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人说,救孩子的功德胜过成佛

2017-11-24 萧玥 中华文化溯源

从“我在楼上写代码,你在楼下虐我娃”的上海携程亲子园事件,到这两天的京城某知名连锁幼儿园疑似虐童事件,早教机构乱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愤怒。


北京疑似虐童事件新闻截图


人们对一些无良教育机构、对于个别丧尽师德的从业人员,掀起阵阵声讨,甚至又一次发出了鲁迅先生99年前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声。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里,老师不是不能打学生——或者换个词儿,“体罚”,吃戒尺,打屁股,罚站,不一而足。


但是,那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有了默契的“管教方式”,而今天瞒着家长,对三四岁懵懂孩童的偷偷扎针、吃药、喂芥末,真是刷新了底线。



传统的师生关系:私塾和先生


我们对于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的认知,最早大约来自早年间语文教材里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回忆他童年生活,写到他读书的私塾和先生,写道: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我们这一代唱着“娃哈哈”长大的小朋友们,是从这篇课文里才知道古代还有“戒尺”这个东西的吧。难怪鲁迅先生要哀叹: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不过,鲁迅先生遇到的先生已经是极和蔼的了,他的戒尺并不常用。而大多数人,没那么幸运。沈从文就在回忆录中回忆过自己被“打屁股”的往事:

“逃学失败被家中学校任何一方面发觉时,两方面总得各挨顿打。在学校得自己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处罚过后还要对孔夫子牌位作一揖,表示忏悔。”


体罚绝不等于虐待


老师体罚学生是从何时开始的?


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到明代,体罚不仅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连坐。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聊斋志异》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姓朱的到一贡士家里当家教,但每当体罚孩子时,孩子母亲便让婢女前来求情。有一天,她亲自到窗前求情,老师大怒,拿着木板“界方”出来。孩子母亲见状赶紧跑,可这老师认死理,追上后竟然打起了孩子母亲的屁股:“自后横击臀股,铿然作皮肉声。”


但这些和今天的虐童事件是不一样的。当年私塾里的孩子,至少已是今天小学生甚至初中生的年龄;而今天的虐童事件,孩子都是3、4岁的幼童。


非要类比,倒是和《西游记》里把小儿装在鹅笼里的“比丘国”有点类似。



比丘国昏君受妖邪拨弄,将举国小儿抓来欲吃心肝,这段写得阴风阵阵的故事,只有写到孩子们的神态时,让人感到一些生机:孩子们“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若配上连环画或者电视剧里的画面,孩儿们憨态可掬浑不知大难临头的模样更是如在眼前。


也难怪,听闻这种令人发指的恶行,唬得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灯前洒泪长吁叹,痛倒参禅向佛人。”好在,最后好悟空行神通,将小儿解救,“行者因师同救护,这场阴骘胜波罗”。


连古人都知道,这场阴骘胜波罗,那么,今天,我们的花朵般的孩子们,谁来呵护呢?




撰文 | 萧玥   编辑 | 张伟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刺客 | 梁祝 | 八宝印泥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太极拳 | 姐弟恋 “黑石号” | 长沙窑 皮影戏 | 离婚 | 钟馗 | 儿童 | 清代科举 | 科举题目 | 秘色瓷 父亲节 | 女德 |  | 周敦颐  鸦片 北大聘书司马懿 | 洛神赋相亲  |《我的前半生》 | 黄宗羲 绣春刀 | 开封王曦之 | 地域歧视 | 地震 | 九尾狐 | 奶奶庙 旗袍 | 撒币 | 枸杞 | 台风 七夕 书札 | 中元节 | 公益 | 拜师礼 | 喝热水 | 告白 | 《兰亭序》 | 苏东坡  | 《诗经》 | 王羲之 离婚协议书  | 萝卜  | 城市改名 | 辣椒  | 书院 | 古代物流 | 代友人命 | 脱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