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蔡胜吉:驮经图花钱考
驮 经 图 花 钱 考
刘源 蔡胜吉
图一:第一版A面
图二:第一版B面
图三:第二版A面
图四:第二版B面
上三品花钱(郭健藏品)通常被称为“西游记故事花钱”或“取经故事花钱”或“驮经图花钱”,目前所见大致可分为上述两种版式,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版A面孙悟空未持武器,马背上无莲花座;第二版A面孙悟空肩抗戒刀,马背上有莲花座。
第一版花钱是同版中的精美早期版,存世罕见,其形制、铸造工艺、构图、刻画技法均符合典型宋代特征。例如:铸工精湛,边郭窄且峻挺,有宋代花钱及古钱风范;水波纹刻画精细,层次感好,常见于宋金铜镜中;白龙马整体风格尤其是骨节的刻画和一些精美宋代马钱相似;人物尤其是腿脚行走的姿态符合宋代画风。
第二版二品非同版中的早期版,其中第二版左品是后期加重轮内齿边翻铸品,年代相对更晚些,从其风格来看,此版早期品也符合宋代特征。综合比较,第一版神韵足,工艺精,其年代应早于第二版。本文试对这类花钱的图案故事内容及关联作初步探讨。
一、A面图案内容为唐僧取经
资料1:甘肃安西县榆林第三窟西壁北侧《普贤变》壁画,画面是普贤菩萨坐在白象背上的莲花座上,菩萨、天人、天王诸眷属飘行在云海之中。
在普贤菩萨左侧的山崖上,唐僧双手合十,虔诚谒拜普贤菩萨。唐僧身后的孙悟空向普贤菩萨呼喊致礼。师徒身后有一匹白马,马背莲花座上满载一大包袱经卷,经卷光芒四射。根据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考证,这幅壁画的内容是唐僧取经东归,路过普贤菩萨居处,向普贤菩萨遥望致谢,该壁画约绘于西夏中晚期。
图五:西夏榆林第三窟壁画
资料2,山西省稷山县青龙寺北大殿南壁拱眼下方有一组“玄奘取经图”壁画,据考此组壁画绘制于元末明初。此壁画中孙悟空牵马,马背上也有莲花座,座上放一箱经卷,经卷光芒四射。
图六:元末明初山西省稷山县青龙寺壁画
资料3: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刻本《临凡宝卷》中插图,图中沙僧牵着白马,马背上驮着一箱经卷,唐僧持禅杖注视着经卷发射的光芒,孙悟空在悬崖上作手搭凉棚的经典姿势,猪八戒扛钉耙大步赶路。
图七:明万历《临凡宝卷》插图
《西游记》的故事并非是吴承恩一个人创作的,而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而来的,是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从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宋版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有关专家考其故事成型于唐末五代);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元末明初的《西游记平话》;明中期吴承恩定型的《西游记》。
玄奘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十三岁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独自偷出国境,到印度(天竺)取经。历时十七年,行程数万里,取回佛教经典六百五十七部。对佛教的思想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弟子辩机根据其取经经历,写成了纪实性作品《大唐西域记》,书中详细记述了玄奘经历西域各国的风物人情。随后,他的弟子慧立、彦琮又写了《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书中夸张记述了玄奘克服各种险阻取经的过程,并加杂了一些神话和佛经故事。
到了宋代,玄奘取经的题材经过发展创作,成为一部通俗的神话小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书分三卷十七段,中心人物是猴行者(白衣秀才形象),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帮助唐三藏法师去西天取经,途经三十六国,历遇险阻磨难,情节比较简单。取经僧徒共有七人,还没有出现猪八戒、沙僧的形象,但书中猴行者和深沙神是孙悟空与沙和尚形象的原形。
