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格局轉型時,看中非一個世紀的交往和可能的未來 | 新書《中國與非洲》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2020-12-13

 

提起中國和世界的關係,從前的關注點往往在中美、中俄等大國之間,或中日、中韓、中印等臨近國家的關係上。但隨著近幾年國際關係的顯著變化,或許我們正站在世界格局轉型的路口。在這個時刻,關注那些從前不常被看見的國家或地區,也許會意想不到地影響我們對未來圖景的想象。


比如


《中國與非洲——一個世紀的交往》

馬佳士(Joshua Eisenman)、史大偉(David H. Shinn) 著.汪段泳 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 對簡體版權感興趣的夥伴歡迎留言勾搭 *


《中國與非洲——一個世紀的交往》全景式地展現了中非百年交往的歷史長卷,涵蓋政治、貿易、投資、對外援助、媒體和社會發展等豐富面向,還有中國在非洲的軍事維和情況,以及在非華人社群和在華非洲人社群等。大學教授+資深外交官的作者組合,使這本書兼具學術理性和外交視野。除了細緻地回顧歷史,作者們也剖析當下中國的非洲戰略,並展望中非關係未來的可能。


朱一旦:「枯燥的週一,我決定

從辦公室挑一個人,送去非洲」


直接來看看作者們怎麼介紹這本書的吧。




 導言 

(節選)


加強同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始終是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基石。

— 2009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非總統雅各布.祖馬時的講話


中國領導人總是將本國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非洲稱之為「擁有最多發展中國家的大陸」。然而,中國已經很難算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而非洲也並非鐵板一塊的政治實體。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實力在最近十年間持續增長有目共睹,但其驚人的崛起過程尚未完結,對整個世界會產生什麼影響也仍未可知。⋯⋯隨着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力漸增,其保衞自身利益的行動也愈來愈影響國際社會的利益。在與周邊鄰國以外,中國與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關係,大概都不會像中非關係這樣引人注目。中國與非洲的日益密切往來,不僅關係到非洲大陸今後幾十年的繁榮與穩定,也將對國際體系產生影響。

 

本書探索中非關係在現代中國的發展,即1911年至2011年間,主要聚焦在1949年後的時期。我們特別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非洲國家交往的目標與使用的方法,涉及從武器貿易到教育交流的一系列廣泛議題。我們旨在對中國與非洲所有54個國家的關係作全面分析,以供學界、媒體、商界和政府決策層參考。誠然,此類研究最大的困難是提煉出能站得住腳的總括性結論,這對於高度多樣化的非洲殊為不易,各種例外和特殊情況比比皆是,需作進一步具體分析。因此,本書以整個非洲大陸為背景,對各國與中國的關係分別作個案考察,對其中涉及的每個具體議題均作細緻入微的分析。本書可用作研究參考、大學教材,政府、私人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行動指引,也可作為非專業人士和有關議題長期觀察者的讀物。

 

本書是五年深入研究之後的成果,旨在全面解讀中國與非洲各國政府間的關係及這一關係的迅速發展。我們最初的目標,是從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等方面調查研究最近十年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但顯然地隨着研究的推展,我們意識到要對主導當今傳媒報道和各種論戰的中非關係作全面檢視,就有必要闡述中國與非洲國家關係的歷史淵源。

 

為了深挖歷史,我們依靠上一代中非關係資深研究者的成果,包括于子橋(George T. Yu)、布魯斯.拉金(Bruce Larkin)和阿拉巴.奥貢桑沃(Alaba Ogunsanwo)。我們還大量使用了新聞報道、政府報告、學術論文、解密文件、智庫和非政府組織的研究報告,以及現場訪談的資料。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走訪了九個非洲國家,到訪中國六次,訪談中非社會各界各階層人士四百餘人。受訪者有在蘇丹工作的中國挖掘機手,在廣州打拼的西非紡織品商販,中國駐幾個非洲國家的大使,⋯⋯以及非洲國家的諸多駐華使節。至於中、非之外的第三國人士,包括在非洲的外資石油公司管理人員,美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日本駐埃及大使,葡萄牙總理府辦公廳主任,以及多位歐洲議會議員和歐盟委員會高官。在上述訪談中,我們得益於我們掌握的中文和法語,並參閱用這兩種語言寫成的文件。



一個宏大的視野


本書採用「深描法」(“thick description” approach)來審視中非關係的特徵與含意。第1章中我們回溯中非關係的歷史,其後五章分別考察中非關係中的五個具體議題:政治、貿易、投資與對外援助、軍事、媒體與社會關係。結論則基於我們的研究作出展望。

 

在即將展開的第1章,我們力圖呈現對中非關係史最廣泛、最全面的考察。對於中國與整個非洲大陸、各地區和特定國家間的關係,都分別窮本溯源探究,並將之置於關係史的整個發展鏈條討論。我們討論中非關係的歷史起點甚至遠至鄭和下西洋航至東非之前,年代分野包括以前被忽視的清朝時期,1949之前的民國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非洲民族解放運動,以及當代新興的經濟與政治夥伴關係。

 

