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史诗巨制《战马》,汉化以后究竟如何?

2015-11-16 好戏 好戏



《战马》终于在上海首演了。

这一部作品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小说,并曾有斯皮尔伯格将之拍摄成电影,催下观众的眼泪能攒成一片地中海。

《战马》的舞台剧版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西区如暴风般呼啸而过作,霸气地揽入5座托尼。如今,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战马终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汉化”成功,成为一部主要由中国人排演的戏剧。

今年9月,《战马》中文版先声在北京亮相。11月15日,又来到上海文化广场——亚洲巡回演出的第二站,开始64场的演出。当天,关栋天、陈薪伊、孙红雷、黄豆豆、江疏影、娄艺潇等名银儿也来看了首演。



photo by 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


《战马》的故事,讲述了一战时期,英国一个男孩艾尔伯特和他的名叫乔伊的马之间的聚散与情义。这种淳朴的情感,穿越了冰冷的枪炮、破碎的山河,而抵达一百多年后座席上观众的眼眶与心中。

剧作的舞台效果,名副其实的优美。不仅是精良,而且设计得十分聪明。

首先,多媒体屏幕没有被放在背景处——传统的四四方方的一大块,而是被剪成一个不规则的齿边,横亘在半空。屏幕上,时而显示年份地点、时而是配合剧情的动画效果。这样的处理使之与舞台上的表演贴合得更紧密,不再有“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或是“各说各话”的感觉。



photo by 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



这块多媒体版的雏形 photo by sunyata


其次,由于原著是儿童文学出身,电影和戏剧改编也不乏浓郁的人文熏陶意味,有些场景设置得具有漫画式的夸张与直接,便于理解又不失“童心”。

比如,在尼克尔斯上尉阵亡时,一枚硕大的子弹道具由人工手动支撑,旋转着缓缓地向上尉撞去。上尉中弹后,又保持着“大”字形,由若干人抬着他,向舞台一侧缓缓地平移而去。在这样慢镜头的处理下,战争的残酷和煽情效果兼而有之。

在乔伊和汤普森两匹战马跃向敌军的铁丝网时,两匹马正面面对观众,高高抬起双脚,配合音乐将情绪烘托出高处,随后,音乐、灯光一瞬间同时收住,留下暗场中的观众仍沉浸在两匹马和铁丝网的想象之中,干净、漂亮。

用手风琴伴奏唱英国民谣来转场,极为带感。可惜的是,在英文版中,是由一位男歌手自拉自唱,而在中文版由于“找不到会边拉边唱的男子”,遂增加了一位女手风琴师。



舞台后方那个就是手风琴伴奏师 photo by 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


作为主角的战马JOE,马偶的操作和表演更是首屈一指。喘气、扫尾、跳跃,均栩栩如生。

所有这些舞台效果,都显示了国际级的制作水准。



photo by 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


在形式外,《战马》虽然是部儿童文学作品,却包涵着醇厚的人文情怀,很多台词和情节,好像生生地抽打着成年人的耳光。

阿尔伯特的爸爸把乔伊卖掉之后,遭到妻子的批评:“你答应过他不卖的。”

本性善良的德国军官在战场上接连保护了乔伊、汤普森、艾米莉后,说“这场战争把我变得不像我自己……”

以及当英德两军分别埋在铁丝网的两侧,想要争抢被铁丝网缠住的乔伊时,两枚分属敌对势力的先遣小兵却采用了极其“友好”的方式决定了战马乔伊的归属。

硝烟弥漫的战争中,美好的人性尚且闪耀夺目的光辉。这令身处和平年代,却无往而不在战争中的人们怎能不动容呢。



photo by 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


这无论是效果的震撼,还是情感的细腻捕捉——所有舞台上的呈现,都是来自幕后的刻苦付出。

与很多戏剧3、5个月的制作周期不同,《战马》制作了整整两年。

《战马》的英方艺术总监介绍说,在这部史诗巨制“汉化”的过程中,经受了五大挑战。


1,找设备


对一部打着“史诗”旗号的剧作来说,音响效果是不能轻视的。英文版中,一些音响设备是来自德国或欧洲厂商,国内不生产那样的型号。


有一盏原版设计的灯,在英国也已经停产了,最后只能从英国皇家剧院借过来。


对剧组来说,找齐设备道具花了大量的功夫。毕竟,这是部需要17辆货车来运输道具的作品。。。



各种道具 photo by sunyata


2,翻译


怎样把一战时期德法英之间的哏用中文表达出来,很难。


最终呈现,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当英、德军官互相说听不懂对方的话时,他们口中说的是中文,观众其实都听得懂,效果就打了折。


