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中國神仙在日本」的書獲韓國「亞洲圖書獎」
本週,韓國「亞洲圖書獎」(Asia Book Awards)公布2022年度獲獎書籍,我們出版的《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獲獎。
!京東有現貨!
點擊圖片👆或文末「閱讀原文」跳轉即可下單
和魂漢神
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
吳偉明 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亞洲圖書獎」創立於2012年,由韓國出版協會(Korea Publishers Society)主辦,獎項評審委員會由亞洲各國的出版商、學者和評論家組成。主辦方有意藉此搭建一個「與亞洲出版商、作者和學者進行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新論壇」。過往的獲獎作品包括葛兆光《想像異域》(2014)、李伯重《火槍與帳簿》(2017)等著作。
《和魂漢神》寫的是八位「漢神」(伏羲、神農、大禹、孔子、關羽、媽祖、石敢當、鍾馗)遠渡重洋,在日本在地化的過程,探討了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鄉隨俗,並產生跟中國不同的形像、傳說、文學、祭祀型態及藝文表現。這些渡海東遷的「漢神」雖然保留了中國名字,但形象及精神已紛紛被納入日本民俗傳承及宗教系統,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伏義變身忍術和茶道的始祖、神農竟然成了雨神和溫泉之神、關帝化身為佛教護法及海上保護者、鍾馗則成了武士的時尚指標⋯⋯本書對「和魂漢神」現象提供綜合性分析架構,不但揭示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機制,而且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交流的輪廓,嘗試為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閱讀更多:伏羲關帝媽祖鍾馗...在日本過得怎麼樣?
這本書的作者吳偉明是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教授,他專研近世中日文化交流史、東亞易學史及德川思想史。除了這本書,我們還出版過他的《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2009)和《在日本尋找中國:現代性及身份認同的中日互動》(2013)。
獲獎理由
本書是有關中國民間信仰在日本德川時代(1603–1868)在地化的開拓性研究。在三十多年深厚學術功底,以及對眾多中日文史料整理分析的基礎上,作者從「和魂漢神」這一獨特角度探求中日之間深層次的文化聯繫,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
通過對「聖帝明君」、「文武二聖」及「守護神靈」三大範疇中八位「漢神」(伏羲、神農、大禹、孔子、關羽、媽祖、石敢當、鍾馗)的個案考察,本書探討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鄉隨俗,產生跟中國不同的形像、傳說、文學、祭祀型態及藝文表現。這些渡海東遷的「漢神」雖然保留了中國名字,但祂們的形象及精神逐漸在地化,紛紛被納入日本民俗傳承及宗教系統,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廣泛蒐集中日文獻,能體系化、脈絡化地考察中國民間信仰的在地化過程,揭示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機制,且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交流的輪廓,為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在中日思想交流、東亞漢學、以及宗教等學術領域都獨具貢獻。
本書獲得多位學者的高度評價。例如: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劉岳兵稱讚本書能「以原始文獻為基礎,也重視實地考察」。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黃俊傑認為本書「提升學術界對東亞文化圈(Sinosphere)之多元性之瞭解;更能開拓研究新視野,使讀者對中日文化交流中之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獲得具體理解,貢獻卓著」。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張崑將則稱本書能「串連諸多『漢神』散落在日本民間文化的孤獨線索,成為一本深有連結意義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對「和魂」概念的分析更「還原了其豐富、多元且具跨國性的本來面目」,令人形象深刻。
2022「亞洲圖書獎」獲獎書籍四種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書影
《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吳偉明,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明末清初的中国與近代早期東亞》,岸本美緒,岩波書店,2021
《感知 · 理知 · 自我認知》,陳嘉映,北京日報出版社,2022
《兒童世界》,金素英,四季出版社,2020
祝賀吳偉明教授!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轉載或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 特輯|我們的作者劉統:三地編輯們的紀念
➤ 何浩:形式的力量根本上是真實的力量|劉統《長征》、《尋路》封面設計手記
➤ 語言學大家丁邦新逝世|張洪年憶丁公本色
➤ 祝新年 無疾無疫無憾事 有花有酒有好書 新春快樂!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