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维摩诘经27:你的修行不能贡献给众生,这是二乘人的发心,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11.03)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1.16)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维摩诘所说经 27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27

慧律法师主讲

【名为多陀阿伽度。】陀他伽度耶,多陀阿伽度,翻译成中文叫做如来,如来就是如去,什么叫做如来?如就是不动,来就是随缘,能够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来度众生,但是心不动叫做如来,如如不动的本性,来随缘度众生叫做如来,也可以说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因为千佛出世全都一样,哪一尊佛来都一样,所以说,如来也可以说如去,如法而知,如法而说,【名为佛陀。】名为佛陀,佛陀就是觉,众生生死都不能自觉,佛是自觉又能觉他。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哪三句?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佛陀这三句,【汝以劫寿不能尽受。】即使让你的生命像一劫那么长,也无法解释里面的义理,有太多、太多的义理,【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也就是通达三藏,就是说像阿难能够记三藏十二部经典,记这么多,得念总持就是记忆力特别好,记忆力特别好,把佛所讲的全部记住,得念总持,【此诸人等】就是说以阿难多闻第一,记忆力这么强的人,这种人【以劫之寿,亦不能受。】也无法说尽,不能受是因为太多了,太多的意思,没有办法,因为诸佛的道理是平等,平等就是无为,无为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如是阿难,诸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有限量,他的觉性无限量,智慧辩才也不可思议,阿难就对佛说:我从今以后不敢说自己是多闻第一。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中最多闻。可说在声闻中可以跟人比较,若在菩萨班里,你是排最后一名,若在声闻班是排第一名,看你是在什么班,在这间学校是全校第一名,比如说,唉呀!我儿子很会读书,很会读书,在哪里读书,全校第一名,说是全校第一名,结果,全校第一名,就三个人而已,因为在台东深山林中,没有人知晓的地方第一名,深山林中没有知晓,在哪间学校得第一名,结果问起来才三个人,第一名到台北市,连最后一名都比他还行。这是譬喻。你在声闻当中多闻第一,不过,不是在菩萨里,若在菩萨里,你排不上名次。

【且止,阿难。其有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应限量诸菩萨也。一切海渊】海渊,渊就是深的地方,深海【尚可测量,】深的大海还测得出来,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不可量也。

【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舍置就是说从那里,维摩诘之处,房间里,维摩诘居士的房子里,舍,放在手里,再放到佛祖前面,大家都来顶礼佛,这一段,汝等舍置就是说舍于维摩诘舍,置于维摩诘的手掌当中,这一段菩萨所行。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这是维摩诘的神通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万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若以维摩诘的神通力,你们这些辟支佛都没办法,经过百千劫也做不来,那当然是没办法,辟支佛的能力只能到那里而已,难道不是吗?辟支佛的能力只到这里而已,你要他如何变,经百千劫也变化不出来。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我来到娑婆世界,我一开始看到这么不清净,众生这么刚强难化,【生下劣想。】瞧不起,说:怎么有这么肮脏的地方?就是这样,我们的娑婆世界就是这样,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你看!别的清净国土来到我们的娑婆世界,生下劣想就是说怎么这么黑,这么肮脏,众生心怎么这么坏,整天杀生、偷盗、虏人勒赎、绑票、政治,政治犯、经济犯,整天都在乱,泰国今天也在乱,泰国今天乱得乱七八糟,真是的,游览车一次烧死二十三个,泰国也在乱,这个世界会愈来愈乱,世界会愈来愈乱,比如说,泰国的总理没有经过民意选出来所以抗议,刚好死了,不知死了几十个,泰国的军队开枪,那个总理,那个总理没有经过民意,没有经过民意选时,镇压,一万多人在抗议,你想想看!一万多人在皇宫前辈抗议,泰国现在还算是国王,第几世的世王,有的人说泰国不是佛教国家吗?也是这样,佛教国家,但是佛法还是小乘而已,受限在小乘。

不过泰国算是一个很有福报的国家,泰国因为,泰国建国至今刚好八百年,泰国的第一任国王,是我们中国人,泰国的第一任国王是中国人,他是从中国去的,中国人去的,所以,泰国现在有五百万华侨在那里,我们中国人在泰国有五百万人,所以我们每一周飞往泰国有三十五班次的班机,泰国。泰国,佛教国家供养出家人,所以,泰国这八百年来,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争,你看那个越南沦陷,柬埔寨、寮国,寮国金三角那个地方,缅甸、寮国金三角那个地方,金三角就是毒品最多的地方,每天都在战争,每一天都在战争。越南沦陷跟美国打了几年,死伤几百万人,几百万人,美国在越战,越战死了八万多士兵,美国死得很冤枉,死得很冤枉,所以,越南到最后警告美国,回去吧!

