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时间的河流上漂流: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四野子弟 2020-09-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空与内心 Author 四野子弟

编者 人,不知不觉就老了。每一个成年人,无不是从未成年人过来的。有的人,心灵和容颜一起衰老了;有的人,朱颜虽已改,心灵却依然,或如儿童,或如少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所有的人,无论庙堂之上或者江湖之中,无论在闹市或者独处,无论旅途中或者居家,都一样是人生之旅的行人,都一样在时间的河流上漂流……

看电影,其实是看自己,看人生。


感受,与作者无关

 

大前天晚上看了《千与千寻》,久闻盛名,第一次看。画面朴素又精致,故事简单又精细。印象最深的是片头和片尾,千寻都是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而妈妈都是说“不要抓太紧,不好走路。”这个细节非常生活化和传神,不禁想起了童年时相似的场景,温馨。

相比于西方的动画片,《千与千寻》无论画面或者节奏,都透着一股东方式的味道,淡淡的,张弛有度。

作品一旦完成,就仿佛新生儿与母体的脱离,新生儿虽与母体有逻辑上的联系,却已经是一个独立而充满自由潜力的个体。母体对新生儿即使拥有法定的抚养权,却再也无法决定新生儿的状态,也无法决定新生儿给予旁人的印象,以及旁人对新生儿的评价。

因此,《千与千寻》投射到每个人的心里,就有了各自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千与千寻》故事

 

小女孩荻野千寻随父母前往新家,在郊外抄小路误入神秘小镇——汤屋。父母因为贪吃珍馐美食而变成肥猪。男孩白龙指导千寻如何在汤屋生存。千寻在锅炉爷爷、小玲的帮助下,从汤屋主人汤婆婆那里获得在浴池打杂的工作。汤婆婆为了控制雇员,让他们忘掉自己是谁,给每个人都改了名字,荻野千寻被简化成了“千”。在陌生而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千寻用她的纯真、善良和美好感动了河神、无脸男、宝宝(汤婆婆视若生命的巨婴)和钱婆婆(汤婆婆的孪生姐妹及死对头)。为了拯救父母和白龙,千寻突破怯懦的心理,不断地努力、冒险,最终迎来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贪婪造就真小人和伪君子

 

汤屋是一个放纵贪婪的场所。堆积如山的美食,阿谀奉承的侍者,狼吞虎咽的食客,只为满足欲望的暴饮暴食,臃肿丑恶的肚子,满地狼藉的杯盘,恶心至极的呕吐物。

汤屋又是一个清除污垢的场所。整洁有序的设施和管理,宽敞的浴池,温热的浴液,无微不至的侍者,洗尽铅华和疲惫的畅快,身心俱佳的享受。

汤屋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异化了人,很多人追逐物质,追逐享受,追逐金钱,为了财富可以将尊严放低到尘埃,不择手段,相互争斗。汤婆婆和侍者们就是一副活脱脱的拜金主义者形象,对大金主无脸男极尽奴颜婢膝和逢迎。

俗话说,老年戒贪。汤婆婆就非常贪婪,虽然已经坐拥庞大的财富,却仍然以聚敛金银珠宝为乐,每日操劳却乐此不疲。为了实现贪欲,她将千寻的父母变为待宰的肥猪,消掉千寻的原名,强迫千寻服侍恶臭难闻的“腐烂神”(河神)和暴怒吃人的无脸男,差遣得力干将白龙去偷窃孪生姐妹钱婆婆的印章,然后冷血地抛弃受伤的白龙。那么自私冷酷的行为她都可以说得那么轻描淡写、振振有词,似乎合情合理一般。假作真时真亦假,所以不要和三观不同的人讲理,会气得很惨的。

汤婆婆是真小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伪君子。伪君子平日里道貌岸然,口吐莲花,受人尊敬,自视甚高。这种人欺骗性很强,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暴露真身:双重标准,知行不一,自私自利,强取豪夺,毫无信用可言。真小人可恶,伪君子则令人鄙视兼无语!

