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何必鬼气森森?这是一个孝子救母的故事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热闹的,冷清的,浓烈的,淡漠的。
每个节日所包裹着的,总有孩子们的期盼,记忆中的美食,甘冽的醇酒,还有灯影和烛火里的欢笑或泪水。
七月半的中元节,原本也是如此,只是今天提起,却仿佛离我们很遥远。那也不妨事,一朵小花,几件趣事,也许就足以唤起你对这个节日的印象了。
溯源君的知识卡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半,佛家又叫盂兰盆节,据说是源自《佛说盂兰盆经》里的目犍连救母的记述。
目犍连是佛陀弟子中的神通第一人,学成之后用天眼通望见母亲堕入饿鬼道之中,忍饥挨饿,苦不堪言,于是向佛陀问法。
佛陀嘱咐他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烧香燃灯,把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供养十方大德及僧众,就能解母亲于水火之中。
释迦的弟子目连为了拯救堕入饿鬼道的母亲,经由释迦指点救济的方法救出母亲。
戏
目连戏
佛教传自印度,本来没有“孝道”的内涵,所以目连救母这个故事,是否是专门说给中国信徒听的,似乎颇可玩味。不过中国老百姓喜欢把孝道挂在嘴边,后来还把它排成戏唱着说。
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乡里看社戏,也提到过这出《目连戏》: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她或者是目连的母亲......
那个“点火的纸捻子”,应该是在演饿鬼道里的食物临到嘴边时,都会在一瞬间着火化灰而不得食的境况,听着倒也惟妙惟肖。
《目连戏》后来还融进了跳圈、窜火等杂耍表演,再结合各地不同的戏种,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目犍连尊者也因此成了七月半无可争议的第一偶像。
灯
放水灯
徐克的《青蛇》里就有中元节放河灯的场景,拍得很是旖旎。两个青春萌动的青年男女,把相思之情藏进河灯里,一个放,一个拾。幽暗的河面上,烛光映着水色,朦朦胧胧的一片红晕,期盼、忐忑和甜蜜,全都系在了一盏小小的河灯上。
这本应浪漫的一刻,却被不解风情,呆头呆脑的许仙老师从中截断,棒打了鸳鸯。不想到了最后,自己也被红尘中的情欲所羁绊,实在是讽刺得很。
古时中元节所放的河灯,主要是为了寄悼先人和指引亡逝的魂灵
有着特殊审美意趣(你懂得)的乾隆皇帝,也爱河灯。想那宽阔幽深的太液池水,泛着点点星光,又该是多美的景致?因此皇帝也有感而发:“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泰国中元也放灯,不过他们放的天灯好像更出名。满天的灯火,密密匝匝地缀在漆黑的夜空里,半边天都被烧得红彤彤的,蔚为壮观。
虽没亲临过清迈的水灯节,不过天灯倒也放过一盏。得小心地把蜡烛点燃,等纸质的灯罩被热气涨满时,轻轻把手松开,望着它冉冉升起到半空中,又盈盈地飘远,好像放灯之前许下的愿望真的会被带到神灵面前一一得以实现。
那一刻,一盏盏小灯里面载满的,都是美好的祈愿。就这一点来说,是水灯还是天灯,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同。
花
紫薇花
紫薇始自夏初,花开百日,到了初秋的中元节,正是行将颓败的日子。每年的八月末,干爽的秋风起时,那些或粉或紫的花穗就慢慢地结了籽实,蜷缩起来,开始等待下一个蝉鸣的季节。
(明 陈栝 《芭蕉紫薇扇面》)
唐朝时,生性浪漫的玄宗皇帝曾把写诏书敕令的中书省更名为紫微省。紫微和“紫薇”谐音,“取其耐久且烂漫可爱也”,紫薇由此便多植于皇家院囿。年轻的白居易任职紫微省中书郎的时候,有一天值班,坐在几树紫薇花下,有感而发,一丝寂寞,一点得意,尽在一首《紫薇花》中: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借着佛教东渡的机缘,紫薇漂洋过海,广植于日本的寺院。日本人又把紫薇唤作“猿滑”,是因为紫薇每年都脱皮,树干总是滑不溜秋的,连猴子也爬不上去。直到现在,每到魂祭(中元节)那天,紫薇仍是寺院里的那抹一抹娇艳。
在中国,紫薇早就是民间的花木了。陆上的夏花里,它是绝对的主角。虽说木槿在夏日里也算开得恣意,但它会一直开到十月里,不像紫薇,秋露一打,花期就结束了。
据说紫薇还怕痒痒,民间叫它“不耐痒树”,说只要用手轻抚它的树干,整株的枝条都会乱颤,就像是禁不住搔痒一般。一向都很怀疑这个说法,直到今夏特意一试。
楼下那棵枝叶繁茂的紫薇,在我的摩挲下枝叶抖动,满树的浓艳似乎一下子就多了种魔性。不过,想到它是在中元节消逝的花朵,心里至少也会有一丝释然。
/
是中元、小秋,还是七月半或盂兰盆,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不管这个节日叫什么,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它都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办了最后一届中元节灯会,据说琼海里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很是壮观。我总觉得,祭祀先人,有个清明节也就够了,何必再做重复呢?不过如果能过一个有茄子灯的中元节,我倒真有点儿期盼呢。
撰文 | 晚菘 编辑 | 刘芳滢 张伟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 惠山泥人 | 灯笼张 | 刺客 |梁祝 | 八宝印泥 | 黄梅戏 | 年画 | 武夷茶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 太极拳 | 姐弟恋 | “黑石号” | 长沙窑 | 皮影戏 | 缂丝 | 火药 | 离婚 | 钟馗 | 儿童 | 清代科举 | 科举题目 | 秘色瓷 | 父亲节 | 女德 | 花毛一体 | 周敦颐 | 鸦片 | 北大聘书 | 司马懿 | 洛神赋 | 相亲 |《我的前半生》 | 黄宗羲 | 绣春刀 | 绣春刀 | 开封 | 西瓜 | 王羲之 | 地域歧视 | 地震 | 九尾狐 | 奶奶庙 | 旗袍 | 撒币 | 枸杞 | 台风 | 七夕 | 牛郎织女 | 书札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