己的定位跟我的因緣,只要上天不毀滅我,我就不會死亡;因為我的定位很清楚,我傳承是聖賢之道,外在的因緣你不要去緊張。

這時子路說:孔夫子你這勇氣是怎么來的呢?孔夫子說:要說世間上的勇氣有三种:一個是匹夫之勇,暴虎馮河匹夫之勇也,一种人他能夠单手去跟野獸抗拒,這是匹夫之勇,也不簡单。二者是將軍之勇,大將軍率領大軍在戰場当中无所畏懼的殺敵,這是將軍之勇。三者是聖人之勇,聖人在傳承聖賢之道的時候,遇到窮困的因緣,他能夠固守貧窮之道,无所畏懼,這個是聖人之勇。孔子說:我安住的就是聖人之勇。子路問:為什么一個君子老是遇到窮困呢?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面对因緣,他也面对很多障碍,只在障碍当中它能夠安住不动他的心,小人遇到障碍就亂动,就差別在這個地方。這段孔夫子的開示,他主要是在強調聖人之勇,面临危險的時候能夠无所畏懼。

孔夫子之所以无所畏懼,來至於他的智慧,他对天命參透,他知道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才能夠无所畏懼。生命就是一個過程,生命是沒頭沒尾的,但是沒頭沒尾的生命你也不能完全放棄,放棄你就喪失一個积功累德的机會。孔夫子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我今生來不是來做官的,我今生來也不是來求生怕死的,我是來做我該做的事。我們如果把生命的頭切掉,尾巴也切掉,剩下過程,你就不會把成敗看得太重。我們為什么把成敗看得太重呢?因為我們看生命是整塊的,有頭有尾的生命,那你就會把成敗看得很重,把死亡看得很重。如果你把生命当做你每一個成佛之道的過程,那你就會无所畏懼,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觉得孔夫子的聖人之勇,他所要強調的跟我們《楞严经》的观念是不謀而合,就是菩薩的不迷,不取、不动,重點在他能夠对人生正確的观察,才能产生這种力量出來。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楞严经要义35:初学者你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的“道”把它找出來

楞严经要义36:当你把福報享盡時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

楞严经要义37: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為你的感觉受過去业力的影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