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重温三民主义与共和:纪念孙中山诞辰152周年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
(1866.11.12—1925.3.12)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
——孙中山《三民主义》
今天(11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孙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他首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努力奋斗、接力实现的美丽中国梦。
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甚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爱国。”
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先生的座右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先生说:“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能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在他诞辰152周年的今天,我们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和祖国统一接续奋斗,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更是对孙先生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最后,老编我弱弱地问一句:
您知道中山装吗
末了,老编我推荐您一本书:
【美】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延续了三百年的清王朝内忧外患,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有志之士呼吁改良,岌岌可危的局势也急需一场大变革。
阿瑟•贾德森•布朗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次年写就了本书,他尝试从社会百态层面去解读那段历史,以便西方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
不同于脸谱化的叙述倾向,布朗博士用实地走访的调查报告方式,带我们回顾了那段被宏大叙事淹没的辛亥革命。在他的笔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轮番登场,晚清民生百态详尽而丰富,西方列强的恶行也有所披露,他用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描摹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想象的晚清。通过东西方文明对比,他认为中国的改造只能通过中国内部的力量实现,请世界“理解一个重新崛起的中国”。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