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⑨ | 冯珊珊校友:在华附三年,是一段很温馨的经历

羊城晚报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11月19日报道


▲ 11月14日《羊城晚报》A19纪念版


冯珊珊是华附2008届校友,高二时已代表中国参加了多哈亚运会。在很多人眼里,她真的是LPGA巡回赛最有趣的球员。这次采访,也深刻感受到了她的可爱和有趣。而同时,她也是一个很理性的运动员,时刻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不在乎外界的眼光,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


对于她来说,打球的动力就是不断超越自己,这不正是华附追求卓越精神的最好写照么?




1.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奥运第一人”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高尔夫球运动时隔112年重回奥运会,一枚铜牌让冯珊珊成为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奥运第一人”,这是中国高尔夫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奖牌。冯珊珊摘得铜牌后,顿时成为舆论的焦点:她的朋友圈沸腾了,她小学和华附的校友们都在疯狂转发她获奖的消息,一夜之间,她竟成了“网红”。


相关报道:热烈祝贺我校校友冯珊珊获中国首枚奥运高尔夫铜牌


▲ 里约奥运会女子高尔夫球个人赛,冯珊珊校友以4轮总成绩274杆获得铜牌


冯珊珊对此很不解,“我只是获得了一枚铜牌而已,中国代表队获奖牌的那么多,金牌都数不过来,为什么我却受到如此高的关注?”父亲给出了他的解释:“因为大部分获得奖牌甚至金牌的运动员都是从体校出来的,他们拿奖牌甚至金牌比较普遍,但冯珊珊是从普通院校——正常的小学、初中、高中这样走出来的运动员,能获得奥运铜牌,是非常罕见的。”


▲ 冯珊珊校友在里约奥运会比赛现场


经父亲一点拨,冯珊珊豁然开朗。她很感激这一路走来父母的辛勤付出,也很难忘在华附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在父亲的教育理念里,孩子要有一技之长,也应该会读书会学习,这样在社会上才能立足。冯珊珊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会很有意识地让她多参加体育锻炼,一是可以强身健体,二是可以找到一项兴趣爱好作为特长来发展。



冯珊珊从小尝试过游泳、网球、轮滑等体育项目,“我不会排斥这些运动,但总是觉得如果把它们作为特长来发挥不是很合适。”冯珊珊10岁时很偶然地进入了广州市青少年高尔夫球队,没想到只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参加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比赛就获得了亚军。父亲及时发现了女儿在高球方面的天赋,并且预见这项当时在国内相对冷门的运动将来会有很多发展的可能,所以就让她坚持打下去。冯珊珊说:“在我整个成长过程中,爸爸和妈妈分工明确,爸爸陪我在前线,带我去训练、打比赛,他是严父,对我一直是激将法;妈妈主要负责后勤的事情,她是慈母,平时训练很辛苦,回到家妈妈给我做好饭,辅导我功课,经常安慰我。严父慈母的组合保证了我这一路没有走错,可以一直健康、持续地走下去。”



2.

同学们的热情和友好

让她迅速融入了班级


尽管从10岁就开始打比赛了,但冯珊珊能够学习和打球两不误,初中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初三那年,14岁的冯珊珊已经在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比赛中暂露头角,但那时候,高尔夫项目并不是普通中学的中考体育加分项目,时任华附校长吴颖民破格录取了冯珊珊和另外两位高尔夫球的特长生。读华附,对冯珊珊来说,既兴奋又忐忑,“这是广东省最好的中学,高手如云,我觉得自己肯定就是成绩垫底的那几个吧。”



冯珊珊高一入学照

不过冯珊珊有自己擅长的科目——英语。因为经常出国比赛,冯珊珊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进华附后的第一节英语课是摸底测验,冯珊珊很惊喜:“我竟然考及格了,当时班里没几个人及格,我竟然是最好的那几个。”


冯珊珊很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老师对她都很照顾,“我经常要请假出去打比赛,但老师们都很关心我,他们会问我训练辛不辛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当时真的觉得很温暖。”因为要比赛,冯珊珊没有参加高一开学前的军训,“回到学校其实有点怕的,作为体育特长生,我很担心其他同学会对我有偏见。”


▲ 冯珊珊校友在校期间与时任校长吴颖民合影


没想到同学们非但不排斥她,反而都很热情地跑来“八卦”:


“你就是那个打高尔夫球的?”

“听说你很厉害诶!”

“你去哪里打比赛了呀?”

