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虽万千人吾往矣

2018-03-07 李银河 李银河


读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其中谈到人们对舆论的恐惧: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以使我们心烦意乱。他是在讲到苏格拉底“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坦荡情怀时说的这段话。


苏格拉底一生所做之事就是不断对常识质疑,挑战习俗。他不写书,而是在广场上走来走去,同人们聊天,对他们以为天经地义的观念提出理性的质疑。在《美诺篇》中,他对美诺的“金钱即美德”的观点提出质疑,与他辩论。美诺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有许多钱买得起好东西的人。苏格拉底反驳他说,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只有用不正当的手段才能获得金钱,那么匮乏本身就成为美德了。这一论断使得美诺不得不服,甘拜下风。


所有伟大的人都是敢于质疑和挑战常识和习俗的人,苏格拉底如此,尼采如此,叔本华也是如此。他们都有着一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坦荡情怀,因为他们心中对真理在自己一边有自信,也因为他们看到了世人的愚昧。当我发表自己对于当代中国现状的一些观点之时,也会遭到嘲讽和攻讦,这些反应有时会令我觉得心烦意乱。这证明我还不够自信,不够伟大。当我坚信真理在握时,当学苏格拉底,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坦荡情怀。他曾因此被判死刑并从容赴死,我的处境要好得多幸运得多了,没有理由做不到。


多次被传死讯。90年代末,有了一辆富康车。那时,单位还少有人有私家车。忽一日,接到大姐电话说,听说你出了车祸,你没事就好。2014年1月7日,接到一封匿名电邮,全文如下:银河老师,海外盛传您在威海心脏病突发,确有此事?大家十分关心您的健康,急盼您的回复!


分析此类传闻的成因:一是担忧,一是嫉妒,一是诅咒。


一些人真心看重我,关心我。一段时间,自己一人在小城隐居,身边无人照顾,所以引得有些人担心我的健康出问题。对于来自这种担忧的传言,我心存感激。


一些人是出于嫉妒之心。源此的传言令人感到厌恶。但是聊以自慰的是,此类来源也无形中提供了一个证据,证明我的生活中的确有了点什么让人嫉妒的东西,无论是实的(如私家车)还是虚的(如名望),在厌恶之外可以窃喜。


还有人是通过此类传言诅咒。源此的传言令人感到不寒而栗。知道自己的一些言论如此遭人憎恶的确是始料不及的,也是惊心动魄的。我想,由于我的无神论立场,会激怒一些狂热的教徒;由于我为性少数族群发声张目,会激怒一些歧视心重的人;由于我挑战了传统道德,会激怒一些传统卫道士。他们希望我横死(记得一条博客跟帖有这样激烈的话:如果法律没有规定不能杀人,我真想一刀捅死你)。在心寒的同时,这种反对之声也激发了我的斗志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生命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才精彩,我并不羡慕所有人都说好的人。俗语说:千夫所指无疾而死。难道我已经成了千夫所指之人?如果我的宿命是做一个挑战习俗的战士(就像尼采的豪言壮语:我是炸弹),那就让我在人们的诅咒声中怀着“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坦荡情怀从容赴死吧。




 也许你还想看:   

谁可以成为精神立法者

我为什么不害怕?

人可以坦然面对臧否的三个理由

所有不属于废话的言论都会毁誉参半

平行线与交叉线

他是我的良心,我是他的良心

纯真像水晶,越是玲珑剔透,越是赏心悦目

人不应让自己陷进去的糟糕境地

人为什么必须独立支撑

略论三种人际关系

交一个灵魂朋友

人要不要交朋友?

关系即麻烦,所以一个强大的灵魂宁愿选择孤独。

人为什么必须独立支撑?

黄色与绿色

人害怕独处的三个原因

肉体的快感与精神的快感

刻意选择孤独

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

独自一人面壁修行

诗人是反熵英雄

我想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投入到反熵的行动之中去

做个反熵的生命艺术家

我准备追随蒙田的脚步彻底地自说自话

生命是用来打发的吗?

我的写作就像成人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什么样的生活是高效的生活? 

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满眼的珍宝

我要用我无处挥洒的时间和生命去追寻美

写作是我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

什么人需要雅文化?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你看所有人生有光彩的人,都是内心冲动特别强烈充沛的人

既然活着,就宁愿活得神采飞扬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