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增速难以回升——10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 长城宏观 || 蒋飞、李相龙
摘要
要点
10月份M1同比为2.8%,比上个月回落了0.9个百分点。10月份M2同比为8.7%,比上个月回升了0.4个百分点。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10月份社融存量增速为10.03%,前值为10.0%,整体表现平稳。
要点
M1和M2的剪刀差扩大反映了居民储蓄倾向在增加,消费倾向在下降,这也印证了当前国内普遍较差的消费状态。与前期报告《货币增速未如期反弹》预测一致,我们预计,M1同比增速正向零迈进。
观察10月贷款结构的分项特点可以发现,票据融资依然是同比增量的主要原因,这代表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出现近2000亿元下降,这反应了企业部门资本开支增速的放缓。另外,可以看到随着高层呵护首套购房需求,居民中长期贷款有了边际起色。
从结构上来看,社融中的非标(委托+信托+未贴现票据)增量仍在持续减少,而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增加,原因是专项债的较快速度发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是本月社融数据同比增多的支撑项。十月份以来土地成交面积增速大幅下滑,目前100大中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增速已经接近-50%,地价也出现了松动。在这种情况下,社融增速很难出现明显的回升,更不可能出现趋势性的转向。
当然,边际性改善并不是中央放弃“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针,就像前期能耗双控的错误“一刀切”式做法一样,总体还是要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业。因此,房地产融资的边际性调整只是应对近期不断放缓的经济态势,给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提供充足空间,但总体房地产“房住不炒”的根基不会动摇。
风险提示
房地产调控超预期;中央政策超预期;疫情再次失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等。
1. 社融增速难以回升
10月份M1同比为2.8%,比上个月回落了0.9个百分点。9月份M2同比为8.7%,比上个月回升了0.4个百分点。M1和M2的剪刀差扩大反映了居民储蓄倾向在增加,消费倾向在下降,这也印证了当前国内普遍较差的消费状态。与前期报告《货币增速未如期反弹》预测一致,我们预计,M1同比增速正向零迈进。
另外,10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其中票据融资新增1160亿元,而去年同期值为-112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1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9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6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83亿元。
观察10月贷款结构的分项特点可以发现,票据融资依然是同比增量的主要原因,这代表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出现近2000亿元下降,这反应了企业部门资本开支增速的放缓。另外,可以看到随着高层呵护首套购房需求,居民中长期贷款有了边际起色。
1.2 社融增速难以回升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752亿元,同比多增108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73亿元,同比少减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061亿元,同比多减18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886亿元,同比少减20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030亿元,同比少23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167亿元,同比多1236亿元。
另外,10月份社融存量增速为10.03%,前值为10.0%,保持了基本的稳定。从结构上来看,社融中的非标(委托+信托+未贴现票据)增量仍在持续减少,而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增加,原因是专项债的较快速度发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是本月社融数据同比增多的支撑项。
十月份以来土地成交面积增速大幅下滑,目前100大中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增速已经接近-50%,地价也出现了松动。在这种情况下,社融增速很难出现明显的回升,更不可能出现趋势性的转向。
2. 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并未改变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10月份发布的金融数据中,央行罕见公布了10月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这对社融数据后期的企稳回升有积极的信号意义。
另外,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偏好的一致性造成集体对贷款进行一刀切式收缩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部分金融机构对于试点房企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造成一些房企资金链处于高压状态。我们认为,随着跨周期调节的压力渐大,房地产行业合理的融资需求环境在边际上会有所改善,四季度后期或是政策调整重要窗口期的判断,重点关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态。
2.2 “改善”不意味着放弃“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针
当然,边际性改善并不是中央放弃“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针,就像前期能耗双控的错误“一刀切”式做法一样,总体还是要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业。因此,房地产融资的边际性调整只是应对近期不断放缓的经济态势,给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提供充足空间,但总体房地产“房住不炒”的根基不会动摇,中央也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社会投资引向碳减排、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等产业,这一点从11月8日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以印证。
未来可能会在鼓励房地产行业“兼并重组“、”保障房优惠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有问题的企业处置,增加住房供给。在房地产现有调控措施”常态化“的同时增加新的调控手段来缓解行业下降的速度。
2.3 风险提示
房地产调控超预期;中央政策超预期;疫情再次失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等。
证券研究报告:
往期回顾
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
蒋飞 李相龙
研究员微信号:
蒋飞(18666667173)
李相龙(15702123760)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