而事实上,当有一幕德国军官嘴里蹦出“bonjuor”时,台下却发出了会心的笑。


3,选角


导演选角的标准是:选择适合扮演德国军官的中国人。然后要通过化妆、服装等方式,让他们看起来是正确的,是在正确的时代。


中国人要演出德国人的味儿,已经是一个坎,还得像是一战时期的德国人,又是一个坎。


而对操作马偶的演员,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演员的性格会影响到马的性格。。。



马偶演员的性格会影响到马的性格


4,剧场


中国的剧场大多属于苏式建筑,和英国剧场的设计理念并不相同。


在英国,剧场第二层座席前的栏杆下可以挂灯,而中国许多剧场不具备这个条件。同时,《战马》的灯光设计师又非常坚持“二层挂灯”这件事,不肯妥协,幸好文化广场二层可以挂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战马》的灯光真心没的说。 photo by 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


5,人员


这次演出,英国共有20个人飞来中国,包括12个技术人员(3音响,3灯光,3制作人,1导演,1技术总监)。但是,英方希望能在巡演过程中慢慢地在中国找到本土的技术人员,减少英方人员。


而在这过程中,“最难的是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技术总监说,他们不是要找高精尖技术专家,而是要找有正确工作态度,能互相配合打掩护、有团队精神,认同《战马》大家庭的人。


他说,英国有150年的巡演历史,而中方人员还需要时间慢慢学习自己的职位要求他们学习和付出的是什么。



战马排练照


除这五大难题外,《战马》团队做了相当多的功课。


  • 为了操纵马偶的演员能够活灵活现地表现马的神态,他们都去马场住了一个半月。劈柴、喂马、听马的嘶鸣……


  • 每个部门都印有一本被称为“Bible”的工作手册,如果有人员替换,很快可以通过“Bible”的执导进入工作状态。

  • 地板上故意做成粗粝带有马蹄印和车辙的样子。


舞台的地板做成粗粝的感觉,带有马蹄印和车辙。photo by sunyata


  • 扮演军官的演员所穿的军装得是厚羊毛的,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军装,于是只能从澳洲运,但澳洲来的服装经过筛选也只用上六成。然后,剧组对服装的要求还有“得沾一点泥”这样的三排以后的观众都看不清的细节。


  • 剧组有专门的“服装表”,可以看出服装要求有多复杂。




photo by sunyata


  • 演员的绑腿也不是随便绑的。所以《战马》舞台上有40个演员,后台有12个换装员。


  • 马偶训练了500天。


对于这些功课的效果,英方人员还将实践“德国人100年后返修青岛下水道的螺丝钉”那个哏里的精神,会在之后的巡演过程中不时地飞回来,视察剧场效果,以保证在英方人员撤离后,依然每场演出都“和原版的一模一样”。


对中方来说,《战马》也正是个极好的机会可以直接跟随英国顶尖戏剧工作者学习了制作的经验,这不仅是在技术上,同样是在工作方法上。


比如英国团队要求音响师、灯光师互相都能熟悉对方的工作,必要时刻可以“救场”。


比如英国团队更熟悉按岗位布置任务的方式,对中方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不太习惯。


比如木偶师刘晓邑介绍说,以前当演员都是作息混乱,凌晨睡中午起,跟了《战马》以后,作息都正常了,10点开始排练,5点下班,晚上还可以去逛一逛,约个会。。。


可见,为了将《战马》汉化,中英双方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舞台再大不过如此一方,演出再精彩不过2-3个小时而已,却精益求精地追逐每一个细节,这种精神令人有种犹如西西弗搬巨石、向着虚无全力生活般的动人感受。


这部《战马》既做了大量极致写实的工作,又采用了许多表现主义的方式,将两种审美融为一体,这正是西方成熟制作工业的产物。


尽管浓重译制片腔、部分演员生涩的表现、本土化的问题,令中文版《战马》依然槽点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作品洋溢着严谨优雅的气质。


希望《战马》这部国外优秀作品的合作引进工程,可以给国内戏剧人留下一些财富,带来一些启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0173uxno5&width=500&height=375&auto=0


o

新戏|人物|观点|活动|专题|休闲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第十一届上海当代戏剧节 | 上海十一月

你好,忧愁 | 李六乙 | 阿尔·帕西诺 | 焦媛

乌镇·《物理学家》 | 乌镇·《尼伯龙根的指环》

马丁·麦克多纳 | 吴念真 | 卷福 | 赖声川

吴兴国 | 周可 | 周野芒 | 达里奥·福| 刘晓晔

银锭桥 | 战马| 金锁记 | 扶青计划 | 舞台上的男神女神

假如戏剧节是个萌萌哒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