元末明初,出现了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为成熟的西游记话本小说《西游记平话》。惜原本已佚失,但在《永乐大典》及在朝鲜古代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中,发现部分《西游记》故事章节。但与吴承恩的《西游记》相比,内容相对粗糙。
取经故事搬被演到舞台上,发现最早的记载是金院本中的《唐三藏》,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取经》等,但均已失传。元末明初杨景贤编著的《西游记杂剧》共六本二十四折,以敷演唐僧出世的“江流儿”故事开始,后有收孙行者(通天大圣、孙悟空)、收沙和尚(卷帘大将)、收猪八戒、女儿国逼婚、火焰山借扇、取经归东土、修成正果等情节。
在早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只有三藏法师和猴行者,有沙僧的原形,无八戒。但在《西游记杂剧》和《西游记平话》中师徒四人已凑齐。那么八戒和沙僧什么时候加入的呢?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最早的取经故事图出现在西夏中晚期的榆林三窟壁画中,分别在:第二九窟东壁北端观音像下;第二窟西壁北端水月观音像北下角;第三窟西壁南端普贤菩萨南(图五)。其中前两窟表现的是取经途中场面(唐僧无背光),第三窟表现的是取得真经后东归的场面(唐僧有背光),三窟壁画均未出现八戒和沙僧的形象,这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仅有三藏法师及猴行者的情况相符。而元代瓷枕中出现唐僧师徒四人,这说明至少在元代,八戒和沙僧加入到取经队伍,唐僧师徒四人已齐全。
图八:元代磁州窑瓷枕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类花钱的A面图案表现的是唐僧西天取经归来的情景,图中人物为唐僧和孙悟空(确切说应是:三藏法师与猴行者),主题特征是白马驮经,经卷箱放射光芒。因图案中未出现八戒及沙僧,根据西游记故事发展过程来看,这类花钱出现的年代应不晚于元。从其形制风格及铸造工艺、铜质等方面来看,其早期版具有宋代风格,这与取经故事的发展历程是相符的。
第二版A面取经故事图中悟空(猴行者)肩扛的应是戒刀,而非我们熟知的金箍棒,其形制与宋代的手刀造型吻合。
图九:宋代武士图
《西游记杂剧》中第十出《收孙演咒》中观音对孙行者说:“我与你一个法名,是孙悟空。与你个铁戒箍、皂直裰、戒刀。铁戒箍戒你凡性,皂直裰遮你兽身,戒刀豁你之恩爱。”此式驮经钱图中戒箍、戒刀均有明显体现,从钱图中不能准确判定行者是否穿皂直裰(黑色偏衫裙子连体僧衣)。虽然《西游记杂剧》与驮经花钱年代略有差距,但由于西游记故事较强的传承性,其内容作为考证依据还是有较强的说服力的。
二、B面图案内容可能是《僧伽降无支祈》
此面图案有四个人物,分两组。右边人物是一和尚形象,头戴风帽,身着僧衣,右手提捏一物(似净瓶),左手指左下方波涛中的猴形人物,作训斥降伏状;左上方有二人物,一人物头双丫髻,拄棍,一人物也为光头和尚形象,此二人物前身微倾,作恭敬观看状。这三个人物同时踏在一片祥云中,此为一组;左下一猴形人物,背压一粗棍,水面上仅露半身,目光注视右方人物,此为一组。
从人物大小比例来看,右边人物最高大,猴形人物次之,另两人物最小。按中国古代绘画的一般传统来说,人物的主次及地位高低与人物比例大小有直接关系,画面中比例最大的人物应为主要人物,身份地位最高;比例小的人物为次要人物或一般人物。而此画面中的主尊应该是右边的人物了,猴形人物次之,而与右边人物同在一片祥云上的两人物恭立一旁,比例最小,应为次要人物,似乎更象右边人物的随从部下。
此面四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吗?可能性不大,在取经途中,唐僧是肉体凡胎,不可能会腾云驾雾。取得真经以后无训斥孙悟空的故事发生,且其手提净瓶、头戴风帽,不符合唐僧的形象。左上二人物一人拄棍,一人空手,从面目来看也不符合八戒与沙僧的形象。
那么会是取经途中受阻求助观音菩萨的故事吗?此类钱的另一面图案表现的是取得真经之后返回的场面,而此面的图案表现取得真经之前途中历险受阻求助于观音菩萨的场面似乎非常合乎情理呀?右边人物手提净瓶,形象与观音菩萨非常近似,而左下人物与孙悟空形象又非常符合。但在各种版本的西游记资料中却找不到类似的场景。
下图是重庆大足石刻北山第177号泗州大圣窟图,其中泗州大圣(即僧伽)形象对确定B面主尊人物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图十:北宋重庆大足石刻北山第177号泗州大圣窟
