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奖团队最新发现:孤独是一种病,连果蝇都会睡不着觉

学术经纬 学术经纬 2022-04-28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想要保持身心健康,离不开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交流。我们也都知道孤独的滋味不好受,一个人待久了,仿佛自己就进入了生病的状态,总觉得哪里不舒服。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发现长期的孤独状态的确可以给生物体带来负面影响!在果蝇身上,他们观察到长期脱离群体后,这些小动物的基因表达、神经活性、以及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相关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研究孤独对身体影响的动物模型。

和人类一样,果蝇也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它们会成群觅食,偶尔会打个小架,也有复杂的交配仪式,这些都是社交性的体现。那如果不让果蝇进行社交,又会发生什么呢?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Wanhe Li博士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她让果蝇处于不同规模的群体之中,记录它们的行为是否出现异常。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Wanhe Li博士(图片来源:Grass Foundation)

这些果蝇看似对群体规模的要求并不高,哪怕是只有两只果蝇,它们也能从彼此身上寻求慰藉,表现正常。其它规模的群体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只要有其它果蝇陪伴,果蝇就能乐在其中,不会出现异常行为。

有意思的是,如果只有一只果蝇脱离大部队,一周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研究人员们观察到,孤独的果蝇会每天吃得更多,睡得更少!

为了确保他们观察到的行为异常都与孤独有关,研究人员们研究了本身会失眠的果蝇,发现它们的进食并没有因为睡眠减少而增多。这个发现也表明“睡少”和“吃多”,都是孤独带来的症状。

▲孤独的果蝇,会在行为上出现异常(图片来源:ROCKEFELLER UNIVERSITY;Credit:Wanhe Li博士)


这是为什么呢?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这些孤独的果蝇大脑里,和“饥饿”有关的一组基因在表达上出现了不同,可能是孤独与暴食之间的关联所在。研究人员们指出,即便给果蝇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这些基因表达的变化,也还是会给大脑发送“饥饿”的信号,让果蝇停不住口。

在果蝇的大脑中,这支团队还发现了一小群叫做P2神经元的脑细胞,可能是孤独导致的行为变化的“病因”。研究指出,如果抑制这些神经元的活性,即便身处孤身一“蝇”的环境下,果蝇也不会出现“吃多睡少”的行为变化

相反,如果人为激活这些神经元,就会让果蝇产生孤独的错觉,从而导致睡眠减少,进食增加的现象。即便这些果蝇脱离大部队才一天,它们的表现也好像是被社交隔离了整整一周……

▲孤独让人睡眠变少(图片来源:123RF)


我们能‘欺骗’这些果蝇,让它们觉得自己被长期隔离了,” Wanhe Li博士说道,“P2神经元看似与感知社交隔离的时长、或是感知孤独的程度有关。它们就像是个计时器,计算果蝇孤独了多久。”

孤独虽然像是一种病,但治病的方法却很简单——重塑社交关系就好了。研究人员们也发现,如果果蝇每天还和小伙伴们混在一起,即便激活了这些P2神经元,果蝇也不会出现孤独的种种症状。这就好像是社交行为不断在将这个计时器清零。

▲本研究通讯作者之一Michael Young教授(图片来源:ROCKEFELLER UNIVERSITY)


“果蝇的大脑对社交隔离有特定的反应,”2017年诺奖得主,本研究通讯作者之一Michael Young教授说道,“我们发现孤独具有病理性的后果,与一小群神经元的变化有关。我们已经开展研究,理解这些神经元的具体功能。”

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经典模式生物,果蝇中的许多发现,对于人类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事实上,孤独的人类也会出现吃得更多,睡眠更少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让身体做出的某种防御反应。这项研究,有望打开通往理解“孤独”的大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孤独这件事。

参考资料:

[1] Li, W., Wang, Z., Syed, S. et al. Chronic social isolation signals starvation and reduces sleep in Drosophila. Nature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37-0

[2] Lonely flies, like many humans, eat more and sleep less, Retrieved August 18,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5636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专题
官方命名 | 不是人造病毒 | 戴口罩管用 | 复杂的基因组产物 | 受体结合能力 | CRISPR检测技术 出现症状就晚了 突破人体防线 | 感冒福利 | 大羊驼的抗体 | D614G突变 | 死亡率下降 |肺部炎症 接种疫苗 | 漫长的新冠 

癌症突破
抗癌疫苗 | 癌症地图 | KRAS | 酒精 | CAR-T 2.0 | 单细胞CAR-T | 外泌体 | 白血病免疫疗法 | 膳食纤维与肝癌 | 中年危机 | 液体活检 | 化疗与癌症转移 | 抽烟喝酒要不得 | 癌症转移 | 癌细胞变脂肪 | 自噬反应 | 钾离子 | PD-L1远程攻击 | CAR-T安全性  | 染色体外DNA | 癌症全基因组 肿瘤内的细菌  | 抗氧化成分 | 老年血液

智慧之光

大脑逻辑 | 母爱 | 脑细胞 | 阿兹海默病血检 | 孤独 | 可乐 | 生酮饮食 | 阿尔茨海默病病毒假说 | 大脑抗衰老 | 麦克阿瑟天才奖 | APP蛋白 | 畅游大脑 | 细菌感染假说 |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 | 电击提高记忆力 | 明星抗抑郁药 | 重新定义生死  | 脑机接口 | 分子蓝图 | 不睡会死 突破血脑屏障 | 清除困意 被忽视的白质 


热门前沿
膳食纤维 | 人工智能 | 耐寒 | 维生素D | 脂肪治疗 | 细菌耐药 | 性别逆转 | 延年益寿 | 细胞分裂 | 减肥新方 | 单染色体酵母 | 吃不胖的方法 | 精准医学 | 单性生殖 | 胚胎发育 | 基因疗法 | 蚊子吃减肥药 | AI医生 |长寿天然分子 | 细胞排除垃圾 | 大道至简 | 吸猫 | 太空旅行 | 打印器官 全新抗生素 | 压力催生白发 | 吃不胖的基因 病毒基因 | 无情的科研机器 饭后不适 | 完全降解的塑料 | 压力致秃 伤口不长疤 | 肥胖致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