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口的海防史(上)
镇海口即甬江口,从宁波城的三江口码头沿甬江东行40余里,即是甬江口。其地理范围涵盖甬江口北岸的镇海城、招宝山及其以东的虎蹲山、大小游山周边海域;甬江口南岸的戚家山、金鸡山及其以东的馒头山、笠山、钳口门山周边的地域。因为沟通江海,使得甬江口自古就有“浙东门户”、“宁波屏障”之说。
历史上,甬江又名浃江、大浃江。早在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东汉政府即在浃江口设立浃口戍。戍设戍主一名,统领戍卒数十名至百余名。
谭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的望海镇(今宁波市镇海区)地图 |
唐元和四年(809年),唐朝政府在浃江口设望海镇,以此保卫甬江口的航行安全;置镇将、镇遏使守御,隶明州望海军。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改望海镇为静海镇;不久又改为望海县、定海县(治今镇海)。
谭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宋代的明州定海一带的地图 |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辽宋“澶渊之盟”以前,辽国水师频频出没黄海,使得北宋对高丽、日本的海上贸易主要港口被迫由登州南迁明州(治今宁波)。因为定海(治今镇海)是明州通过甬江出海的咽喉要地,遂成中朝、中日海上贸易的船舶、商品、人员往来的集散地,海洋贸易日趋发达。
据《宋史》记载:“建隆三年(962年)十月,高丽国王王昭遣广评侍郎李兴佑来宋朝贡,因登州为辽所阻,航海至明州,转道至汴京”。
淳化年间(公元990—994年),宋太宗在明州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设立两浙市舶
司,派驻官员,管理与蕃商的海上贸易。
另据《宁波地方志》记载:“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八月,明州(治今宁波)迎来了一支人数高达269人的以高丽使节李资义为首的海商船队,这是有记载的外国人来明州人数最多一次。
北宋时期,明州(治今宁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始发港之一。作为明州府城出海口的定海,既是明州的海防门户,又是著名商港,海洋贸易发达,中外商船樯桅如林,商贾辐辏。《蛟川形胜赋》描写甬江口的海运地理说:“其广也,东达高丽日本;南达琉球交趾,西连吴会,一瞬可航;北抵登莱,片帆直指。”由此,当地取招财进宝之意,将甬江口的候潮山改名招宝山。
辽金易代、金国又南下攻宋,对当时的定海(治今镇海)海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金史.完颜宗弼传》记载:“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十一月,完颜宗弼(金兀术)遂自和州渡江,追击宋康王赵构……宗弼自江宁取广德军路,追袭宋主于越州……先使阿里、蒲卢浑趋杭州,具舟于钱塘江。宗弼至杭州,官守巨室皆逃去,遂攻杭州,取之。宋主闻杭州不守,遂自越奔明州。宗弼使阿里、蒲卢浑以精兵四千袭之……宋主走入于海。宗弼中分麾下兵,会攻明州,克之。阿里、蒲卢浑泛海至昌国县(今舟山岛),执宋明州守赵伯谔,伯谔言:“宋主奔温州,将自温州趋福州矣。”遂行海追三百余里,不及,阿里、蒲卢浑乃还。”“天会八年(1130)二月,宗弼搜山检海已毕,北还。”
同一段历史,在《宋史.高宗本纪》也有记载:“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一月戊申,金帥兀朮犯和州,守臣李儔以城降,通判唐璟死之……壬戌,金人犯建康府……己巳,帝(赵构)發越州……辛未,兀朮入建康府,守臣陳邦光、戶部尚書李梲迎拜,通判楊邦乂拒之……十二月丙子,帝(赵构)至明州……壬午,定議航海避兵……乙酉,兀朮犯臨安府,守臣康允之棄城走,錢塘縣令朱蹕死之。己丑,帝(赵构)乘樓船次定海縣(治今镇海)……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撫使李鄴以城降……庚子,(赵构)移幸溫、台。”