据专家考证泗州大圣窟是伏元俊父子于北宋靖康年间开凿的的石窟龛像,全窟原有造像七身,现存六身是正壁上的主尊泗州大圣僧伽和尚和他的两名弟子木叉和慧俨,左右壁是梁时高僧宝志与唐代高僧万回,另有近门处残存的一小僧像,被认为是泗州大圣化相。这窟雕像的造型极富写实性,僧伽面相圆胖,面目慈善,头戴风帽,身着袈裟,袖手而坐;他两名弟子侍立两侧,一持锡杖,一捧净瓶。高僧宝志和万回服饰装束与僧伽相同。
那么泗州大圣的标准形象是什么呢?在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东南小陇山境内的仙人崖石窟也发现了一尊宋代的泥塑泗州大圣造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董玉祥研究员说:“身穿僧衣,头载风帽,体态雍容,面貌慈善,这是泗州大圣最基本的特征。”
敦煌莫高窟72号龛门外南侧绘有僧伽像,也是头戴风帽,身着袈裟,榜题“圣者泗州和尚”。
在其他的一些资料中我们也经常可发现“身穿僧衣,头载风帽,体态雍容,面貌慈善”的泗州大圣形象。
图十一:观音、僧伽形象比较
上图左为南宋画家法常画的观音图,观音菩萨头戴宝冠,而非仅戴风帽。我们见到的观音菩萨形象除变相外一般都是头戴宝冠的,而中间为大足石刻泗州大圣与花钱B面中的人物都是头戴风帽(僧伽标准形象),面容也很相似。
据北宋释赞宁(919—1001)所撰《宋高僧传·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记载:僧伽原是西域何国(是葱岭北碎叶国附属小国)人,因其国名,俗姓何氏。唐代龙朔初年(661年)传法游化到中国,归属于楚州龙兴寺,从此开始显露神异。当初他与弟子慧俨到泗州的信义坊准备修建寺院,破土动工后挖得古代齐国香积寺的碑铭记和金像一尊。僧伽曾卧于贺拔氏家中,其身形忽然长出床榻三尺多,人们看到后莫不惊奇。后来又变现为十一面观音菩萨的形象,贺家全体族人更加敬重僧伽大师,施舍家中房屋土地,捐给僧伽大师建造寺院。从此僧伽的奇异之事经常出现,变化不一。
景龙二年(708年)唐中宗李顕,派使臣迎僧伽入内道场,景龙四年(710年)僧伽在长安荐福寺坐化,享年83岁,后唐中宗派使臣把僧伽大师坐化之身护送到临淮县建塔供养,这就是现在的僧伽大师塔。后来,唐中宗问万回大师:“僧伽大师是何人呢?”万回大师回答:“僧伽大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僧伽有弟子三人:慧岸、慧俨和木叉。木叉是西域人,“木叉”是西域的音译,汉语是“解脱”的意思。慧俨不知姓名与出生地,一直持净瓶与锡杖跟随在僧伽身边。
明代杨大伸纂辑的《淮阴龙兴禅寺志》载:唐中宋景龙二年,僧伽大士游市中,见郡城西北坊丰登桥下有古井,俗传井通海,有龙藏其中,当以某年作暴水,郡城沉没。僧伽因架石井上,为高台,台上建堂,以制龙怪,后称为大圣堂,亦名其桥为大圣桥。时遣本寺僧惠慈住之。
僧伽因长期在泗州生活,也被尊称为“泗州大圣”。由于威望崇高,僧伽生前即已开始形成泗州大圣崇拜现象。到北宋初年,泗州大圣作为观音化身形成的民间崇拜已十分流行,有关泗州大圣的寺、庙、塔、院、庵、堂遍布江南江北,数量则以百计。
2003年江阴市青阳镇悟空寺(始建于梁代)华藏塔塔基地宫发现一石函,石函盖上刻铭文:常州太平兴国寺僧善聪伏睹江阴军江阴县悟空院僧应云同行者沈惟素募缘四众建造泗州大圣宝塔以善聪收得众舍利特置石函银瓶盛贮安藏于塔下永充供养。从石函铭文分析,该塔建于北宋景德三年(1006)。
宋元以来,僧伽的神话越来越神,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僧伽降无支祈(又作巫支祁、无支祁等)或水母的故事,从以下资料可窥一斑:
资料1、南宋朱熹在《楚辞辩证·天问》中说:“世俗僧伽降无支祈,许逊斩蛟蜃精之类,本无依据,而好事者遂假讬撰造以实之”。南宋罗泌《路史》中也断言僧伽降水母为无稽之谈。此二资料从侧面可说明宋时“僧伽降无支祈”的传说很流行。
资料2、元代杂剧有高文秀作《木叉行者降妖怪,泗州大圣降水母》、须子寿作《泗州大圣淹水母》,仅存书目,不见传本,不知其具体内容。
资料3、明代朱曰藩在其《跋姚氏所藏大圣降水母图》一文说,他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南京曾读过元人小说《大圣降水母》,《大圣降水母图》是南宋李龙眼所作。
资料4、清道光年间任江南河道总督的麟庆在《重修淮渎神庙附记僧伽大圣记》文中说:“按《古岳渎经》云:禹治水至桐柏,获淮涡水神巫支祁,锁之龟山之足。后又有大圣降水母一说,盖出唐时。泗州志载:巫支祁屡为水患,僧伽大圣驻锡泗州,说法禁制,建灵瑞塔,淮泗乃安。”
那么无支祈(巫支祁)、水母又是何许人也?
