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灵魂的卓越》——守住灵魂的卓越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
《失去灵魂的卓越》
——守住灵魂的卓越
作者|刘易斯|俞立中|杨叔子
或许本书的内容和思想远远不如它的题目那么精彩,但仍然不失为一部探讨本科生教育的经典之作。中国所有的大学都需要从中获得警醒,正如他的副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一所伟大的大学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
如果哈佛能以“尊严和尊重人性”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活哲学观,那么哈佛教育还可以重新给学生带来启迪。“如果哈佛辜负了这一使命,那么受损的不只是哈佛自己,更有国家和社会文明的进程”。
一流大学的价值何在?一流教育的灵魂何在?今天,再读《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觉,因为时代不同了,外部环境不同了。我们不仅在看美国常春藤大学的故事,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
我们怎样教育学生?教给了学生什么?如何给学生打分?打分的依据是什么?在培养学生责任心方面的成败得失是什么?金钱对学生有什么一般性的影响?金钱对大学发展体育运动有什么特别的影响?等等。
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能力和责任。大学首先着眼的培养人,“卓越”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
大学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理想的大学教育应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育的灵魂在乎培育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他能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大学当重视提升学生的个人力量,培育完善的人格,善良、合作、同情及如何把眼前的世界建设得更美好。我们国家在大学教育上全力推动更新及改革,这本书的反思正好成为我们的借鉴。我深信大学教育肯定可以踏上卓越与灵魂并重的正轨。
失去灵魂的卓越
作者|哈瑞•刘易斯
《失去灵魂的卓越》(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是Harvard College的前院长哈瑞·刘易斯(Harry Lewis)批判和总结哈佛本科教育的一本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是他对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评价。刘易斯认为:“如今这所大学的办学思想中已经找不到社会责任感的存在,而古老的通识教育理想也已经有名无实,哈佛教育不再致力于解放人的思想和精神,而是重视市场名利。它所培养的学生,尽管成绩优异,毕业后也可成为商界、政界名流,但却找不到责任感、价值观的灵魂。”
“哈佛是这个星球上所有的高中生最好的归宿”。但是刘易斯认为,尽管不论从声誉还是研究成果、捐赠数目来看,过去的这10年以来都是逐年增长,可是在教育的内核——对人的培养上来说,哈佛却逐渐迷失了自我。“学生与大学的关系,正逐渐演变为消费者与出售昂贵商品和服务的卖主之间的关系”。“为了取悦学生,以便在所有重要的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大学用‘糖果’哄骗学生,而不是采取严格的措施锻炼学生的品性。大学把学生当成雏鸟加以呵护,而不是鼓励其挣脱巢穴的羁绊。”学生知识从那些迫不及待想录用他们的公司那里,了解关于商业如何创造就业的知识。刘易斯批评说:“如果哈佛毕业生把咨询服务业和金融业作为通向美好生活的首选,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问题了。”
高等教育领域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将更加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吸引到顶尖大学,却也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构筑了屏障”。刘易斯指出,在著名研究型大学里,为了获得职位升迁,教授们的研究领域日益狭隘、专门化和高深化。终身教职(tenure-track)的资格在多数情况下授予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很少授予教学贡献突出者。“任何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聘用和升迁标准的人都会产生疑惑”。但是“他们的疑惑不在于教授恩为何如此不关心学生,而是在于在如此缺乏激励和奖赏的情况下,为何还有教师在关心学生”。金钱日益成为影响大学决策的决定因素。“大学文化的这个转变,根本上是因为研究取代教学,成为了大学的基本职能”。
刘易斯认为,从2007年以来由萨默斯所主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失败的。它把学生视为“即将生活和工作在世界各角落的全球化社会的公民”。却反而忘记了哈佛“红皮书”希望培养学生在“自由社会”中的“自由思想”。通识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让人的思想更自由,让人的心灵更高贵”。他认为,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完全放弃了共同知识、共同价值观甚至共同抱负的理念”。作为对全球化的回应,哈佛大学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但是在教育计划中却很少提及关于自己国家的教育。“作为美国公民,学生应该理解民主社会的基础,作为在哈佛读书的外国公民,也应该了解美国制度中弥足珍贵的价值观。但哈佛对于这方面的教育责任却置若罔闻。”
刘易斯在这本书的结语中说:“哈佛在许多领域都要争第一,而且通常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哈佛在维护卓越形象的同时,却牺牲了自己更远大的目标。”希金森曾经断言:“哈佛大学的健康发展和真正的福祉是与国家共命运的”。如果哈佛能以“尊严和尊重人性”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活哲学观,那么哈佛教育还可以重新给学生带来启迪。“如果哈佛辜负了这一使命,那么受损的不只是哈佛自己,更有国家和社会文明的进程”。
或许本书的内容和思想远远不如它的题目那么精彩,但仍然不失为一部探讨本科生教育的经典之作。中国所有的大学都需要从中获得警醒,正如他的副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一所伟大的大学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
俞立中推荐《失去灵魂的卓越》
哈佛反思为何失去通识教育的初衷
【导读】俞立中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3年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2006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任上海纽约大学第一任校长。作为一个长期的教育工作者,他特别推荐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因为“时下,对高等教育的种种担忧和批评,在这本书里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影子,而我们可能还尚未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能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去认识一些问题和争议,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哈佛大学反思正在失去通识教育的主张
