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lks | 无知并无畏着,读读写写这一年

阿克邦 阿克邦 2022-01-13

一年前过完生日,突然就冒出了想法,想记录在代村接触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案例,眼看着文章发布也一年了。


在台湾交流的时候接触到了 Cinemetric影像度量 的设计方法,算是为我前几年 “不知为何要学建筑” 的困惑找到了答案:因为有了建筑方法和理论,做建筑也不是那么一件无聊的事情了。




这一年里,不论这个公众号搞得多么不温不火,我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多的。不过每次写推送总不能洋洋洒洒把对之前的反思都写出来,- -所以就攒到了今天。


解读方案,到底应该读什么呢?



最开始的推送都是从解读方案开始的,不过现在回看之前的文章,视角着实肤浅。


在解读 No-stop City 和 Stop City 的时候,当下我其实对于 Dogma 的 Stop City 有些不屑,虽然一眼就被方案吸引,但是解读完并不觉得这种乌托邦式的设想有多么了不起。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说到乌托邦式构想,我着实解读了不少。不论是 Superstudio 的 Continuous Monument、Archigram 的 Plug-in City、Yona Friedman 的 Mobile Architecture,Constant Anton Nieuwenhuys 的 New Babylon,还是一直没想解读的 Rem Hoolhaas 和 Elia Zenghelis 的 Exodus,其实在我看来,本质上基本是一个体系的。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别点了,没写呢还

不过倘若解读这些方案,仅停留在方案本身假设的情境中,就免不了落入一种俗套中:几乎人人都在模仿这些图,却鲜有人再提出如此有力而经典的乌托邦构想。


问题就在于解读的视角。


Stop City, Dogma

以 Dogma 的 Stop City 来说,传统的建筑学与绘画/图面表现联系紧密,但在他们的渲染图中,建筑体本身完全是空白的,只有 context 被表达了出来,那么是否意味着,建筑其实是可以不依赖图面来表现/达的?


Exodus, Rem Koolhaas

Continuous Monument, Superstudio

再比如 Rem Koolhaas 的 Exodus 和 Superstudio 的 Continuous Monument,其实就方案构架而言,前者略胜一筹,但 Superstudio 的黑白网格却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


网格象征的空间均质性和重复性显而易见,但对于同一个黑白网格底图,Scale的差异就会导向不同的结果。将 Exodus 视为是一种城市尺度的网格结构,那么 Tschumi 的 Manhattan Transcript 的 Tower 章节就是一种建筑尺度的网格结构。那么在城市或建筑的课题中,是否你都可以依据你对于 Scale 的定义得出相似的结构体系?


Exodus, Rem Koolhaas

Manhattan 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再比如,Cedric Price 的 Generator、Fun Palace 方案,其实都是将建筑设计转变为程序设计的过程,图纸就是程序设计的步骤图。双十一淘宝AI程序分分钟设计出几千张文案宣传图的消息都刷爆朋友圈了,距离程序式的建筑设计还远么-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总之,我不是乌托邦概念的狂热爱好者。虽然抱着 “打假” 的心态开始解读这些看似玄乎的方案,但是现在渐渐意识到其中某些经典方案,着实不是仅仅靠解读理念就可以完成的,边摸索边看,不过以后不会妄下结论了。



从艺术看建筑,看到第几层?



从公众号一开始设置的四个分类:Methods,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和 Art 中,Art 就是不太受关注的一个,虽然我曾经做过一次成功的 Translation: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从 Margolin 的可动结构变成可动的建筑结构:


Kinetic Sculpture, Reuben Heyday Margolin

可动建筑结构

但是我理想中的将艺术转译为建筑的方式则更应该基于对空间的其他维度/视角的解读。


曾经介绍过的诸多艺术家案例中,Gordon Matta-Clark 的 Building Cuts 系列是我很喜欢但阅读量又很低的典型: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他的作品算是直接与空间相关的典型,除了先前把它当作一种剖面的解读方式外,还有:



