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4

乾一文化 一明 乾一学院 2023-08-24


7-51) 巾(jin-1):


《说文》:巾,居银切。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凡巾之属皆从巾。


古文字写作‘’,像一块布帛在上面系住一角而自然垂下来的样子,象形。其本义为布帛之类的方布,作用是人们用来擦拭手、脸。如《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悬挂并自然下垂的布帛   巾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


后指人们随身携带的佩巾。根据佩戴位置的不同,分化出头巾、领巾、衣巾等。如《玉篇》: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


延伸指‘宽幅条状纺织物’,也指与之相像的物品。


由其所组汉字多与其本义及引申义相关。如:


添加意为‘南面、正面’并表音的‘尚(shang-4)’为‘常(chang-2,)’,以此表示:古时人们穿着的下衣。如《说文》:常,下裙也。从巾、尚声。


古时的人们没有裤子,将一块长巾围束在腰间,让其自然下垂便可遮住人体腰部以下的隐私部位。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可以赤膊乘凉,但作为下衣却不能脱去。由此,引申有:固定不变、长久的含义。延伸指:纲常、伦常。


‘常’的异体字为‘裳(chang-2;shang-轻声,)’-即:‘常’与‘裳’成字原理相同,最初字义是同一个意思。如《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后来以‘裳’表示‘常’字的本义,而‘常’则以引申义通行。


添加本义为‘成年男性’并表音的‘父(fu-4)’为‘布(bu-4,)’,以此表示:远古时期以‘麻丝’为材料编织而成的、氏族部落里成年男子用以遮蔽下体的‘遮羞布’。如《说文》:布,枲(xi-3,雄麻)织也。从巾、父声。


远古氏族部落成年男子用以遮蔽下体的‘遮羞布’  布   图片来自网络


父系王权确立后,男性在族群部落中的地位高于女性和儿童,因此他们会优先使用早期以麻布制作的‘巾’遮体,以显示和仍在用兽皮遮体的其他部族成员的不同。


‘布’延伸指‘麻布’。如《诗·卫风·氓》:抱布贸丝。古时,统治贵族穿丝帛,黎民百姓只能穿麻布制成的衣物。因此,平民百姓被称为‘布衣’。后泛指:麻、棉等材质纺织而成的布匹。


7-52) 巿(fu-2):


《说文》:巿,分勿切。韠(bi-4)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连带之形。凡巿之属皆从巿。臣铉等曰:今俗作绂,非是。‘’,篆文巿从韋、从犮。


古文字写作‘’,上面的‘一横’表示‘人体的腰部’,整体字形像人在腰间挂有‘遮羞布’的样子。其字义同‘布(bu-4,)’。所不同的是:‘巿’为象形,‘布’为会意形声,成字原理不同。


源于‘遮羞布’的升级版-蔽膝   巿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


后其‘遮羞布’的本义由‘布’表示。‘巿’则成为:古代天子、诸侯等贵族统治者,在朝觐或祭祀时所穿礼服下衣前部遮挡腿部的服饰,其因此也叫‘蔽膝’-也即:远古‘遮羞布’的升级版。如《说文》: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连带之形。


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已不是常用字。


7-53) 帛(bo-2):


《说文》:帛,(pang-2)陌切。缯也。从巾、白声。凡帛之属皆从帛。


古文字写作‘’,下为‘布匹、方巾-巾(jin-1)’,上是本义为‘指甲盖颜色’并表音的‘白(bai-2)’。以此表示:以素色蚕丝织成的丝绸。后成为:丝织物的总称。如《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以素色蚕丝织成的丝绸   帛   图片来自网络


养蚕取丝织成丝绸是古华夏人的创造性发明。轻薄华丽的丝织品成为贵族统治者的专用,普通百姓是没有权利使用的。丝织品不单可以制作成衣物,还是在纸张发明之前,贵族统治者用于书写文字、进行绘画的载体-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帛书’、‘帛画’。如《汉书·李广苏建传》:得雁,足有系帛书。


汉墓出土‘帛画’局部   图片来自网络


添加意为‘青铜、黄金’并表音的‘金(jin-1)’为‘锦(jin-3,)’,以‘耀眼的金黄色’来表示:有着绚丽纹饰的丝织品。后用以形容‘色彩鲜艳华美’或‘事物的美好’,如词组:前程似锦、锦绣河山。


‘帛’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可分别在‘白’字旁及‘巾’字旁中查阅。


7-54) 白(bai-2):


《说文》:白,(pang-2)陌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凡白之属皆从白。‘’,古文白。


古文字写作‘’,为‘大拇指’指甲盖的形象摹画。古时人们劳作的手指通常黝黑,只有指甲盖还能露出原来的底色。因此,‘白’指的就是‘指甲盖’的颜色。这里的读音为‘bai-2’。


‘大拇指’指甲盖   白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白色、明亮。如《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延伸指:清楚、明白。如词组:不白之冤、真相大白中‘白’字的含义。《说文》中的‘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是以古时‘五行’之说进行释读,并不准确。


又因人手五指中大拇指最粗壮且能独立活动,因此延伸指‘首领、头目’,后来人们用‘伯’字表示这一含义。这里的读音为其古音‘bo-2’。


添加意为‘将树木分解’并表音的‘析(xi-1)’为‘皙(xi-1,)’,以‘剖开的树木内里颜色’来形容‘人皮肤颜色的白’。


以三个‘白’组字为‘皛(xiao-3,)’,‘三’指‘数量上的多’。以此表示:明亮、洁白。如《晋·陶潜·江陵夜行诗》: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注:拼音后面的1,2,3,4分别表示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


点 击 调病扬升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3

神奇强大的心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2

风水的本质是什么?知道了改命不难!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1

《道德经》被误传两千多年?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0

真正阻碍你修行的,不是“欲望”!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9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8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7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0


   

详情可咨询:一明老师13598164837(微信号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