当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学子远渡重洋,追逐那些海外名校的学习机会,当人们对国内大学教育愤然指责之时,大家是否理性思考过,我们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当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激发了诸多大学争创世界一流的雄心之时,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一流大学的价值何在?一流教育的灵魂何在?今天,再读《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觉,因为时代不同了,外部环境不同了。我们不仅在看美国常春藤大学的故事,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
作者哈瑞·刘易斯在该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本书的宗旨是回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展望其未来前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学科的专业技能。通识教育旨在利用大学生的可塑性,鼓励年轻人认识自我,并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通识教育的任务还在于提醒学生:自己应对社会知恩图报,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类谋福利,而不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富足。”
这些年来,国内大学对通识教育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真正有必要深入了解通识教育的初衷和核心价值。
我是带着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读完了这本书。尽管书中的大部分笔墨是针对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大学教学、道德教育、国际化、宿舍教育、学生辅导、评分制度等方面问题的分析和批评,但涉及到了大学教育的很多内涵问题,耐人深思。“我们怎样教育学生?教给了学生什么?如何给学生打分?打分的依据是什么?在培养学生责任心方面的成败得失是什么?金钱对学生有什么一般性的影响?金钱对大学发展体育运动有什么特别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们历久弥新,仅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大学时刻都处于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之中。面对这些问题,大学有时认识清醒,有时则不然。如今,我们痛心地看到自己正在失去主张。”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及其6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中国大学的责任
导言的第三段,作者回顾了担任哈佛学院院长期间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从价值观的冲突引出了教育的问题。在而后对这些问题的批评与讨论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启示是: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能力和责任。大学首先着眼的培养人,“卓越”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
时下,对高校教育的种种担忧和批评,在这本书里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影子,而我们可能还尚未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能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去认识一些问题和争议,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多办几所大学、多招一些大学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大众所期盼的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学、有特色的办学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需要高瞻远瞩,也需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适当的路径。1930年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就提出了大学的三大使命:“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服务”。显然,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而本科教育则是基础,毫无疑义,大学应该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而是给每个人卓越的机会
大学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理想的大学教育应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提升学生选择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指望在大学里就能学会各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一流大学而言,到那里不是去学一门职业手艺的。
一讲到高等教育,我们往往会把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混为一谈。必须看到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一种教育模式会适用于所有人,高等教育只有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发展模式。同样,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等教育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满足人的发展要求。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各类大学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精英教育仍是一部分学校的重点。大学教育对这些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学校需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而不是职业培养。我认为,《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会引发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深思,并在实践中有所借鉴。
我们的大学是否也在
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
作者|杨叔子院士
杨叔子,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最近在看《失去灵魂的卓越》,是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对哈佛大学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轻视教学,轻视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忘了后者才是大学的灵魂.
