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立华:一起向未来,让教育更美好——莒南县第一小学“家校合作共育”新教育行动叙事

王立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起向未来,让教育更美好
——莒南县第一小学“家校合作共育”
新教育行动叙事
作者|王立华
莒南县第一小学

总有一种爱,温柔了教育的岁月,寂静欢喜。总有一份情,惊艳了教育的时光,百转千回。——写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教育根本任务的新要求,体现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莒南县第一小学坐落在“齐鲁红都”莒南。近年来,秉承“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不断拓宽育人渠道,让协同育人从同质化走向个体化、多元化,实现协同育人的深度需求,落实学校和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立华:读书兴味长——莒南: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教育教学改革纵深推进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建设专门共育组织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合力作用的结果。家长委员会和新父母学校则成为沟通学校、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程鹏,一位基层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在莒南一小,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2021届家长委员会秘书长。去年10月一上岗,他就组织招募了一批家长志愿者,每天值守在学生接送处,保障孩子上下学安全;建成“学苑小学屋”,服务因急事、难事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家长;周末带领孩子开展2.5公里慢跑和25分钟古文朗诵“双25”工程,提升孩子身体素质和诗文素养;他还主持新父母学校专家报告会,带领家长们行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共享家校协同育人的芬芳美好。

在莒南一小,像程鹏这样的家长委员会成员,还有很多很多。校委会领导为每届家长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一纸薄薄的聘书,代表着满满的责任,厚重的使命。受聘家长郑重接过聘书的那一刻,同时也肩负起与学校协同育人的责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校合作共育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是莒南一小校长王立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办公室,订学生奶、选校服、陪午餐、研学实践活动等都能看见家长参与的身影。他们随时走进学校,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家委会既惠及了自家孩子,又助益了全校学生;既改善了家庭教育,又促进了学校发展。

2019年学校加入新教育实验以后,即筹备成立新父母学校。每年9月,学校都会如期举行新父母学校开学典礼。2021年12月,莒南一小新父母学校举行校歌发布会。“家校绘彩霞,托起小太阳,五心养成教育,六年影响一生……”校歌《为爱成长》由校长、老师填词创作,歌词简洁明快,旋律清新流畅。发布会现场,学生、家长、老师倾情演唱,展示了学校家校协同育人的温暖美好,体现了学校“健康、尚善、志学”的育人理念。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开发系列共育课程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莒南一小依托新父母学校,积极构建新父母课程体系,帮助父母做懂教育的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培养了一支具有强大学习力的学习型家长队伍,与学校共情、共学、共行,共享家校合育的美好。

组织家长开学第一课。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2016年9月开始,学校每年给一年级新生家长开设“开学第一课”课程。家长在参与入学典礼、开笔启蒙、军训观礼活动中,与学校第一次亲密接触,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认同学校的教育,加强了家校之间的相互沟通,成功迈开了家校共育的第一步,为新生入学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进专家共育课程。知名专家进校园,是莒南一小2012年启动的一项素质提升工程。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庞维国教授、山东教育报刊社原总编辑陶继新、莒南县妇联副主席郭桂艳、中国家庭教育“四步走”课程体系创始人吕毅、知名家校共育专家武际金……十年来,30余位专家走进一小,聚焦学校家庭,共话成长。后疫情时代,居家上网课,莒南一小组织家长多次走进全国家校共育专家武际金的直播间,引导家长换位思考、以身作则,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专家课程赋能家长,遇见更好的自己,让爱的陪伴更有力量。

培育家庭教育讲师。学校培养了王莉艳、柴树英、徐蕾、杨磊四位临沂市家庭教育讲师,立足新父母学校,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围绕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定期开展典型案例教学。既有家教理论,又能联系班级实际,深入与浅出并举,很受家长的欢迎。徐蕾老师说:“我们重视的,不应该仅仅是孩子的成绩,更需要重视孩子的人格、品质和价值感、幸福感。唯有如此,才能落实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今年又有三人报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2017年12月,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妇女联合会评为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搭建多层沟通平台

朱永新说:“好关系才有好教育。”家校关系贵在沟通,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好家长会,做好精准家访工作,尽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畅通电话、班级微信群、钉钉群、强国通等渠道,建设融洽、和谐的家校合作共育平台。

2015年2月13日,开通莒南县第一小学微信公众号,作为家校共育的平台和桥梁。公众号开创“校长手记”“魅力校园”“家校共育”等十余个专题栏目,每天清晨准时更新,多方面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师生和家长风采,引领教师家长更好地成长。至今已推送稿件2万条,关注浏览800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16年2月17日,《中国教育报》以《校园微信引爆家长圈》为题在头版倒头条进行了报道。2017年被评为“临沂市十佳最具影响力公众号”。

校报《小金星报》自1984年创刊以来,已服务莒南一小师生和家长近40年,2020年1月升级为校刊《第一校园》。卷首语、润·心、书·香、采·集、家·校等栏目更丰富,内容更全面,覆盖面更广泛,记录和见证了家校合育的坚实足迹。

