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靳华:同自然对话,用摄影治愈自己

靳华 中国摄影杂志 2023-11-30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2020年3月17日 靳华

我开启了一个新的项目,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想继续保持创作。我暂时给这个项目命名 《二零二零三月》。此时,春天正在到来,冰雪开始融化,鸟儿们开始往回飞,吹在脸上的风变得越来越温和,大自然从来就不会停止它的四季轮回。我们是其中的一员,观察他,冥想它,它有巨大的智慧展示给我们。这个拍摄会持续在 Facebook和 Instagram 上更新,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跟大家分享大自然的美,给大家带来一些正能量。



在2019年末爆发新冠疫情之后的两年多里,在疫情的反反复复中,创作者们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一些摄影师对于“距离”在身体和心理上有了一种更敏锐的感知,从日常景观里取材,对身边的世界投以深切且独特的凝视,以微妙且具巧思的方式激励人们用崭新的角度看向周遭万物。


《中国摄影》2022年第3期专题“镜在咫尺”中,中国裔艺术家靳华于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时,在所生活之地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开启了自己的摄影项目《2020视觉日记》,持续一年观察自然的变化,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以视觉日记的方式去抵抗疫情带来的焦虑、不安、恐惧和孤独。这些影像激发着我们重新去感受生命与大自然的连接,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并以一种更乐观正面的态度去面对困境。同时,她的作品通过对新冠疫情第一年自然变化的细腻记录,从另一个角度提示我们:疫情是忍无可忍的大自然给人类提出的一个严重警告,我们要对自然保有敬畏和觉悟,我们也亟需思考人类如何真正地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让人类生活能更健康长远。


2020年3月24日 靳华

一夜沉睡之后,早起,我花了几秒钟才回过神来,意识到我是谁,我在哪里。在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下,莫名地觉得醒来的现实特别象一个不真实的极其超现实的梦,而昨晚那个关于过去的梦却比真实还真实……



2020视觉日记

摄影并文|靳华



《2020视觉日记》是我于202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以在线实时更新的形式创作的摄影项目,记录了在完整的一年时间内我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以及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从2020年3月18日到2021年3月17日,我把每天拍摄的图像和文字同步更新到社交媒体上。我用的三个社交媒体渠道是 Facebook,Instagram 和微信。Facebook 针对我在加拿大这边的朋友圈;微信使我同国内的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Instagram 是以图像交流为主的媒介,它面向的观众更偏向艺术圈。而文字最初是以英文的形式发布在网上。


2020年4月3日 靳华

日落之后,天空中的颜色和水中的颜色。


2020年5月12日 靳华

今天的礼物是 Cherry(一只每天都来看我的小鸟),沐浴在五月清晨的阳光里。



2020年10月26日 靳华

我的展览“隐形的力量(Invisible Force)” 今天布展完成。它将展出我从3月到9月的视觉日记,并在10月28日星期三中午在Projet Casa 开幕。由于疫情的原因,该空间只允许每半个小时三个人的参观。


这个拍摄项目的起源以及逐步展开都与新冠疫情有密切的联系。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开始在蒙特利尔传播,随之而来的还有在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各种负面情绪。大量的、无法分辨真假的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几乎是无孔不入、狂轰乱炸式地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焦虑、不安、恐惧、隔离,面对当下的混乱和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长时间线上的生存状态,使得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身心平衡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里。


2020年3月初,我决定和朋友暂居郊区,避开城市里的人流。3月中旬蒙特利尔地区的气温逐渐回暖,冰雪开始融化,不怕寒的植物开始抽芽,天空中可以看到慢慢飞回来的大雁,日光的照射也延长到了差不多12个小时的长度。3月的大自然里,一切都开始复苏,慢慢地欣欣向荣起来,充满生命活力的光景与人类世界里面对死亡的挣扎形成了鲜明对比。


2020年6月7日 靳华

1990年,6月7日,德里克- 贾曼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下午晚些时候穿戴整齐,去逛商店。我重新发现了呼吸。HB 牵着我的手。”引自他的书《现代自然》。



2021年3月11日   靳华

生长的光在泥土中闪耀。


2020年9月28日   靳华

发现了一本书:《在地球上我们短暂的华丽》,作者名叫 “海洋”。


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社会上和网络上开始给各种工种被社会需要的程度进行排名,排在最被需要的自然是医生、护士、清洁人员,等等,而排名在最不被需要的工作之首的是艺术家。我当时便开始思考,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一名艺术家能够做些什么?是不是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用之人了?那时候在艺术圈里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那些排名最前的工作是拯救我们的肉体,而艺术工作者可以从精神层面上缓解大众的焦虑,因为隔离期间任何缓解心灵焦虑和精神压力的活动以及相关内容都跟艺术有关,比如电影和音乐。


