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年的考博经验与教训——考博难不难
来源:旺旺网
回顾三年来的考博历程,曲折、艰辛,感慨万千,特简单回顾总结,与这条路上的前辈和后来人共勉。
我,生于中原,本科和硕士都在西部一偏远小二本读的,四六级都未过,由于其他方面表现,毕业留校。工作几年后想考博才又学学英语,但欠下太多,效果一般。中文核心文章有几篇,SCI没有。
2010年下半年备考,联系了中大一外籍特聘大牛,对我所在地区资源有兴趣,当时想这样如果考上,我在原地帮他干活,相互合作,多好。联系后,欣然欢迎,感觉有戏。由于根据单位规定工作年限(4年)不到,不允许报考,所以私下报考。
11年3月考试,考完感觉还凑合(据说难度在英语四、六级水平之间)。成绩下来,英语56(分数线50),专业一78,专业二91。由于总分尚可,英语过线,因此感觉有希望。告诉朋友家人,过线了!
然而联系导师,被委婉决绝:“我已经拒了一个总分***的同学(分数比我高)”。痛苦,失落……
后来总结教训认为,一个是选导师有问题,另一个是面试太差,当时一方面一外籍教师问的可能是个简单的问题由于基础差加紧张没听懂,另外表现得过于自负,如问到SCI时,我说“既然报了我肯定要突破这个坎儿的,我还年轻,不可能永远像现在这个样子”这种信誓旦旦的话应该是面试中的大忌,更多表现出来你的不自信,再者面试官根本无法从你身上看到实力。可能客观的将因果、因果,有理有据的回答更合理一些。
当年下半年再次备考,这次工作年限到了,申请考博,但单位领导以其他种种理由拒批。依旧私下报考。先联系导师,根据考试科目和自身条件,选了三个学校,联系后筛选两个准备报考(为了提高命中率,这次准备报两个),所有手续准备完备,复习。准备去考试的时候跟单位请假——肯定请其他方面的假,上一年也是,西部很多单位把人卡的很死的,由于待遇没优势,靠制度限制,生怕你考了走人了。但这次倒霉,种种原因请假未果,郁闷……
缺考了,只能联系导师并道歉,说来年再考。
有所补偿的是没去考试的这段时间写了个本子报项目,批了,因此后来心情没那么差。
2012年下半年再次备考,还是先向单位申请,先是不批,后来几经周折,交换一定条件,最终还是批了,高兴…… 这种走正规程序审批的一般是报各种形式定向的(非定向的报考压根儿不允许),如民族骨干等,我报了民族骨干(10%汉族比例)。按程序报了A学校(985)A导师,再私下报另一个——中科院B所B导师。
先考B所,英语:之前一天没睡好,先做阅读,感觉头一直大着,做完阅读已经剩半个小时了,匆匆拿二十分钟写作文,只会用高中的单词了,除了在开头有层次感地写个“first of all”,再拿10分钟涂卡(单选就是直接涂卡的),感觉极差。两门专业课:自己感觉复习的还好,但考试根本不是书本内容,天马行空啊,另外一些知道的概念以拉丁化的英文出现的时候,加上脑袋不清醒,就更懵了。考完觉得两门专业课如果改卷老师手松一下还能及格,否则全挂。
由于B所导师原本见过,考完又去见了个面,跟导师讲了可能没戏,英语不行,专业也因知识面太窄很多只能靠发挥。以纯粹打酱油的形象参加了面试,英语口语问题似懂非懂,后来老师干脆用中文问了几个,我的回答也是不靠谱。例如:你觉得你硕士期间做的最有亮点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了想,答:“我确实没有发现什么亮点……”(后来想想自己都晕菜),继续讲,“我发现了我做的东西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下一步我想……”,后来想这些关人家导师什么事儿啊,再者你难道读博期间还准备做你自己的事儿?在中科院这有点不太可能。期间有一C老师倒是问了我一些发论文的事情,觉得我一个硕士还发了不少文章,使我没继续SB下去。
然后考A校,英语:这次吸取教训先做主观题(55分),但导致只剩下1个小时去做7个阅读及涂卡。由于英语基础差,加上紧张,很多很简单的单词都不会拼写,究竟是s还是c?不难想象,以我的速度,最终有15分阅读是直接涂卡的。还好做完了,自我感觉可能比B所那边的英语好一点,毕竟占大部分分数的客观题还是认真做了。再说专业:依旧吸取B所的教训,考前再把该校该专业可能出题人的最近五年的研究搜集一下,至少弄明白其中概念和理论;另外发现该校往年试题重复率较高,因此推测了出题范围,晚上复习到11点。考试时有个别拿不准的概念,但总体还在控制范围内,觉得过线肯定没问题。
后来就是等结果,B所考那么差肯定没戏,因此主要等A校成绩,在QQ 群里面讨论、等待……
终于A校成绩出来,出乎意料的是英语成绩极差,正好占在前一年的分数线上,也就是今年分数线升一分我就没戏了。根据群里面大家的感觉,统一认为今年英语比上一年简单。这个时候赶紧又给导师联系,因为走的是少数民族骨干不占名额,导师也比较重情分,帮我跑了问了,回复是:你的可能没问题。分数线出来了,果然比去年高了4分。再联系导师是不是没希望了,回复还是:你的可能没问题。
于是就等学校对少数民族骨干的录取结果了,打电话问了院研究生办和研究生院,竟然知道我的名字:“考虑到你处于西部地区长期学习工作,很不容易,你们那个省今年也只有你一个考我们学校的,并且是理科……因此在有20多个上线的同类汉族考生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一个汉族名额给了你这个未上线的同学,我们已经上报教育部待批了”。听了激动,另外莫名的有点奇怪,难道我占了西部的便宜?当然兴奋是主要的,我更感激导师帮我争取。
后来无意中B所的成绩也出来了,查了下,英语竟然比在A校考的好,专业一63,二82。但英语57比分数线矮了3分,水平问题。很快收到了B导师助理的邮件,通知已录取了其他同学,请及时联系调剂其他导师。说调剂只是礼貌,我这种线都没过的还调个屁。这事儿就算一个经历,放一边儿吧。
但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一日突然中科院面试时遇见的C导师给我电话,说他的导师D院士现在空缺一个名额,看了我的条件,想破格录取我,问我的意见,天呢!这岂不是重量级馅饼啊!
