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些摄影书为何入榜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年度摄影集
在新中国建立之时,有如此严谨工作的苏联摄影团队在旁见证,是国家之幸运。在建国70周年之际,这组由苏联派遣的摄影师弗拉迪斯拉夫·米科沙在1949-1950年间拍摄的珍贵影像,以中文版的方式首度出版,记录了开国大典、斯大林生辰庆典、渡江战役、上海和广州沈阳等地的解放仪式以及众多珍贵的城市生活景象。全书以内拉页做法将影像的阅读还原为档案资料的阅读方式,在频繁的打开、翻阅、恢复的动作中,从莫斯科到北京,接着从莫斯科再回到中国,感受这种因为时空距离而带来的有如记忆宝盒被打开的再现。
——令狐磊
设计师对图像资料和文本进行了梳理,为阅读建立了由总目检索到各单元目录的分层级检索系统。在版面设计上,字体统一使用了无衬线体,因为留白得当和文字对齐样式多变,营造出和谐而不单调的阅读氛围。每一个对开页的设计,由左侧小尺寸画面延伸到右侧的大尺寸图像的阅读形式,模拟了从虚到实对焦的镜头感,为阅读增加趣味。藏与露的关系把握,更好地分配了阅读节奏。
《苏联人镜头中的新中国》的设计,使用了红黑两种颜色和五角星这个带有鲜明指向性的符号,干脆利落地把文本(影像)内容清晰地传递给读者。
——刘晓翔
这些图片,应该不是就事论事的图注,图片拥有的自足性与独立性,它们既可以阐释文字,补充文字的无力,视觉化某些文字无法完成的景象,也可以定下书的基调,改变书的气息,甚至成为了书的气脉。
很幸运,本书中的照片是由出版社编辑特邀《墟之居:儒生庭园的诞生》(2013年)一书的作者洪磊所摄,其长久浸淫于江南园林文化,并且一直以摄影为主要手段从事艺术创作,此举从根本上保证了本书在意境与意象这两个方面的浑然一体。
——顾铮
如何将一张张记录了明式家具的表面纹理以“负片”形式呈现的照片,在印刷上以极尽微妙之能事的灰调,在设计上贯彻“无设计”的风格呈现出来,无论是在画册的整体设计与版式设计上,还是在印刷工艺上,对他都是极大的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秦一峰展》以贯穿全书各处的对于整体与细节的全面把控,将他一贯秉持的直接、单纯与朴素的极简主义画册设计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获得了一本在视觉上纯净、在手感上沉静,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作品欣赏不受干扰的画册。而这个原则可以以他的一句话概括:“画册跟作品走。”
——顾铮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实践在陕西群体等各方的持续努力下,终于来到了一个可以而且也需要进行严肃总结成败得失的历史关头。收入了400多张照片的《相貌》,是胡武功对于自己五十年纪实摄影实践的一个梳理,也给和他一起从这个历史过程中走过来的其他摄影家提示了如何面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他已经听到了历史的迫切的召唤,并且以他自己的的个人摄影集给其他中国摄影家们带了一个头。不过在我看来,这本书或许在照片的选择上还可以更节制,在设计上也可以有更高要求。
衷心希望胡武功的艰巨努力引发其他人的跟进,并且是以更丰富的形式来给各自的摄影实践进行总结,同时也给中国摄影的历史以交代。
——顾铮
年度摄影史论图书
设计师以当代性的视角,在赋予全书以历史年代的怀旧感的同时,也避免了史料图片的简单罗列,从而实现历史和现代两根线索的交互变换与对比。《大桥记忆》封套的红塑料皮模拟了于20世纪60年代初盛行至80年代初终结出版的《毛主席语录》,再现了几代人对大桥的记忆,用设计将80年代之前的信息留给后世。
——刘晓翔
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阅读这本书的愉悦感,就如同打开从快印店取回的那一包照片。肖尔用一种刻意的随意,再现了他所观察到的消费社会中城市居民使用摄影的方式——也包括这本书的中国读者,它让我们回忆起廉价的影像技术如何给我们观看的自由,如何帮助我们把生活归档,将记忆外化。
不过,在当下引入这本书,却并非只是为了怀旧。肖尔认为这些生活瞬间,也足以描绘社会图景,他将快照比拟为口语,是一种不同与传统影像的表达方式。当影像文化进入数字时代,照片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阅读这本书可能会更有共鸣,抑或是产生新的思考。
——任悦
年度摄影器材技术图书
与众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告诉读者要用哪部手机?或用什么相关设备?书里介绍的手法和事项,都是百年来最经典的基本方法和最正统的拍摄原则。书名里的“手机”可能只是想强调这本书的“亲民且易读”,或者也只是编辑部的一贯宗旨:“善意谎言”,目的是让“电影”这一高深、复杂的艺术,被步步拆解成相对容易理解、可实际操作的执行步骤。让大众认识到不是只能用摄影机可以拍电影,用手机也一样可以。
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影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交流和观看方式。摄影和电影的边界在交融,如何在当下将摄影和各种视频媒介相结合,这本插图小书,没准会帮你面向未来,开扩视野。
——李涛
年度自制摄影图书
《机修60年》是这一类摄影书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它辅以各种档案图像,完整地再现了温州矾矿机修车间60多年的历史,被摄对象在书中手写留言,更是让这本书变成一种独特的媒介,它邀请被摄者,也邀请观众一起参与,留存下的文本构成一份留给未来的档案。
——任悦
书的作者拉黑一直在创作与故乡有关的作品,他做过手工书,有过徒步回家的艺术行为。他探讨自己的身份认同,并将这个话题以身体来表达,现代城市里逐渐“消失”的身体,似乎只有在乡村的土地中才能得以“显影”。
在《罗福平》这本书里,拉黑向来强烈的情绪被隐藏在一些设计的细节里,整体上波澜不惊,给读者留出了一定的阅读空间,正如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总是在平淡无奇中逐渐进入状态。这本书放到书架里,不突兀,若时常翻看,总会有新意。
——任悦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新刊(语音导读)丨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
我们如何有关系丨3月刊专题亮点推荐(语音导读)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