这不是你们的国土,这是一句很中肯的劝告,这是我们兄弟的事,南越跟北越,共党跟越南政府打仗,互战,那时候南越还没有沦陷时,美国参与战争死了八万多人,到现在,在越战流离失所的美国人,到现在还找不到,怎么死了的都不知道,都不知道,美国是世界的警察,维持全世界的秩序,但是有时候随随便便出兵,所以,这次的中东战争,美国的总结布什,布什就这么说,他说:这不是第二次的越战,这不是第二次的越战,美国参谋总长鲍威尔,他就说:这次不同于越战,一下子就要让你战败,所以这次打得太漂亮。美国这次只有死一百个人,消灭伊拉克的军队二十几万,很惊人!

所以国家的局势都在变,泰国算是很有福报的,但是,福报尽的时候,业障就现前,像离Bangkok,Bangkok曼谷,离曼谷一百公里左右有一个(英语),(英语)是性泛滥最多的地方,凡是到泰国的人,他一定会到(英语),到(英语)去,什么都有,到(英语)时,整路都是bar,bar就是酒吧,走过去都是性泛滥,酒吧,因为(英语)是观光必去的地方,所以,整个暹罗湾,(英语)就是在暹罗湾的旁边,暹罗湾现在污染得非常严重,大便、小便、工厂的废水,去到泰国的(英语),纸屑乱丢,造成严重的污染,泰国现在的(英语)之处,造成严重的污染,很严重的污染,现在的Bangkok.,Thailand泰国,染上爱滋病的,爱滋病居世界排名,名列前三名,爱滋病AIDS,性泛滥。

虽然说他们,因为他们都要短期出家,其实他们泰国真正对佛法彻底认识的并不是很多,虽然他们每一个男众都要出家,不出家会娶不到老婆,有的出家三天,有的出家一个星期,出家一个星期有功德,做给他的父母亲,所以他的出家不是为了他的生死而出家,泰国都认为出家有功德,出家的功德,爸爸妈妈生我,我就做功德给他们。所以,我就出家三天或出家一个星期,是要做功德给他们。他不是为了了生死,他不懂什么叫做了生死,根本连听都没听过,所以在泰国对佛法的认识还是很肤浅,还是很肤浅。

有一次我跟泰国的,好象是接受僧王的那种高僧大德,在泰国,两个人谈起话来,透过翻译,我发现他们的修行还不行,他们的修行只限在第六意识,透过翻译,那个翻译是台湾大学的,在台湾留学过的一个华侨,我跟他谈,然后他翻译给泰国的几乎接近僧王的地位,谈话,来介绍:这是台湾的慧律法师,弘法了几万个人,他们很重视师父,就跟我谈,谈论的当中,并没有谈到《六祖坛经》本性上的东西,统统没有,只有谈到第六意识,他说:我们要观照,就是要观照,要观照,观照:苦、空、无常、无我,观照,然后不落入逻辑的推论里面,意思就是这是如实见的东西,他告诉我:不要落入逻辑的推论里面,逻辑的推论有时候是用意识心分别,所以要观照,观照:无常、苦、空,我就问他:你观照的那颗心,谁来观照这颗心。你用这颗心观照,那谁来观照这颗心,变成犯了无穷的过患,你的第六意识观照能所,那谁来观照能观照的心,他没有修行大乘法的平等,没有办法当相即道、当体即空的思想,没有办法。

我去就跟他谈一谈,我认为还是很有限,小乘的思想还是很有限,他的徒弟是好几百,土地是好几十甲,我去跟他谈,谈了,我认为还是不行,我是这样认为,还是不行。当然我们是修学大乘法,也不是说看不起小乘法,也就是说在泰国的修行,像他这样可说是泰国的代表,僧王,泰国的一个代表,但是,还限在某个角度而已,限在某个角度,在大乘的法没有,统统没有。