……


同学们的热情和友好很快消除了冯珊珊的担心,让她迅速融入了班级。“同学们对我真的很好,这让我觉得自己是华附的一分子,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并不会因为我跟他们类型不同就对我另眼相看。”


聊起华附的同学,冯珊珊越说越兴奋。她印象很深刻的是每年的青春旋律艺术节,“我那些同学平时文文静静,戴个眼镜、穿着校服每天在认真做功课,可艺术节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他们在台上跳街舞。我当时都看傻眼了,这是我的同学吗?表情和动作都很狂野!还有,保岱同学组了个乐队,主唱竟然是宋晓玉,一个平常特别文静、存在感不强的小女生,一出场就唱艾薇儿、唱摇滚!”同学们在艺术节上异于平常的表现,总是不停刷新冯珊珊对同学们的认识,“真的没想到华附学生如此多才多艺,全方位发展。我当时就觉得艺术节真的特别好,可以让同学们释放自己不同平常的一面。”



现在,冯珊珊联系得比较多的,要么是跟她一起打球的朋友,要么就是她华附的同学,她常常到班级群里去看看同学的近况,并参与群聊。“高中毕业以后,华附的同学经常聚会,有一次,有同学提议去打高尔夫球,我特别开心,这是我的长项,我可以教他们打。那次高尔夫球聚会,每个人不管最后球打得怎么样,但pose一定要摆好,我教他们摆好专业的pose后一一拍照留念。很多同学还把这个照片拿来当微信头像。”冯珊珊一脸幸福的样子,她很怀念华附的日子,还特别记得班主任黄永友老师,因为华附的师生情让她度过了一段特别温馨的日子。



3.

“让自己变得更好”

是她打球的动力


迄今为止,冯珊珊已经赢得过9场LPGA赛事的胜利,是第一个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国内地高尔夫球员。冯珊珊的挥杆教练加里·吉尔克里斯特评价她与一般的顶尖运动员不太一样,“别人总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训练,冯珊珊却经常去品尝美食、购物,或者享受陪亲友玩乐这样‘不务正业’的生活。”长期以来,吉尔克里斯特非常欣赏冯珊珊强大的心理素质、机智以及她流露出的自信。



有些球员喜欢每天打几千颗球,对于教练来说,这样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对他们的技术进行指导。但冯珊珊并不喜欢这样,她更喜欢按自己的想法打50颗球,然后打每一颗球都会像比赛时那样去处理。她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教练认为她的高尔夫智商非常高,她理解这项运动的关键。


对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冯珊珊觉得是她打球的态度使然。“不管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保持谦虚的心态,永远不能自满。我总是在不停在挑战自己,我没有跟别人比,一直是在跟自己比。我觉得我自己有潜力,我想在我的球技和心理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冯珊珊说,在跟自己的较量中,无论打得多好,她都觉得还有上升的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打球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要打高球?也许有的人会回答,以后想当职业选手,因为很威风啊;有的会说可以拿很高的奖金……但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些,我就是不断在追求做最好的自己,就算我拿到世界第一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停止。我一直都保持这样的心态,所以遇到挫折的时候并不会很在意,因为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形的,有高峰和低谷,只要你整体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就好了。”



同题问答

华附是真的很能挖掘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闪光点



记者:你所理解的华附精神是什么?


冯珊珊:我对华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同学都多才多艺,所以我觉得华附精神应该就是人才是要全面发展的。我记得吴颖民老校长跟我讲过,华附出了非常多优秀校友,他们在兼顾读书的同时,也分一部分精力去发展一项特长,这样才更有竞争力。会读书的人很多,但有一技之长的人不多,这些人在社会上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记者:作为华附校友,你自豪吗?为什么?


冯珊珊:很自豪啊!我跟朋友们只要聊到学校的话题,一旦跟他们说我是华附的,别人第一反应就是:“哇喔,好厉害啊!”在国外,很多人对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印象就是从小念书时间太少,学习成绩比较一般。但得知我是华附的,他们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然后我就会很自豪地说:“当然啦!我很不一样嘛!”


记者:华附今年130周年校庆,你有什么赠言送给母校吗?


冯珊珊:华附一直会保持卓越,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华附学生,我很深刻的感受到,华附可以傲视群雄这么多年,是因为华附真的很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闪光点。我甚至觉得,只要能从华附毕业的人,不管你进去的时候水平怎样,但从华附毕业的时候,你已经是最好的自己了。

 


记者:你有什么话要对母校或者师弟师妹们说吗?


冯珊珊:华附一直对体育很重视,我记得高一游泳是必修课,同时还经常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比赛。重视体育锻炼真的非常好,读书要劳逸结合嘛。如果大家想选择一项体育项目来充实自己的话,也可以考虑高尔夫。现在的高尔夫跟之前有很大不一样了,以前大家都觉得高尔夫是贵族运动,门槛很高,把大多数人“拒之门外”。但我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做“免费高尔夫球进校园”活动。我现在做“冯珊珊高尔夫球学院”,其实也是在努力降低门槛,改变大家对它的偏见,让更多的人都参与进来,拉近与高尔夫球的距离。其实,这真的是一项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运动,对培养自身品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未来的发展也很好。



冯珊珊

华附2008届校友,本科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女子高尔夫球运动员。作为中国女子高尔夫的领军人物,冯珊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次: 

中国第一位登顶世界第一的职业高尔夫球员

中国历史第一块奥运高尔夫球奖牌获得者 

第一位斩获职业高尔夫大满贯冠军(2012年LPGA锦标赛)、也是迄今唯一一位获得大满贯冠军的中国内地球员 

第一位拥有三大巡回赛(LPGA、女子欧巡、女子日巡)全卡并都获得过冠军的中国球员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