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多多染发让黄磊教育方式上热搜:尊重中养大的孩子到底什么样?

花时间 慢成长 2020-08-20
来自专辑
教育本质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用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后台回复“看经典”,免费领英语启蒙资源


这两天,黄磊、孙莉的教育理念又在微博上爆了。


原因是前两天晚上,孙莉发了微博,晒了女儿多多的新发色:



黄多多染了一头仙女紫,非常漂亮,洋溢着青春特有的活力:



本来染发是很常见的事,但因为黄多多只有13岁,所以第二天,“黄磊和孙莉的教育方式”就被顶上了热搜,后面还有“黄多多发色”。



虽然孙莉微博底下,很多人夸赞他们家民主、开放、平等,赞声一片:


但也有人说,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染发呢?13 岁的孩子染头发太“早熟”了,一点儿也不像个学生。


其实过去几年,说黄多多“早熟”的声音一直都没断。从小姑娘用口红化妆,



到染指甲、用指甲贴:



再到打耳洞……每次多多做个什么与“美丽”相关的举动,都会引起一番争论——


这么小的孩子就用这些化学品,光想着怎么打扮自己,可怎么行?



这些说法是不是特别耳熟?


回想我们小时候上学时,也天天被老师耳提面命:女生不能留长发、化妆、涂指甲油、穿裙子……天天注意力都在这上面就没心思学习了!


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看看爱打扮的黄多多。黄磊在微博上晒出来的多多的照片,通常都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要不就是这样的:

正在用英语写剧本


甚至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多多因为特别喜欢看《圣诞老人的来信》,完成了这本书中文版的翻译。



她曾经用全英文与著名的好莱坞导演对话,并为电影《圆梦巨人》配音;



在孙莉的教育下,多多从小就开始了钢琴的练习;她还掌握了书法、编织、绘画等等技能。



她对周围人也非常有爱心:


这样看来,优秀的黄多多,真可以妥妥地,说是一个“别人家的小孩”了。


而黄磊夫妇,能将多多培养成一个如此多才多艺的孩子,正是因为他们从没有把争议当一回事,一直让女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黄磊在微博上晒出多多用曲别针自制的耳环


有人说,这是因为多多读的是国际学校,学校的环境氛围不太一样,当然比较自由。


但教育的根本责任和首要影响还是家长。黄多多如此成长,正是离不开黄磊夫妇对待孩子时的核心——尊重


 

尊重,是对孩子的信任


黄磊曾经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说,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两个字就是“尊重”。



他一直非常注重,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培养孩子,甚至曾经给多多和妹妹写过一封信,名字就叫《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下去》(公众号内回复“黄磊”可读全文)


他希望女儿在这一生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开心的,这样的人生是最幸福、最简单美好的。


话剧后台,黄磊让多多给自己化妆


黄磊对孩子的尊重,不仅是不去干扰多多的私人生活,也体现在对多多学习方式的宽容上。


例如,在读课外书上,黄磊夫妇从来不以“影响学习”为由,阻拦多多,甚至可以说是鼓励:



黄磊出演《小别离》的时候,剧中女儿朵朵看《暮光之城》作为课外阅读,但海清饰演的妈妈不让看,说,考试啊作业啊那些内容还没做完,怎么还有空看课外书?


其实这种家长特别普遍,我们绝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经历,甚至不少人还在重复上一代的教育。


而黄磊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自己从小就看课外书,也不阻拦孩子看课外书。



“课外书就不能建立知识结构吗?不能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和世界观的形成吗?看课本或是看课外书,看不懂的字不是一样要查字典吗?”


正是因为黄磊对多多的教育有着这样正的三观,才会促使多多从二年级起,就萌生了翻译自己喜欢的绘本的想法,并且行动起来去完成。



说到底,对孩子的尊重其实是一种信任——我相信你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有自制力能够安排好自己的节奏。


这种信任,恰恰是我们和孩子维系一份良好的亲子关系,最需要的基础。


 

尊重,是培养孩子独立


看《爸爸去哪儿2》的时候,有一集印象特别深刻:剧组送给多多一条小狗。


贝儿也很喜欢小狗,抱着不放手,小狗有些受不住折腾生病了,多多很担心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拒绝。



贝儿去找黄磊,问她能不能抱走小狗去玩儿,黄磊说:小狗是多多姐姐的,你应该去问多多。


多多去找黄磊,说了贝儿一直抱着小狗,自己不太放心的情况,黄磊说:不要急着跟我告状,告状没用,自己解决。



作为一个当爹的,黄磊并没有为了客气,让女儿大方让出宠物给别人孩子玩儿,也没有觉得自己孩子观点对,就为了自家孩子出头,去跟别人孩子“讲道理”。


他让贝儿去问多多,而不是替多多决定,是对多多的尊重。


他不为多多出头,让她自己解决问题,是对多多的信任和鼓励,让她学着独立处理问题。



黄磊在那封给女儿的信——《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下去》中,曾经写道:


“一想到你们已经长大,将要独立和远行,我就心有不甘。常常自私地想,你们不长大,我们不衰老。怎么可能?你们注定要成长,无论练不练琴、上不上学,不可逆转……”


孩子终将成长为一个大人,我们不可能牵着他们的手一辈子。给他们尊重和信任,才能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走上属于他们的未来。



 

尊重,是对孩子的理解


《南方周末》有次采访黄磊:你怎么面对孩子叛逆?