泰国算是一个很有福报的国家,但是,懒惰,很懒惰,他今天若赚到钱,就不再工作了,我们去水上人家的时候,九点开店,十二点、一、二点就打烊,一天只做三、四个小时的生意而已,不开店。有钱。那是泰国人不怕没饭吃,泰国人不怕没饭吃,福报大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迷随便乱撒,他们的米不耕种,他们象我们用机械耕种,他们随便在路边一看都是稻子,都是稻子,不用耕种,时间到,割稻子就好,他们不用灌溉、拔草,土地很宽广,泰国的土地是台湾的十四倍大,人口五千七百万,土地很大,都不用耕种,很大粒的那种叫什么,能喝的那种叫什么,椰子,唉呀,讲了老半天,整路都是椰子,整路都是稻子,看到的都是榴梿,榴莲、椰子,榴梿是比较少,所以,泰国人,只要你肯动,只要你肯劝就不会饿死,因为后花园都是稻子,自己去收割。上苍还是很照顾这个泰国,泰国供养僧,他供养僧供养出家人,他的福报就大,他的依报,福报就大,他供养出家人,出家人福报大,他的福报也就大,所以,感应到全国,所以泰国没有什么战乱,当然,小小的战乱会有,不像中国那样,中国乱七八糟。

所以说,在声闻中最为多闻,不是菩萨。不是菩萨,我们就能了解,以二乘人来讲,他的能力是非常有限。尔时众生世界的菩萨来到这里,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看到这个世界实在很可怕,【今自悔责。】我很忏悔、很自责。【舍离是心。】为什么?【所以者何。】为什么?【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为了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现佛国异,随其所应现诸佛国土不同。因为世尊要隐藏他的神力,现二乘的色身,为了度劣根性的众生,所以,现不同的国土,现佛国异:现不同的国土,度根器比较烂的众生。

【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希望世尊您能讲一些法,我若回去众生世界的时候,我们当念如来的教化,来宣扬如来的功德。【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要注意!有尽,什么是有尽,什么是无尽?什么是无碍?什么是解脱法门?【何谓为尽。】何为尽?【谓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无常法,什么是尽?尽就是不究竟法,什么东西,什么法是尽?有为法,就是说生灭法都是有尽的,比如说你今天有福报,你也是有尽,你布施再多,你若依清净心布施,福报就无尽,你若依功德心,我执著有个我在布施,这样是有为法,有执著,是有为法、是生灭法;这样福报有尽。

什么是无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但是不知是什么意思?不尽就是不灭,不逃离有为法,这是智慧的人,菩萨,什么叫做菩萨?不尽有为,就是说不除掉有为法,不灭掉有为法,不逃离有为法,他面临这个有为法,有为就是现实,面对现实,所以,真正的菩萨度众生,没有人单独跑到深山林中,独自躲起来,去做一个自己了生死的阿罗汉,没有人这样的,真正的菩萨,他绝对是在都市度众生,比如说,我跑到深山林中独自居住,那是一个人,你的修行不能贡献给众生,这是二乘人的发心,当然一开始修行要住茅蓬,要住一阵子,当然是看各人,但是到最后还是要回向菩萨道,还是要到人多的地方度众生,人多的地方度众生,所以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人多的地方度众生才是真正的不简单,他不被欲望所迷惑,被金钱、名利、供养所迷惑,这才是真正度众生。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灭掉有为,不逃离有为,不除去有为,就是说他面临有为,也就是生灭法,不住无为,他不会,因为他有悲心,他不执著无为法,他也不会安住无为法,他不落入涅槃坑里面,叫做不住无为,不掉到涅槃坑里面,所以说,不尽有为叫做大智,不住无为叫做大悲。因为大智,所以不会离开现实,因为他有智慧,因为大悲心要度众生,所以不入涅槃坑的无为法,叫做不住无为。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悲,【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不尽有为,为什么不除去有为法?远离有为法呢?不逃避它呢?因为它是大慈,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我们志求佛道,其心要坚固,譬如树木,根若深就难拔,所以,经过千劫、万劫都不变,所以在座诸位!你发的是什么心?你今天这个发心,你今天来出家,你是发什么心来出家,你为什么住不下来?为什么烦恼那么重?你今天若是在家,来听经闻法,你是发什么心来听经闻法?是人家邀你来,你不好意思不来,或者你真的是为了生死而来,你发什么心?如果你发清净心而来,一切是非、大小、贫穷,一切困境、逆境都不能阻碍你,我就是要听经闻法,没人能动摇你。

