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中國攝影史新篇章的「四月影會」,第一次留下完備記錄
四月影會是改革開放之初首個民間自發的青年攝影團體。它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舉辦的三回藝術攝影展,是一場攝影觀念更新運動,掀開了中國攝影史的新篇章,在文化藝術界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自然.社會.人」展覽招貼
四月影會1979年4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辦的第一回展覽,以「自然.社會.人」命名,是當時轟動京城與文化界的事件。參與者們面對文化荒蕪、尚不確定的社會未來,展覽主要發起人王志平在前言中寫道:「攝影,作為一種藝術,有它本身特有的語言。是時候了,正像應該用經濟手段管理經濟一樣,也應該用藝術語言來研究藝術。」第一回展覽,與隨後而來的無名畫展、星星美展一樣,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端性事件。
王志平為第一回展寫的前言
《風燭殘年》
王志平攝,1979年展
這一在文化界有著廣泛且深遠影響的事件至今已有四十年,可是四月影會的緣起與經歷並未得到全面、系統的回顧和梳理;它的意義與價值,也尚未得到藝術界的充分重視,展開討論,予以明確。造成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相關資料難以尋覓。
《殘局》
李曉斌攝,1979年展
《籠裡籠外》
我很自由,你們也很自在,到底誰在籠裡,誰在籠外?
王苗攝、葉文福詩,1979年展
《漫步》
金伯宏攝,1979年展
最新出版的《四月影會》(三冊加函套),內容包括首次公布的展覽作品文獻與文檔、當時文化藝術界對展覽的報導與評論、四月影會主要成員及相關人士的訪談,是有關四月影會最齊備的資料彙集。
《四月影會》
徐勇 主編
葛磊 執行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
第一冊「現場」,主要為展覽現場圖片與當時資料的影印件,以三回展覽的先後排序。第一、第二回展輯入資料較多。第一回展的時間點和作品呈現,不僅在創作意識上對宣傳圖像形式進行了反思與批判,更是回過頭,跨越數十年對民國攝影藝術的伸手接續,顯示了策劃者和參與者對藝術現代性的自覺訴求。
第一冊 「現場」
第二冊「檔案」很特別,是一份基本完整的第一回展作品現場攝影記錄,用35毫米底片直接影印貼在稿紙上,共283頁。唯一缺失編號第119頁。檔案照片是作為官方的中國攝影學會派人拍攝的,四十餘年的稿紙顏色呈黃。這份檔對四月影會的研究十分重要,可以彌補當事人的記憶損失,糾正以往有關第一回展作者與作品數量統計的誤差,也說明當時的官方攝影體制與民間四月影會之間的關係。
第二冊 「檔案」
第三冊「觀點」的內容,全部根據四月影會三十周年紀念研討會的現場發言,以及會前會後對當年相關人員採訪的錄音錄影檔整理。研討會參加者除四月影會主要成員外,還邀請到當時官方攝影體制內的有關成員,《今天》詩刊、無名畫會、星星畫會成員,當代藝術學者、攝影學者等共聚一堂。會前會後採訪物件共二十人,希望提供多元、多層面相互交叉印證的史實與觀點。
第三冊 「觀點」
這套書為那個充滿熱情的年代留下了歷史紀錄,促進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和研究四月影會。
本社相關書籍
《Stars 79–80 星星美展》(英文版)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
《沙龍沙龍 Salon Salon》 (雙語版)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
- end -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