此外,莒南一小不断尝试快捷方便的家校交流新形式。疫情期间,申请开通CCtalk教室,服务孩子居家学习生活。2020年3月,抖音直播“一个人的升旗仪式”,联结全校师生、家长助力武汉,共同战疫。此后,莒南一小抖音直播平台正式开始运营,直播庆六一展演、体验式安全报告会、入队仪式、少代会、家长志愿者护学活动等,服务莒南一小的师生和家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整合多样共育资源

全方位整合育人资源,积极拓展共育空间,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育人网络,实现多方协同育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莒南一小深耕家校社共育的重要体现。

“三力”好家长进校园。至今已开展了8年,“双减”新政之下,学校及时总结经验,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打造“亲子共学日”,邀请家长进课堂,和孩子共成长,营造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体育节,邀请家长担任裁判,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期末检测,邀请家长走进考场体验;课后服务时间,邀请有特长的家长登讲堂,讲三国文化知多少、非物质文化做糖人、缝布老虎、篆刻、摄影等,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疫情期间,学校聘请莒南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莒南县抗疫英雄、家长刘贤宝担任学校康育副校长,定期到校开设健康教育专家课堂,他还和孩子们共同拍摄了复学第一课《你好,少年!》。

“三岗”守护,温暖校园。学校联合多方力量,设立交警、执法大队组成“助学岗”,社区志愿者组成“护学岗”,家长志愿者组成“爱心岗”。春夏秋冬,“三岗”执着坚守,精心呵护学生成长,成为莒南一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入选首届“感动莒南一小十大人物”。

“三员”引领,润泽心灵。家长委员会担任活动联络员、讲解员、安全员,积极组织、参加学校红色教育研学实践。目前,班级家委会协助老师开展了莒南第一党支部旧址、大店115师司令部和省政府旧址、山东新华书店旧址、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地的研学活动;学校家委会协助学校组织部分学生赴孟良崮、台儿庄、大青山等多地开展红色研学,传承红色基因,润泽学生心灵。县域、市域实践活动都有家长积极参与的身影,探索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探索多维共育评价

杨绛说过,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莒南一小积极探索多维度的家校共育评价模式,让家校从“合作”走向“合一”,更好地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风家训进校园、进家庭”评选活动。倡议家长做和谐家庭的带动者、文明家庭的传承者、幸福家庭的守护者,从家庭出发,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共享新生活。依托临沂市社科联课题《新时代小学阶段传承家教家风促进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研究》,引导家长撰写家风家训故事,将良好家风结集成册。淳朴的家风、优良的家训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提升了清纯的校风。

“三力好家长”评选活动。学校每年开展一次,评选“具有助推学校发展的支持力”“具有智慧思想的教育力”“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成长力”的“三力好家长”,至今已评选校级“三力好家长”30位,年级“三力好家长”270位,班级“三力好家长”1500位,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刊《第一校园》推介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引领带动更多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提升家教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现协同润心育人。


“一家一育”教育故事征集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利用好这段特殊的时光,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当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老师”,学校先后两次组织“‘疫’起成长,共育未来”——“一家一育”教育故事征集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好故事、好方法,并择优结集成册。学校还组织家长讲述居家学习期间的育子故事,畅谈亲子思考感悟,展示家庭教育成果。

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致力营造书香校园,每年的4-6月是校园读书节,至今已是第八届。亲子阅读是读书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引导家长放下手机,拿起书籍,与孩子一起读书,寻找共同的语言密码,走进孩子的心灵。通过共读共写、评选书香家庭,推动父母的成长,促进家庭教育向和谐化发展。截止目前,有全国书香家庭1个,山东省书香家庭3个,临沂市书香家庭12个。

家校社协同育人,学生呈现出健康、尚善、志学的生命样态。主动寻求发展,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赛,在省市县获重要奖项1000余人次,60名学生受邀参加山东省政府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王薪茹、彭子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少先队员”并参加省少代会,赵月阳等6人被评为临沂市“新时代践行沂蒙精神——爱国有志好少年”。家校社合育已有了显著的成效,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未来,莒南一小人将继续追着风,向着光,家校社共育,努力朝向新教育,执着前行。一起向未来,教育,一定更美好!


夏冬平:研发新父母课程,你我携手同行
韩红勤、吴湘英: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与管理——德润父母课堂探索
何云峰: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区域突破——未来新家庭教育实验的走向
金子翔:籀园,书写新父母学校的故事
陈慧君:在开放、合作中迎来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办好新父母学校,助推高质量发展
赵晶、王丽娟:新父母,智慧爱!——绛县绘本馆、绛县新父母学校行动叙事:以新父母学校引领家长成长,促进家校合作共育
“四千家长进学堂,重新学做新父母”——重构教育关系,共建育人体系
大名县新父母学校纪实——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高燕琴:打开校门做教育,打开天窗说亮话——办一所园,暖一座城
王益民:“五‘新’”共育,修身、示范、育人
李荣宜:家校携手,共育芬芳——芳草地新父母学校建设侧记
国家11个部门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教育始于家庭,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是最好的教育——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和“家校合作委员会”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