所以,发心太重要了,人家说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你看看!古时候有人讲这句话,实在真的很有道理,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初发心就是说我今天发个勇猛精进心,要学道,一直保持,保持这个初发心,谁能够改变你,你是发什么心来修行的,我发清净心,若是非来,我是发清净心来,不是为了是非来,顺境来你很欢喜,我是发清净心来,我不是为了让人赞叹,是欢喜来的,若是逆境,听经闻法之后,我不是为了逆境来的,逆境对我没作用,所以说,你是发什么心?你若发心正确,你的道念就根深柢固,像树木的根栽进去,永远不动摇,我才告诉诸位!既然有一个师父要弘法,你们就发坚固的道心,不要受人影响,永远不要受任何人的影响,这才是大智慧的人,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不要忘记,就是说常常提起正念,你是发什么心来的,释迦牟尼佛劝导这些比丘,一天摸两次头,摸两次头,早上起来摸摸头,摸摸头,晚上睡觉前摸摸头,摸摸头,释迦牟尼佛定这个戒律,出家人一天要摸两次头,摸两次头,为什么?不要忘记我是出家人,早上用右手摸一摸,晚上用左手摸一摸,不要忘记我是出家人,出家人的本分是什么?是自利、要利他,要自利、要利他,对不对?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悟性,完成众生的佛道,所以说,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教化众生,终不疲厌。】不疲不厌,教化众生,终不疲倦,说真的,还是会疲倦,不可能不会疲倦,我现在是四十岁,对吧!三十八足岁,因为我是年尾生,到今年的十一月五日才足四十岁,讲实在的是足三十九岁,讲起来我现在才足三十八岁而已,还不足三十九岁,到十一月五日,国历十一月五日才足三十九岁,照理讲我是三十八岁而已。常说四十岁比较有德行,说起来很不好意思,多两岁。到年纪大的时候,四十岁体力好,若到年纪大时,像李炳南老居士那样,李炳南老居士年轻时,教、教....,教到七、八十岁时,每个星期只有一次课,八十岁、九十岁,一个星期,每星期三,他都是每星期三,每星期三只有一堂《华严经》,其他的时候都在指导他的学生,都在指导他的学生,因为他办内典研究班,但是老师有时候开四书五经,或者开易经等等,都有,大学、中庸都有开课程,他到老年,九十几岁还在说法,到九十几岁还在说法,但是课程减少,是一位很伟大的居士,非常伟大,包括我们出家人都很敬畏他,非常敬佩这位老居士,都非常尊重他,很赞叹,不是普通人,他好象活到九十六岁,九十五或是九十六岁,这点你就比不上他了,有办法活到九十几岁,所以,要教化众生终不厌倦,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身命。】于四摄法,常念顺行就是恒顺众生,顺菩萨道,顺得就是怎样才能符合菩萨之行,下面那句你要听好,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所以法师,我们这里在座的法师,你们也要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就是要怎样?出家弘法,在家护法,护法包括两个角度,你出家不弘法,在家居就不懂护法,所以说,弘法、护法都要。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不能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就是说坚固不坏,我们的信心要常常安住,方便回向表示不自私,一切时中都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表示不自私,这是表法的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悋。】求法不懈,我们求法丝毫不能不精勤,丝毫不能不精勤,要精进求法,要闻到不二法门,谈何容易,百千万亿劫都遇不上,到最后咐嘱品就会讲,听到不二法门,福德是不得了,听到不二法门,就是《维摩诘经》,光是要听到这部经典的功德,很惊人!说法更不得了!所以,求法不懈,我才劝告诸位!包括台风下雨、生病,除非爬不起来,你尽量不要请假,我只能这样劝告而已。

求法不懈,还要能够弘法者说法不吝,不吝啬,你要的我统统给你,我又不缺少,人家就有隐藏,师父有隐瞒,但是我没有隐瞒,我丝毫没有隐瞒,将懂的全讲给徒弟听,但我也不减少,我希望徒弟比师父还行,我希望徒弟比自己的师父还行,徒弟若比师父还行,我就请他上台,请他上台,亲近徒弟,师父不一定要比徒弟还行,真的,师父不一定比徒弟还行,真的,这是事实。

【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精进供养诸佛,所以入生死无所畏,这当然是菩萨道,菩萨道入生死。下面那句是修养,在座诸位你们要画下来,【于诸荣辱心无忧喜。】荣就是光荣,世间人,他家若有人做总统,就觉得很光荣,人家讲他两句,他就觉得很受侮辱,无论好的事情也好,侮辱的事情也好,或者是很欢喜的事情也好,很光荣的事情也好,很不顺利的事情也好,心无忧喜。不操心也不欢喜。