黄磊说:先想清楚孩子为什么叛逆?(孩子叛逆)是因为父母站在她的对面。你跟她站一头试试。



大部分父母都在教育中,把自己和孩子摆在对立面,好像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不是两方对话,而是两元对立的。而黄磊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


我们都不理解孩子,还怎么对话?尝试去理解,不就是尊重的开始吗?


要理解孩子并不难,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小时候。黄磊在被问到“多多15岁恋爱怎么办?”的时候,是这样回答的:


我女儿要是15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恋爱就是恋爱。她青春期情窦初开懵懵懂懂,我觉得是美好的。这个词儿就很混蛋,什么叫早恋?


她(的日记)不上锁我也不看,她就搁在桌子上我也不看,我绝不看。她的手机我也不会看。我永远不会看。她有她的人生。


我要让她能够有更好的人生,更好的未来。我要从现在开始教给她“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我自己都做成错的,她怎么能知道对的人是什么样?


开什么手机?有什么可看的?你知道又能怎么样?比如说她给男孩子发短信说“我喜欢你”,你能怎么着?你能把她关起来?把她腿打断?所以说中国很多父母、教育就很混蛋。


包括“早恋”这个词儿就很混蛋。什么叫早恋?我认为她十四、五岁,懵懵懂懂,情窦初开,对一个男孩儿喜欢,对一个女孩喜欢,这是正常的。这是人本身就会有的最天然的一个东西。


但是你应该把她往更好的、健康的方向去引导,包括在性上面对她有个好的教育——保护好自己,你们可以男孩女孩在一起玩儿,但是不要急于那么早去尝试性;如果你们真的要尝试性,要保护好自己,要安全。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引导。


你怎么打断她的腿?你阻止?你斗争、批判?那真是一种混蛋!


当然应该有秘密咯!一个少女都没有秘密怎么过的少女这一段?那些秘密永远留存在她心里,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我永远不会去分享。这是每个人的尊严。


我们这个民族特别缺乏这个,对别人的尊重。


(对孩子长大离开),我准备好了,我也准备好了我的父母也会离开我,我也会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人生。



有流量可以戳 黄磊受访视频:



 

尊重,并不等于放任


很多爸妈担心:小孩子心智发育还不健全,怎么能处处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所谓的尊重,会不会把孩子宠坏了?


我们说的尊重,是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看,让孩子能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教育环境这绝不等于放纵、溺爱,听之任之,什么都不管。


那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个尺度怎么把握呢?


记得黄磊和多多参加《爸爸去哪儿》录制的时候,有一次到了水乡,多多想游泳,于是父女俩人决定比赛游泳。



在这个“比赛”过程中,黄磊并没有尽全力去游,而是默默跟在多多后面保护着。


在多多的路线上,眼看就要漂来一个特别大的木盆,黄磊怕撞到女儿,游过去把盆子拨开。


在后来的回忆中他说:“我忽然就想,这或许就是我和孩子一辈子的关系。


她一个人在前面,我在后面默默跟着、看着,在她遇到危险、有困难的时候拉一把,但主要是看着她的背影,她的路让她自己去走。


父母就是这样的角色。”



在我看来,这就是那条尺度的界线——默默守护,必要时才伸手。


养孩子就像放风筝,你要把握好一个度,既希望她飞得又高又远,又不想断了线让她狠狠摔下来。


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放手闯出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放眼看到更广的世界,这背后都是因为有爸爸妈妈坚定的爱在支撑。



而对孩子的尊重,或许就是那条风筝线,最短的安全距离,最长的未来可期。


我相信,所谓“成功的教育”,一定不是让孩子成长为模具里的样子,而是长成他/她自己的面貌。


就像每一棵大树都会长出不同的枝丫,每一颗星星都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辉,我们的孩子也一定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只有我们顺应孩子的天性,才能让他们有机会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并因此觉得自信、快乐,享受一生的充实和幸福吧!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希望慢成长的宝宝们都能开心而自由最后别忘了,有兴趣的话,在公众号内回复“黄磊”可读《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下去》全文哦!


可以加我私人微信,没有小助理,除了发圈,有时也会语音回复哦▽


更多国外课堂内容: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育儿好文:

喜欢文章,请点“好看”或转发

支持下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