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上回书说到许村古镇的老桥,点击了解一下:
这一次接着表:
许村古镇的祠堂
文/许琦 摄影/汪平徽
徽州古祠堂是徽州古村落的重要标志,它是徽州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徽州是程朱故里,新安理学的发源地,祠堂作为徽州宗族的主要活动阵地,其文化内涵是整个徽州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许村所看到的座座巍峨高大的祠堂,它们就是当年许氏家族进行宗族文化建设所留下的遗迹。
许村曾经有多达二十几座祠堂,都是村中最好的建筑、最好的位置,多至三进四进, 最大的统宗祠达八进(遗憾的是目前已经被拆毁)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许村至今仍有 11 座不同规格的祠堂,其中 5 座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大邦伯第是目前村子尚存最大的祠堂。大邦伯第,别称“晶祠”,俗称“官厅”,堂号为“敦本堂”。大邦伯祠坐西朝东,为三进五开间,外加一门楼。邦伯门是总祠,下衍长生祠、四义祠、逸庵祠、三智祠、岩保厅、敦义堂、光裕堂(这些祠堂已毁)。祠堂中间两柱的对联为许伯升为官箴言“少造一冤一枉乃为官正道;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一代廉吏许伯升是许村人的骄傲,大邦伯第也是汀州太守许伯升之祠。洪武十三年(1380),许伯升任福建汀州知府。任职才三年,许伯升就办了三件大事,令朝廷更加器重。一是一次活捉倭寇300多人,令倭寇闻风丧胆;二是剿除大北山土匪(反明复元组织);三是廉洁奉公,身先士卒。原不安宁的汀州“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涌现。汀州百姓称伯升为“清天知府”,洪武16年(1383)许伯生病故,享年52岁,皇上特恩,灵柩运回徽州。
大邦伯祠,建于明嘉靖年间,砖砌门楼,四柱五檐,汪平徽 摄
敦本堂,汪平徽 摄
鳌鱼脊饰,飞檐翘角,汪平徽 摄
坐落在许村东升村的邦宪第,堂号曰“惇伦堂”,俗称“大慕祠”。该祠为许美祖(东支二十一世祖)的支祠,许美祖为许伯升三子,十三岁那年,父即逝于官,许美祖于父墓侧结庐守孝三年,以孝而载入县志,因故以“大慕”名之。
许美祖(1370—1436年),据民国《歙县志孝子传》载:“字邦善,许村人。父伯升守汀州,卒于官。美祖泣血扶柩返,不除衰绖不入家居,结庐墓侧,日惟啖粗粝数合,竟卒墓所。遗命即附父葬。至今人称其地为‘孝子坟’”。该祠是许村迄今保存的唯一一座由原府第改为祠堂的建筑,后进是明初的建筑。观察第,堂号“敬思堂”,又叫“祥里门”,坐落于许村镇东升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时任观察使许天相的府第。为徽州常见的祠堂平面布局,前进门厅一间,两边为八字墙传统做法,中间大门上方镶嵌有砖制“观察第”匾额。前檐额枋上悬“齿德达尊”匾,堂内悬“敬爱堂”匾。1997年,墙里门后裔瑞士地质学家、裔孙许靖华博士回到祖籍地,捐资1万美元,县文物部门配套资金组织修缮,并将其辟为许村历史博物馆。馆内以实物、文字、照片和图表等形式,介绍许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历史概况、人文景观及历史名人。这是安徽省首家农村历史博物馆这也是安徽省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村级历史博物馆。
在这座古老的祠堂里,记载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这是一座不是牌坊的“牌坊”。在这座古老的宅院中,见证了一个寡妇在此与世隔绝生活了几十年 ,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养大做官,始终未走出这深宅大院一步。
观察第,汪平徽 摄
二进院前檐月梁上悬匾额:齿德达尊,汪平徽 摄
敬爱堂,汪平徽 摄
云溪堂即“大宅门”,位于许村高阳桥楼下。元代许克复始建,许克复号“云溪”,故名“云溪堂”。明嘉靖年间改为祠堂,因许克复捐资助边,朝廷嘉其义举,钦赐许克复为“大宅世家”,故名“大宅门”。
大门上彩绘门神,至今保存完好。该祠最为珍贵的是云溪堂碑帖,碑帖镶嵌在后进寝堂的左右山墙上,总计15方。碑帖青石质地、规格不一。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前后,歙人许世魁汇刻于吴郡,后运回老家,镶嵌在祠堂内。“大宅世家”四字为宋钦赐许克复,嘉其捐赀助边饷也。碑刻书写不乏著名书法家,如有大宋宰相王安石拜撰的碑文,董其昌的行书题跋,《云溪堂帖》是研究高阳许氏家族史的文献资料,其诗赋书艺亦有欣赏研究价值。
云溪堂,汪平徽 摄
大宅世家碑刻,汪平徽 摄
时光岁月,汪平徽 摄
大邦伯祠(官厅)、邦宪第(大慕祠)、观察第(墙里门)、大宅祠(云溪堂)4座祠堂恰好以“忠孝节义”的顺序分布。官厅为许伯升及长子都福公之祠,许伯升以勤劳卒于官,许都福二子死于王事,体现的是“忠”;大慕祠是许伯升三子许美祖之祠,美祖在父墓侧结庐守孝三年,载入歙县志《孝子传》,体现的是“孝”;墙里门因许天相母亲胡氏终身守节而得名,体现的是“节”;大宅门因许克復捐资助边而得钦赐“大宅世家”,体现的是“义”。许村的一座座祠堂,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更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载体,是族权自治的象征。祠堂是宗族祭祖、议事、管理和进行其他宗族活动的场所,也是徽州族权的象征。作为栖息祖先魂魄场所的祠堂,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作为徽州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公共建筑之一,祠堂在徽州的村落整体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聚族而居徽州宗族的“圣殿”,是村落和宗族的精神寄托之所在。肃穆而磅礴的徽州祠堂,她集徽派建筑与宗法精神于一身,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富有极强的文化个性, 留有鲜明的艺术表征,是徽州祠堂文化的缩影,家族血统维系的化身。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 无论从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它在徽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是联系一个家族文化的纽带,祖祖辈辈的人通过祠堂来祭拜先祖,传承家风。
歙县许村
徽州大地,山峦起伏,溪流纵横,一座座粉墙黛瓦的乡村,点缀于苍翠无垠的松涛竹海之中,错落有致,意味无穷。这就是千百年来徽州人根本所在、情怀所系的徽州古村落。继西递、宏村的闻名遐迩,歙县的许村渐渐走出深闺让人识,展现了极具烟火气的徽州古村落原始样态。
歙县许村,位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是座落于古城内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角牌楼”的主人许国的故里,有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100余座。多处古建筑群落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0月,《中国摄影》推出艺术乡村计划并于2020年与安徽省歙县许村展开了合作。希望以此发挥摄影传媒的优势,通过深入挖掘许村地域文化内涵,整合创作、传播等资源,介入乡村发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接下来《中国摄影》杂志微信平台将以许村特色古建为线索,透过摄影师的眼睛我们可以在一架桥、一尊牌坊或者一座祠堂之间感受岁月摩挲所留下的印记。
许村祠堂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