【不轻未学。】不轻视未学,【敬学如佛。】哇!你看看这句话!对每个人不轻未学,他虽然还未入道,未学就是还没有入道,但是你尊敬学如佛,尊重他就像佛祖般,很惊人!我才告诉诸位!要把每个人当作圣人,我告诉诸位要这样,唯我们是凡夫。【堕烦恼者,令发正念。】若堕入烦恼的人,令发正念:提起正念。正念若提起就有智慧,【于远离乐,不以为贵。】远离就是出家,如果自己能够有幸出家,不要以为自己很尊贵,离诸妄想才叫做真正出家,不是剃度才叫做出家,所以,于出家的乐,不以为贵,就是不要拿自己能够出家当作骄傲,意思就是说独善其身何足为贵呢?你如果不弘法利生,你不过是独善其身,你不能兼善天下,你不能兼善天下就不是菩萨

【不着已乐,庆于彼乐。】不执著自己的快乐,庆于彼乐就是说他如果高兴,我们替他庆幸,这句话就是《华严经》讲的,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做菩萨的人,别人好我们就好,不要别人好,而我们不好,心胸狭窄、鸡子腸、鸟子肚就是这样,这样不好,庆于彼乐,我们没有随喜的能力,都站在自己的观念。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为什么?禅定虽乐,但是大道不成,你有禅定,你不度众生不行,你有禅定是自己的功夫,禅定表示自利的功夫,你有自利,但是不可以,凡夫如果有定的话,他生贡高我慢心,小乘有禅定的话,他是独善其身,但是这会烧坏善根,会坏无上的善根,为什么?这不是诸佛菩萨所希望的,你有禅定的功夫,不应当以此为乐,所以,要当如地狱想,如地狱想就是说不以此为满足。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园就是公园,也就是我们所希望乐游的地方,我们在众生生死法当中,要很欢喜心,好象在游乐园一样,生死虽苦,是大道所因,生死六道轮回虽然痛苦,但是是你行菩萨道最好的地方,所以你在生死六道轮回当中,要当作游大观园一样地游公园,像游阳明山,这个园就是种植很多花木、花草,在座诸位!就教我们不要避开恶的境界,不要避开恶的境界,菩萨不会这样,真正的菩萨是面对,你看看!所以菩萨多伟大,在诸禅定,如地狱想,禅定有法喜,但是他不要,于生死中,如园观想,太好了,你想想看!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见来求者,来向我化缘的、祈求的,来求我帮助的叫做见来求者,为善师想,为善师就是来成就我的布施之道,来求我的,希望求我帮忙的,或是要救济他的,不要自认为很伟大,我救了你,不要这样,要感谢他,感谢他成就了我的布施之道。见来求者,为善师想。就像善良的老师在教化我,叫我要布施,他虽然来叫我布施,讲实在的,他是我的老师,是要成就我本身的道业。

下面这句话要画起来。【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舍诸所有,如果你能够舍掉一切,身、心内外都布施,具就是可以达到,我可以达到成佛的阶段,要这样想,你若没有这种功夫,要成佛,不可能。佛就是能舍一切内、外,舍诸所有能够达到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毁戒就是造恶,见造恶的众生,我们就救护。【诸波罗蜜,为父母想。】波罗蜜,是修行波罗蜜可以产生法身,修、修,,无相,所以六度波罗蜜是法身父母,为父母想,将波罗蜜当作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道品之法,为眷属想。】三十七道品当作是我们的眷属。【发行善根,无有齐限。】齐限就是界限,我们发起来的善根,一直修行,一直修行,没有一个界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已佛土。】以种种清净国土严饰之事来庄严自己,就是说取对方的优点来成就自己的优点,成就自己的优点。成就自己的清净国土。所以说,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已佛土。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无限施就是说任对方取,任对方所取,世间人没有几个能够做到这样,哪里可能?他能够发心他的财产,全都布施出来,这是不可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身口意清净能够除一切恶,清净的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意就是智慧,他的智慧非常清净,而且有勇敢的力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意就是智慧,不但有智慧而且勇猛。这个勇猛不是指身体,不是身体,身体要壮的话,吃什么鸟头牌、猪头牌(广告词)就可以,如果是我们的智慧要勇猛,要舍,舍一切内、外,内跟外,不得了!菩萨的想法跟我们凡夫是天壤之别,你看!他讲这么多句,我们哪一句做得到,他讲这么多句,你哪一句做得到?别说是你,连我也做不到,所以,读一读是结缘,没办法!读一读是结缘,光是行无限施,具足相好,这句就做不到了,没办法!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听到佛无量的德行,一心一意求而不倦怠,没有疲倦,没有疲惫,没有疲惫不堪的感觉,【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智慧就像剑会斩断烦恼,所以说,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就是三界的意思,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等等。【荷负众生】跳出六道轮回,荷负着众生,【永使解脱。】烦恼既然尽,就能随法度众生,超出六道轮回。