通过金宋史料的记载、对比,可知在1128年底至1130年二月,地处江南的定海(治今镇海)成了金国水师的驻扎港口。赵构逃亡犹如惊弓之鸟,兀朮追赶搜山检海不止,可知当时的南宋政府在浙江的海防已经土崩瓦解。
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为防备金人再度从海上来袭,南宋政府在定海(治今镇海)设立沿海制置司,统兵驻扎。这是中原政权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海军衙门。其管辖范围最大时期,包括浙、闽、淮东沿海各州。
据《宋史.卷一百八十八.兵二》的记载,绍兴年间(1131—1162年),南宋政府设立明州(治今宁波市)水军。因为定海(治今镇海)是明州府城的出海口,所以明州水军的水寨就驻扎在定海(治今镇海),编制为两千人。
公元1141年,金宋绍兴合议签订,南宋政权对金称侄称臣纳贡,南北军事紧张局势逐渐缓和。定海(治今镇海)的沿海制置司主要职能转为了对付浙东的海盗,依旧掌握了数量可观的军事力量。
隆兴元年(1163年),浙东海寇活动猖獗,南宋户部侍郎赵子潇带兵剿寇,在定海的沿海制置司下辖水军人数为三千人。
乾道七年(1171年),统制林文从福州带来水手一千,拨付兵额,定海水军人数增至四千。
公元1194年,南宋改明州改庆元府(治今宁波);定海(治今镇海)名称依旧。
谭版《中国历史地图集》,1194年以后的南宋庆元府地图 |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宋蒙战争又长期持续进行。为防御蒙古从海上入侵南宋,宋朝在浙江的海防门户—定海(治今镇海)驻守重兵。
宝祐五年(1257),南宋沿海制置大使吴潜奏请定海水军定额六千人。其中四千人系通判经制司给饷;两千人系庆元府给饷。此后,定海(治今镇海)水军人数正式增至六千人。
公元1275年,宋元焦山之战爆发,南宋军队惨败,国土被元军分割为江南、江北两部分。宋军主将张世杰败退至定海(治今镇海),召集南宋溃军意图再起。彼时元朝丞相伯颜派遣降元宋将卞彪说降张世杰,被张世杰桀杀于巾子山。
镇海巾子山沧桑亭——当地纪念张世杰的碑刻 |
镇海的巾子山 |
巾子山西边的镇海石墙,即是防潮堤,又是古城墙 |
公元1276年,宋将张世杰率部由定海(治今镇海)走海路入闽,开始了他三年的海上行朝生涯。
1279年,崖山海战爆发,南宋亡。
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 苟且偷生;抛弃中原大片国土,弃数千万中原民众于不顾;对金割地称侄称臣纳贡;这样的政权没有资格做中华文明的正统。从国土疆域、管辖人口、政治独立性而言,南宋政权不仅不是中央政权,也不算中原政权,它就是个藩属政权。
公元1281年6月,蒙元帝国第二次东征日本。由元朝征东行省右丞阿塔海、范文虎,左丞李庭、张禧等人率十万江南新附军(主要是范文虎、张世杰部下的南宋降卒)乘海船三千五百艘,从定海(治今镇海城)出发,东征日本。八月,这支军队在日本遭台风,几乎全军覆灭。日本人将俘虏的蒙古兵、北方汉军尽皆处死,原南宋降卒尽皆为奴。
二十多年后,来自日本沿海的倭寇开始袭扰中国沿海,庆元府(宁波)首当其害。当时的定海(治今镇海城)作为庆元府的海防门户,频频遭受倭寇的劫掠。
元大德八年(1304年)二月,因江南海口的军少,调汉军200、新附军300守庆元(治今宁波),蒙古军300守定海(今镇海);四月,置蒙古千户所,守定海(今镇海),以防岁至倭船。据《元史.卷九十九.兵二》记载:“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
公元1367年12月,志在一统中原的朱元璋命令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军廖永忠率舟师自明州的定海(治今镇海)出发,南下走海道取福建。