现代社会就如影片所构造的汤屋一样,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绝对的恶人和绝对的善人其实不多,更多的是中间人。中间人既有变好的可能,也有变坏的可能。就如无脸男,他遇到善良单纯的千寻,就激发了心中的善;遇到唯利是图的侍者,就激发了心中的恶。他没有坚定的价值观,没有确定的目标,没有基本的底线,迷茫、随性、被动、善变。

因此,人生的质量还是取决于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观念: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必要的,不同的需求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优先次序。在千寻的观念中,无论如何都不要去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挚爱的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他们胜过金子,胜过自身的安危,他们值得自己舍弃其他所有的一切,值得自己付出所有的冒险和努力。


精神洗礼:保留童心,保持简单

 

千寻的全名是荻野千寻。荻,一种高大禾草,野生于山坡、河滩、沙丘,生命力强,是优良的防沙护坡植物,可用于环境保护、景观营造等。野,即郊外的、民间的、未开化的。千寻,即寻找千百遍。

荻野千寻的寓意,就是要穿透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浓浓诱惑、重重压力、厚厚污垢,保留简单、原初、自然的心灵,锻炼勇敢、坚强、忍耐的精神,追求简约、朴素、安宁的物质生活。就像“腐烂神”(河神)那样,在千寻的帮助下,洗尽体表的腐烂淤泥,卸载体内的文明垃圾,从一个步履蹒跚、形态臃肿、步步流污的怪物,焕发为一个轻盈、光洁、透亮、喜乐的神灵。

王阳明说:心即理,我心光明,夫复何求。寻回自然赋予的本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都可以过上坦荡光明的幸福人生。

人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只是一张单程车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下一站一定会到来。人生路上,不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绝大多数时间,乘客之间默默无语,冷漠地坐着,甚至都没有相望一眼,告别一声。大家各藏心事,各观风景,到站各自默然下车,从未交流,仿佛从未相处一车。就像千寻拿着锅炉爷爷赠送的单程车票,和无脸男、宝宝、保姆一起坐车的场景一样。为了挚爱的人,她冒着不可预测的危险,义无反顾地拜访钱婆婆,归还白龙偷窃的印章,请求钱婆婆宽恕和救助白龙。钱婆婆和孪生姐妹汤婆婆恰好相反,她虽然同样拥有强大的魔法能力,却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甘于独居在简约的老房子里,过着朴素、自足的乡村生活。她与人为善,体贴地派吊灯前去车站迎接来客,客人们宾至如归,相处温馨。离别时,她善意地收留了无处可去的无脸男。

苏东坡说: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所有的人,无论庙堂之上或者江湖之中,无论在闹市或者独处,无论旅途中或者居家,都一样是人生之旅的行人,都一样在时间的河流上漂流。

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儿童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精神浪漫甚于物质浪漫。人在世间,除了必要的物质追求,真的需要多一点心灵探索和精神追求。因为,人,不知不觉就老了。每一个成年人,无不是从未成年人过来的。有的人,心灵和容颜一起衰老了;有的人,朱颜虽已改,心灵却依然,或如婴儿,或如儿童,或如少年,或如青年。

保持赤子之心,在很多人看来实属不可理喻。然而,这种不可理喻,其实,是一种幸福。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

心如赤子的人,保持了心灵的清澈,控制住了欲望,保持住了较高的底线,没有给他人、没有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这样的人,不正是值得尊敬的吗?

套用一句流行语,不忘(自然的)初心,牢记(简单的)使命。

 

心灵家园:真善美的归宿

 

影片视野里不时出现辽阔湛蓝的天空、清澈舒缓的流水、绿意生机的丘陵、自由飞翔的生命,令人心旷神怡、心灵舒畅。

千寻,是她的本名;千,是她的社会名、职场名。千与千寻,就是社会人角色与本我角色的寓意。扮演社会人角色久了,有些人就以为自己就是这个角色,而忘了本真的自我,真的很悲哀。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唤醒了记忆深处的意识,想起了自己的本名“赈早见琥珀主”,从而找回了自我,获得了新生。汤婆婆之前改变了他的名字,抹除了他的记忆,控制了他的思想和行为。作为白龙(社会人),他迷失了自我(琥珀川的河神),任由汤婆婆驱使,甚至做了鸡鸣狗盗之事。而千寻的父母,受不加节制的消费欲望驱使,迷失了自我,成为没有灵魂、懵懂愚昧只知道狂吃的肥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人角色和本我角色。《千与千寻》,就像心灵家园的一个体验版本,她鞭挞欲望,赞美纯真与善良、自律和美好。她告诉人们,无论你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无论你的人生境遇如何,千万不要忘了人的本真、人的尊严、人的底线,要始终保留一片精神净土、一处心灵家园,这是人生救赎的源泉。

千寻,始终保守着一颗纯真善良美好的心灵,进入复杂的职场社会后,为了挚爱的人,她克服了怯懦的心理,抵制了诱惑,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精神勇敢、行为果断,拥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就是影片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从《千与千寻》的每个角色,你想到了谁?还是,想像千寻那样,和同频的白龙,一起奔跑,一起飞翔……

声明:音像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此致谢!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

【推荐文章】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分享自己或前辈的记忆或人生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长按图形  赞赏文章


阅读,其实是唤醒内在的自己

教育,最后都是自我教育

欢迎留言,欢迎“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