【以大精进,催伏魔军。】以大精进,催伏众魔。【常求无念实相智慧。】常求无念就是说常常精进于实相的智慧,常求无念表示正念常常现前,正念常常提起来,提起实相的智慧,凡夫有念智慧,但是高傲,菩萨是求无念,所以要常求无念。无念就是实相。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行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就是无量的法喜,一点点就很快乐,别人施舍给他,他一点点就很知足,表示这个人是菩萨心肠。我们都很不知足,很不知足,我们施舍给这个人,比如说,我们跟这个人很好,施舍给这个人,一直施舍,一直施舍,施舍给他一百万,帮忙他一百万,这个接受布施的人,他没有感觉怎样。有一天,换他已经有钱了,经济能力够了,换不施舍给他,抱你施舍给别人,五万就好,三万、五万,这个一百万的受不了,但是他不曾想过以前人家帮助他一百万,这个譬喻听得懂吗?人就是这样,men is so。Men就是众生,美国人叫men,men就是很侮辱的意思,人都是这样子。都不想想自己,到底人家施舍多少给他,要冷静想想,人家怎样帮忙我们,现在人家布施一点点给他人,就说人家的坏话,唉!那个人布施给谁,那个人又布施给谁,但是他不想想以前接受人家多少布施,所以,我们要做到少欲知足,说真的,很不简单。

尤其是男女的感情,就更强烈。男女的感情,是不是这样?在还没有结婚以前,男的对他的女朋友非常之好,非常好!女朋友就发现他们两个将来可能会结婚,这个男朋友,如果说有一天稍微帮忙另外一个女孩子,这个女的就受不了,稍微一点点就吃醋,一点点就没办法,所以,我们的少欲知足,今天人家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人家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菩萨的清净,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但是不会因为我少欲知足,就逃离了一切众生,他不会这样做,所以要常观知足法,常常观想:我要知足。

99页第四行第六个字,【不坏威仪主,而能随俗。】这个威仪要婚解释作本分,就是说不只是在我们外在的威仪,说我很有威仪,行住坐卧很有威仪,这句话不能讲成这样,就是说修行人随着一切世俗的责任,你的本分是什么,你就要扮演你的本分,你在家有在家的威仪,出家有出家的威仪,所以说,不坏威信,而能随俗,也就是说随着世间种种因缘,但是你保持你的原则、你的本分。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起神通慧就是说开般若智慧,所有的神通通达智慧,所有的智慧拥有神通,有神通若没有智慧,这样变成外道,所以有般若智慧又拥有神通,变而不变,不变而变,能够变化无穷,又能如如不变,无生的智慧,所以不会因为神通而引起邪见,外道只有神通没有智慧,所以说,大乘菩萨起神通慧,引导众生。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总一切义,总一切义,持一切法,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所以说,妙湛总持不动尊,我们常常在念的,得到正念,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就是说一切的法,一切的义理,就在一念之间,所闻不忘,为什么所闻不忘?所听到的不会忘记,也就是念念不忘正念,正念常现前,悟道是一回事,悟后起修,这才是大学问,我们悟到一切法无生,但是我们还有习气,我们有劣根性的懒惰,我们知道一切法无生,但是我们需要脱离习气的束缚,所以,我们悟后所要做的工夫叫做长养圣胎,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开始长养圣胎。悟道就像你已经拥有一朵莲花,你已经路线不会走错,你有一颗清净心,但是这颗清净心如何继续保持下去,要如何培养今天有三分钟、五分钟、一小时的清净心,或者二十小时的清净心。

所以,悟到是一回事,悟后起修是大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悟】我认为并不困难,明心见性并不困难,悟后起修是个大问题,你要如何长养我们的圣胎,要怎么安住你的正念,安住你的正念才是大问题,因此,他所闻能不忘。我们不是菩萨,所闻常常会忘记,功夫常常用不上,派不上用场。

