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平时佛教里面经常提到菩萨,那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何故此者名菩萨?能断贪求尽诸贪,
无贪获证佛菩提,是故此得菩萨名。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平时佛教里面经常提到菩萨,那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菩萨”,它是菩提萨埵的略称,乃梵语的音译。其中“菩提”指觉悟,“萨埵”指勇士或有情,故菩萨就是觉悟的勇士或觉悟有情。也即可以从自觉和觉他两个方面来理解:通过修行断除实执而获得觉悟是自觉,将自己所证悟的境界传递给有缘众生是觉他。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将比较慈悲的人或年长的老人及学佛者叫做菩萨或老菩萨,甚至还有其他用法,所以菩萨也可从其他角度来理解。
按寂天论师的观点,什么时候世俗菩提心在相续中生起来,那个时候就可以称为诸佛之子或菩萨。《入行论》云:“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意思是说,系在生死轮回中的苦恼有情,什么时候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那个时候就可以叫做菩萨,此时也成为世间的人和天人礼敬的对境。当然很多论师都说,此处的菩提心仅指相续中生起利益众生的世俗菩提心,并非指胜义菩提心。月称论师则说,断除三种结 而获得极喜地 的圣者唯应以菩萨之名称说。故《入中论》云:“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入中论自释》也引用《宝云经》的教证说:在加行道世第一法位时,还没有完全断除实执,所以并不是真正的菩萨,只有在获得一地时才是真正的菩萨。这两位大德的观点,一个是从生起胜义菩提心来讲,一个是从生起世俗菩提心来讲,或者说,一个是从“见解证得空性”来讲,一个是从“行为行持利众”来讲,但都可以称为菩萨。
而这里所讲的菩萨是这样的:依靠随入法界自性的闻慧等智慧,能完全断除对色法等的贪执,进而希求完全断除对所知万法以实执贪著的分别念及种子,于无贪中获得佛的大菩提,这样的行者就称之为菩萨。
但很多人都不是这样,尤其是现在大城市里面的人,他们每天都贪求着:别人有豪华的轿车我没有,别人有很好的房屋我没有,别人有很高的地位我没有……这说明他们还不是这里所讲的菩萨。有些人虽然对这些不怎么贪求,但他们认为万法全为实有:高速公路是实有的,轿车也是实有的,甚至住处、床位等全是实有的,那也不是这里所说的菩萨。
《佛说华手经 •验行品》云:“佛告舍利弗:应以三事验菩萨心。何谓为三?一者,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当知是为真菩萨心;二者,求法无所贪惜,宁失身命而不舍法,是则名为真菩萨心;三者,不逆甚深之法,以信解力于佛菩提不生疑惑,是亦名为真菩萨心。以是三心验诸菩萨。”所以我们也应以之对照,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这些法?的确,我们现在对外境非常贪执,实执也很严重,所以决定不是这里所说的菩萨,而只是名相上的菩萨。
关于名相菩萨,比如平时很多人将有些老居士或老出家人叫老菩萨,如果他们不具足菩萨的功德,那就是名相上的菩萨。有一位医生一天到晚都叫别人为菩萨,他经常说:某某菩萨,你过来一下。好像他是菩萨当中的佛一样,周围全是大大小小的菩萨,看起来特别可爱。那他们是不是菩萨呢?也不一定。可能只是名相上的菩萨。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释》
般若摄颂|若认为有一个空性存在,那这种菩萨也还在行持有缘的相
般若摄颂|拥有般若空性的见解或证悟才是最值得羡慕的(挂件免费结缘)
般若摄颂|古人和现代人在保持清净心方面有天壤之别(挂件免费结缘)
般若摄颂|通过自力通达空性而获得解脱的一个也没有(免费结缘护身挂件)
般若摄颂|功德最大、对来世最有利且能令相续得到最大改变的法门
般若摄颂:索达吉堪布发愿——在家时供奉于佛堂、出门过夜时随身携带的经
般若摄颂|即使你把我所讲的法全都忘失了,般若的只言片语也绝不能忘
般若摄颂|谁能读诵或携带此经,即使造五无间罪也能清净,而且此人也真实成了佛塔
般若摄颂|能听闻般若法门在轮回中就不会流转很长时间,你是幸运的!
般若摄颂|让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汉地有缘众生皆能了知《般若摄颂》
般若摄颂|如果房子里有这些,那就等于在这么多年中建造了一座经堂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将广弘,在下一代,其影响甚至超过金刚经!
明月胜幢
无边普贤行愿海
一轮圆月耀天心
扫码关注公众号
点阅读原文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