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休梅克: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把关”|讲座回顾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0-02-13

3月21日下午,帕梅拉•休梅克(Pamela J. Shoemaker)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展了题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把关”的讲座。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把关”的涵义究竟有了怎样的演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讲座的精彩内容吧!

休梅克简介

帕梅拉•休梅克(Pamela J. Shoemaker),美国当代顶级新闻传播学者之一,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公共传播学院荣休教授,曾担任雪城大学公共传播学院John Ben Snow讲席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顶级期刊《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联合主编。休梅克是媒介社会学(Media Sociology)领域的专家,研究主要围绕信息把关(Gatekeeping)展开。

从大众媒体到社会化媒体时代

不论报纸、杂志、广播还是电视,“新闻”往往是一个与传统大众媒体紧密联系的概念。在大众媒体时期,新闻大致可分为时效性强的硬新闻、更具趣味性的软新闻和抒发观点的专栏与评论三类


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迭新,许多问题抛向了我们眼前:信息必须被印在纸上才能成为新闻吗?新闻可能以其他形式呈现吗?新闻会随纸媒一同消亡吗?现实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以纽约时报电子版为例,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给予了内容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受众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比如通过超链接获悉新闻中未予介绍的更多背景资料。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传播方式、信息的流动三者都发生了变化。脸书的出现带来了“流新闻/信息流”(streaming news) 这种非传统大众传媒形式的新闻。它不仅包含原先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同时还包含了来自记者以外的人们提供的信息——诸如来自现场最新信息、人们的评论、点赞等。这就对新闻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必须由记者生产吗?


社会化媒体为新闻记者与普通人的互动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新闻底下的评论改变了文章的性质,并且有时也会对文章内容形成补充。同时,社会化媒体也让受众从“匿名”状态走出,使作者得以更加了解他的读者。


在新信息世界里,信息同时从大众媒体和社会化媒体流出、在二者内部和二者之间流动,这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传播系统。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新形式,信息由使用者生产并在强关系网络与弱关系网络之间流动,这就构成了“超级把关人”的信息流(news streams)。


从大众传媒到社会化媒体,“把关”也在不断演化。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信息以原始、直线型的方式流动着:有关被报道事件的信息在记者处被生产为消息,然后被编辑与添加图片,最后呈现在大众眼前。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突破了这一模式,以非直线型的方式流动: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他所知道的信息生产消息,每个人都是“把关人”,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递到人们眼前。

把关的过程(Gatekeeping Processes)

收集信息(Select information)

创造信息(Create message)

编辑或生产(Edit or produce)

回顾与决策(Review&decide)

修改(Shape,change message)

呈现发布(Publish)

END


“把关”是什么?

要理解“把关”,我们可以从信息关卡、把关人、传播渠道、作用于信息关卡的力量、反馈这五个关键概念入手。


信息关卡

世界上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这些事件产生了成千上万的信息,但只有极少一部分被选择呈现发布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关卡起到了重要的过滤筛选作用。


把关人

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人或算法。


信息在传达到受众处之前,要经历多重信息关卡和许多把关人的筛选,不同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作用着,决定信息被继续传播或终止。


渠道

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传播。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组织的信息把关系统:

处于边界的把关人与组织外部的力量协同作用,而内部把关人作出决策。


如下模型则解释了社会化媒体和大众传媒是如何在把关过程中协同作用的:


 作用于信息关卡上的力量

作用于信息关卡上的力量即是指那些影响把关人决策的各种因素,他们大多来源于把关系统的外部环境,例如广告、文化、政府、受众等。


力量的作用与量级可以用数学的方式予以表达。强大的积极力量促进信息通过关卡,而强大的负向力量抑制了通过的过程。

休梅克与她的学生在2013年的研究比较了中美有关恐怖事件的报道,以探究文化作为其中一种力量的作用。研究发现,尽管在两国都相当重要,但文化在中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相关报道更关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福利议题。而在美国,她发现事件的典型性在这一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媒体十分关注数据和社会改变方面的异常。

尽管社会化媒体和大众媒体上传播的都是相似的内容,但二者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社会化媒体更多选择与个人相关的反常信息,而大众媒体则偏好具有社会重要性的信息,并且要求比简单陈述更深入的分析。所以在媒体之间其实也发生着如下过程的议程设置:


反馈

新媒体时代,受众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到信息生产过程中——他们在文章下评论,直接给记者传递信息,通过邮件将文章发给他人,以“赞”或“踩”给文章打分……反馈让编辑部门了解到受众对哪些文章和话题感兴趣,并依据此对报纸或网页的排版作出调整。受众的直接反馈也远比调查或焦点小组更为有效和可靠,这让市场部门更加了解受众的偏好。

“超级把关人”——脸书、微信、推特

社会化媒体将他们顾客的信息综合起来,再加上从大众媒体上收集的信息,投入到信息流新闻服务(streaming news services)之中。这创造了一种持续变化视角的“真实”。


在这样的把关中,算法和人同时对信息的筛选做出决策。信息量之大要求人们用算法这样的工具进行辅助决策,但算法其实也是人创造的。人们在决策信息筛选时依据的是个人倾向、组织原则、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新闻的公平性与真实性,而算法则是根据编程时设置原则。算法一旦被构建好,就是一样简单、快速而可靠的工具。当然,根据用户的反馈,程序员们也会对算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当信息筛选的目标发生改变时,算法和编程往往是落后于实际的,而人因为身处社会环境之中,则可以快速做出调整。