但我该怎么办呢?选择那个对我可谓器重有加的A导师还是选择D院士呢?
期间咨询了所有关心我的老师们,老婆也帮我咨询了她的导师。最后意见基本统一:从道义上讲应该选择A导师,从功利上讲应该选择D院士。如果选择D院士,应尽快拒绝A导师,并道歉,拖得越久越对不起A导师。
我们读博为了什么?为了做个好人?显然不是,于是我选择了D院士。
有了意向后马上填了C导师给的破格申请表,并向C导师说明了A校的情况,核实他这边是否能保证录取,若能,我马上拒绝A导师。
我感觉这让C导师可能不太耐烦,毕竟自己是捡的名额和机会,还那么多要求。C导师的回复是:昨天D院士看了你的材料,我和D院士都对录取你没有意见,现在所有问题只有交给研究生办解决了。
我只好回复了感谢,并等待结果。打电话问了研究生办,说希望比较大,但没法保证,毕竟要交给中科院大学上会。
这个时候心里闪现的A导师为我所做的所有。为了减轻内心的罪责,两次失眠之后,决定给A导师和A校联系,道歉并拒绝。先跟A导师写了长长的邮件,但后再打电话,表明歉意,并感谢他一直的鼓励和为我所做的争取,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恩,并将终身以导师相敬。这方面我相信我会说到做到的。结果A导师很宽容,还给我聊了很久,说是很正常,毕竟为前途考虑嘛。我更是感激了。
然后跟研究生办公室打电话,那边工作人员说结果已经批了,只要我不放弃,就准备录取程序了。我赶紧讲明了情况,我说我也知道包括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在内可能都会鄙视我的,我确切也不配“西部长期贡献”的伟大帽子,我只是为了我自己,我等着接受批判吧。工作人员问“你把这边拒了,如果那边也不录取怎么办?”,我回答如果真是那样就当做是上天对我不义选择的惩罚吧,我认了,愿赌服输。电话结束时我再次道歉,对方宽容的笑道“没必要道歉,这种情况很常见,人往高处走嘛,可以理解。”
就这样放弃了A校。然而放弃前和放弃后的心态还是有微妙变化的,想起《唐山大地震》电影中那位母亲的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因为B所迟迟没有答复,亲人朋友也不断的问结果,给母亲实话讲了“这边没确定,但那边已经放弃了”,我嘴上轻松的说听命运安排吧,但我知道母亲也开始操心,此时我感觉到什么叫揪心……
一天、两天…… 本来每天还准备学点英语,但这些日子怎么也坐不下来,每次打开电脑要么找找未来可能导师的情况,小道消息等等,要么看B所的网页有没有消息。
10天过后,昨天上午我终于安奈不住,拨通了B所研究生办公室的电话,回复:“哦,是××吗,上周五会议结果下来了,本来准备跟你打电话呢,你的通过了,等着通知吧……”
我的老天呢,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第一时间给老婆和母亲打电话,老婆说“别人问起来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考上了”,感谢家人,感谢朋友,感谢我的老师们,感谢旺旺网……
我知道到去院士门下读博虽然表面光鲜,但一定会很辛苦,并且C导师也说了更多是由他自己来带,但像我这样的家庭和学历出身都一穷二白的人来讲,已经很满足了,况且C导师在所在领域的国际地位也已经算是牛人级了。
说起来也算是狗屎运吧,无论是爬着还是滚着过了百米赛跑的终点线,但毕竟是过去了。下一个问题可能要面对的是投SCI反复被拒和延迟毕业,但我已经准备好了去迎接。
推荐阅读
这个简单的计算告诉我们博士毕不了业是正常的!!!
法学博士发多少篇论文才有毕业资格?40所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统计表发布
关于公示2019年度东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800余则法学期刊征文、会议通知、论坛综述、评选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