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过于响亮的掌声?
文 | 周冬莹
一个质疑
前不久公映的《异形:契约》和《冈仁波齐》,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探讨同一个主题——信仰。在网上评分,前者是7分左右,后者有被打到9分以上。在豆瓣网上,前者也依然比后者低。如果这里面有情感的因素(毕竟《冈》片是中国电影),这样打分也许可以理解。但从电影文本力度和思想的深度,两者差距甚远。《冈》片是否被给予了过于响亮的掌声?
《冈》首先被当做一部艺术片来看待。艺术片是否需要遵守基本的剧作叙事法则?罗伯特·麦基和悉德菲尔德的剧作理论属于好莱坞但又并非如此简单,这是他们对整个西方叙事传统——从古希腊戏剧到后来的小说叙事的总结和归纳。即便是欧洲最艺术片的导演,也有着对这种规律的严格遵循,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审慎创新。
欲望
剧作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塑造,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人物的冲突建构: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冲突主要由两种元素构成,即欲望和伦理道德。
“欲望”设置,是创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否则人物没有行动的目标,也就没有行动的力量。有了欲望,才能去谈及它的对立力量,即道德伦理。后者是对前者的矫正与平衡。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羞于谈论欲望的,因为那往往意味着自私、贪婪、伤害他人等负面品质。然而,马斯洛需求层次告诉我们,人首先需要生存的、安全,这是人基本的欲望(目前似乎还找不出比马斯洛的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人性的欲望解释),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欲望。
伦理
“伦理塑造”是中国电影的重要传统,家庭伦理与革命伦理,这条线索形成了中国电影创作的主脉络。塑造伦理道德完美的人物,经常是我们电影创作 的主要任务。一种人物是蒙冤之后以自杀昭示自身道德的完美(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妻子);另一种是人物在自我的牺牲中达到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劳模或英雄式人物)。
在塑造这样的人物的时候,创作者首先抽空人物的欲望——因为这是一个伦理道德完美的人不该具有的东西。然而,这真的符合人的本质吗?第四代电影人之后的中国电影创作者,最大的贡献就是恢复了人的欲望,让人物从欲望的地平线出发,以具有切实感知和情感的身体而不是概念化的人物身份在生活的大地上行走。
冲突的缺席
叙事立场首先是欲望的还是伦理的?这在年轻一代的导演中也常常并不坚定。
张扬的《飞越疯人院》的失败,在我看来就是源于这种不坚定,以至于无法实现《遗愿清单》(罗伯·雷恩,2007)这样的叙事效果。伦理标准对于创作意识的绑架,似乎远远没有结束。当然,并非说伦理就是不好的,而是需要首先在承认人的欲望的基础下展开。
《冈》片中,所有人物在出发之前就放下了他们的欲望,那么这一路还有什么可以经历的呢?一切矛盾来自于外在:恶劣的天气、车祸、生病等等,人物的内在冲突一无所有,甚至连人物之间的冲突都不存在了。风雨无阻,人们只是虔诚跪拜。
《冈》以纪录片的幌子晃过了很多人,但不能掩盖创作者在对人的理解上的缺陷。泥石流冲下来的时候,摄影机和演员毫无躲闪的姿态,这是人性的真实吗?一个屠夫在屠杀之后,不表现其因杀戮产生的动作和心理细节,而是写他的酩酊大醉,这如何让我们看到人物丰富多层次的内心世界?另外,影片给出了生、给出了死,然后呢?我们看不到创作者对此的追问和进一步表现。
最深刻的其实是日常生活时刻,而不是生死时刻。伯格曼的《处女泉》、《第七封印》,并没有将信仰架空,而是将其扎根在人物的命运之上。对于电影,如果不是书写人的命运,那还能书写什么呢?创作者如以信仰为理由,漠视人的命运,漠视日常生活时刻的力量,这是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接受的。如此说来,田壮壮的《盗马贼》和《猎场扎撒》更像是宗教电影。
