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还是有道理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近二十年来,一些画面唯美、构图千遍一律的风光摄影受到质疑,很多摄影师和研究者开始诘问“风光摄影”这一说法。为与这类摄影有所区别,同时强调当今的另一部分风景摄影对权力、资本所构建的社会景观的关注,一些中国的摄影师和研究者用“景观摄影”一词代称西方语境的“社会风景摄影”(social landscape photography)。最近十来年,越来越多当代中国摄影师和艺术家在风景这一范畴中探索摄影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潜伏于中国人文化血脉中的山水情怀的关联。当然,还有更多的风景摄影是艺术家内在情绪情感的投射。
那么,面对风景,中国的摄影艺术创作者是如何观察、思考和实践的?“中国摄影·云课”将推出的“风景道理”系列课程,先期邀请洪磊、董文胜、曾翰、魏壁、周仰五位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的摄影师,为大家分享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洪磊 抑或山水?——有关中国风景的拍摄
开课时间:10.11(周日)、10.12(周一)、10.13(周二) 每晚8点
第一课:画意摄影的前前后后
画意摄影不同于风光摄影,这种表达关乎山水的情怀,而不只是山水的表象;早期中国的文人和摄影人,借助画意摄影,追慕山水隐喻的种种情怀。
第二课:西方人观看中国风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来自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到中国,眼之所见,所有的风景均是异域风光;通过透镜观看,则是他们的传统。因此,他们的风景摄影实践更多在于捕捉奇异。
第三课:极简等于虚无
于我个人来看,摄影是一种样式的表达:画面的构成可以传递信息,表达自我。而我的人生观,始终处在无奈的状态里,也因此通过我创作的图像来渲染,感叹一声……
董文胜 内心的景
开课时间:10.14(周三) 晚8点
董文胜,1970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1991年毕业于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工业美术系,目前生活工作于常州和上海两地。董文胜是一个以摄影及实验录像为创作媒介的影像艺术家,作品具有成熟的基于中国传统美学经验的表象,同时又具备跨越文化疆界的、充满隐喻符号的视觉特征。
诗人食指曾经说过:“每一位朦胧派的诗人,内心都好像有一团火。他们想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又想稍稍隐藏自己。”同样,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董文胜风光摄影的创作状态,他是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隐藏在风光的表象里。他并非客观地表现自然景色的美妙,而是更多地遵循内心的思考,去梳理人与风光的关系,试图从美学角度上去表现这种关系。在课程中,董文胜将以自己的创作为实例,结合美术史上的经典范作去讲述如何把风光摄影拍出个人特点,如何将个人经验植入到自然风光之中,以及如何将个人创作在美术史与摄影史中找到承接关系。
曾翰 风景、景观、山水——一种文化的隐喻与洄游
开课时间:10.21(周三)、10.22(周四)、10.23(周五) 每晚8点
曾翰,1974年生于广东,199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2009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全球摄影”项目。1997年至2008年,任《新快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摄影记者、编辑,《城市画报》图片总监。曾在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美术馆、艺术双年展、摄影节、画廊等举办展览;多个系列作品被上海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等机构和各国收藏家收藏。曾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为策展人,曾任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策展人;2012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策展人;2011年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策展人,获金翅鸟最佳策展人奖 ;2005年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获年度杰出策展人奖。
曾翰是较早用社会景观摄影方式系统地拍摄项目的中国摄影家之一,当中国城市化在本世纪初开始加速时,他于2004开始关注、拍摄包括主题公园、三峡水库和青藏铁路等大型工程,以及中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人造社会景观。他深受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关于人为地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真实”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真实”的观点启发,进行题为《超真实中国》的项目,使用大画幅相机细致地复制中国各大城市正出现的 “如幻境式”的超真实景观。但随着行走和拍摄的延展、深入,他越来越感到仅仅套用西方的景观摄影模式是很难表达对于当下中国的思考和理解的,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视觉作者,自然而然地转向我们的传统寻求解决之道。
图像的生产从来不是单独偶发的,和背后运行的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山水画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这套图像的生产机制又会怎样作用于当下?方闻说“艺术即历史”,而历史学家克罗齐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曾翰历时十数年的《酷山水》和《真山水》系列摄影创作主题就是对艺术史的当代呈现,也是他试图用摄影去调研和书写的当代史。古人的山水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今我们又当如何溯得“心源”呢?
风景是一种媒介和文化;景观则是加上了“社会的”“批判的”“消费的”等定语的风景,而山水更是一种理想意象的风景。本课程曾翰将介绍自己十几年的风景摄影创作和探研,讲述如何由“景观”及“山水”,由“景”观及“山水”,用摄影发问。
魏壁 沉密神采,如对至尊——从书法想到的摄影
开课时间:10.16(周五) 晚8点
想到摄影,蹦出的却是书法典籍里的一句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也许正说明了我置身山水风景之中的一种难以言表的心境吧。
我于摄影的有限审美,大概来自两方面的滋养:一是儿时对山野天然的汲取;二是来自所热爱的书法。二者的养分几十年在我身体里发酵,渐渐形成了我如何面对风景,体会风景的习惯。
每个人眼中的风景都不一样,每一种观察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什么有的作者拍出来的被称为艺术品,有的被称为糖水片?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神性的存在,只是我们被尘垢所蒙蔽,有的甚至永远也揭不开。
书法从初学到成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摄影何不如此。
无是什么?有是什么?有回到的无又是什么呢?
我曾经阅读世界各大网站成千上万的图片,专挑看不懂的图看,反问自己:为什么他的照片是艺术?虽然自问后还是没有答案,没关系,随着你的成熟,他迟早会在某一天回答你。
但即使你看懂了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不代表你能做出属于你的作品。
唯有从我里找到我,别无他途。
倘若你的心在某一刻,充满感激,一股暖流激荡,你便遇见了艺术。哪怕你不拍一张照片,你也是艺术家。也自那一刻起,你便明白哪些是真艺术哪些是伪艺术。
执死法者损天机,法无定法。
那么,我们就试着从书法的点画中探寻一下摄影吧……
开课时间:10.20(周二) 晚8点
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风景,其在当下生活中的意义一直是我试图探索的话题。中国申请“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风潮正热,但当我们真的面对这些遗产,除了考虑其旅游、经济效益,还能有怎样的连接?文化遗产是我大学时期最早的严肃拍摄主题,2007年至2009年间,我曾经多次走访即将拆迁上海石库门、里弄,记录这些历史建筑;2012年以来,文化遗产再次成为我摄影创作的重要脉络,我将在本次课程中与大家分享这一过程中的思考、变化和探索。
自2015年至今,我开始以更为艺术的方式用摄影再现江南园林,它们无疑是离我距离最近的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园林大多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从官场隐退之后建造的私人居所,它们不仅承担居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这些文人的道德或哲学理想。如今,园林早已不再是私家的,但无论作为挂牌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对它们的理解趋于格式化、扁平化。在我的拍摄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来呈现园林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其表象。另外,我也将在课程中提及最新的风景创作,在其中我试图追索神话的时空。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10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0年10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新刊(语音导读)丨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
我们如何有关系丨3月刊专题亮点推荐(语音导读)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