传说无支祈是淮河之神,《山海经》中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巫支祁”。引宋代《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
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徵异话奇。杨公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涌。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自首长号,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诞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慄,不知其由。尔时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
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简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读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蠧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评读之:
“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授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祈,善应对言语,辩江淮之深浅,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袄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即李汤之见,与杨衡之说,与《岳读经》符矣。”
水母又称“龟山水母”、“水母娘娘”,也是淮河的水神。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考证“水母即巫支祁之谬”。
淮河水神无支祈的故事,在后世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出现许多“版本”。在宋代世俗间的传说中,禹降无支祈的故事演变为僧伽降无支祈或水母了。龟山、泗州都在淮安西面淮河边上,僧伽是泗州的神僧,无支祈、水母都是淮河水怪,他们的故事在淮河水神这点上有共性,这一带的各种神话传说,极容易混杂融合起来,所以禹降无支祈的故事演变为僧伽降无支祈或水母也是正常的事情。
天启《淮安府志》卷三云:甘泉井,今名龙窝,在丰登桥侧。水与淮潮消长,上建大圣庙镇之。大圣者大禹,命庚辰锁水怪巫支祈盱眙龟山之麓。唐时僧伽显灵泗洲,后人祀之,今冒大禹之号也。
至此我们再来看两版花钱B面的图案,极可能描述的是目前尚未从其他资料发现的宋代僧伽(泗州大圣)降无支祈的图案:僧伽头戴风帽站在云端,一手提净瓶,一手指左下方波涛中的无支祈,作训斥降伏状;左上方木叉(持棍者)与慧俨两个弟子恭立观望;无支祈背压粗棍(又极似双臂被捆在粗柱上)立在浪中。
而这种图案布局很符合宋元时期神怪花钱中表现降伏的场面,已成为宋元花钱中较流行的图案样式,请参看下图:右品为二郎降水怪花钱(郑轶伟藏品),画面左中为坐交椅的主尊二郎,身后一随从;画面右上两随从(一持骨朵,一持盖伞);画面左下为一随从按住被降伏的水怪。
图十二:宋代花钱中降伏图案比较
三、无支祈与孙悟空的关系
资料1、明代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孙行者自夸说:“小圣兄弟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支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是耍耍三郎”。
资料2、元明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的齐天大圣说:“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乃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圣母,妹子铁色猕猴,兄弟是耍耍三郎。姐姐龟山水母,因水淹了泗州,损害生灵极多,被释伽如来擒拿住,锁在碧油坛中,不能翻身”。
资料3、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中说:梅岭之北有一洞,名曰申阳洞,洞中有一怪,号曰白申公,乃猢狲精也。兄弟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州圣母。这齐天大圣,神能广大,变化多端……。
上述引证,充分说明了无支祈、水母与孙悟空、齐天大圣之间错综而又密切的关系。许多研究《西游记》的专家学者认为无支祈即孙悟空的原型。例如鲁迅先生说:“我以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类无支祈”。著名学者刘怀玉还将《太平广记》·《李汤》中的无支祈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外貌、语言、力气、神变等方面作了细致比较,论述二者的共同特征。
僧伽降无支祈故事和取经故事同铸于一枚花钱之上也充分说明了无支祈与猴行者(即后来的孙悟空)之间密切的关系,为无支祈是孙悟空的原型这一理论提供了佐证。
主要参考书目:《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胡坚/李宇涛:《古钱上的真武考(最新版)》(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