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课程均支持回放哦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看着学生寄来的陶片,摩挲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启程前往河南仰韶村。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踏查发掘,径直挖开了中国现代考古的大门。安特生(J.G.Andersson),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 安特生在书房 用浪漫一点的词汇来描述,一把手铲,一本笔记。幕天席地中,经手的已经是几十万年前的秘密。自此,中国传统考古学终于摆脱了故纸堆的桎梏,真正的走入田野。从古老的旧石器遗址,到丰富而多彩的新石器文化,再到模糊的夏商、灿烂的唐宋元明清……现代考古的成果贯穿其中。但是,考古这个词的历史,可远远早于一百年。早在北宋时期,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中,便第一次出现了这个名字。只不过,这本书所描述的内容,虽然也与古物相关,却与我们如今所说的考古并不相同。
说起金石学,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赵明诚。
作为一代词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能够保证自己的风头不完全被妻子压垮,除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他在金石学上的贡献,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什么是金石学?顾名思义,金石学,就是研究金石的学问。其中,金,指的是吉金,也就是青铜器;而石,指的就是石刻碑碣。总体来说,金石学是一门以古代青铜器与石刻等文物之上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凡甲骨刻辞、彝器款识、碑版铭志及一切金石、竹木、砖瓦等之有文字者,皆遗文也。
——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
更严格一点来说,这门收藏与研究并重的学科门类,在四库全书的分类中列于史部,偏重于铭文的著录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对于注重自身来源的中国人来说,可能DNA里都刻着追求历史真相的基因,更何况是史书未曾记载的内容呢?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孔夫子实物考证的记载;《史记》里,也有司马迁南游探访文物古迹的自述。汉宣帝时,“好古文字”的张敞曾考释过美阳所获尸臣鼎;而唐代,文人们对秦石鼓上文字的考释等,都是金石研究的实例。但这个时候的金石研究,不仅研究者少,而且没有专著问世,是不能以一门学科来称谓的。直到两宋时期,北宋王朝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固,重文轻武,鼓励经学。而金石之学的研究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自然为当时的学者所看重。当然,在证经补史、裨益书学之外,金石作为一种可供赏玩的艺术珍品,也是文人们陶冶情操、展示品味,甚至是获取功利的方式。到北宋中叶,“金石学”进一步发展起来。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在《金石录》中,正式提出“金石”一词。而宋人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吕大临《考古图》等为代表的一批著作出炉,令金石门类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而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的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毕竟不是每一个对金石学感兴趣的人都买得起青铜器的。在经历过元明时期的沉寂后,金石研究在清代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康熙时期,清人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古礼。为此,与考据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便随着这一风气的兴盛而蔚为大观。这个时期,最具影响的当属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考》、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等。 周 曶鼎 铭文拓本 自曶鼎失踪后,清代拓本是主要研究材料而在乾隆时王鸣盛为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作的序文中,“金石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登场:“自古及今金石学名家有欧阳修、赵明诚至顾炎武、朱彝尊等七人……遂为古今金石学之冠。”这也许是最早为“金石学”这个学科命名的称谓了,但此处的金石学还是继承宋人的余绪,并没有太多的拓展。与西方近代学科的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间发展到清末,已经成为一门颇为正式学问的金石学又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但是,金石学的研究大多基于传世的青铜器与石刻,在前人已经对此做了不少研究的基础上,要如何才能进一步的研究呢?俗话说:没路就找新路。这个时候,新发现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光绪年间,一位叫王懿荣的文官去菜市口的中药铺买药,无意中,一味叫龙骨的药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看似平平无奇的骨片上面,似是有刀刻类型的图案。