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之谜(杜课811期)
全文共 1343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如何应对“戏精”?
黄牧宇
“戏精”在生活中从不缺“戏”,他们既很擅长吸引他人,同时又很擅长惹周围人反感。他们常常小题大做,夸张而不合时宜地表达情绪。心理学家Scott Frankowski的研究发现,“爱演”也是一种人格特质,与以下三方面因素紧密关联:第一,人际操纵性,指操纵者希望通过影响他人的行为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例如从他人身上获得想要的关注、同情、表扬或肯定;第二, 冲动讲话,俗称口无遮拦;第三, 坚信自己是外部环境的受害者,受尽了委屈。
“戏精”人格的产生与其他各种人格一样,成长环境与童年经历是主要因素。童年创伤、父母忽视、家庭混乱都有可能诱导孩子以“加戏”的方式抒发情绪,博取他人的关注。
如何在不招致他人反感的同时给自己“加戏”?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如何补救存在感缺失的恐惧?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对“戏精”呢?
戏精之谜
杜骏飞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部分表演人格。
按照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的说法,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因为他们关心自己如何在他人面前塑造自己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不过,按此文的定义,“戏精”人格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也更极端。普通人是想演,“戏精”是善演,普通人想演自身,“戏精”则会演不存在的自身,最重要的是,普通人是演自己,“戏精”则是要操控他人。
假如“戏精”这种人格特质,是一个可测评的操作概念,那么,大部分成人早已被塑造成形。也因此,我们讨论这一问题,其意义在于:我们应知道,“戏精”人格是从哪里来的?何处合理的,何处不合理?
心理学家说,成长环境与童年经历是主要因素。不错,童年家庭境遇是有可能诱导孩子走向夸张的扮演,但我认为,次级群体,尤其是校园环境和青少年社交,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广义地说,社会文化、风俗民情也有极大的塑造作用。
人在恐慌的、虚伪的、短缺的、威权的、恶意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戏精”人格,反之,人在安宁的、诚挚的、丰饶的、民主的、善意的环境下,则少见如此。——顺便说一句,这是“孟母三迁”的道理所在,因为环境是更重要的养成。
一个引申的结论是:出身还是有一定的决定性的,那些超越出身环境的人,只是因为艰难地抗拒了出身的负面影响。
回到“戏精”人格的话题,如果你在一个“戏精”成风的单位文化里,要么会飞快地习得陋习,要么会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艰于呼吸。
遇到“戏精”的环境,确属不幸。这不是因为你感到不舒服或不适应,而是因为他们会试图控制环境、向低处左右你。
上佳选择,当然是远离他们,避而不见,或老死不相往来;中策则要求你有起码的免疫力,面对“戏精”的表演,能做到无动于衷;倘若再不行,你也要对“戏精”有警戒心,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
如果要为“戏精”做一点辩解,我以为,有相当数量那样的人,不是要出人头地、损人利己,只是因为想讨好他人。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这其实是“戏精”们从小到大,对“印象管理”孜孜以求的主因。即使他内心对他要扮演的角色、要出演的剧情不以为然,但他依然要试图以此来讨好环境。
也就是因为如此,他们会给自己定下无数“人设”的目标,然后假装那个原本不存在的人,扮演那个他或许不以为然的自己。稍不留神,“戏精”便滑向强作欢笑,甚至力求弄假成真,例如,为了证明自己戏如人生,他们会装富,会造假高学历,会PS自拍照,会故作爱国或激进、厌世或佛系,会假作热爱加班、思想先进,甚至假装环游世界各地。
我常说,人最好的特征是质朴清健。这里,有一个人格修炼的前提:诚实、认真地做自己。
心理治疗师罗伊•马丁纳说:“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倘若真能如此,我们当能走向朴茂自信,人品清澈,无所忧烦。
无疑,那时的我们也将远离任何“戏精”,更能避免沦为异己。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文字:银发川柳|自我实现者的画像|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永恒回归
关注:花炮少年和成长者|王菊现象学|杜骏飞:甘柴劣火又如何|要担心的不是咪蒙|信息愚民是从哪里来的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冯雅雯
责编|江珊 王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