对于现下正热的机器人报道和人工智能,休梅克同样将其纳入了她的理论体系。休梅克认为,这类基于编程的工具因其极低的失误率非常适合经济数据分析和体育赛事报道,但这些工具的应用需要记者撰写大量稿件作为训练程序的模板。这一渠道与前述相比多了程序员的介入,但影响程序员的力量其实与影响其他把关人的力量是相同的——个人倾向、组织原则、与其他程序员的竞争还有社会文化导向。所以在模型的这部分,把关发生在了前端,且人工智能成为了把关的实施者。


所以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把关不再是一个直线型流程,而是一个社会化媒体与大众媒体相互作用、信息在多元渠道充分流动、众多传播者交互的一个复杂系统。

用模型搭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把关系统(gatekeeping system)


20世纪的把关人理论将信息在不同渠道中的流动过程简单总结为直线型,但在当下社交媒体与大众媒体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新型媒介生态下,直线型把关模型显然早已不再适用。为了描述不同传播者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互动与交流,休梅克将系统理论应用于把关理论研究中,创造出一个更加复杂的交互型把关系统模型


休梅克将新型的把关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社交媒体的超级把关系统和大众媒体的把关系统


关于社交媒体的超级把关系统,休梅克教授以一个简单的模型为例进行阐述,选择Twitter、Facebook、YouTube三种社交媒体软件作为把关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他们扮演着超级把关人(supra gatekeeper)的角色,肩负着促进信息自由流动、鼓励自由意见表达和娱乐等功能,信息在彼此之间得以自由流动。他们掌握着把关的决策权(decision making),将认定为有害的内容甚至用户彻底从媒体平台中移除。但是超级把关人无法脱离用户群体而独立存在,用户组成了超级把关人系统下子系统中的微观元素,不同用户可依托于不同的社交软件进行彼此间的相互交流。

关于大众媒体的把关系统,休梅克教授将分析的模型简化为四种最常见的大众媒体机构(报纸、电视、电影、通讯社)。媒体工作者与其所属的新闻机构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不同的媒体机构之间也进行着信息流动,二者都掌握着把关的决策权。

大众媒体的把关人与社交媒体的超级把关人之间同样存在着互动关系,电视媒体记者可以从Twitter上某个帖子中获得消息来源并进行进一步的报道,同样Facebook的用户也可以联系报纸媒体主动要求记者针对某一事件写一篇评论文章。两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整个把关系统。


Q&A

RUC新闻坊

在自媒体兴盛的当下,新闻从业门槛降低,新闻生产逐渐朝着读者导向发展,您认为政府管理者是否应该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呢?

休梅克

我不这么认为,新闻应该尽可能在多方面展现出世界的真实面貌,生活是杂乱无章的,将人们的真实观点和行为原封不动地呈现在新闻内容中是有价值的。

RUC新闻坊

现在有很多主流媒体(例如纽约时报)设置了付费墙模式,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您认为这种经营模式会对媒体的把关功能产生什么影响?

休梅克

付费墙的设置使得纽约时报的盈利模式从原先主要靠广告收入转变为现在主要靠数字订阅收入。广告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有能力影响把关人的决定,订阅者替代了广告商成为新闻媒体关心的对象。读者的反馈对于像纽约时报这类的媒体来说至关重要,他们的点击量、评论、留言等等都会指导媒体未来的内容生产方向。

RUC新闻坊

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生产者,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把关功能是否会消失呢?

休梅克

把关归根结底是一个决策过程(decision making)。决策是一项基本的人类活动,它与传播密切相关,人们在发起行动之前会通过不断地搜集信息来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因此我认为,即使未来公众掌握了内容生产的主动权,把关功能仍然不会消失,只不过是把关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人人都可能是信息把关人。


本期编辑:马冰莹 李江梅 谭录阳

往期回顾

你幸福吗?我们调查了500名RUCer的幸福宝典|国际幸福日


今天你哈哈夸夸丧丧了吗? | 特别策划

“肝论文”行为研究:基于高校学生群体的调查

特别策划

哈哈群 | 肝论文 | 埃航事件 | 甘柴劣火

新年献词 | 2018盘点 | 基因编辑婴儿

记者节快乐 | 信息之美奖 | 录取通知书 

江歌案| 数据可视化 | 反性侵 | 疫苗案

5.12地震十周年 | 中美贸易战 | 数据新闻

刀刺辱母者案 | 普利策奖 | 沙特记者遇害

第18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上)

第18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下)


技术前沿

相关性驱动报道 | 新闻行业的算法变革

记者行业 | 自动事实核查 | 媒体未来技术

最佳杂志封面 | 品质新闻 | 记者新技能

传媒市场的18个趋势 | 在线评论与可信度


报道规范

家庭暴力 | 强奸和性暴力事件 | 环境报道

报道地震 | 采访儿童 | 枪击案 | 核辐射 


趣闻杂谈

“转发锦鲤” | 新闻史手迹 | 双十一的心理血型 

家长进游戏群 |年度热词“有毒” | 亲友群辟谣


数据新闻习作

医患冲突 | 奶粉“难民” | 北京老漂族

古风音乐之辨 | 赴美抗癌 | 临终关怀在中国 

城市马拉松的冰与火之歌 | 舌尖的美食密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