王懿荣毕竟是一名具有良好古代金石文字素养的文官,他仔细端详这些骨状药材,觉得上边的图案不像具有一定规律,很像古代的文字。为此,他在对这些骨片进行初步研究后,又开始在京城各家药铺进行收购。当时的王懿荣毕竟在文化界颇有威望,当他放出要收购带字的“龙骨”的消息,便不断有古董商人将“龙骨”带到王家。在不长的时间里,他就收藏了1500多片“龙骨”。在对这批龙骨进行初步的研究之后,他辨认出了几个简单的字形,认定这是一种未经记载的文字,并认为这些甲骨和远古时代人们占卜有关。即使受限于种种原因,王懿荣的研究并没有深入进行,但是这些骨片上的图案可能是古代文字的消息,仍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也正是因此,有不少外国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来中国开展有组织的田野考古。1921年,安特生在仰韶开展发掘,在零碎的彩陶与磨制石器之中,发现了史前人类活动的遗迹。如果说,甲骨文的发现尚且还是在史书记载的范围内,有一定的文字量来传达信息。哪怕看不懂,也是可以通过漫长的室内工作来解决的。但是,当时间退回到史前,所有的信息就都是崭新的。史前的人们使用什么工具?当时的人们怎么生活?我们究竟是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只有回归田野的现代考古才能解答。文献所记载的历史,只是漫长人类发展史的一小部分 图源/许宏此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对象纷纷涌现。可以说,金石学之后,“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伴随着野外调查,中国考古进入新纪元。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陷入疑惑,从这些角度上来看,金石学虽然也是研究古物,但是侧重点和研究目标都与现在的考古学有所差别。
而当我们翻看长久以来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在考古学发展中,字里行间还有许多其他的学科。比如历史学、文物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简牍学……等等等等,现在的考古学,堪称包罗万象。既然这样,为什么公认的考古学前身,不是历史学、文物学,而是金石学呢?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即使有所差异,但研究对象上仍然有一定的重合。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青铜器和石刻碑碣,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同时,竹简、玉器、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也因其透露出中国古代的一些信息,包含在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内。这些对象也是考古学研究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金石学还考据出不少古代器物的名称,如钟、鼎、鬲、甗、敦、尊、壶等,这些名称在考古研究中也被应用。只不过,考古学以考古调查或发掘的实物遗存作为研究的核心和第一材料,而金石学只注重传世器物的研究。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而且,在研究目的上,两者的目的都是还原历史。只不过,金石学只是为了补全历史文献,而考古学以更加宏观的视角,除了对历史文献的考证之外,还研究那些历史文献上不曾记载的时期。除此之外,金石学的研究使考古学在开创之初,就能拥有一个大致的分期与分类方法。同时,金石学者利用传拓文字、绘制图形的方法,保存下了文物的尺寸、轻重,以及出土地点、收藏者,还有款识与摹写文字,存留下了一大批传世文物的信息。但是,尽管传统金石学与现代考古学之间有着如此之多的联系,金石学也并没有顺理成章直接发展成考古学,就像李济先生所说:“金石学与考古学正如古代的炼丹术之与(于)化学的关系”,采药学之于现代植物学的关系。”即使两者都有研究古物的内容,但考古学更强调田野调查和发掘的资料,而金石学偏重于文字的著录和研究。同时,考古学还注重自然技术手段、分析方法,例如碳十四测年、热释光技术、体质人类学研究等,这都是金石学所不看重的。都说,千年金石百年考古。但,无论是金石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在面对更加遥远而漫长的历史的时候,都是独一无二的传达者、解密者。
而正是因为他们,当我们看到那些历经岁月沧桑变幻而遗留下来的文物之时,历史自远古时期传递来的信息从未如此清晰。
今天,是中国考古一百年。这一百年里,金石学的故事未完待续,而更加精彩的考古学故事,正在发生。
中国现代考古走过一百周年,我们邀请了12位顶级考古学家,为你揭秘中国考古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拨开烟云,追寻中国广袤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
延 伸 阅 读
关注公众号:艺旅文化,后台回复关键词:考古,即可获得中国考古百年大事记。
[1]程仲霖. 晚清金石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郭名询.清代金石学发展概况与特点[J].学术论坛,2005(07):150-154.
[3]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学[J].史学史研究,1993(02):62-71.
[4]夏鼐.什么是考古学[J].考古,1984(10):931-935+948.
[5]夏超雄.宋代金石学的主要贡献及其兴起的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1):67-77.
[6]夏鼐.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J].考古,1979(03):193-196.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艺旅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