我一直都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的大部分创作都围绕着自然风景,以及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展开。拍摄已经是我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除了严肃创作以外,我平时也用手机随时拍身边的景发在instagram上。当时一个很自然的想法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我可以把我随时拍到的大自然里的美和初春带来的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朋友。此前我一直在做类似的分享,但都是很随心和随机的行为。这一次,我觉得可以把这样的分享严肃对待。


2020年5月31日 靳华

我所居住城市的公寓里有一株木槿。在我离开城市之前,它还在开花,初春的时候,它带给了我很多喜悦。两个月后,我从乡下回来,它已经像雕塑一样干枯了。我拍下了这些干枯的叶子和落在地上的花。这些画面记录下了隔离的这段时间。通过拍摄,我同它们做了最后的告别。


2020年6月19日   靳华

6月下旬,温度达到30多度。这些天没有拍彩色照片。在如此强烈的阳光下,所有的颜色都变得过于饱和,非常的蓝、特别的绿,和刺眼的红。没有什么是柔和的。


因为当时网络关于疫情的信息多到令人反感甚至窒息的地步,我打算逆向地给网络世界添加一些不一样的信息和风景,把自然里的勃勃生机带进来。在对抗死亡的时候,我们缺的不是有关死亡的描述,而是一些能够衍生正能量、唤醒生命的内容,它们可能不需要太深刻或者太观念,一些简单的真善美就足以缓解人们的焦虑和紧绷的状态。


这是我第一次那么长时间地、细致地观察自然。因为疫情起伏不定,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次拍摄能持续多久,我能否一直有接近大自然的机会,但是 “作为艺术家能做什么”这样一个类似于使命感的东西一直在推动着我去拍摄。


2020年6月25日 靳华

今天是我从3月18日开始连续发帖以来的第100天。这个项目能够持续到今天,使我有了一些信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把这个视觉日记持续一整年365天,直到2021年3月17日。我希望在那之前我们的生活能够恢复正常。而我将能够记录这个过程中的每一天。我也在利用这个机会,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将无形的流逝的时间和变化视觉化。


2020年12月8日 靳华

上午读了路易斯·格吕克(Louise Glück) 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稿。“观众总是一个一个地来,带着他们特定的感受和独有的生活经验。”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出了我对艺术与观众之间关系的看法和体会,这种关系是很私密的。对我来说,我的作品并不针对某个群体,而是要打动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灵魂。


这个项目最初的命名是 “2020 March(三月)”,并没有计划要拍摄一年。或许隐隐约约有一个乐观的侥幸心理,觉得几个月后疫情就会得到控制,所以最初我并没有给拍摄做一个时间上的限制。直到拍了两个多月后,我收到一个并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在 Facebook 上给我的私信,她说:“你的照片很美好,带给我很多平静和希望。”她还告诉我,她的母亲在上一周刚刚去世了……我收到消息时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平时在社交媒体上我分享的帖子下面,留言和点赞并不多,集中在几十个比较熟悉的朋友圈子里,我并没有渠道了解到究竟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个项目。这个朋友的信息给了我一个确定—我的视觉日记还是有一批人在背后关注的,日记接近尾声时我收到的一些私信也表达了相同的内容。后来这位朋友还说我的一些照片能够让她回忆起她的母亲。我当天的更新就写了句话,我说:“一个艺术家能得到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其作品能够帮助一个女儿怀念她逝去的母亲。”就在这一天,我决定把这个项目持续拍下去。因为我知道有人在看,这个项目起作用了。这一刻,我就好像找到了我的答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艺术家并不是无用的。

 

2021年3月5日 靳华

三月初,我把一些种子放进了花盆里,我承认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2020年7月29日 靳华

昨晚正好是四分之一的月亮,我没有机会拍到它,所以,两个新月加起来是四分之一?


过完夏天以后,我从郊区回到城里。因为疫情,我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动荡,我结束了一段持续了七年的感情,搬了一次家。当一个长达七年的生活惯性在疫情期间被打破,然后新的生活习惯在隔离期间慢慢建立起来的时候,我自己也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挣扎。但是拍摄没有中断,某种程度上,我每天同自然的对话,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治愈。



靳华


视觉艺术家,出生于中国,现居住加拿大蒙特利尔,在温哥华艾米莉-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完成艺术学士学位(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Vancouver),并在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Condordia University),创作媒介包括摄影、视频和装置。她在加拿大、中国、美国、墨西哥、荷兰以及冰岛举办和参加过个展和群展,获得过30多个奖项和多次加拿大艺术基金会及魁北克艺术基金会的创作支持。作品曾入选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18年获得蒙特利尔艺术委员会颁发的首个视觉艺术多元文化奖。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2年3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