过去有一个人,整天都在讲航海,他很会驶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专家,他就对人讲:来,来,坐我这艘船一定平安,因为我看很多书,没有亲自去尝试到,人家说: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他有一次载很多人到大海,驶,驶....哇!遇到台风,遇到台风时,这样驶也不对,那样驶也不对,翻来覆去,因为他都在理论上用功而已,在书上写船应如何行驶,但是他没有经验,没有经验,所以他虽然知道应如何驶,没有用,经验不足,经验不足就是境界磨练不够,境界磨练不够,定力不够,定力不够就慌慌张张,结果,整艘船翻船。要如何处理,不懂,这个故事就是警告我们,警告我们:修行是点滴的功夫,不是我今天听经闻法,我知道道理,我临命终就有把握,不可能

我们今天听经闻法还要接触境界,接触境界磨练我们,所以我们二十四小时要感恩逆境,感恩让我们痛苦的人,感恩让我们有忍辱机会的人,感恩一切,我们今天,一天天一直磨练,一天天一直逆境,在办事情当中,在度众生当中,或者在人情世事当中,在痛苦中接受磨练、忍耐,慢慢地成熟,成熟的代价就是痛苦,成就的代价就是诽谤,这是一定的道理,出名的代价就是诽谤,一定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你想要成熟,你的代价就是痛苦,我们今天只知道要悟,悟到本性,你悟到本性还不行,你要能够把本性持续下去,这才是真的功夫,本性持续下去,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练,替大众服务,服务的时候,劳而无怨,不会埋怨,人家对你怎样,你都不会埋怨,这种才是真功夫。

如果说我今天悟到,悟到只是功夫而已,比如说你要铸一把剑,开悟就是说一把剑已经铸成了,一把剑已经铸成了,是怎样呢?已经有雏型,但是还要继续打、磨练,那把剑要磨练,磨练才会有智慧,每天研究理论没有用,遇到事情就仓皇失措,碰到任何事情要像老僧入定一样,气定神闲:什么事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磨练足够,我们若磨练不够,遇到事情就紧张不已,不知在紧张什么,虽然他有本性的功夫,但是,用不上,所以说,得念总持,所闻不要忘,要常常提起正念,然后在一切境界磨练正念,所以,没有经过训练,长养圣胎的本性,就像什么?就像泥土没有烧过一样,只能是胚胎,但是没有经过窑洞的烧,没有经过火的烧,胚遇到水会烂掉,就像有航海的知识,但没有航海的经验一样,方向很清楚,要如何驶,如何驶都知道,但是遇到紧急状况,怎么处理他不会,我们知道无生的道理,知道要修行,但是,你遇到临命终时,怎么办?遇到临命终就是台风,你要怎么办?

所以,平常我们就要在恶劣的环境修行,要在僧团里面修行,大众僧才有机会让你磨练,你跑去深山林中,你没有机会磨练,谁给你忤逆,谁要给你忤逆,谁要给你痛苦,谁要找你麻烦,只有团体才有办法,所以,莲花要开在污泥当中,表示逆境愈大、污染愈重,菩提心愈强,所开出来的花就愈香,我们修行,若一切都是顺境,修行力不够,不够力。我们的修行一定,必须拥有错误、痛苦、磨练,才真正是我们的,所以,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所有的成长都是幼稚,要记得这句话,。

所以,悟到本性,常常提起正念,还是一回事,你要有磨练的机会,替大众服务、吃苦,经得起磨练,不然,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认为开悟不困难,悟到平等、必竟空性,不困难,但是,要如何运用妙有,你要怎么样运用本性的妙有,你必须在事相当中用功,你在事相当中无法运用妙有,有跟无都等于没有用,形同无效。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善于分别诸众生的根性,而断其众生的疑惑,这句话是这意思,这句话很多人看不懂,善别诸根,善于分别种种众生的根性,而断一切众生的疑惑,这句话很多人看不懂,虽然是四字、八字来讲,但是,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善别诸根?就是说这个菩萨了解众生的根性,能够断众生的迷惑。

【以乐说辩,演法无碍。】乐说辩,也有人读作,以乐说辩就是说享受他自己的演讲,享受他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以弘法为主,所以说,以乐说,乐说就是不疲倦的意思,每个人对一件事情若有兴趣,或是这是我们的任务,我们为了要完成我们的任务,这是我们的愿力,我们不会累。乐说,乐说辩,他为了某些众生,不堪受道的众生,还没有开悟的众生而说法,乐说辩就是不疲倦,而且演说无碍。

【净十善道。】十善就是去掉十恶,十恶的反面叫做十善,净十善道,【受人天福。】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福报才修善事,这叫做善净,不为福报修善的人叫做善净,就是清净的善,我们若为了福报才修善事,这个叫做杂善,不清净的善,我们不是为了福报才修善,这叫做善净,清净的善。为了众生,所以继续来投胎示现,所以受人天福就是示现。这个受就是示现。他的果报在人天,为什么?为了净十善道,要叫我们修十善。