“如果天天轰轰烈烈地生活,那么这个民族肯定发疯了。”9月23日晚,在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的人文讲座上,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的陈家琪教授一句话就引起学生们的疯狂鼓掌。
自1994年以来,这样的讲座已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了1394期。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人文讲座的最初倡导者。1999年起,他将讲座内容编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至今已发行数十万册,率先在理工科高校中举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
近日,杨叔子院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了他对当代大学教育的看法。
中国青年报:有人觉得,人文讲座对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帮助不大,您怎么看?
杨叔子:我觉得张口闭口“有用没用”的人,太近视!人文讲座听的人很多,但我也知道有的学生四年一次没去。不去听讲座吃亏的是学生自己。有一位毕业生,应聘到浙江一家高科技企业,因为知识面很宽,他的复试成绩很好。他把原因归结为人文讲座听得多。他在校期间一共赶上500多场讲座,听了400场。我举这个例子只想告诉同学们不要太近视了。其实,有时候无形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错。没有金属的发现,就没有农业革命;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电磁现象的发现,不可能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是谁发现,谁发明?人!人靠什么支持?精神!老子有一句话:“有之为利,无之为用”,“有”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无”则是精神力量。现在我带的博士还必须背诵《老子》、《论语》,很多人问这有什么用。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些知识终究是有用的,因为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生活的。
中国青年报:就业毕竟是现实的,谁也不想输在这个起跑线上。为了就业,一些学生明显地重“术”而薄“道”。您怎么看?
杨叔子:什么才算是好工作?哪儿有绝对标准,只是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已。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大学究竟是要帮助学生找个好工作,还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
我曾经和南京大学前校长曲清岳探讨现在高校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是在中小学,很多问题是中小学带来的。现在有一句话说:“幼儿园向小学学习,小学向中学学习,中学向大学学习,大学向幼儿园学习。”怎么会这样?因为学生从一开始就出了问题,之前的教育不够,要大学来弥补。我记得有个调查,中学得过数学奥赛冠军的学生,在大学里都没有选择数学专业,有的人还很讨厌数学。那为何在中学还要参加奥数呢?为了上大学。很功利,很悲哀!
去年中国科协的一个座谈会上,有学生说现在社会诱惑太多、太大了,问怎么办?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说文革时他到农村劳动,那时对他来说诱惑就是上大学学好医学,做个好医生。然后他解释说,“诱惑就是你的价值取向”。所以说诱惑本身不是错。
其实,现在不仅是学生受到诱惑,学校也一样。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是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对哈佛大学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轻视教学,轻视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忘了后者才是大学的灵魂。这跟我们国家现在的大学教育有相似之处。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杨叔子:大学生还真要听这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学好业务怎么谈报国,怎么体现价值取向?我一生的体会就是学好业务才是最大的德行,最大的政治,报国没有本事不行。
大学是学基础知识的,不是学就业的。现在该大学生转变观念了:读大学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不是为了找工作。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如果把教育和就业等同起来,是不科学的。“受高等教育=就业”这个观点不全面,社会越进步就越不全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的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宣言:“学生毕业不是要对口,而是要适应;不是要就业,而是要创业。”就业无所谓专业对不对口。不是说绝对不管对口,而是学生应该学会去创业。很多人都是在艰难环境中创业,不可能每个人都很顺利。一方面学校要负责任关心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去努力创造机会、适应社会。
中国青年报:如今大学生就业“东南飞”现象普遍,华中科技大学又是一个地处中部的学校,您怎么看这个现实?
杨叔子:现在有种说法是“到公司去,到海外去,到钞票多的地方去”,不见得错啊。“东南飞”也是为了国家建设,不能说不对,但是大量的“东南飞”就有问题了。就如去国外,全部回来我也是反对的,但是大部分出国不回来,就是价值取向问题。我感到,大学的教育跟中小学的教育一样,不能忘记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中国有句老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就是个人,个人的价值是在完成集体事业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延续下来,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这个精神——把集体放在前面,不过分强调个人。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爱国。这一点其实是人类良知。
(文章转自网络,向作者编辑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聆听窗外声音]
......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百问百答]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