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落钱如雨,雷峰塔积钱成山|国人“撒币”溯源
暑假过半,雷峰塔景点又被扔成钱山。
又到暑期旅游旺季,雷峰塔景点又被游客热情高涨的“投币祈福”堆成“钱山”;不久前,一名八旬老太为求旅途平安,往飞机发动机扔硬币导致航班长时间延误的事件也引发众人“吐槽”。
(雷峰塔景区成“钱山”)
其实,“一言不合就扔钱”的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水池、古井、古树、佛像,都能成为投币“讨吉利”的对象,常常堆积起厚厚的钱币。那么,这种风气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从时何开始的呢?
最早有史料、文物可证的“扔钱”习俗是在汉代。
厌胜和厌胜钱,是汉代反抗巫术的两种形态。以诅咒来制服人与物的巫术,叫厌胜,一种用作吉利品或辟邪物来压服人或事、破除诅咒的古钱币叫“厌胜钱”。“厌胜”巫术认为:往正确的地方“扔钱”,可以驱除邪祟和厄运。
在敦煌唐人中,就发现以埋钱币来给女子避孕的巫术,按宋朝洪遵《泉志序》的传统说法“泉(钱币)之兴,盖自燧人氏”起,但是由于“秦汉而降,制作相踵,岁益久类多,湮没无传”,现在所能见到的用来厌胜的钱币,只是从汉代开始。
汉代郭宪《洞冥记》里记载这最早的钱币厌胜的故事:某天汉武帝在日落时登上望月台,远远看见南边有三只青色的野鸭在飞,一会儿就停在了望月台上,武帝非常高兴。到了晚上,野鸭在望月台上休憩,天色暗了下来,青鸭变成了三个穿着青色褂子的小童,每个人拿着五枚鲸影钱放在了武帝的桌案前,小童的身形静止了但影子还在动,所以这钱又被叫做“轻影钱”。于是,汉代开始,偶获钱币被当做是祥瑞之兆。
西晋陈寿《益都耆旧传》中记载,有人在成都严真观的“通仙井”里淘出严君平掷入井中用来厌胜的铜钱三文,结果出现了“恍惚不安”的症状,淘井人将钱扔回井内,症状就消失了。
唐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中提到:并州石艾、寿阳二界有一“妬女泉”,“泉瀵水深沈,洁澈千丈,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由此可见,往井、泉中投钱“厌胜”的风气,唐时期已经十分盛行。
宋《太平御览》里说,当时之商贾行走于长江之上,常突然遇到暴风雨,“若投钱,多获免济”。
这样看来,往水里扔钱,已经是人们流传千年“求个心安”的通行做法了。
宋王黼《博古图》中记载的厌胜钱是一种长方形的、用来驱邪趋吉的钱,上面既有龙又有马的纹饰,不着文字。唐代封演所著的《钱谱》中认为,钱被叫做泉布,是因为它的性质就是流行无穷,而天上最能跑的莫过于龙,地上最能跑的莫过于马,这五枚钱币取得也是流行无穷的意思。
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云:
“厌胜钱有五,一体之间,龙马并著,形长而方。李孝美号之曰厌胜钱。”
(汉代早期压胜钱)
汉代开始,这种特制的、非流通的钱币被当做厌胜之物而越来越“流行”,经过历朝历代演变,从一开始的达官贵人渐渐扩散至黎民百姓,官私均铸,赋予它们各自各样吉祥美好、驱邪避害的愿望和寓意。
而随着这种流行和演变,厌胜钱的形制、用途也有了扩大和延伸,“巨者如盘,微似鹅眼,方孔、圆孔、穿花、无穿、镂空、浮凸、矩形、椭圆,可谓琳琅满目,”主要用于馈赠、玩赏、佩戴、祭祀、卜卦、撒帐、洗儿、灯坠等,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连连有余”。
(“连连有余”压胜钱正面)
(“连连有余”压胜钱反面)
在厌胜钱的流传过程中,人们渐渐形成了“钱币能厌胜”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使得厌胜道具从专用的“厌胜钱”扩大到了普通货币——《南史·梁本纪》中记载,梁元帝多次见到黑蛇群,心甚恶之,遂命人“取数十万钱镇于蛇处以厌之”。
如果说往水中扔钱是由于钱能辟邪的认知,那么在寺院、道观中扔钱,则是钱在习俗的演进过程中,逐渐被赋予另一大功用——祈福。
根据唐初僧人道宣所著《续高僧传》记载,当时佛教界常举办一种叫做“落花”的法事,借助演艺来布道、募捐,在做法事之时,“士女观听,掷钱如雨”。
即使是在近代,这种投币祈愿在寺院中依然十分盛行。
根据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北京白云观每年在其供奉的邱真人生辰期间,非常盛行“打金眼钱”,香客们在拜神结束后,都会去投铜钱,如果铜钱从那枚特制的、悬挂在桥下的大铜钱孔中穿过,就意味着大吉大利。这项活动会持续十日,而十日累计得到的铜钱能达上万枚,成为道士们全年的收入。
(图为北京白云观“打金眼钱”)
到了现代,随着西方向许愿池投币的习俗传入,扔钱又有了新的作用——许愿。于是,钱币成为集辟邪、祈福、许愿三大功效为一体的工具,被我国“投币”爱好者们广泛用于“求个心安”,可能出现在任何景点任何可被投掷的坑状地点——无论是雷峰塔遗址,还是飞机发动机。
然而,人们的愿望、福泽并不是一两枚小小的钱币就能换来的,无论是祈求神明能够在万万千千嘈杂的尘音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还是出于“别人都投了”的跟随式投币,都不如但行好事,以求心安来得更靠谱。
撰文 | 党文婷 严圣禾 编辑 | 张伟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 惠山泥人 | 灯笼张 | 刺客 |梁祝 | 八宝印泥 | 黄梅戏 | 年画 | 武夷茶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 太极拳 | 姐弟恋 | “黑石号” | 长沙窑 | 皮影戏 | 缂丝 | 火药 | 离婚 | 钟馗 | 儿童 | 清代科举 | 科举题目 | 秘色瓷 | 父亲节 | 女德 | 花毛一体 | 周敦颐 | 鸦片 | 北大聘书 | 司马懿 | 洛神赋 | 相亲 |《我的前半生》 | 黄宗羲 | 绣春刀 | 开封 | 西瓜 | 王羲之 | 地域歧视 | 地震| 九尾狐 | 奶奶庙 | 旗袍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