【修四无量。】四无量就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慈悲喜舍【开梵天道。】这个开不是打开的意思而是令生,令:让,令生于梵天的地方,梵天是请佛转法轮,是三界的至尊的地方,所以,有人鼓励生在梵天,这是菩萨自行,自己生梵天,生梵天做什么?下面的说法:【劝谏说法,随喜赞善。】就是要下来,劝请就是劝诸佛,劝诸佛说法,因为佛成道之后,大梵天王来向佛顶礼,希望佛能演说无上的智慧之法,所以,修慈悲喜舍,能令众生生于梵天,尔后有因缘请佛说法,随喜赞叹,为什么?所谓请佛说法都是大梵天王比较多,大梵天王。

【得佛音声。】我们的经典说:佛的音声像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迦陵频伽鸟,在卵中会发出叫声,发出叫声,迦陵频伽鸟的鸟声非常美,优美,这声音会迷人,为什么?哪一种人能够得到佛的音声?这个音声,音声名手他讲话的抑扬顿挫,包括他智慧的运用,包括他单调的高低,有的人声音听起来非常迷人,charming,有的人声音听起来非常痛苦,心脏病发,压迫感很重,有次,有一个小姐来问师父问题,坐在前面的沙发椅,她讲什么,我坐这么近都听不到,我不知道她在讲什么,她很小声,像那种声音,我说:你用力,像林美照,我没办法,林美#的声音让人一听之下,都快昏倒!电视若林美#出来,听了会骨质疏松,骨质都松了,缺乏钙质,我说:你那种声音,,哇!没办法,先天性就是那种声音。

所以,这种音声,各人有各人的音声,你什么都可以模仿,但音声没办法模仿,我是指所谓长时间的生活,不是偶尔的模仿,这个音声要改变没办法,一辈子的事,所以,要如何才能得到好的音声?就是行赞叹行,要赞叹,行随喜功德,内心里面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别人讲什么我们都不反对、不叛逆,我们都站在他的角度上替他着想,这个人会这样讲,一定有他的原因,以他的立场来讲,他并没有错,所以说,得佛的音声,应行赞叹行,而得到佛的音声,(未完)

编者注:本集文字录入和校对的时间不够充足,如有错别字敬请留言告知,感恩!

维摩诘经 01 : 我们所说的不二法门都是根据《维摩诘经》来的

维摩诘经02 : 有忍辱的人才能接受实相、无生的法

维摩诘经03: 进入一切空性,你的思想、智慧就迸发出来

维摩诘经04:直心是菩萨的净土,将虚伪的面具拿下来

维摩诘经05 : 菩萨是以解脱生死来摄受众生,情执不是菩萨所应该做的事情

维摩诘经06:你尊重众生,你就是供养一切

维摩诘经07 :若修无相法,看到缺点我不要看,听到是非我不听

维摩诘经08 : 你现在所有每个念头就是决定你将来出生的地方在哪里

维摩诘经09 : 对外道你不能平等,这还不够资格受人信施

维摩诘经10 :只要有妄想,执着世间的善跟恶,你就不是真正在修善

维摩诘经11 : 不能用色身求菩提,也不能用心求菩提,停止追求才是菩提

维摩诘经 12 : 内心若没有调伏,我慢的山没有越过去,拜山的意义在哪

维摩诘经13 :只要你执着你在修行,你还是没有离开身心的着

维摩诘经14 : 邪正统统空性,要完成悟性就不能有对立

维摩诘经15 : 无相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无相就是我们真正的生命

维摩诘经16 : 不调伏心是凡夫,有一个心可以调伏的是二乘声闻

维摩诘经17: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才是真正在求法

维摩诘经18:我们若能观众生空,一切造作就离开生灭

维摩诘经19: 一切诸法是解脱相,万法虽然不同

维摩诘经20 : 执着于自己的正道,这不是真正的佛道。

维摩诘经21:在相里面去对立、去执着,你永远不能成佛道

维摩诘经22:不二就是可以包容、可以释怀,不执着、没有对立

维摩诘经23: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生死的坑道里

维摩诘经 24:若用二乘人的心去吃这饭,不会消化的

维摩诘经25:你今天舍此道场取彼道场,将来一样是舍彼道场取此道场

维摩诘经26:平等心就是无分别心。平等才有最大的功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