明初,来自日本的倭寇与中国沿海的海盗相勾结,屡屡袭扰中国东南沿海。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置定海卫(治今宁波市镇海区)指挥使司,防御倭寇。同年,信国公汤和拓城建定海卫,展城七里有奇,为五千户守城所;外辖郭巨、大嵩、两千户所。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徒昌国卫(原在舟山岛)于象山(今象山县石浦镇以北),存中中、中左两所隶定海卫。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定海卫下辖九千户所。明代的卫所,通常是一卫辖五所,一个千户所辖旗军满员1120人;一个卫城辖旗军满员5600人。按照定海卫下辖九个千户所,旗军人数满员当有10080人。
永乐二年(1405年)四月,倭船11艘寇略穿山(今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明百户马飞兴战死。
自1406年起,日本与明朝建立了“勘合贸易”。日本来华使者,都是在甬江口的定海(今镇海)登陆,先赴郡城,再至南京。中日双方在宁波的贸易量大增。
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宁波“争贡之役”发生。之后,甬江口开始频频受到倭寇袭扰,民不聊生。
《筹海图编》中,嘉靖年间倭寇进犯定海(治今镇海)的记载 |
《筹海图编》中,倭寇在嘉靖三十六年袭扰定海(治今镇海)的记载 |
明嘉靖年间,胡宗宪、潭伦、卢镗、俞大猷、戚继光等明朝将领都曾驻军定海,带领明军在浙东沿海抗倭,由此在今镇海口多处留有他们的祠堂、驻军遗迹。
甬江口南岸,戚家山山巅的戚继光石像 |
甬江口南岸,戚家山上的戚家军营垒旧址 |
镇海口的戚家山营垒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戚家山山顶,北与金鸡山对峙,东北为笠山和小浃江口。占地10000平方米,平面呈椭圆形,墙体用块石垒成,可容兵3000余人。现中间营房已荡然无存,四周墙体仍保留着原来的轮廓。墙体残长约600米,宽1米,高1至3.5米不等,全部用大、小块石垒成,局部用三合土加固。该地历来为军事要地。
在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诗人徐渭曾作为胡宗宪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达六年之久。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徐渭在镇海口的招宝山写有诗作《与客登招宝山观海遂有击辑岑港一窥贼垒之兴,谨和开府胡公之韵奉呈》 :
沧海遥连稚堞明,登临喜共幕宾清。
千山见日天犹夜,万国浮空水自平。
不分番夷营别岛,愿图方略至金城。
归来正值传飞捷,露布催书倚马缨。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定海(治今镇海城)军民为胡宗宪建生祠于招宝山上。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都督同知卢镗驻扎在定海(治今镇海),在招宝山巅主持修建威远城;二年之后,建炮台于威远城,置铁发贡炮4门,这是镇海口首次设置火炮。明代的《定海县志》也记载:“公(指卢镗)知东南咽喉在于招宝山,乃筑城山巅名威远城。铸铁发贡重五六千斤者四座,置城左右。建营屋百余间为客兵屯戍之所。又开教场于山麓,名靖海营,以便操阅、造战船、利器械分布。将官各当其才,人心悦服。于是贼皆改帆闽广……”
嘉靖四十一年(1561年),定海(治今镇海城)军民为潭纶建生祠于威远城内。
据明代的《定海县志》记载,因为倭寇持续的袭扰战乱,定海县(治今镇海城)的人口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三万三千七百五十六户、九万八千八百余人下降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一万四千一十七户、三万八千七百余人。直到浙江的倭患平息,定海(治今镇海)的人口才又开始增长。
明天启二年(1622年)钦差督抚都御史苏茂相题“海天清晏” | 明天启五年(1625年)镇浙都督何斌臣题“撑半壁天” |
明天启七年(1627年)钦差镇守浙江太保左都督郭钦题“擎天鳌柱” |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总镇两浙太子少保杜弘域题“天开图画” |
一直到明末,浙东的甬江口都是明军重兵把守的海防要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