在回溯政治關係的一章,內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尋求非洲國家外交承認,中國共產黨運用「人民團體」發展同非洲的政治關係,以及1977年後建立正式的黨際政治關係。本章還按程度和性質考察中國同非洲國家廣泛的政治和軍事關係,包括從早期的對解放運動提供武器,到現在的軍備轉讓、訓練軍隊和高層軍事交流。

 

接下來的幾章,我們分別考察中國對非洲國家的貿易、投資和援助。在審視投資和援助的歷史發展過程後,我們強調了要精確量度它們的困難。中國已經是非洲國家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非洲國家的消費品進口和資源產品出口而言,但非洲仍然只在中國的全球貿易中佔據很小份額。因此,我們收集整理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聯合國的數據,首次發布涵蓋1938年以及從1948年至2010年間的中非貿易數據集。我們還討論中國官方的新華通訊社、中非教育和職業培訓、文化與語言交流、孔子學院、在非洲的華人社區以及在中國的非洲人社區等範圍廣泛的諸多話題。我們相信,人際交流的擴展,特別是精英層面關係的發展,為未來幾十年的中非長期合作奠定基礎。在第7章結論部分,我們並不局限於對過去和當前問題的分析,而是放眼於今後中非關係走向的某些大趨勢。隨着雙方關係漸趨成熟,未來將如何發展?會有哪些機遇與問題出現?這部分包括關於中非關係的八個遠景展望,均以全書提供的事實材料和分析為依據。總而言之,本書力圖從最為寬廣的視野來展示中非關係在過去百年的歷史延續和變化。

 


 推薦語 


中非關係已經發展成爲中國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書大量運用第一手資料以及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中非關係的歷史以及最新發展,全面解讀中國與非洲各國政府以及民間的各方面關係及議題,是每一位關心中國外交及國際關係的學者和公衆的必備參考書和必讀書。我强力推薦,希望讀者和我一樣發覺開卷有益。

——趙穗生

美國丹佛大學克貝爾國際關係學院終身教授,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創辦人及主編

 

本書通過歷史、地理及重要主題(包括經貿,外援,人文,軍事)的探討路徑,解讀分析中國與非洲的關係,從毛澤東時代的「紅寶書」到現在的「負債表」。爲非洲研究者、中國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全面的素材。

——葉敏

美國波士頓大學弗雷德裏克-帕蒂全球學院副教授

 

本書研究獨到,議題廣泛,研究深入。作者從美國人的視角嘗試從歷史角度探討中非關係在現代中國的發展,聚焦于新中國成立直至近年,將重點放在對中國與非洲國家交往的目標與使用的方法上,內容涉及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政治關係及貿易、投資和援助等議題,對中非關係進行了相當全面的介紹和分析,是一本從美國視角瞭解中非關係的重要著作,深入淺出,對於分析中非關係、中美關係和當代國際關係頗有啟發。

——李安山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亞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此書基於詳實的歷史資料和豐富的實地采訪,對中非關係的百年變遷做了全景式的回顧和展望,展示出中非合作的複雜多面。中譯版在英文原版基礎上有不少資料更新,翻譯精美流暢,是研究中非關係的重量級作品和必讀之書。

 ——鄭宇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和非洲大陸的關係成爲國際關係中日益重要的一環。本書以廣闊的視野和詳實的數據爲讀者展示了一幅當代中非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關係的宏大畫卷,作者也從中國官方話語體系之外的視角對中非關係進行了冷靜的分析,是研究中國外交和中非關係不容錯過的一本好書。

——詹晶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作者譯者簡介 

 


馬佳士(Joshua Eisenman)現為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基歐全球事務學院(Keough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副教授,也是美國對外政策理事會(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ouncil)資深中國研究員。

 



史大偉(David H. Shinn)曾任職美國外交部達37年,為美國駐布基纳法索及埃塞俄比亞大使,現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兼職教授。

 



汪段泳,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圖表目錄 

致 謝 

導 言 

第1章    中非關係史回顧 

第2章    中非政治關係 

第3章    中非貿易關係 

第4章    投資與援助 

第5章    軍事、安全與維和任務 

第6章    傳媒、教育和文化關係及與非洲華人社群的聯繫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後記    大國外交下的中非關係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非洲國家建交情況簡表 

附錄2    中國與非洲貿易,1938–2018 



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讀者

還可以看看這本~

   

《南中國的世界城

——廣州的非洲人與低端全球化》

麥高登(Gordon Mathews)、

林丹、 著.楊瑒 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



- end -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轉載或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近期推送: 徐中約:「近代中國」形成的動力➤ 夏志清論張愛玲:把支撐靈魂的虛榮和慾望拿走之後,人會變成什麼樣子➤ 吐槽作者之後發現他也在群裡➤ 九十歲的王賡武,寫下自己長年的半遊牧生涯➤ 錢鋼《厄運》序:記錄人類極端的痛苦與極端的生命力➤ 許倬雲:出生的幸與不幸 何偉:封存在涪陵中文裡的九十年代中國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紅色工程師 | 中國與周邊

駱駝祥子 | 與中國打交道 | 彌敦道懷舊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文革農村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以及:

傅高義 | 高華 | 北島 | 錢穆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