  • 重新定义空间的语义关系:通过切割,新的 “内”、“外” 空间秩序被建立,原先被墙体分隔开的内外空间通过新的开洞重新联结;

  • 揭示建筑本质:通过参与改造,在宽度、高度、深度三重维度重新理解建筑空间;

  • 由个人生产空间:切割可以视为是一种个人对于空间的介入,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城市中个人对于空间表达的权利话语权。


亦或是看似雕塑的艺术作品:Rachel Whiteread 以橡胶和树脂表现围绕物体的空间,或者称之为负空间,当橡胶或树脂凝固后,他将原本的物体本身拆除,



  • 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oscillation:被树脂或橡胶凝固下来的负形空间,也会让人联想到被拆除的原本塑造它的空间。因此这些物体指征的不仅仅是此刻存在的形态,还能唤醒观者对于其原本形态的记忆,这种在过去和现在的记忆间的回溯给物体本身赋予了时间维度。

  • 强调被忽视的空间:负形空间表达的往往是被我们默认或是忽视的空间部分,当思考房子内的空间时,墙、门、窗被视为构成空间的要素,而内部空间本身却常常鲜被认为具有独立的体量感。

  • 创造空间的新界面:门、窗、墙被艺术家作为传统铸造工艺流程中的 “模具”,空间不是以模具本身为表达,而是以其表面的负形创造出和观者对话的新界(表)面。


关于 Oscillation这类抽象的时间维度的表达,在摄影和建筑领域都能找到共同点: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虽然这些解读也是主观的,但说到底,建筑设计就不可能完全是客观的,即便是考虑到为使用者使用的客观性思考,但本质上也是出于建筑师个人的意图,所以有时还不如就主观地去解读空间。


这也是我为何逐渐开始理解这些艺术和建筑之间的联系。对于特定艺术作品的解读,其实和读建筑/城市理论书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文字对于空间的概念可以作为reference,为何图像/艺术媒介不可?



建筑师身份有几重?



不久前,在鹿特丹建筑电影节看了 Big 老大的纪录片,不得不说商业建筑师塑造自己的方式还是有一手。在纽约街头车流中穿个西装飙个小自行车,卖个苦情人设,最终还是事业爱情健康三丰收。



商业建筑师已经渐渐成为了比较 “流行” 的建筑师形象,其他还有网红建筑师、建筑评论家等等等等,当然我都没什么意见。


不过更打动我的还是一些不怎么务正业的建筑师们: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以上的跨界设计还算稀松平常,你想跨界?像前几年著名建筑师们纷纷去设计门把手也算是跨了半个界。


门把手,MAD

门把手, Zaha Hadid

我更钦佩的是像 Forensic Architecture 这样还是能以建筑师视角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建筑实践: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不过这些路子还是有重重困难,最终回归到现实,也并不是人人都想,或是都能成为这种 “玄学式” 建筑设计的实践者,大多数还是会走向(...)的建筑师道路吧。


就说最近,我们在探讨 “什么是建筑学界的 Perfect acts?建筑学中真的有 Perfect acts 吗?” 的问题时,XX说道(下面这书上)这些人之所以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在这些建筑理论上,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要通过做实际的建筑项目来养活自己的需求。当然,这是玩笑话。



说实话,这一年来,我是越写越怀疑自我。这些看似玄乎的理论,图纸和方案到底是否有用呢?我也不得而知,且学且悟着吧,凡事都有用的话人生多么无趣。


又丧又欣喜。


更多文章:


Photo | 表达时间的万分之一种方法,这回从捕捉工业生产流程看起

ToiletInfo | Cedric Price的Networked Diagram工作语言

ToiletInfo | Sergei Eisenstein五种蒙太奇方法详读

Meth | 做了上百个方案,却从没认真想过呈现方案的媒介?

Meth | 卖什么东西就长啥样?“鸭子”和“棚子”你怎么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