虔敬与怀疑
未经质疑的信仰
没有怀疑的信仰是虚弱的。信仰的力量在于它和欲望相遇之际,这一目标,是需要通过人物来实现的,需要以人物切实情感和命运为依托的。前文提到的伯格曼的电影,以及马丁斯科塞斯、梅尔吉布森等人表现耶稣的作品,也是让他在欲望的挣扎中获得信仰的升华。宗教的智慧,正在于人在欲望和信仰之间做出抉择的那一刻。
马丁斯科塞斯的《穷街陋巷》开头,小混混在教堂里忏悔,他将自己的拳头放在蜡烛上炙烤。在我看来,他的宗教情怀,远甚于磕长头的朝圣者们。因为,他在欲望中寻找和质问信仰,在信仰中确认欲望的合法性。放弃了欲望的人臻至道德伦理的完美(本片中是宗教伦理),从而也就放弃对人最本质的欲望的探讨。
“地狱的痛苦……是火柴灼烧的一万倍” —— 《穷街陋巷》
对于宗教,虔诚是最脆弱苍白的一种姿态。观众需要被给出为何虔诚,以及虔诚的对象是什么?电影只是给出了宗教态度的电影(即虔诚),而没有给出宗教智慧;只是给出了电影的形式,没有给出内涵。张扬过于以一个“信徒”的姿态进行影片创作,而看不到他对于宗教的理解。思想的真正力量在于怀疑和反思。虽然他否认自己信仰佛教,但他对于朝圣的态度,显然他是持以赞同的立场。沉浸其中,却无力拔出,张扬无法以反思的视角来看到这些人的朝圣之旅,无法将他们的命运与他们的信仰结合起来。
朝圣之路
创作者在追寻信仰、理想、诗意之前,需要先把握剧作理论,尤其需要明白人物设置中欲望和伦理因素之重要性。此外,还需要文学和哲学的积累。没有文学和哲学这两点作为基础,作品就缺乏重量和必要的深度,这是电影形式上的新奇繁复所不能弥补的。
国内的艺术片导演,似乎只有少数人具备这样的修养,贾樟柯、梅峰和郑大圣能够算得上,这与他们自身的经历也有关: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时候,专业为电影理论;梅峰本身外语出身,曾研究法国等欧洲电影为主,并讲授世界电影史;而郑大圣家学的影响和西方电影学习经历,让他深知传统与先锋之间的关系。
郑大圣导演
西藏被许多人当做信仰之地,许多精神迷茫的人期待通过远行、通过对一个非日常世界的发现,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真是如此吗?我不觉得张扬找到了,至少《冈》片并不能说服我。
人类的终极问题,并非需要通过远方、诗意和宗教去获得解决,或者说,真正的修行,就在于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中。在一个“宅人”看来,认认真真地读上两年书,拓展知识视野,领略智者智慧,会比去西藏这样的远方有效得多。作为艺术电影以及艺术电影创作者,《冈》片和《长江图》、《路边野餐》等这几部当下最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电影和创作者,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
张扬导演足够真诚并沉静,这是难得的创作态度。但这也只是做一个导演应有的素质,且拥有这种素质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
对于《冈仁波齐》,是一部诚意之作,但算不上一部好作品。评论界一致对它的赞赏,大部分也只是停留在对张扬的创作态度上,而并没有真正涉及剧作和思想本身。从《冈》来看,张扬要成为一个成熟并智慧的导演,还有一段朝圣之路要走,这条路叫做文学与哲学。
在评论界的一片称赞声中,《冈仁波齐》是否被给予了过于响亮的掌声?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宫崎骏 | 哈内克 | 戈达尔 | 路易·马勒 | 岩井俊二 | 大岛渚
今敏 | 原节子 | 乔治·米勒 | 是枝裕和 | 玛格丽特·杜拉斯
水瓶座 | 比海更深 | 各有少年时 | 奇幻森林 | 小姐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 | 当我们17岁 | 维多利亚 |
女仆日记 | 悲伤秘密的摇篮曲 | 失去贝拉特斯的波利斯
|视与听 | 长江图 | 地下香 | 黄璐 | 路边野餐 |
欢迎为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